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甜軟糯餈粑情

2021-02-27 筆下人生

說起餈粑,估計不少人會出現模糊的認識,會將其與年糕、糌粑混淆。

年糕是一種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糯蒸成的糕。我國許多地區在春節都講究吃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暗喻人們盼著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之意。曾有詩云:「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而餈粑是將糯米蒸熟搗爛後製成的一種食品。從材料和工藝來看,餈粑就是年糕的一個分支。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有餈粑這個稱呼,尤其在我國南方各省。

而糌粑就是青稞炒麵,和北方的炒麵相似,只不過名字聽起來新鮮些罷了,是藏民必不可少的食物。

我的老家信陽各縣都有春節打餈粑的年俗,「殺年豬,做米酒,打餈粑,醃臘肉」幾乎是每家每戶過年必備的上演節目,家裡客人多的,還要磨上幾磨豆腐,以備不時之需,但家鄉有俗語「豆腐不上席」,所以若在春節招待客人的酒席上出現豆腐,是一件會讓主人抬不起面子的事,倒是米酒、餈粑、臘肉能襯託出年的豐盛與主人的好客。

在我的記憶裡,每年到了寒冬臘月的時候,也就是農曆十一月份以後,鄉村裡、集市上就開始有了年的味道。各種商品明顯地比平時豐富起來,集市上有了年畫、對聯、鞭炮,各種乾貨,各種生活用品,還有服裝色彩也比平時絢麗多了。那時,條件不允許,上一回集市,不容易,得表現良好,得父母開恩,才能討來幾塊錢呼朋喚友跑上十幾裡地去趕一回集,結果可能是買兩本小人書、花兩毛錢買一大口袋的炒瓜子,然後在人頭攢動的大街上從街這頭鑽到街那頭,鑽了幾個來回後,眼瞅著那漂亮的衣服沒錢買,心裡不禁悻然,不得不打道回府,乘興而去,掃興而歸。如此一來,就不怎麼渴望去集市了。

倒是臨近年跟的時候,家裡一樣熱鬧。且不說家家戶戶忙著洗曬,孩子們可以在村裡那片墳頭空地裡打滾,單是村裡就有幾個熱鬧的地方可去:豆腐作坊、打餈粑的地方、準備春節玩獅子的人家、唱皮影戲的班主家,可能是因為春節即將到來,大人們對小孩子特別寬容起來,由著他們胡跑亂竄。我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跟著小夥伴們竄過了一個又一個春節前的日子,品嘗了剛出鍋的豆腐腦、熱呼呼的餈粑邊角,摸了威嚴獅子的黃毛、皮影小人將帥頭上的雉雞毛,幸福得不得了,也神氣得不得了。

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打餈粑的地方。那時村裡的大石臼作為公共財物,保管在生產隊長的大院裡。我記得那個大石臼像立起來的石滾那麼高,直徑要比石滾大,中間是凹下去的,四周石壁大約有兩三指厚,底部看不出壁厚。打餈粑是個力氣活,要許多人一起才能完成。

我記得每年打餈粑的時候,媽媽都要提前一天把糯米洗好浸泡起來,第二天把米倒在竹筐裡瀝乾水,然後和爸爸一起抬著竹筐到隊長的院內。院內早已支好了一口大鍋,也聚集了不少人,有大人有小孩,挺熱鬧。到地方後,可能大人早已排好隊,開始按順序將各家的米倒入大鍋裡,上面蓋上尖尖的大蓋子(和平時家裡地鍋蓋的平木蓋子不一樣,應該是防止米蒸熟後溢出,那時並不懂得熱脹冷縮的原理,只是看著那尖尖的蓋子挺好玩)。媽媽們則開始往灶膛裡填木柴,紅彤彤的火苗燃燒起來,不一會兒,騰騰的熱氣開始在院落裡瀰漫開來,混雜著木柴的味道和米飯的清香。媽媽們忙著燒火、清洗大木板(一般是門板或者小木桌桌面)、擰乾大塊棉布,爸爸們此時悠閒地站在那裡吸菸聊天,他們的力氣活在後面,孩子們則大呼小叫地用手去捉那飄著的煙霧,明知捉不到,卻樂此不疲。

