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試水」泳壇,「一刀切」的體能標準,使人愁

2020-09-30 老葉車庫

中國國家足球隊教練李鐵上任伊始,就提出恢復並加大體能訓練,一時間李鐵立刻處在風口浪尖上,圈內人罵,圈外人叫好!美團老闆王興調侃中國球員體能的一句:「專業球員跑不過清華普通男生!」,讓美團成為中國足球圈攻擊的對象!

體能,何時成為中國足球關注的焦點,並最終成為詬病的熱點呢?

這要從1990年和1992年的「黑色三分鐘」說起。當時中國足球原來分為南派的技術,北派的身高。並沒有過分地強調體能。當這兩個「黑色三分鐘」之後,中國足協領導開始「一刀切」統一規範管理,要求球員們須師從南美巴西技術,於是巴西留學少年隊誕生了!但隨著下一屆足協領導的「一刀切」強調體能與衝撞力時,巴西留學少年隊就成了垃圾,無人問津了。

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些領導們居然在一件事上高度統一了認識,就是把體能放在首位,你要跑得快,跑得長你就擁有一切參加比賽的權利。測試體能成為唯一取才的標準。

30年的時間裡,因為走馬燈式變換的中國足協主席和他們的「一刀切」作風,讓中國足球不僅沒有原地踏步,而是滑向深淵。而「一刀切」強勢作風制定的「體能」至上的,並是相信檢驗一切的唯一標準卻被高度統一與固化下來,體能達標也成為體育圈內荒謬的代名詞,而讓人忽視領導「一刀切」的危害。所以當中國國家隊主教練李鐵開始要求球員必須有體能要求時,當王興隨口的調侃體能的話語時,就引發了所謂的荒謬謾罵。

只是讓老葉沒有想到的是,流行在中國足球圈的不問青紅皂白的「一刀切」作風會傳染,就像2020這場疫情一樣。中國足球的體能至上論的做法開始「試水」中國泳壇!

危害中國足球30年的領導「一刀切」開始禍害中國泳壇、擊劍、體操等各項中國體育項目了!

前不久,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達標賽女子1500米自由式預賽中,遼寧選手王簡嘉禾以15分45秒59拿下第一,並打破了亞洲紀錄,然而,這位年僅18歲的小將卻無緣之後的進行的決賽。隨後,餘賀新、傅園慧、於靜瑤、方喆四位名將也是在贏得預賽第一的情況下因體測成績而無法晉級決賽。

這些遊泳運動員之所以沒有進入決賽,不是她們泳的不快,而是她們在陸地上跑得不快!

體能成了檢驗每一位參加不同比賽項目所有運動員的唯一標準。你要在你的專業項目上擁有比賽資格,那你就必須會跑步,而且要很會跑步,不管你是在水裡比賽,還是擊劍。你首先要會跑步,而且要像個跑步運動員一樣有能力!荒謬至極!

但「一刀切」的作用把標準制定在那兒,而且是唯一的標準。

簡言而論,檢驗運動員的標準是什麼,是跑步!要會跑步!

這30年前中國足協領導拍拍腦袋想出來的方法,居然在30年後被放到了中國體壇,並成了唯一標準,就像生產產品一樣,搞出一個3C認證,整一個1S09000,這個產品就達標了,就能上市了!

想一想,現在中國足球的現狀吧!套用我爸教育孫輩的話語,好的不學,學壞的!30年的時間,足協有關領導「一刀切」的霸凌作風,讓中國足球由亞洲一流球隊變成世界最末流的球隊,這樣的不靠譜的管理方式已被證明是錯誤的,現在咱們其他體育項目居然要借鑑!是腦子進水了,還是那些混在足球圈內的「一刀切」的領導跨界轉行了?

