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伴侶滿足了我們的需求,可我們依然不覺得幸福,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朋友H約我喝咖啡,好久沒見面了,見面彼此很開心,聊聊彼此的近況。聽最多的就是H吐槽她老公,讓我有些意外,當年兩個人愛的也是驚天動地。
其實外人看起來,H是很幸福的,老公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兒子上幼兒園,聰明可愛。她生了小孩以後,就辭了工作,專心在家帶娃。
她跟我說:「姐,我現在很焦慮,老公整天忙得不見人,我都要煩死了。」
H的老公做生意很忙。H覺得老公陪自己和孩子的時間太少了,雖說不是異地,就跟異地差不多了,不是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要麼開會,要麼見客戶。
我問她:「你們結婚之前,他不就很忙嗎?你那時候還很支持他,覺得男人就該以事業為重,現在他同樣也是忙,你怎麼就煩了呢?」
她有點激動地說:「那能一樣嗎?當初他在創業,我當然得支持他,可是這麼多年了,我和孩子也需要陪伴啊!」聽著她的話,又讓我想起我的同事小Z。
小Z是公司的銷售,老公在一家公司做著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前幾天,幾個要好的同事一起吃午餐,就聽小Z抱怨說:「我真羨慕你們幾個,找的老公都比我家的強。你們看看我家的老公,要本事沒本事,要能力沒能力,關鍵是沒有一點進取的心,整天守著那點死工資,一點別的想法都沒有,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旁邊的女孩子接話說:「姐夫挺好的呀,絕對是居家好男人。下班就回家,買菜做飯帶娃,把你們娘倆照顧得多好啊。」小Z說道:」是啊,當初就看好他是個居家過日子的男人,人也穩住,踏實。」另一個女孩子接著說:」對呀,這樣的好男人現在都少有了,我們都羨慕你呢。「
小Z說:」羨慕個什麼勁,還得找個事業心強的,經濟條件好的,你們看看我就知道,孩子都幾歲了,連房子都買不起。」
人都是我們當初自己選的,也符合自己擇偶的標準,歡天喜地地進入了婚姻,可是為什麼過著過著就一肚子怨氣和不滿了呢?是對方變了還是我們自己變了?
其實對方沒變,變了的是我們的需求。
戀愛之初,當我們找到可以滿足需求的伴侶時,會把對方的優點無限放大,屏蔽掉了缺點。而在經年的婚姻生活中,當需求被滿足後,我們又開始有了別的需求。
可伴侶還是那個伴侶,未必能滿足你現在的需求。我們在戀愛的時候,就應該全方位得看一個人,你看中他的優點,反過來就要看到相對的缺點。看看在婚後的歲月中能否接納這些缺點,不要一時衝動,覺得那些缺點都不是事,而進入了婚姻。
當初,如果看中事業型的,反過來,你就該看到,他(她)會很忙,陪伴你的時間不多,他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事業上。看中居家型的,反過來的,你就該看到將來他(她)在事業上,大都都沒有啥進取心,老婆孩子熱炕頭就很知足。
當你不斷跟對方索要時,再深的愛也會被掏空。當開始嫌棄對方時,你不僅僅是否定了對方,同時也否定了你當初的選擇,因為通常你最嫌棄的地方,往往是你當初最為看重的地方。嫌棄是婚姻殺傷力最強大的武器,也最傷人。
戀愛時,找到自己最看重的需求,找到自己最欣賞的,且不會被歲月帶走的品質,接納對方的不完美。婚姻中,尊重自己的選擇,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不管我們的選擇是對是錯都勇於面對後果。與你愛的人共同成長,一起面對,你終將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