米蒸熟後,爸爸們開始行動起來,他們把粘軟的米飯舀到清洗乾淨的大石臼裡,四個人圍著石臼兩兩對站,每人手裡握著一根粗木棍,開始不停地搗那石臼裡的米飯,邊搗邊圍著石臼轉圈,估計是這樣才能用力均勻,才能將石臼裡的米粒一粒也不剩地搗爛吧。不一會兒他們的額頭就開始出現了細密的汗珠,不知是出力所致還是石臼裡米飯熱氣燻得。可能是枯燥,也可能是造勢,爸爸們開始「嘿吆嘿吆」地喊起號子來。也不知轉了多少圈,也不知爸爸們手裡的木棍在石臼裡搗了多少下,那些蒸熟的米飯完全成了糊狀,然後他們通力合作四根木棍同時挑起石臼裡的米糊,把它翻到清洗過後的木板上,立即有人拿了長擀麵棍將這坨米糊擀成5釐米左右厚的大圓餅,然後再將一乾淨的木板壓在上面,為的是讓它平整均勻。待到溫熱時,就開始用刀將它切成A4紙大小的方塊。至此,這一鍋的餈粑算是完工了。待其完全冷卻後,就可以將其放在大桶或者大缸裡,用乾淨水浸泡起來,為防止其發酸,大約每星期要換一回水,可以保存兩三個月。

用新鮮的純糯米做成的餈粑潔白如霜、透明似玉,柔軟爽滑、韌而不粘,久煮不糊等特點。吃法也多樣,可以清水煮,加糖後就是糖水餈粑,再放上兩個雞蛋,絕對的美味;加鹽後放上幾根青菜,就是一頓爽口的正餐。可以用油炸,將其切成長條狀或小四方塊,油熱時放入鍋內,炸至兩面金黃,鼓起來的時候,起鍋,咬一口,酥得綿軟。在我小時候,最常見的吃法,倒不是這些正兒八經的吃法,而是冬天一家人圍著碳火盆烤火時的吃法。那時,物質匱乏,家裡根本沒有零食解饞,於是,烤火時,就有了各種各樣的烤:烤鍋巴、烤紅薯、烤花生、烤荸薺、烤粉條、烤餈粑,等等,大約家裡能找著的可以烤著吃的東西,我們都烤過。烤餈粑的,我們把火鉗子張開口架在碳火盆上,將其放在火鉗上,待一面烤得稍微焦黃時,翻至另一面,這一面也烤焦黃時,就可以吃了,那是兒時冬季最真切最溫暖的回憶。

由於人工打餈粑,需要勞動力,又比較費事,近些年來農村的青壯年又多外出打工,年前打餈粑的村莊越來越少了,那些曾冒著熱氣的大石臼如今都孤零零站在那裡,守望著一年又一年的春節,卻很難盼來身邊的熱鬧。現在市場上有出售餈粑的,加工出來的餈粑美則美矣,卻無那種記憶中的味道:溫暖、綿長。這大概就是手工與機器的區別所在,萬物都是有靈性的,你賦予它熱情,它必還你溫暖;你若冰冷對之,其必寒冷無度。

好在總有一部分人,鍾情於傳統的工藝,醉心於農家的味道。

看,圖中的這位帥哥,就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夫妻的團聚,也為幫妻子將生意做大做強,毅然放棄了高薪工作。看動作,出師挺快哈。


堆積在屋角的原料,看來產量不小。


將洗淨的米倒入木桶裡(和記憶中有區別,那時是用大鐵鍋,現在改良了啊)


