近日,省應急管理廳危化處對吉林市 3 家重點危化品企業進行了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線上指導服務。這是省應急管理廳通過線上線下勤指導、精準服務解難題,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健康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年初以來,省應急管理廳立足職能職責,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強化安全監管保障政策落實,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提供精準服務,大力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線上線下勤指導 緊扣 " 三點 " 做文章
在疫情防控方面,省應急管理廳抓重點、破難點、疏堵點,多措並舉保障企業復工復產期間生產安全。系統通過線上免費培訓和指導服務,有效避免了人員聚集。
抓重點,做好 " 護航員 "。為提升新形勢下安全監管效能,省應急管理廳採取綜合情況調度、建立微信工作群、專家遠程視頻指導、線上線下指導服務、偵察兵式明察暗訪、暢通監督舉報渠道等創新性的安全監管方式方法。自 2 月 20 日起,成立 2 個指導服務組,對企業復工復產等情況進行綜合調度,對重點難點問題和重大風險隱患,組織專家開展點對點網上會診、上門服務,幫助企業防控安全風險。截至目前,2 個指導服務組已協助全省 3150 家企業解決問題 4384 個,指導服務 1181 家重點企業安全復工復產。
在對吉林市康乃爾化學工業有限公司進行線上指導服務時,省應急管理廳重點查看了員工崗前體溫檢測、疫情防控物資儲備、工作場所消殺以及該企業 2020 年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計劃、特殊作業審批表、法定檢測項目等情況。
破難點,當好 " 安全顧問 "。在企業復工復產高峰期,省應急管理廳將安全監管和安全諮詢服務相結合,採取遠程諮詢、派駐專家現場指導等方式,為企業有效防控復工復產安全風險提供技術支撐。
為進一步發揮專家在排查風險隱患、預防事故災害和防災減災救災等方面的作用,今年,省安委會出臺意見,決定將專家參與安全風險防範工作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企業用於聘請專家的經費可在年度安全生產費用中列支。該意見將推動單一的行政監管人員開展督查檢查的模式向 " 領導 + 幹部 + 專家 " 指導服務的模式轉變。
疏堵點,開通 " 綠色通道 "。為幫助企業及時復工復產,省應急管理廳堅持 " 特事特辦 " 的原則,為企業開通 " 綠色通道 "。按照行政審批權限發布公告,對非煤礦山安全生產許可證、高危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合格證、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等證件的許可期限順延 6 個月。
為減少政企人員跨市、縣流動,省應急管理廳採取安全生產管理 " 託管式 " 方式,將省、市兩級的安全生產管理權限,暫時委託給縣級應急管理部門。同時,為保證煤炭供應,調整部分標準化考核程序,以市(州)煤礦安全監管部門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考核結果和煤礦企業自檢、承諾為依託,由煤礦企業作出承諾,屬地煤礦監管部門進行驗收,待疫情結束後,再組織考核定級。
免費線上培訓 助力疫情防控
2 月 1 日,省應急管理廳在全國第一個暫停全省高危行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試及證書覆審工作,這是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時期,為避免人員聚集,贏得疫情防控和企業安全復工復產 " 雙勝利 " 實施的有效舉措。
為加強復工復產指導,助力疫情防控,省應急管理廳大力組織開展線上培訓,指導各地區遴選了中安雲教育等 4 個網絡學習平臺,免費組織 " 三項崗位 " 人員線上培訓。目前,在線 " 三項崗位 " 人員培訓 14148 人次,既避免了人員聚集,又完成了培訓任務,為企業安全復工復產提供有力保障。
省應急管理廳基礎處組織各地區應急部門業務科室、部份非煤礦山和工貿行業專家、部分非煤礦山和工貿企業,採取網上徵求企業意見、公眾號組織員工問卷調查、與各地應急部門和專家微信座談等方式,就疫情之下如何創新安全監管方式、靈活組織培訓考核工作進行了網上調研;又與省內各地應急部門和部分專家就開展線上安全風險研判,探討遠程安全監管方式。每天組織專家在微信工作群中對非煤礦山、粉塵涉爆、有限空間作業、金屬冶煉等企業的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實施指導和服務;組織了兩次各市(州)、縣(市、區)應急管理部門非煤礦山監管業務線上培訓,聘請省內專家通過視頻為企業解答相關問題。
專家指導推進 強化綜合治理
安全生產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必須警鐘長鳴。煤礦安全生產一直是重中之重。
為科學確定災害嚴重礦井生產能力,防範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今年以來,省應急管理廳與吉林煤礦安監局、省能源局聯合行動,聘請專家,對龍家堡煤礦,羊草煤業一、二礦,營城礦業和江源煤業分別進行了開採強度評估和生產能力核定。經過科學合理的評估與核定,確定了幾家煤炭企業的開採強度,並形成了 5 份評估報告,劃定出緩採區和禁採區。同時,還重新核定了 4 處礦井的生產能力,核減產能 50 萬噸。
為確保安全監管的長效,省應急管理廳和吉林煤礦安監局組成聯合檢查組,對採深超千米災害嚴重礦井進行了安全體檢 " 回頭看 ",對 4 處衝擊地壓和 2 處突出礦井進行了專項執法,共查出問題隱患 12 項,現已全部整改到位。他們還聘請院士專業技術團隊,推動龍家堡煤礦投入資金 5000 餘萬元,購置並安裝恆阻錨索和防衝吸能支架,採用切頂卸壓新工藝,有效降低衝擊地壓災害發生的可能性,推動了煤礦重大災害治理。
減少災害,重在預防。為貫徹落實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專題視頻會議精神,深刻吸取重慶松藻煤礦 "9 · 27" 皮帶著火事故教訓,省應急管理廳聯合吉林煤礦安監局,督促原吉煤集團對 7 處煤礦 92 條在用皮帶進行阻燃測試,重新測試各項安全保護裝置,發現隱患立即整改,確保了皮帶在做各項安全保護動作時的靈敏可靠。
省應急管理廳的工作有了實實在在的收穫:截至目前,7 處國有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積尺寸之功,方能成千秋之利。只有拿出滴水穿石的執著,才能讓安全生產行穩致遠,才能讓平安吉林變為現實。優化營商環境,為安全生產保駕,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吉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護航,省應急管理系統任重而道遠,一直在路上。
來源:吉林日報
【來源:ZAKER吉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