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軍,
是童年被窩裡憧憬的夢,
是少年筆尖中熱血的詩,
是青年雙腳下踐行的路。
詩在遠方,路在腳下,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王曉虎
王曉虎入伍前(謝望海 攝)
王曉虎入伍後(蘇胡鑫 攝)
身子不高,長著一張略顯稚嫩的臉龐,說話自帶一股京味兒,讓筆者一度以為王曉虎是地道的北京小夥。其實,他是今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的一名學生。畢業時,王曉虎放棄了可以提供豐厚年薪的外企工作,選擇報名參軍,光榮地成為了一名武警戰士。
他和軍隊的緣分,要從多年前那場特大洪水說起。
1998年的那個夏天,數夜的傾盆大雨使內蒙的「母親河」西拉木倫河河水暴漲,村裡上百戶地勢較低的人家全部被浸泡在汪澤中。
那晚,草原上哭喊聲一片,父親把尚在襁褓中的王曉虎裹得嚴嚴實實,高高舉過頭頂,而他半個身子卻被吞噬在洪水中。後來,武警戰士駕著衝鋒舟向他們駛來,第一件事便是從父親手中接過尚在襁褓中的他……從那以後,一粒「種子」開始在他的心田生根發芽。
王曉虎赴艱苦山區支教(謝望海 攝)
王曉虎認真聆聽教育課(曾雅鵬 攝)
王曉虎酷愛歷史,對文人墨客攜筆從戎、為國出徵的事跡欽佩不已。他說自己最崇拜王昌齡,「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每每吟誦,他對軍營的嚮往之情就愈發深厚。
「參軍入伍這件事,實際上我一共報了三次名。」王曉虎激動地回憶道。從大二一直持續到大四,前兩次因為種種原因被淘汰了,第三次在面臨高薪就業與逐夢軍營的兩難選擇時,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最終讓他吃了一顆定心丸。入伍後,王曉虎被分配到了武警福建總隊新兵團新訓三大隊,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武警戰士。
排長給王曉虎介紹廈門支隊情況(蘇胡鑫 攝)
王曉虎在打掃衛生(陳澤豪 攝)
來到營區這幾天,王曉虎告訴筆者,新兵連並沒有想像中那樣艱難困苦,別看我們班長工作時一臉嚴肅,可是生活上就像大哥哥一般照顧著我,充滿關愛。也正因為如此,才要更加努力訓練。「我不僅要當一個兵,更要當一個好兵,關鍵時候才能衝鋒在前,報答組織對我的恩情!」
王曉虎寫下的入伍初心(蘇胡鑫 攝)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黃藝彬 蔣偉 曾雅鵬 蘇胡鑫 責任編輯: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