漂亮的老闆娘使出了洪荒之力,將木桶抱起。


木材旺火開始蒸煮。記得看過一篇報導木材豆腐腦的文章,說要用上好的白木材才能做出色香味俱佳的豆腐腦。這雄雄的木材火蒸出來的糯米一定有天地的精華之氣。


看,為了讓客戶吃上正宗的木材手工餈粑,老闆做足了功課,準備了這麼多的木材,變廢為寶,經營有道啊。


關健的部分,估計好多帥哥美眉都沒見過這個東東,它叫石臼,能叫上名來的,估計都在感嘆年華易逝。這個過程很重要,很累人,一定要做到位,打出來的餈粑才能細膩爽滑。


壓好的餈粑要將其切塊,這是個力氣活,老闆似乎使出了蠻荒之力。


OK,老闆切好的成品,貌似有些大了些。


真空包裝,準備發貨。


訂單挺多,區域挺廣。爭取走向全國,衝出亞洲,奔向世界,向女排學習。


熱愛生活的老闆娘,富有生活情趣,種植的小菜也是那麼可愛。


老闆娘的創意吃法,學起。


 

說起家鄉的餈粑,就像說起家鄉的父老鄉親一樣親切,那濃濃的米香,帶來的就是濃濃的鄉情。如今,物流發達,信息發達,想吃啥就吃啥,您只要一個微信或者一個電話,就可以吃到家鄉味道,您若是外地的,同樣會待您為上賓,保您吃到純正的手工餈粑。電話與微信是:15137650352,15236728621。期待您的來電與微信。

 

版權申明:我們尊重原創,注重分享。文字圖片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作者聯繫我們,我們立即處理。 

和喜歡文字的您共同學習,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留下一段文字,見證歲月。歡迎您和我一起拿起筆,咱們記下原汁原味的生活。請關注藍色字:筆下人生。

 