相關焦點

  • 中國體育體測標準不能一刀切,體能是基礎但不可矯枉過正
    女子100米仰泳預賽中傅園慧奪得第一,卻因為體能測試名次太差,無緣決賽失去了東京奧運會的參賽資格。 這次選拔賽很多泳壇名將也無緣最後的決賽名單,他們並不是因為技不如人,而是因為此前賽事新加入的一條規定:體能測試納入到本次成績中進行評定,佔比50%。
  • 「一刀切」的體能測試能消滅興奮劑嗎?只會逼退老將,全民田徑熱
    所有人狂噴,中國足球一項上綱上線的體能測試,讓中國足球由強變弱,現在全國體育項目全員要體能測試並要求達標才能比賽,這是要讓全國體育項目變成全國田徑項目!因為中國足球這個榜樣就在眼前,在上個世紀九十年還是亞洲強隊,現在成為亞洲最末流的球隊,中國足球球員除了錢,練就一張吹牛的嘴,什麼亞洲第一前鋒、最好的邊後衛等,其它什麼都不行!體力更是不如以前,當李鐵教練組建國家隊時,很多所謂的好球員直接拒絕加入國家隊,當李鐵要考核一下體能時,更是在媒體面前叫苦連天。要知道足球體能測試被要求了近三十年了。這形式主義的一刀切體能測試有意義嗎?
  • 「一刀切了5個冠軍」的體能測試:所有人都在等著看笑話!
    「一刀切了5個冠軍」的體能測試:所有人都在等著看笑話,明哲保身丨原創思想地圖 思想地圖 今天作者丨思想地圖全國田徑錦標賽女子鉛球,中國鉛球領軍人物鞏立姣,因為體能測試放棄了參賽。你們感受一下解說員當時無奈的語氣:「第一位代碼是1,後面的代碼被擋住了,後面的代碼越小說明難度越低……哦,後面的代碼是00……」(沒有對小運動員不尊重的意思,過了體能測試就是英雄好漢) 中國體操又是世界最強的項目之一,每次奧運會的奪冠重點。你能相信全國體操冠軍賽上竟然是這樣?
  • 「一刀切了5個冠軍」的體能測試:所有人都在等著看笑話
    ,遊泳第16名,遊泳第一,體能第16名,哪個更適合參加遊泳比賽,用腳跟都能想明白,但就是有的人腦子還不如腳跟。>中國體操又是世界最強的項目之一,每次奧運會的奪冠重點。棋聖聶衛平那看起來病怏怏的樣子,要是晚生幾十年到現在,估計也要被體能測試淘汰。其實,下棋的還好,我去查了下標準,下棋的不一樣,大多數普通人都能過。
  • 體測一刀切,讓遊泳運動員去散步本身就是最好的笑話!
    王簡嘉禾都知道,中國泳壇最優秀的年輕代女子自由式選手,她可以說是中國最有希望奪取世界大賽獎牌的球員,未開中國遊泳的女子霸主。同命相連的人還有洪荒少女傅園慧,也無緣決賽,這是全國遊泳冠軍賽的損失,她們如果不能參加奧運會,也是中國遊泳軍團的損失。
  • 「一刀切了5個冠軍」的體能測試:所有人都在等看笑話,明哲保身
    ,遊泳第16名,遊泳第一,體能第16名,哪個更適合參加遊泳比賽,用腳跟都能想明白,但就是有的人腦子還不如腳跟。全國田徑錦標賽女子鉛球,中國鉛球領軍人物鞏立姣,因為體能測試放棄了參賽。) 中國體操又是世界最強的項目之一,每次奧運會的奪冠重點。
  • 對於體能測試,觀點幾乎相反,但「一刀切」才是問題本質所在
    如實力差點,卻以以體能測試優異為名,拿到參賽奧運的資格?賀曉龍稱:「我不相信,各運動隊教練、各中心主任對此沒有任何意見,但現狀就是無條件執行,可見上層領導對此的彈壓有多麼強硬,讓所有人都噤若寒蟬」。其二,劉愛傑稱:我們按照英國賽艇協會的訓練指標,對國家隊的100多名選手進行考核,結果僅有幾個人符合英國隊的入隊標準,這就是體能上的差距。
  • 「一刀切了5個冠軍」的體能測試:所有人都在等著看笑話,明哲保身丨原創
    >打破了塵封七年的全國紀錄,由於體測排名9,無緣決賽……王簡嘉禾以15分45秒59打破亞洲紀錄,由於體測排名第11,無緣決賽……體能第一,遊泳第16名,遊泳第一,體能第16名,哪個更適合參加遊泳比賽,用腳跟都能想明白,但就是有的人腦子還不如腳跟。
  • 深度|多位教練專家吐露心聲:體能很重要,測試不能一刀切
    「聽到很多項目的運動員都在議論體能大比武,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在於一刀切。」這位資深科研人員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科學而有針對性的制定測試內容和考核標準,才能夠更好地通過體能幫助到運動員。」中國各個項目運動隊都在體能測試。如何讓「體能優先,東京領先」成為現實國家體育總局提出「抓體能、補短板、爭標兵」的要求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
