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丨劉少紅
攝影丨羅曉東 劉少紅 等
走讀盆景世界,品悟藝術真諦。9月27日至30日,我們來自江浙魯鄂湘雲閩瓊粵等九省的二十四人,走進順德、中山、番禺,開啟了一段美妙的「2019嶺南盆景藝術研習之旅」!▲「盆景世界丨2019嶺南盆景藝術研習之旅」部分成員與出席容桂盆景精品展的嘉賓合影,左起:王平、方海香、方壯河、方海珊、吳志國、聶榮德、黃金國、趙慶泉、胡運驊、劉少紅、陳昌、羅小冬、黃就偉、蔡老炳、暴喜群、林青、符益群、安克富、林耿興、許敏春、沈士華、盧克生、鄒俊華。嶺南盆景是中國盆景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珠三角為中心,旁及廣東省內各地以及香港、澳門、海南、廣西等地,運用近樹造型、截幹蓄枝等技藝,製作出蒼勁雄奇、飄逸瀟灑、險峻雅趣等富含嶺南風貌特色的一種盆景地域風格。嶺南盆景起源於明末,發展於清朝,興盛於當代。近年來,盆景媒體熱衷於探討盆景的規格大小,有人認為「盆景」就應該縮龍成寸,作為案頭清供觀賞把玩;有人則認為盆景應該大,大的才有氣勢,才能體現出盆景的經濟價值。珠三角的嶺南盆景人對此從不爭論,而是默默做著各種嘗試。在種種嘗試中,中國盆景藝術大師羅漢生先生打造的私家盆景園——金桂庭苑頗具觀賞性,是嶺南盆景新玩法的代表之一。▲羅漢生大師(左6)傳授嶺南盆景技藝。
▲羅漢生作品《公孫樂》(雀梅,90×70cm)
金桂庭苑藏身於住宅小區,在鋼鐵森林裡,羅漢生大師營造出山水相依,步移景異的庭園景觀。小盆景點綴於山石間,大盆景則獨立成景,成為庭園景觀的主體。在這裡,只要能裝進盆中的,都是「盆景」——有的盆長達三四米!▲大師為團員朋友籤名贈送其專著《盆藝奇葩——羅漢生盆景藝術》。
第二站:花溪公園,出席2019容桂盆展
容桂,隸屬於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是嶺南盆景的發源地之一。容桂盆景人在創作中繼承傳統、兼收並蓄、大膽創新,力求自然美與人工美的有機結合,創作出大量源於自然又高於自然的盆景作品,得到了國內外盆景界的認同和讚譽。容桂街道在2009年被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授予「中國盆景名鎮」稱號,也是截至目前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地方,堪稱「中國盆景第一鎮」。容桂現有專業盆景場30多個,花木(綠化)場共50餘個,從事盆景藝術的人員5000餘人,佔人口總量的3%。近年來,容桂盆協先後舉辦2013容桂大型盆景精品展、方寸間 匠心造——容桂榮獲「中國盆景名鎮」七周年暨羅崇輝盆景藏品展、2018容桂盆景精品展等大型展會,先後榮獲世界盆景大會暨亞太盆景賞石大會"中華瑰寶獎"、國際盆景大會金獎、中國盆景展覽金獎等國際國內重大展會的重要獎項,湧現出「中國盆景藝術大師」3人,「嶺南盆景藝術大師」2人,「嶺南盆景藝術家」3人。在剛剛落幕的2019國際盆景賞石大會上,容桂送展6件盆景,榮獲金獎2個、銅獎3個,以及特別榮譽獎1個,獲獎率高達100%。▲黃繼濤作品《閒情雅趣》(東方桔,60×60×110cm)▲容桂展開幕式現場。容桂盆協會長黃繼濤(左5)與陳昌(右5)、胡運驊(右4)、趙慶泉(左3)、黃就偉(右3)及當地政府領導一起為展覽剪彩。9月28日上午十時許,2019容桂盆景精品展在容桂花溪公園隆重舉行。容桂園林盆景協會會長黃繼濤、容桂街道黨工委辦公室主任劉英華、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理事長陳昌先後致辭,世界盆景友好聯盟榮譽主席胡運驊、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常務副理事長趙慶泉、黃就偉及副理事長羅小冬等出席。▲朱本南作品《鄉情》(細葉榕,樹長600cm×高200cm)▲陳昌作品《王者至尊》(香蘭,110×100×80cm)
