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長榮集團鬧內鬨 大房弟告哥阻新董監事就任

2021-01-11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3月16日訊: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過世後由大房主導事業,卻爆發二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不滿長子張國華與老臣柯麗卿續掌長榮國際董事長,提起4件訴訟另聲請定暫時狀態假處分,全面宣戰,以阻擋3月23日7席董監事就任。臺北地院民事庭今下午針對假處分案緊急加開庭期,哥哥派認為若準許將會影響21億元交易金額,請求駁回。

    據《鏡周刊》報導,長榮集團鬧內鬨,大房三個兒子分成兩派,哥哥派是長子張國華、楊美珍夫婦及柯麗卿、戴錦銓;弟弟派是次子張國明、張聖皓父子與三子張國政為首。

    長榮國際今年2月11日召開股東會改選董監,由張國華與柯麗卿連手,在7席董監事中拿下3董1監,張國明以祥陽慈善基金會拿下一席董事席次、張國政以政慧發展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拿下一席董事、張國政親戚謝國獻拿下一席監事。

     弟弟派不滿由柯麗卿擔任長榮國際董事長,向法院提出4件本案訴訟及1件定暫時狀態假處分,要求宣告長榮國際2月的股東會決議無效、7席董監事應全面退出、確認董事長行為無效、要求法院指定管理人接管張榮發基金會等。

    其中指定接管部分已撤回,另張國明、張國政告張榮發基金會董事長鍾德美,訴請確認董事長行為無效案,因戶籍問題,移轉管轄由桃院審理。假處分部分今下午開庭,弟弟派委由律師吳祝春代理出庭。

     吳祝春指出,長榮資產高達數百億元,直接轉投資公司達20%以上者,包括中央債保、長榮空廚等10家公司,另長榮海運董座是由長榮鋼鐵代表人擔任、長榮航空董座是由長榮國際代表人擔任,因此長榮國際直接、間接控制兩公司。

