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學學生減壓有招:每天運動一小時 有效溝通一刻鐘

2020-12-26 佛山在線

經歷漫長的假期,返校後如何適應校園生活?市教育局日前提出,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學校要促進學生每天與同學、家人有效溝通交流15分鐘,引導學生每天至少參加一小時體育運動的「兩個一」行動。佛山各學校在抓好教學關、防疫關的同時,紛紛通過加強線上溝通、心理輔導、環境布置、體育鍛鍊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舒緩情緒、緩解壓力。

學校

開出「心靈暖方」幫助學生舒緩情緒

「別垂頭喪氣,顯矮」「少壯不努力,老大轉錦鯉」……石門中學高三學生走進飯堂、宿舍時,便會看到桌面、柱子上張貼的「小林漫畫」。此外,在每天晚修結束前的15分鐘,學生們還會分小組在導師指導下圍繞高考衝刺期的迷惑、學習心得體會等進行交流。

「導師制讓每個學生都有可以傾訴的老師,讓每個老師都有需要牽掛的學生。」石門中學副校長聶輝說,復學過渡期幫助學生調節心理,最重要的就是幫助學生發現問題並提供真實有效的解決方法。為此,學校在微信公眾號特別開設了「心理電臺」,向學生分享心理調適「小錦囊」;同時還啟動了為期1個月的心育節活動,通過線上線下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免疫力。

對於仍居家學習的學生,佛山各校還通過開展主題線上溝通、小組合作制、親子活動等形式,幫助學生及時舒緩情緒。「現階段家長就是最好的引導者,為此,我們的線上課程更注重親子活動的設計,例如每日計劃表就是孩子在課表基礎上與家長一起制定的。」禪城區東鄱小學校長譚順興說。此外,除了與家長的有效溝通,學校還鼓勵孩子們組建線上學習共同體,加強同齡人間的溝通,如藉助「共讀一本書」等活動讓學生增強交流。

石門中學學生正在打羽毛球。石門中學增加了羽毛球等有一定運動距離的設施,鼓勵學生多參與體育鍛鍊。/學校供圖

每天下午4時結束網課後,是順德成美初級中學「七嘴八舌話時事」的固定時間,通過觀看教師統一播放的新聞視頻,同學們在線上進行討論交流,氣氛熱烈。該校德育處主任詹傑介紹,學校通過舉辦家庭圓桌會、感謝生命中的TA、七嘴八舌話時事等線上溝通系列活動加強彼此溝通,「我們會提前設置好主題、目的等,每日、每周、每月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完成線上溝通,通過小組積分制的模式,對溝通效果進行打分,並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此外,體育鍛鍊也是舒緩情緒的好方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石門中學增加了羽毛球、桌球等有一定運動距離的設施,組織學生們儘可能參加戶外活動;順德成美初級中學自編了一套「繩美操」,通過徒手熱身、繩操、放鬆拉伸三部分動作的編排,配上歡快的音樂,幫助學生活動身體,舒緩情緒。

部門

「兩個一」行動從源頭呵護心理健康

為讓學生們儘快適應校園學習生活,市教育局日前發布《轉發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20年春季復學前後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危機預防幹預工作的緊急通知》,提出學校要在教學安排上預留調整適應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學校要充分實施傾聽一刻鐘、運動一小時「兩個一」行動,即促進學生每天與同學、家人有效溝通交流15分鐘;引導學生每天至少參加1小時體育運動。

對此,南方醫科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趙靜波十分贊同。此前她曾對全省5.7萬名中小學生展開一組調查。其中,針對學生「家庭功能」滿意度的調查結果顯示,家庭功能中重度失調的學生佔據68%。而運動開展情況的調查則顯示,從未運動的學生佔4.8%,每天運動大於1小時的學生僅佔9.8%。

趙靜波表示,我省在校學生的身體活動水平明顯不足,缺乏運動將會使青少年難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而導致「家庭功能」失調的最重要原因是家長與孩子的溝通傾聽不足。「可以說,實施『傾聽一刻鐘、運動一小時』行動,從兩大方面抓住了孩子心理健康問題的源頭,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除倡導學校實施「兩個一」行動,市教育局還組織全市830名中小學專兼職心理教師連續開展了6次心理援助熱線人員案例督導培訓。目前,在市教育局的部署下,我市各校面向學生、家長總計開通熱線電話732個、微信公眾號1208個、QQ號916個、電子郵箱435個,提供線上心理援助服務共計32491人次。