參展不參評
▲陳昌作品《回眸一笑滿園春》(三角梅,110×120×80cm)
參展不參評
▲彭盛材作品《雙英展雄姿》(紅果,130×80cm)
榮獲金獎
誠如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理事長陳昌先生所言,「盆景名鎮」,名副其實。今年是容桂獲頒「中國盆景名鎮」榮譽的十周年,相信在黃繼濤會長的帶領下,容桂盆協一定能創造新的、更大的成績。▲本次遊學,我們給每個團員精心準備了兩本專業書籍:一是由陳昌主編的《景外之景 象外之象——嶺南盆景名家吳成發陳昌黃就偉精品展》畫冊,二是由趙慶泉主編的新書《盆景創作筆記1》。頒獎午宴前,團員朋友請陳昌大師、黃就偉大師、趙慶泉大師親筆籤名。盆景出口向來是業界關注的話題,尤其在中國從盆景大國向盆景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如何做好盆景出口,增強中國盆景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就顯得尤為重要。▲黃就偉作品《嶺南雙雄》(雀梅,45cm×70cm)中國盆景藝術大師黃就偉先生是中國盆景出口領域的領軍人物。1972年他開始創作盆景,1986年就嘗試盆景出口業務,1999年在中山市黃圃鎮創立了總佔地1200畝、年出口300餘萬盆商品盆景的大型基地——偉光園藝中心。▲黃就偉作品《俯瞰春秋》(山桔,飄長27cm)
四十餘年來,黃就偉大師始終保持對盆景藝術的追求,在國內外盆景展會上屢獲大獎,並有近十件作品被美國太平洋盆景博物館、義大利Crespi盆景博物館、西班牙Mistral盆景博物館收藏。近三十年間,他應邀參與制定我國盆景出口相關條例與規範。▲經海運抵達荷蘭的中國商品盆景(由偉光園藝中心出口)。
▲黃就偉大師夫人劉凌雲女士帶領我們參觀學習,左起:林青、陳永皓、盧明、倪炳貴、方海香、吳志國、聶榮德、王平、林耿興、許敏春、方小春、符益群、劉凌雲、安克富、李建武、方壯河、方海珊、黃金國、盧克生、劉少紅、鄒俊華、沈士華。盤點近年來的中國盆景市場,不得不提及行情看漲的松柏類新秀——山松盆景。在廣東、廣西、雲南等地舉行的區域性重量級展覽上,都傳出了山松盆景高價位成交的利好消息,使得從業人員大受鼓舞。
▲彭盛材作品《南國雄風》(山松)
彭盛材先生賞玩山松四十餘年,為了改造山松的直幹與長幹,發明創造了木棍彎曲、A字型彎曲法、三角型彎曲法等諸多粗幹拿彎特技和隨意生枝補位的絕活,對長、直的樁材實施多種形式的彎曲,有的甚至是分段彎曲多次,達到「縮龍成寸」的理想效果,大大提升山松盆景的品位,成就了不少精品,被譽為「山松聖手」。▲彭盛材大師講授山松盆景技藝。
▲彭盛材大師的私家盆景園——彭園位於順德容桂,四周雖無山水形勝,依繁華而居,卻能與自然禮遇。園主築深牆大院,只為安享一份隱逸與恬靜。彭盛材先生自幼隨父習藝,孜孜以求。四十餘年來,創作出一大批極具魅力的盆景作品。踏進彭園,俯仰生姿的各類盆景名作映入眼帘,令人目不暇接。耳熟能詳的、斬獲過2005亞太地區盆景賞石展覽會金獎、2006中國(陳村)國際盆景賞石博覽會金獎、2010廣州國際盆景邀請展金獎、2012第八屆中國盆景展覽金獎、2013世界盆景大會暨亞太盆景賞石大會「中華瑰寶獎」、2015國際盆景大會暨亞太盆景賞石大會金獎、2016第九屆中國盆景展覽金獎、第十一屆(臺灣彰化)粵港澳臺盆景藝術博覽會金獎的《春意盎然》(博蘭)、《欲探龍宮》(博蘭)、《南國飄香》(九裡香)、《雄風再度》(九裡香)、《謙謙君子》(山松)、《臥龍松》(山松)、《雄風飄逸》(山松)等銘品,就靜靜地陳列於此。因在盆景藝術上的深厚造詣,彭盛材先生於2008年被廣東省盆景協會授予「嶺南盆景藝術大師」稱號,2011年先後被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評為「中國盆景藝術大師」。▲彭盛材作品《春意盎然》(博蘭)
