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全民熱度」從螢屏內瀰漫到螢屏外
陝西戲曲廣播第十一屆戲迷大賽決賽引55萬餘人次全國網友圍觀
電視劇《裝臺》正在央視熱播,秦腔是貫穿始末的重要元素,劇中人幾乎個個都能來幾嗓子秦腔,讓全國觀眾深切感受到這一古老藝術在西安厚土上蓬勃的生命力和群眾基礎。從螢屏的「火熱」到實際生活中的「火熱」—— 12月11日,由陝西省戲劇家協會、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戲曲廣播聯合主辦的「秦腔好搭檔——陝西戲曲廣播第十一屆戲迷大賽」在西安完美收官,55萬餘人次的全國網友通過網絡平臺觀看決賽直播,見證秦腔在三秦大地的「全民熱度」。這也是我省首次在業餘戲迷比賽中以組隊的形式專門開辦的戲曲賽事。
秦腔唱將組隊亮相,名家戲迷共唱經典。作為我省品牌性戲曲群眾賽事,今年陝西戲曲廣播戲迷大賽首次以 「秦腔好搭檔」為主題開賽,自4月開賽以來,數百組來自全省多地的戲迷組隊參與,大賽在各個環節積極引入新媒體傳播,為傳統戲曲的傳播探索新的發展路徑。8月,兩場複賽落戶寶雞;9月,在15萬網友的見證下,從半決賽披荊斬棘的10組搭檔拿到決賽通行證。
作為「百裡挑一」的佼佼者,11日西安總決賽現場,十組登臺選手使出了渾身解數,從唱功表演、到颱風氣韻,很多選手表現已不亞於專業選手,他們中,有人演唱了秦腔《鍘美案》《火焰駒》《花亭相會》《走雪》等膾炙人口經典名段,也有選手演唱了《十二把鐮刀》《屠夫狀元》等耳熟能詳的眉戶劇目,博得喝彩和掌聲如雷。
有夫妻參賽,有姐妹成組,有婆媳搭檔,有鄰裡攜手……記者獲悉,當日參加總決賽的十組選手中,年齡最長的已年近八旬,最年輕的是八零後的新生力量,選手大多是中青年人,代表了陝西戲曲民間基礎的青春力量,這十組選手來自各行各業,有政府機關的公務員,有普通的公司職員,有個體經商者,有農民朋友,還有的是長年活躍在民間的秦腔愛好者。「作為一名專業秦腔從業者,我很高興,看到我們秦腔藝術在三秦大地有著廣闊的群眾基礎,不管是專業的,還是業餘的,我們都是秦腔人,共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李小鋒作為現場評委,不僅進行了現場評判,還為大家奉獻了自己的拿手好戲《花亭相會》。
經過激烈比拼,楊蕊、史朝暉最終摘得「秦腔好搭檔」冠軍榮譽,李銳歡、徐維兵榮獲「秦腔好搭檔」亞軍,喬榮豔、黎雅慧榮獲「秦腔好搭檔」季軍。
「作為一名戲迷,平時的演出都在自樂班,非常感謝大賽平臺,讓我們得到鍛鍊。」參賽選手徐維兵高興地說。來自寶雞的參賽選手張永紅則說:「秦腔仿佛一個紐帶,把我們這些愛戲的人都聚在了一起。」而對於已年逾古稀的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馬桂英而言,大賽湧現出了一批實力雄厚、深得觀眾喜愛的民間高手,他們為秦腔藝術傳承弘揚、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做出了積極貢獻,是最讓她難抑激動的,「只有戲迷的隊伍提升了,我們秦腔的整體水平才會提升,希望民間的隊伍越來越壯大!」(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孫歡)
編輯: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