相關焦點

  • 湘西餈粑:唇齒間的香甜軟糯,「粘粘」有餘味
    ▲湘西餈粑,唇齒間的香甜軟糯,「粘粘」有餘味。戳圖即可購買愈到冬天,愈是心心念念著「家鄉的味道」。
  • 恩施手工餈粑,香甜軟糯,是恩施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南方在大冬天有吃餈粑的習俗,炸的金黃的餈粑,米香濃鬱,在寒冬裡既能補充熱能,又美味香糯,有人說,身在異鄉咬一口,都是滿滿的鄉愁。在恩施,餈粑不僅是一種吃食,還是嫁娶必須準備的物品,坐席吃飯時,喜娘新郎必然會給客人兩個小餈粑。餈粑象徵的是團圓和圓滿,濃濃的糯米香味,黏住的是親情和幸福的味道,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不曾改變的習俗。
  • 春天教你在家做糯米餈粑,做法簡單,香甜軟糯又好吃,上桌就掃光
    導讀:春天教你在家做糯米餈粑,做法簡單,香甜軟糯又好吃,上桌就掃光春天到了,天氣逐漸變暖和了,最近這段時間,我一直宅在家裡沒有出門,作為一個美食愛好者,我每天都會研究點美食吃!今天我看到家裡還有糯米,於是我就做了一道炸糯米餈粑,吃起來外皮脆脆的,裡面十分軟糯,但是一點都不粘牙,給家人當成小零食,實在是太解饞了,春天教你在家做糯米餈粑,做法簡單,香甜軟糯又好吃,上桌就掃光!
  • 做紅糖餈粑時,用開水和面還是溫水?用對方法,餈粑軟糯不發硬
    導語:做紅糖餈粑,用開水和面是不對的,牢記1個技巧,餈粑軟糯不發硬紅糖餈粑是糯米粉的眾多做法中最為深受大眾喜歡的一種,香甜軟糯的餈粑不僅是口感美味,還可以幫助驅寒暖身,女孩子多吃對身體會有好處的,這款紅糖餈粑既可以解饞又有著高的價值,當然不能錯過吃
  • 甜滋滋糯嘰嘰的餈粑,簡單的黃豆粉餈粑,和美味的紅糖餈粑,超讚
    餈粑的可愛之處就在於,每天都有人愛吃它,小時候的記憶,街頭的叫賣聲不絕於耳,總是纏著長輩去買一些吃食,或者乾脆就在家裡自己做了,香甜軟糯,暖心暖胃。餈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美味小食,在全國各地都頗為流行,在家自製的時候比較難的點是錘打糯米,要打到黏成一團,其實很費氣力。但是美味香甜的餈粑是值得的,餈粑是糯米製作的,多以不能過多的食用哦,要少量食用才是對的呢。準備需要的食材:糯米 300克、黃豆 300克、熟芝麻 10克、白砂糖 25克。
  • 只要一碗糯米粉,2分鐘學會做糯米餈粑,香甜軟糯Q彈,全家搶著吃
    小時候,一到寒冷的冬天,媽媽就會給我做熱騰騰的【紅糖糯米餈粑】,吃著剛出鍋的糯米餈粑,香甜軟嫩,吃完一個肚子裡面暖暖的,十分的舒服,那彈牙的口感
  • 地道的紅糖醪糟粉子,香甜軟糯
    如果現在是冬天,那麼我相信很多人一定少不了吃一頓軟糯香甜的紅糖醪糟粉子,雖沒有湯圓那般「圓滑」,卻多了幾分揪面塊時的隨意,樸實無華的鄉村氣息或是市井的煙火氣,你都能從這一碗紅糖醪糟粉子裡吃出來,在那溫暖與香甜之間,或許這就是我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之一!地道的紅糖醪糟粉子!老成都的經典早餐!
  • 春節期間不能少的美食,客家傳統的糯米餈粑做法,軟糯香甜不粘牙特解饞!
    點擊上方藍字「指間味集」關注我們糯米餈粑是一道特別流行的傳統美食,小時候過年過節少不了它,各種酒席上都有它的身影。
  • 愛吃糯米餈不用花錢買,自己在家輕鬆搞定,香甜軟糯又好吃
    愛吃糯米餈不用花錢買,自己在家輕鬆搞定,香甜軟糯又好吃小時候每到過節的時候,我媽都會做一道美食,那就是糯米餈粑,煎好之後的糯米餈粑,外面吃起來酥脆,但是裡面又很軟糯,加上一些蔥花之後,聞起來實在太香了。
  • 懶人版糯米餈粑,筷子攪一攪,上鍋一蒸就能吃,軟糯香甜好吃不膩
    糯米粉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食材之一,用糯米粉能做出各種各樣的美食,湯圓、年糕、青團、糯米餈、鮮奶麻薯等等,今天青豆媽用糯米粉和大家分享一個糯米餈粑的做法
  • 過年了,教你做紅糖餈粑,軟糯香甜口感好,女人常吃對身體有好處