此次容桂盆景精品展上一件長達六米、高為兩米的超大型盆景《鄉情》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韓學年大師評價:此作盤根錯節,如虎踞龍盤;身壯虯勁,如大樹臨風;葉碧濃蔭,似華蓋蔭佑。巨大的型體,雄渾的造型,大氣磅礴,成為2019容桂盆景精品展最耀眼的作品。與另數個大型作品,相互構造出超大的氣場,於嶺南盆展中創下首個單株規格最大的作品。
▲超大型盆景《鄉情》作者朱本南(中)與陳昌(右3)、胡運驊(右2)、黃就偉(右1)、羅小冬(左1)、黃繼濤(左3)等人合影。這件作品的作者是嶺南盆景名家、廣東省盆景協會副會長、容桂盆景協會前會長朱本南先生。他為人隨和謙遜,從不標新立異,但他在盆景藝術上特立獨行,其作不拘一格,常常以大膽雄奇的造型讓人過目不忘。朱本南先生愛榕,他的盆景園即取名「榕園」。榕園位於順德容桂街道細滘村,是他利用自家門前的空地,相地合宜、巧於因借而建的。
▲榕園一瞥
園子不大,但園內的盆景體型偏大,氣象雄偉。朱本南先生坦言,他從小就有古榕、巨榕情結。
曾安昌先生,中國盆景藝術大師,其代表作《香飄九裡迎客來》是當代嶺南盆景的經典名作,模仿者眾。同時,他也是著名的盆景活動家,嶺南盆景事業的領軍人物之一,先後主持舉辦了兩屆廣東省盆景協會會員作品展、五屆粵港澳臺盆景藝術博覽會、一屆嶺南盆景創作研討會、一屆嶺南「素仁格」盆景藝術研討會,承辦中國盆景國家大展、2015年國際盆景大會暨亞太盆景賞石大會、第九屆中國盆景展覽暨首屆國際盆景協會(BCI)中國地區盆景展覽等大型展會及「廣東嶺南盆景藝術大師」、「廣東嶺南盆景藝術家」、「廣東嶺南盆景之鄉」等評選活動,在整個廣東省乃至廣袤的嶺南地區都產生了非凡的影響,有力地推動了嶺南盆景事業的發展。
▲曾安昌大師(左2)為我們介紹他培育的嶺南盆景新品種。曾安昌先生為人謹慎,對待盆景藝術尤為慎重:「不成熟的作品,我堅決不拿出來展示。」從藝40年來,他拿出來參展的盆景作品為數不多,但每一盆都堪稱佳作。其最為人所稱道的,是一件九裡香盆景作品《香飄九裡迎客來》。漫步於曾安昌精心設計的庭園,滿目蒼翠,色香清雅。園內陳列的盆景作品以嶺南盆景傳統的「正型格」為主,既有雄秀的大樹型,又有清新的附石式,還有簡疏的素仁格。作品枝幹瘦硬,蒼勁古老,構圖嚴謹,結構疏而不散,表現出傳統嶺南盆景特有的節奏分明、抑揚頓挫之韻律。
中國盆景藝術大師韓學年先生是萬千盆景愛好者心中的偶像,其精心營造的私家盆景園——品松丘更是大家心目中的聖地。▲中國盆景藝術大師韓學年、容桂盆景協會副會長何奮謙與我們全體團員合影,左起:何奮謙、方小春、盧明、陳永皓、劉少紅、安克富、林耿興、郭曉欣、吳志國、聶榮德、暴喜群、王平、韓學年、林青、許敏春、黃金國、倪炳貴、符益群、蔡老炳、沈士華、方壯河、方海香、方海珊、鄒俊華、盧克生、李建武。品松丘,位於順德大良。每個走進品松丘的人,無不驚嘆於這片青翠的天地。
園主愛松,尤其山松,更是近乎「情迷」。這份痴情,在園名中表露無遺。▲韓學年作品《松之魂》(山松)
韓學年大師的山松作品,既自然隨意,簡潔精煉,又狂放多變,遒勁瀟灑。▲韓學年作品《攬雲》(山松)
▲韓學年作品《徑曲枝虯》(山松)
除了山松,韓大師還喜愛以簡潔隨意見長的「素仁格」。▲韓學年作品《海幢遺韻》(山桔,樹高125cm)
▲韓學年作品《寂然》(山松,樹高150cm)
▲韓學年作品《賞心只有兩三枝》