  • 魏紀中稱體能測試不能搞一刀切!央視大咖也發聲:一刀切並非好事
    近日,隨著國內體育賽事的相繼復甦,體育總局安排的體能測試與比賽成績掛鈎的新規引發的巨大爭議也被網友所知!在遊泳全錦賽中,眾多遊泳高手因為體測無緣決賽,而在擊劍、體操項目中也是因為體測惹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爭議。
  • 東京奧運會中國或將遭遇滑鐵盧
    全國跳馬第五的居然只會最簡單的前手翻;泳壇名將餘賀新破記錄,依舊無緣決賽;女子擊劍2019年冠軍團隊全軍覆沒;傅園慧100米仰泳首次進1分鐘,賽後最先想到的卻是去跑步……如果按照這個節奏,東京奧運會不想丟人估計只能不去了。
  • 最應該放在足球上的體能測試,成為了遊泳擊劍等運動的攔路虎
    第一次了解運動員的體能測試,是今年7月份的時候,美團王興在社交平臺上吐槽國內一些專業運動員的體能甚至不如清華普通男生,言論一出,引發不少足球圈內人的討論。王興發文稱:「我第一次被中國有些行業標準之低所震驚是98年在清華上體育課時。
  • 10大主力通過體能測試,泳壇爭議不會在全錦賽重現
    ,但也有人支持,中國泳協負責人周繼紅就表態這樣做是完全科學的,所以一定會繼續堅持下去,預賽成績第一體能測試不過關說明他們需要努力訓練。對於這些事情許多桌球迷都有擔憂,國乒舉辦全國錦標賽也需要進行體能測試,到時候許多人不能過關那可怎麼辦。
  • 體能測試結果為王,破紀錄沒決賽資格,中國體育的荒唐事何時休
    這樣的的做法看上去真的有一些矯枉過正了,在競技比賽中體能確實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由於每個人不同並不一定是體能好就是項目的傑出代表。參加國際大賽最終比較的僅僅是最終的成績而不是看你體能是否達標,這樣一味地以體能在作為標準一刀切未免有失偏頗。
  • 一刀切弊端頻出!被指謀殺中國足球文化!有據理力爭也有消極應對
    「我們支持中國足協的中性名規範政策,但反對一刀切的做法。中性名的確有利於俱樂部的文化傳承,尤其是對於經常更改隊名的俱樂部。但對於我們這些存在20年以上的俱樂部而言,這就是在隔斷我們的精神命脈。」除此之外,魯能和亞泰也是國內老牌的足球俱樂部,均有20+年的歷史。《揚子晚報》就曾對此評價道,這種一刀切的強制性改名,就是在謀殺中國已經形成的足球文化。先禮後兵!
  • 遊泳體能測試惹爭議,傅園慧預賽第一,卻無緣決賽,網友褒貶不一
    中國國足早年12分鐘跑測試,主力球員很多不能跑過3000的,然而跑到3400甚至3600的都是在替補席的。短跑運動員本身訓練的就是爆發力,訓練的是磷酸原系統,你非叫這些人去考氧化能的供能,這能行嗎?一刀切真不行,應該針對運動員訓練的模式而進行調整,這樣才會不漏一個優秀的,不放過一個該淘汰的。
  • 39歲前國腳怒懟足協降薪:英超有科學定薪標準,足協不能一刀切
    而根據多位媒體人的消息,國內球員的最高年薪標準,將降為稅前500萬元,稅後球員能夠拿到手的,最多也就300多萬元!對此,球迷們眾說紛紜,有說降薪對聯賽發展有利,也有說降薪會打擊球員的積極性。,怒懟足協一刀切的降薪方式,表示這件事不應該是足協來做,而且這樣做對球員非常不公平,曲波還拿出他去英超熱刺試訓的例子,表示英超就有科學的定薪標準,不會亂來!
  • 傅園慧預賽第一無緣決賽,「體能測試」一刀切真的是毒藥?
    其主要原因竟是體能測試未達標。一下子將體能測試推上了風口浪尖。媒體、運動員、教練員、大眾對於「體能測試的一刀切」進行了炮轟。今天想通過專業角度來聊聊這次體能測試到底是「毒藥」還是「良藥」。對於30米速度測試,男女達標同為4.5秒,作者本次負責全國場地自行車錦標賽體能測試的速度部分,發現大多數男性運動員都可以達到4.5分的滿分標準,而女運動員則較為困難,僅有少數運動員可以達到4.5秒的測試標準。而奧運冠軍宮金傑作為一個30歲老將,並且已經是一個寶寶的母親,30米速度測試達到4.2秒,超過多數男性運動員。雖然評分標準缺乏科學,但測試成績引起我們反思,是否看到了和優秀運動員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