     他主張,若3月23日董事會為不合法,對內的人事指派命令及決策歸於無效,對外交易也將陷於不確定危險,恐引發眾多訴訟、交易秩序混亂,影響層面廣泛,會受有重大損害。

      哥哥派則委任林立夫、陳錦璇律師代理。林立夫表示,請法院要以高度保護的角度考慮,聲請人並未說清楚自身會因為準許假處分而受到何種損害,都是表達長榮集團的損害,且在本案訴訟我方不是被告,本案沒有爭執的法律關係。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教唆黑道恐嚇老臣,搶奪經營權,訴訟不止,長榮家族內鬥何時休?
    」這是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的經典金句。張榮發給世人的提醒之語,值得細嚼品味。人生很奇妙,張榮發或許也沒有料及,他都逝世4年了,幾個子女仍在家族內鬥,甚至還教唆黑道,恐嚇老臣。有「世界船王」之稱的張榮發去世前幾年,身體健康狀況欠佳,很少公開露面,旗下事業交予職業經理人打理,在集團任職的二代僅四子張國煒。張榮發過世後,留下一張「四子單獨繼承」存款及股票的遺囑,不過,也點燃了家族內鬥的戰火。張榮發三子(大房三子)張國政於2018年提起遺囑無效等訴訟。
  • 執劍復仇——長榮航空「王子復仇記」拉開序幕
    星宇航空(公司英文名稱:STARLUX Airlines Co., Ltd.)是臺灣地區(以下簡稱臺灣)的一家航空公司,由長榮航空前董事長張國煒於2018年創辦,以臺灣桃園國際機場作為樞紐,期許打造成為「臺灣的阿聯航空」。
  • 罷工落幕但不撤告 長榮航空向工會求償逾5億臺幣
    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攝中新網7月9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日前,臺灣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發動長榮空服員罷工。長榮航空曾向法院提告工會違法,並求償每天3400萬元(新臺幣,下同)損失。罷工將於9日深夜12時正式結束,長榮航空表示,提告工會幹部的求償立場不變。
  • 臺灣航空業那些事兒:軟萌嬌嗲背後的鋼鐵猛料
    (二)長榮航空:流水的太子爺,鐵打的經理人長榮集團職業經理人團隊(東森新聞雲)來自臺灣基隆的張榮發白手起家,以一艘老貨船起步,創立了資產總額超千億的長榮集團,不僅把貨櫃船業務做到全球領先,更從海洋徵服到天空
  • 臺灣富豪的遺產變奏曲
    「史上最偏心遺囑」近日在臺灣誕生。這份遺囑中,「臺灣船王」張榮發將自己價值500多億元(新臺幣,下同)的財產和家族企業全部留給二房之子,大房的子女們則連名字都未提及。與此同時,不少臺灣富豪也已著手避免此類憾事。  遺囑引發家族內戰  張榮發1927年生於臺灣宜蘭蘇澳,1968年創立了長榮海運,從一艘舊貨船出發,歷經17載奮鬥,建立起全世界最大的貨櫃船隊,成為「世界貨櫃航運之王」和「海上皇帝」。去年,《福布斯》評估張榮發淨資產高達560億元,列臺灣富豪第十七名。
  • 長榮航空十七日「關鍵詞」盤點
    (資料照/記者林敬旻攝)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6月20日下午發動長榮空服員罷工行動,勞資雙方經3次正式協商、6次非正式協商後終於在7月6日達成共識,籤訂團體協約,宣告臺灣長榮航空空服員罷工9日24時正式結束。自此,長榮空服員罷工歷經17天終於落幕,影響超過27萬名旅客、長榮營收虧損近28億元(新臺幣,下同),同時衝擊全臺灣旅行產業收入。
  • 新華網刊發:天津長榮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發展之路
    未來,長榮科技將藉助5G通訊技術探索和推進智能化倉儲、自動物流、半自動混合裝配流水線、數位化裝配等新應用場景,不斷提高企業智能化水平。 8月19日,無人運輸車在天津長榮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裝配車間內行駛。
  • 臺灣長榮航空一空姐辱罵未參與罷工空服員遭判罰款
    中新網1月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長榮航空空服員2019年罷工活動落幕後零星傳出霸凌爭議,一名趙姓空服員指控遭張姓空服員發文辱罵,憤而提告,桃園地方法院近日審結案件,判罰張姓空服員8000元(新臺幣,下同),可上訴。
  • 臺歐線瀕斷航 臺灣華航、長榮航空公司陷兩難
    (陳麒全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歐洲27國與杜拜入境臺灣得隔離14天,機組員難派遣,荷航、阿聯即日起停飛臺灣。臺灣華航、長榮航同樣面臨機組員派遣難題,但卡在歐洲航權難以取得,不敢隨便說不飛,如今陷入進退兩難。    除臺歐瀕臨斷航邊緣,澳洲政府昨天宣布自15日午夜起,所有入境澳洲的外籍旅客,都須自主隔離14天。
  • 外籍男子飛機上喝醉鬧事還腳踹空姐 臺灣長榮航空將控告
    航空圈訊 1月19日,中國臺灣長榮航空一架英國倫敦經停泰國曼谷飛往臺灣的航班中,發生有外籍乘客疑似酒醉,滯留在廚房不肯回座,甚至還手推、腳踹勸導的空姐。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長榮航空BR68倫敦-曼谷航班19日在飛行途中,一名持英國護照旅客滯留於廚房,因繫緊安全帶燈號亮起,空姐前往勸導,但該旅客不願遵守指示,甚至還手推、腳踹空姐 。