原標題:關注心理健康,佛山教育部門、學校紛紛出招為學生減壓

每天運動一小時  有效溝通一刻鐘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鄒婷婷

編輯|何欣鴻

相關焦點

  • 運動為何能減壓 這5種運動有效減壓
    現在的生活處處存在著壓力,減壓是不少白領都需要面對的問題。想要知道自己的壓力大不大其實很簡單,如果說你一進入放鬆的狀態就會出現頭痛的情況。那麼,運動為何能減壓呢?下面就具體的來了解一下吧。運動為何能減壓運動之所以能緩解壓力,讓人保持平和的心態,與腓肽效應有關。腓肽是身體的一種激素,被稱為「快樂因子」。
  • 運動減壓是良方
    運動可以增強體質,促進健康,對心理壓力以及大腦狀態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運動緩解壓力,與體內腓肽效應有關。腓肽是身體的一種激素,被稱為「快樂因子」,能讓人平靜。當運動達到一定量時,身體產生的腓肽效應能愉悅神經。有證據表明,運動能減少焦慮感,通過鍛鍊能夠有效獲得對焦慮狀態的控制能力,哪怕是只有10分鐘跑步機上的鍛鍊,就可以立刻平息焦慮或者恐慌的感覺。
  • 每天鍛鍊一小時,如何提升學生身體素質?
    新學年伊始,記者走訪多所中小學校了解到,「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在佛山中小學校園基本可以達成。但對於運動的方式和內容,家長和學校有著各自的看法。現狀:體育運動形式多樣 運動時間基本保證佛山中小學校如何落實「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
  • 教育部:每天鍛鍊一小時 不得佩戴N95口罩進行體育運動
    經過較長期的居家學習,學生體質、體力和運動技能有所下降。此外,夏季到來氣溫逐漸升高,這給復學學校開展體育工作帶來風險、給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帶來影響和限制。低風險地區學生在校參加體育活動時不需戴口罩。體育課前教師應帶領學生充分做好熱身運動,課中要關注學生的機體和情緒變化,合理調控運動強度和運動密度,注意學生學練動向,防止扎堆聚集運動,要提醒學生課後及時休整。四、優化體育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
  • 學生成長社區舉行「減壓沙龍」為心靈「瘦身」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馬超 學生記者 劉炫利 攝影 黃可欣)「希望大家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方法,成為自主減壓法的傳播者,帶動更多人關注壓力問題,關注心理健康。」4月13日,在津南校區的學生成長社區,一場「為心靈瘦身」的減壓沙龍活動正在舉行。活動主要負責人,哲學院兼職輔導員田佳佳在活動中這樣說。
  • 【鮮活城事】助力高考學生減壓,第十八中學有妙招!
    「左、右、左、右、」學生們手搭在肩上站成一隊,被綁住的腳一起邁出整齊的步子,全身心地投入到「巨人腳步」的遊戲中。為緩解高三學生的緊張心情,釋放壓力,近日,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學開展高三戶外趣味活動,緩解學生高考壓力。
  • 復學初期不提倡組織集體跑步_可適當降低體育課運動強度及密度
    關於復學初期不提倡組織集體跑步_可適當降低體育課運動強度及密度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復學初期不提倡組織集體跑步_可適當降低體育課運動強度及密度,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復學初期不提倡組織集體跑步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每天運動一小時能減肥嗎
    核心提示:夏天越來越近,這個季節讓很多肥胖的人開始減肥了,因為顯露身材地時候馬上到了,眾所周知,運動是健康又有效的減肥方法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想通過運動來達到理想的減肥效果,那麼,每天運動一小時能減肥嗎?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 體育課跑步間隔5米 個別學生一上就頭暈
    該校體育老師李俊穎告訴南都記者,學校目前給每個班級安排了一周三節體育課,前一兩周以恢復體能訓練為主。考慮到剛復學和天氣逐漸炎熱的情況,體育科做了課程設計,高強度的訓練不適合,課程以中等強度的步伐、協調、柔韌、平衡訓練為主。
  • 教育部:復學初期不提倡組織集體跑步 暫停運動會
    近日,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於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學校體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學校要合理調控學生運動強度和密度;復學初期,不提倡組織統一距離、統一速度的集體跑步;暫停學校大型聚集性活動和運動會。
  • 初三復學 永和中學這些做法暖到你了嗎?
    原來,21日凌晨,永和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傅燦輝帶領學校黨員義工隊,在校門口再一次布置和檢查學生首日返校工作環節時,了解到初三(1)班王同學和(4)班劉同學來自於永和鎮龍溪寺,有堅持素食習慣。在與兩位同學的監護人釋堅弘法師聯繫溝通後,傅燦輝立刻交代食堂負責人,專門為這兩名學生烹製全素午餐。
