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一個熱詞叫做城鄉「一體化」,目的是要改變城市和農村之間發展的不平衡,縮小兩者之間經濟上的生活上的差距。逐步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協調分配,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浪費,使得城鄉間能夠協調發展。
而與此相對應的一個詞稱為「城市一體化」,它的作用和「城鄉一體化」大同小異。針對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發展,一體化機制更能促進經濟的發展。當兩個城市合併之後,原本存在的隔閡就會間接的變小,資源要素能夠在其中有序的自由流動,經濟活動中人為的限制和障礙會逐步得到消除,取長補短達到協同發展的目的。
山東最有可能開始「城市一體化」道路的兩個城市,一個是濱州,另一個則是東營,這兩個城市如果合併,將會改變兩個城市不溫不火的狀態,讓二者從一個單獨的經濟整合為較大的一個經濟。並且擴大化的市場很有可能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
首先說說濱州,濱州市地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圈,是山東省的北大門。且地理位置優越,依河傍海,是連接蘇、魯、京、津的重要通道,是國家級交通運輸主樞紐城市。
東營則是中國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中國重要的石油基地。 人口才200萬,GDP就達到了3000億。但是作為一個資源型城市也有一個很大的危機,那就是資源總有枯竭的一天,要想長足的發展下去就面臨轉型。如果和濱州合併恰好就是一個機遇。
濱州和東營距離非常近,過去都曾屬於惠民地區,由於歷史原因導致分離。所以原則上說兩個地區是沒有什麼地域差異的。大家都知道濱州和東營之間是沒有高鐵的,但是如果合併為了區域的一體化發展可能就會把高鐵的修建拉上議程。
如果兩個城市合併,擴大了版圖,也能夠在產業上進行互補。有利於盤活環渤海,讓山東半島和京津冀一體化連接為一體。也能對單一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相互取長補短。集中發揮沿海優勢,加強對沿海的建設和發展對外貿易。把兩個地區之間的隔閡磨平,在未來的發展中一定能夠取得可觀的成績。
可惜的是當年兩個城市為了彼此獨立發分展別往東西擴建的新城,西邊的濱州市偏偏往更西擴建新城,東邊的東營市偏偏往更東擴建新城。若一開始都向著黃河建,可能早就連在一塊了。
如果二者能夠合併,肯定能夠打造「特大城市」的集中性人口商業模式,也能夠幫助黃三角的發展。因為兩個城市其實是發展的程度差不多的,如果兩個合併,就一定是強強聯合,發展更好。對此大家怎麼看的呢?
往期精彩
5A景區把自己玩成了「自由市場」,逐漸失去了人們的寵愛,太慘了
未來上海可能會和這座城市合併,合併後上海將成為全球超級大都市
天津有個很「強盜」的商場,進店購物必須辦會員,試吃卻能吃到撐
物價直逼一線城市,不努力飯都吃不起,在貴陽生活真沒有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