從藝近四十載,從籍籍無名的盆景「發燒友」到蜚聲中外的盆景藝術大師,無論外界如何看待他,他永遠一副低調謙和的姿態,潛心求索在他所「情迷」的盆景藝術道路上。▲韓大師與團員朋友交流技藝。
▲韓大師勇於探索,敢於創新,首創附牆式盆景造型,豐富了嶺南盆景的形式語言。中國盆景藝術大師謝克英先生是當代中國盆景界難得的「多面手」,他既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盆景藝術家,又是一位極富魄力的盆景活動家,更是一位頗有作為的盆景企業家。其創作的盆景作品屢獲國際、國內盆景展會大獎;其組織的盆景活動大顯中國氣派,深入人心;其創辦的盆景企業有聲有色,對中國盆景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謝克英先生自1985年起從事盆景的業餘創作與理論研究工作。三十多年來,他醉心於研究各大盆景流派的製作技法,沉迷於盆景藝術的創作,在繼承嶺南盆景「近樹造型、蓄枝截幹、崇尚自然」等特點的基礎上,博採眾長,融會貫通,大膽改革創新。如曾在第三屆中國盆景評比展覽中榮獲一等獎的榕樹盆景《南國風情》,即是他以嶺南盆景的「蓄枝截幹」、「大飄枝」等技法,結合海派盆景的自然風格塑造樹相,以臺灣、福建盆景界的一些手法塑造根盤,集多個流派的技法於一體,塑造成一株臨水的大榕樹,巧妙地利用交錯有序的根盤作為堤岸布局,既有水旱盆景的意境,又突出樹木盆景的主題,使得整體畫面更趨於自然,可謂兩全其美。作品的樹種是細葉榕,更恰如其份地使充滿地道南國風情的水岸景色立現於眼前。
▲謝克英作品《南國風情》(榕樹,250×130cm)
安徽黃山鮑家花園收藏
在從事盆景創作研究與交流活動的同時,謝克英大師還積極參與並推動中國盆景事業產業化、市場化的進程,先後於1994年和2006年創建湛江市天外天盆景世界和中國盆景大觀園,吸引了國內眾多知名私家盆景園和園林公司加盟,取得極大成功。▲由謝大師創辦的中國盆景大觀園(後更名為「盆景世界」。)
▲謝克英作品《一代天驕》(羅漢松,高93cm)
▲謝克英作品
近年來,隨著第一屆臺灣盆栽精品展、第二屆粵臺南風盆景展及第十一屆粵港澳臺盆景藝術博覽會在廣東順德、臺灣彰化的成功舉行,粵臺間的盆景交流日益頻繁與深入,這其中最大的功臣當屬臺灣盆景名家、中華盆栽藝術總會陸委會主委、嘉盛園藝創始人王振聲先生。
王振聲先生出生於臺灣彰化,1998年來到廣東順德陳村創辦嘉盛園藝,專事景觀設計、園藝栽培及盆景銷售等業務。為推廣臺灣盆景,2013年他自費舉辦首個在大陸舉行的臺灣盆栽精品展,盛況空前。為推動粵臺盆景藝術交流,2016年他歷盡艱辛促成粵港澳臺盆景藝術博覽會赴臺舉行——是臺灣自光復以來七十年間首次公開展示來自祖國大陸的盆景,彪炳史冊。2017年他聯合廣東省盆景協會舉辦粵臺南風盆景展,影響深遠。▲嘉盛園藝一瞥
▲嘉盛園藝作品(黃楊,80×60×97cm)
▲王振聲先生次子王俞又(右1)向團員介紹臺灣黃楊的管理養護。▲嘉盛園藝作品(紫檀,80×80×80cm)
▲王振聲、王俞又父子邀請廣東省盆景協會會長黃遠穎、終身榮譽會長曾安昌、謝克英、榮譽會長熊至榮、常務副會長王景林、秘書長鄧孔佳、副會長兼副秘書長梁寶華、副秘書長冼家駒,中國盆景藝術大師韓學年,容桂盆景協會副會長何奮謙等盆景界師友與我們全體團員歡聚。
十一期間,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舉辦第五屆盆景展。我們來到沙灣公園,在沙灣盆景協會會長何錦標、老會長何漢傑等師友的陪同下,參觀學習。▲《古鎮遺韻》作者何漢傑先生(左1)與「盆景世界丨2019嶺南盆景藝術研習之旅」成員交流創作心得。右2為沙灣盆景協會會長何錦標先生。沙灣,位於廣州市番禺區,是具有800年悠久歷史的古鎮,文化底蘊深厚,孕育了眾多盆景愛好者。酷愛盆景的沙灣人,在自家天台、陽臺、客廳、書房都栽種和擺設盆景,以此美化環境,豐富業餘文化生活。盆景藝術已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也為他們構築起和諧的精神家園。▲寶文園藏品《傲岸雄風》(雀梅)