  • 學校要求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鍛鍊大有裨益,為何學生喜憂參半
    其中,重點提出95%的學校要能夠保障學生在校每天都要有一小時的體育鍛鍊時間,確保學生通過體育鍛鍊掌握一兩項運動技能,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教育教學改革特色。此條消息一出,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為了達到目的,然後讓學生4:30起床鍛鍊一小時」「作業多怎麼辦?
  • 從一小時到一刻鐘 告知承諾助力營商環境再優化
    此次變更申請材料達82頁之多,加之上市股份公司董監事人數多、變更涉及決議內容複雜,如通過傳統模式辦理,此份申請全面審核完畢需要近1個小時。在告知承諾制模式下,不再審查章程、決議內容及表決程序,僅需對申請書內容、申請材料形式及完整性進行審查,審核時間壓縮至10餘分鐘,審查速度提高4倍以上,工作效率顯著提升。
  • 95%學校保證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你多久運動一次?
    那麼對於學生來說,每天的時間捉襟見肘,如何保證學生們的鍛鍊時間呢?教育部發出通知,各個學校需保證學生們的每天鍛鍊時間,而今日「95%學校保證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的資訊登上熱搜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昨日下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在「十三五」期間加強學生們體育教育的有關情況。
  • 教育部:不得佩戴N95口罩進行體育運動 復學初期不提倡組織集體跑步
    經過較長期的居家學習,學生體質、體力和運動技能有所下降。此外,夏季到來氣溫逐漸升高,這給復學學校開展體育工作帶來風險、給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帶來影響和限制。體育課程內容要根據學生實際在教學計劃中作出調整,複課初期可以適當降低課程標準規定的運動強度及密度要求,以中等或中上等運動強度為宜。要多安排非身體接觸性的體能練習和以發展心肺功能為主的單人項目,如跳繩、踢毽、慢跑、武術、健身操等,並根據學生體能的恢復情況循序漸進提高學習強度和難度。有條件的學校可為班級或學生制定「一班一案」「一生一策」的教學計劃。五、切實落實每天鍛鍊一小時要求。
  • 運動|運動好習慣4:想減壓?多動手!
    每天運動,給你健康! 我們現在的生活,尤其在大城市,比國外要方便得多,例如,想吃飯有外賣,搞衛生有小時工,帶孩子有保姆,我們只需要動動手指在手機就全部搞定。這樣的生活方式好像很舒服,但也因此令你「衣帶漸寬」,同時還失去了緩解壓力的機會。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想減壓要多動手?
  • 95%學校保證學生每天搬煉1小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運動帶來三...
    95%學校保證學生每天搬煉1小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運動帶來三個好處時間:2020-12-15 19:05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95%學校保證學生每天搬煉1小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運動帶來三個好處 5%學校保證學生每天搬煉小時具體是什麼情況呢?
  • 教育部:復學初期不提倡組織統一距離、統一速度集體跑步
    經過較長期的居家學習,學生體質、體力和運動技能有所下降。此外,夏季到來氣溫逐漸升高,這給復學學校開展體育工作帶來風險、給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帶來影響和限制。體育課前教師應帶領學生充分做好熱身運動,課中要關注學生的機體和情緒變化,合理調控運動強度和運動密度,注意學生學練動向,防止扎堆聚集運動,要提醒學生課後及時休整。四、優化體育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要對延期開學期間學生居家學習體育情況進行摸底和診斷,在評估的基礎上確定教學起點,加強居家學習和複課後體育教學的銜接。
  • 復學在即,教師一招搞定全班學生實際學情分析
    01一、復學最新消息(廣東)解讀據廣東省教育廳官網發布:5月11日後,各地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分期、分批、對於處在當期復學計劃的教師,則自然是要及時和家長溝通,但要注意理清思路,抓住重點,抓好開始,注意情緒引導(這個時候最大的隱患就是大家的情緒了,因為憋得太久了,所以,既有可能因為情緒問題引發矛盾,教師一定不可不慎!)讓教學工作和安全工作有序進行。
  • 萬子林減壓站:年輕人應如何給自己減壓?
    如今這個社會,年輕人的壓力似乎越來越大了,特別是隨著一代又一代的獨生子女家庭畢業工作以後,上有四老,下有二胎,房貸車貸保險費,每一樣都是一大筆開銷,僅僅靠每天8小時賺來的工資,根本不夠花。上班要面對繁重的工作和職場競爭,下班回家又要兼顧家庭,面對如此壓力,現在的年輕人如何給自己減壓?萬子林減壓站整理一些減壓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方法一:適度的宣洩和傾訴情緒如果長期不能把自己的負面情緒疏導出來,日積月累會形成病理性的變化。學會宣洩和傾訴,不讓負面的情感淤積在心裡,這也是日常重要的減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