  • 國航與臺灣長榮/立榮航空開展代號共享合作
    北京2010年10月28日電 /美通社亞洲/ -- 2010年10月31日起,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國航)與臺灣長榮航空/立榮航空,繼貨機艙位合作之後,將開展更為深入的代號共享合作。
  • 臺灣華航長榮宣布拒載發燒人員 旅客須全程戴口罩
    臺灣華航長榮宣布拒載發燒人員 旅客須全程戴口罩 2020年03月21日 13:5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長榮航空即日起拒載發燒旅客。(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3月21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臺灣華航今天(21日)宣布,即日起拒載發燒旅客。臺灣長榮航空也在官網宣布,即日起所有旅客須測量額溫,高於37.5攝氏度者無法乘機,旅客須全程戴口罩。
  • 臺灣長榮航空罷工暫告段落 提出建議籲臺當局正視
    華夏經緯網7月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長榮空服員罷工歷經17天落幕,長榮航空與工會籤訂8項協議,同時,長榮航空(2618)也對臺當局喊話,希望在航空業罷工預告期「法制化」及外部職業工會所發動的航空業罷工現象拿出魄力,惡化投資環境。
  • 路透:臺灣飛行員感染新冠出現本土病例 所在長榮航空被罰百萬臺幣
    中國小康網12月25日訊 老馬 臺灣「交通部」周四(12月24日)對長榮航空開出罰款100萬新臺幣(3.5萬美元)。該部認為,前長榮飛行員因未遵守防疫規定,導致臺灣罕見地再現本土新冠病例。臺灣長榮航空客機路透社報導,自4月12日以來直到本周,臺灣都沒有本土新冠確診病例報告,創造了253天 「零本土案例紀錄」。這要歸功於早期有效的防疫措施,包括大規模佩戴口罩和對所有入境者進行嚴格的疫情檢查。本周二(12月22日)公布的確診感染消息讓政府震驚。
  • 民進黨「全民皆兵」搞內鬨 不過是禍害臺灣的一出鬧劇
    其實說到吳怡農與馮世寬綠營間的內鬨這也不是第一次,因為早在今年七月份臺軍「漢光演習」發生海軍陸戰隊翻舟意外之後,吳怡農就批評稱「漢光演習」是表演,此話一出馮世寬就表示不認同並稱要大家不要聽「外行人的話,不要理會他」。
  • 臺灣機師防疫違規又確診 長榮航空:屬實將免職
    華夏經緯網12月23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升高,加上英國又傳出新型變種病毒。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2日宣布增加一個本土病例,這也是臺灣維持253天本土零確診之後,再次宣告出現本土病例。
  • 長榮空姐揚言給機長餐「加料」被告 網友稱其「垃圾臺女」也被告
    航空圈訊 曾在中國臺灣地區長榮航空擔任空姐的郭芷嫣2019年因為威脅給機長餐內「加料」而被告,同時她也將罵她為「垃圾臺女」的網友告上法庭,近日兩個案件都有了結果。綜合臺灣媒體報導,因為勞資爭議,2019年長榮航空部分空姐在桃園空服員職業工會的帶領下進行罷工。罷工期間,時任長榮航空空姐、工會成員郭芷嫣曾揚言要給不支持罷工的機長餐中「加料」,有網友則在臺灣論壇中留言稱郭芷嫣為「垃圾臺女」。
  • 臺灣長榮海運領10個月本薪 長榮航空卻是0
    在臺灣,蔡英文不食人間煙火,多次說「現在是臺灣20年來經濟最好的時刻」,但被網友怒懟:「她根本活在20年來經濟最好的平行宇宙。」2020年實「鼠」不易,不論對企業還是個人。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全球經濟,雖然靠著對大陸的出口,臺灣去年GDP還維持增長,但觀光旅遊業、航空運輸業等傳統產業「慘兮兮」,很多企業撐不下去只能關門,不少製造業也被迫給員工放「無薪假」。
  • 時隔253天 臺灣再現本土病例 與長榮航空外籍飛行員有關
    民航資源網2020年12月23日消息:據臺媒報導,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公布,臺灣島內新增3例新冠肺炎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均從菲律賓入境)、1例本土病例,臺灣零本土病例紀錄止步253天。該中心指出,新增的本土病例為12月20日公布的長榮航空紐西蘭籍男飛行員的女性友人。
  • 長榮國際航班一外國旅客確診 返程航班空機只載空姐回臺灣
    航空圈訊臺灣長榮航空飛澳大利亞一航班近日抵達後,機上一名男子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而當時執勤的機組人員原本3月5日執行回程航班,結果航空公司決定,飛機不再運載旅客,空機(只運送空姐)飛回臺灣。綜合臺灣媒體報導,3月5日,澳大利亞官方衛生單位公布,一位旅客搭乘長榮航空3月2日BR315航班由臺北前往布裡斯班,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據了解,該旅客是58歲的澳大利亞籍音樂家布萊特迪恩(Brett Dean),此前剛剛在臺灣進行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