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足球隊教練李鐵上任伊始,就提出恢復並加大體能訓練,一時間李鐵立刻處在風口浪尖上,圈內人罵,圈外人叫好!美團老闆王興調侃中國球員體能的一句:「專業球員跑不過清華普通男生!」,讓美團成為中國足球圈攻擊的對象!
體能,何時成為中國足球關注的焦點,並最終成為詬病的熱點呢?
這要從1990年和1992年的「黑色三分鐘」說起。當時中國足球原來分為南派的技術,北派的身高。並沒有過分地強調體能。當這兩個「黑色三分鐘」之後,中國足協領導開始「一刀切」統一規範管理,要求球員們須師從南美巴西技術,於是巴西留學少年隊誕生了!但隨著下一屆足協領導的「一刀切」強調體能與衝撞力時,巴西留學少年隊就成了垃圾,無人問津了。
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些領導們居然在一件事上高度統一了認識,就是把體能放在首位,你要跑得快,跑得長你就擁有一切參加比賽的權利。測試體能成為唯一取才的標準。
30年的時間裡,因為走馬燈式變換的中國足協主席和他們的「一刀切」作風,讓中國足球不僅沒有原地踏步,而是滑向深淵。而「一刀切」強勢作風制定的「體能」至上的,並是相信檢驗一切的唯一標準卻被高度統一與固化下來,體能達標也成為體育圈內荒謬的代名詞,而讓人忽視領導「一刀切」的危害。所以當中國國家隊主教練李鐵開始要求球員必須有體能要求時,當王興隨口的調侃體能的話語時,就引發了所謂的荒謬謾罵。
只是讓老葉沒有想到的是,流行在中國足球圈的不問青紅皂白的「一刀切」作風會傳染,就像2020這場疫情一樣。中國足球的體能至上論的做法開始「試水」中國泳壇!
危害中國足球30年的領導「一刀切」開始禍害中國泳壇、擊劍、體操等各項中國體育項目了!
前不久,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達標賽女子1500米自由式預賽中,遼寧選手王簡嘉禾以15分45秒59拿下第一,並打破了亞洲紀錄,然而,這位年僅18歲的小將卻無緣之後的進行的決賽。隨後,餘賀新、傅園慧、於靜瑤、方喆四位名將也是在贏得預賽第一的情況下因體測成績而無法晉級決賽。
這些遊泳運動員之所以沒有進入決賽,不是她們泳的不快,而是她們在陸地上跑得不快!
體能成了檢驗每一位參加不同比賽項目所有運動員的唯一標準。你要在你的專業項目上擁有比賽資格,那你就必須會跑步,而且要很會跑步,不管你是在水裡比賽,還是擊劍。你首先要會跑步,而且要像個跑步運動員一樣有能力!荒謬至極!
但「一刀切」的作用把標準制定在那兒,而且是唯一的標準。
簡言而論,檢驗運動員的標準是什麼,是跑步!要會跑步!
這30年前中國足協領導拍拍腦袋想出來的方法,居然在30年後被放到了中國體壇,並成了唯一標準,就像生產產品一樣,搞出一個3C認證,整一個1S09000,這個產品就達標了,就能上市了!
想一想,現在中國足球的現狀吧!套用我爸教育孫輩的話語,好的不學,學壞的!30年的時間,足協有關領導「一刀切」的霸凌作風,讓中國足球由亞洲一流球隊變成世界最末流的球隊,這樣的不靠譜的管理方式已被證明是錯誤的,現在咱們其他體育項目居然要借鑑!是腦子進水了,還是那些混在足球圈內的「一刀切」的領導跨界轉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