榮獲金獎
▲李敬澄作品《香韻儒風》(九裡香)
榮獲金獎
沙灣盆景協會成立於2008年,現有會員200餘人,2014年榮獲「國家科普惠農先進單位」,先後湧現出中國盆景藝術大師羅小冬、廣東省嶺南盆景藝術大師歐陽祖根、中國高級盆景藝術師王成、廣東嶺南盆景藝術家何永康等優秀人才。▲林熾作品《梅林春花》(雀梅)
榮獲金獎
▲陳昌作品
參展不參評
此次展覽共展出盆景精品153件,經由鄭永泰、陸志泉、黃就成、何焯光、歐陽祖根等人的嚴格評比,共評出金獎作品13件、銀獎22件、銅獎30件。▲陳昌作品
參展不參評
▲黃就偉作品
參展不參評
第十一站:番禺寶文園,飽覽嶺南盆景銘品
此行的最後一站,我們來到番禺珠江鋼管有限公司,參觀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理事長、國際盆景協會中國地區委員會主席、世界盆景友好聯盟中國地區委員會主席陳昌先生的新盆景園——寶文園,飽覽嶺南銘品,享受藝術盛宴。▲陳昌作品《中國龍》(榆樹,飄長120cm)
陳昌先生是土生土長的番禺人,自幼與樹木為伴,得山川樹木之靈氣,深受大自然的薰陶。1960年代初開始種養盆景,崇尚畫家王冕,以大自然為摹本,不落俗套。木匠出身的他更是匠心獨具,擅長創作,作品新穎,頗有創意,屢獲國際國內重要展會大獎。他於2017年被國際盆景協會授予「國際盆景大師」榮譽稱號,2018年被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評為「中國盆景藝術大師」。▲陳昌作品《回首展翠》(山松,80×70×50cm)
▲杜建坤副秘書長為我們講解陳昌大師對這件超大型松樹盆景的創作構思。由於我們到訪之時正值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在江蘇沭陽進行換屆選舉,陳昌理事長委託副秘書長杜建坤、常務理事羅志傑陪同我們參觀。▲杜建坤先生(左2)介紹陳昌大師是如何選胚、裁樁的。▲陳昌作品《紫霞仙子下凡間》(三角梅,120×120×80cm)
▲陳昌作品《情深許許》(雀梅,80×90×70cm)
▲陳昌作品《華容耀世》(山松,110×80×60cm)
▲羅志傑先生(左1)介紹陳昌大師首創的枝法——「雲枝」——「『雲枝』意指將枝條纏繞粘結長成捲雲狀,如同漂浮在藍空中的雲朵。『雲枝』的造型以嶺南盆景的枝託布局為基礎,派生出不採用截取成型的另一種技法。」這項新技術被大師寫進其專著。陳昌大師為我們全體團員備下「厚禮」:贈送《盛景其昌——陳昌盆景藝術》、《聚焦盆景名家系列叢書卷一:陳昌的盆景世界》及《2018首屆全國盆景大師作品展紀念冊》每人各一套。此次遊學即將結束之際,我們得到喜報:陳昌大師再一次被全票推舉為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理事長,羅小冬大師為新一任秘書長。▲陳昌作品《鐵骨錚錚》(博蘭,100×85cm)
▲陳昌作品《聆聽海濤》(三角梅,100×100×70cm)
感謝此行全體受訪師長為我們提供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感謝每一位參團的師友,謝謝你們在百忙中抽空前來和盆景君一起走過這段難忘的旅程!✨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喜歡請點在看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種讚賞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