    導語:做紅糖餈粑時,用上1個小技巧,軟糯香甜不發硬,女人常吃有好處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多吃紅糖、糯米等食材對身體有好處。如果你把紅糖和糯米混合在一起,那就是甜點了,「紅糖糯米糕」。這種小吃味道甜、軟、糯,特別適合女性。今天將是新年。
  • 想要做好吃的紅糖餈粑,用溫水和面,餈粑軟糯還不發硬!
    導語:想要做好吃的紅糖餈粑,用溫水和面,餈粑軟糯還不發硬!紅糖餈粑是糯米粉的諸多作法中更為備受大家喜愛的一類,甘甜軟糯的餈粑不但是口味美味可口,可以協助散寒暖身,女生多吃對人體也有益處的,這款紅糖餈粑既能夠 解饞解餓又擁有 高的使用價值,自然不可以錯過了吃,尤其是宅在家的情況下,大家都會覺得無趣,比不上學著做菜,打發時間,而做紅糖餈粑要想軟糯不有點硬自然也是方法,最先大伙兒應當留意用開水和面不是對的,要是將在其中的小竅門緊緊把握好
  • 兒時2角一串的零食,如今6元一斤,香甜軟糯吃不膩,油煎最饞人
    兒時2角一串的零食,如今6元一斤,香甜軟糯吃不膩,油煎最饞人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悅悅是湖南人,要說對哪種小吃最念念不忘的話,倒不是臭豆腐,反而是糖油餈粑,天知道湖南人有多喜歡吃糖油餈粑,一年四季在各街頭都能見到它的影子,它還一度被人稱為是網紅小吃,悅悅從小就愛吃糖油餈粑,可以說得上是從小吃到大,兒時是
  • 女人最愛的中式點心,這樣做,補血又養顏,軟糯香甜到心尖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眉眉健康廚房,ID:tbhjkcf】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紅糖餈粑是很多人童年的記憶,這道中式點心口感軟糯香甜,入口彈滑略帶嚼勁,做好的餈粑澆上香甜的紅糖濃漿,又增加了補血益氣養顏的功效,尤其適合女性朋友
  • 自製軟糯紅糖餈粑,火鍋店必備小吃,五步就搞定
    每次和朋友去吃火鍋必點的就是紅糖餈粑了,軟糯可口,外面一層酥酥的,裡面糯唧唧,吃到嘴裡很治癒。去外面逛的時候在路邊看到喊餈粑餈粑,每次都不能錯過,誰讓喜歡呢。小編就是如果喜歡一個東西就要一直吃,吃到膩為止,最後吃到嘴裡喪失食物本身的味道,這樣其實也很不好,還是要適量即可。
  • 餈粑這樣做,香甜軟糯不膩人,簡單易學的15種餈粑做法,特解饞!
    圓滾滾的「身軀」,軟糯2、糯米用電飯煲煮成糯米飯3、在煮糯米的過程中,黃豆放進平底鍋炒香炒熟4、炒香的黃豆用料理機攪拌成黃豆粉5、煮熟的糯米飯用擀麵杖碾壓成糯米糰6、取出一塊糯米糰,包入幾顆蔓越莓幹,在黃豆粉上面滾一下,表面沾上黃豆粉,這樣不黏手7、沾上黃豆粉的餈粑可以搓圓些,也可以直接品嘗8、蔓越莓味道真好,放了蔓越莓的餈粑,不用加紅糖汁了
  • 做糯米糕時,別忘了「這一步」,保證糯米糕軟糯香甜,好吃不膩!
    做糯米糕時,別忘了「這一步」,保證糯米糕軟糯香甜,好吃不膩!
  • 紫薯這樣做,香甜軟糯,熱量低又飽腹,愛吃紫薯或怕胖的人收藏吧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種紫薯特別美味的吃法,口感香甜軟糯,而且熱量很低,製作起來也是比較簡單的,所以平時喜歡吃紫薯的,或者好這種糯嘰嘰口感的朋友都可以嘗試下這種吃法哦。紫薯別再蒸著吃了,這樣做香甜軟糯,低脂低卡,一次一大盤不夠吃。
  • 豬腸灌糯米,客家小吃,豬腸Q彈,糯米香甜,軟軟糯糯,香甜可口
    豬腸灌糯米,客家小吃,豬腸Q彈,糯米香甜,軟軟糯糯,香甜可口。
  • 哇塞~巴馬長壽鄉甜薯,軟糯香甜,還會流蜜~
    在種植過程中,無任何農藥、肥料沙地種植 香甜軟糯營養價值比普通紅薯更高靠的不是顏值,拼的是內涵,虜獲無數人心巴馬長壽之鄉甜薯,由於生長在弱鹼性的土壤中,比普通甘薯更富含胺基酸、鉀、鈣、鐵等維生素,而且入口軟糯香甜,薯味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