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郵電大學」一所被人「瞧不上」的本科院校,卻不知它被譽為「華夏IT英才的搖籃」,大家一般關注較多的是XX財經大學、XX理工大學,卻不知這所高校也是一所以電子信息為特色,工學門類為主體,理、工、經等多學科相互交融,多層次教育協調發展的綜合性重點大學。
今天我們就來重新了解一下這所被人忽略的高校。
一、綜合實力
該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入選國家「2011計劃」「111計劃」、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際電信聯盟首個學術成員,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國際電信聯盟亞太電信組織在華培訓基地之一。
二、學科實力
根據教育部最新發布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可知,南京郵電大學沒有A類學科,有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3個一級學科評估為B+,1個B學科(軟體工程)、1個B-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個C+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2個C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1個C-學科(儀器科學與藝術)。
有博士後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領域)15個,本科專業55個。有4個學科進入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點)1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4個專業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國家級卓越計劃專業8個。
三、科研成果
該校承擔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各類科研課題2473項等;學校物聯網科技園「綜合信息智慧服務平臺」作為全省唯一高校代表參加江蘇省政府2011年7月主辦的全省企業創新成果展。
國際電信聯盟(ITU)第18屆全權代表大會上通過重要決議:邀請大學和科研單位作為其學術會員參加國際電聯的活動。南京郵電大學向國際電聯提出申請並得到批准,是世界第一個成為國際電信聯盟學術成員的大學。
四、師資力量
該校有教職工2400餘人,其中博士生、碩士生導師750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比例為57.71%,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比例為93.74%。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含雙聘)6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4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3人,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人,中科院「百人計劃」1人等。
五、對外交流
學校積極推進國際交流合作。入選國家2017年度「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招收本、碩、博三個層次海外留學生,生源來自俄羅斯、加納等40餘國,目前在校留學生近400人。先後有近千名國(境)外專家學者來校參加國際會議、講學和訪問,現有30餘項學生海外交流項目,海外教育學院與美國紐約理工學院合作的4個專業獲教育部批准為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六、評價
該校人才培養質量廣受社會讚譽,有本科專業55個,19個二級學院、1個教學部,1個繼續教育學院和1個獨立學院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被譽為「華夏IT英才的搖籃」,為江蘇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