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緯網3月16日訊: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過世後由大房主導事業,卻爆發二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不滿長子張國華與老臣柯麗卿續掌長榮國際董事長,提起4件訴訟另聲請定暫時狀態假處分,全面宣戰,以阻擋3月23日7席董監事就任。臺北地院民事庭今下午針對假處分案緊急加開庭期,哥哥派認為若準許將會影響21億元交易金額,請求駁回。
據《鏡周刊》報導,長榮集團鬧內鬨,大房三個兒子分成兩派,哥哥派是長子張國華、楊美珍夫婦及柯麗卿、戴錦銓;弟弟派是次子張國明、張聖皓父子與三子張國政為首。
長榮國際今年2月11日召開股東會改選董監,由張國華與柯麗卿連手,在7席董監事中拿下3董1監,張國明以祥陽慈善基金會拿下一席董事席次、張國政以政慧發展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拿下一席董事、張國政親戚謝國獻拿下一席監事。
弟弟派不滿由柯麗卿擔任長榮國際董事長,向法院提出4件本案訴訟及1件定暫時狀態假處分,要求宣告長榮國際2月的股東會決議無效、7席董監事應全面退出、確認董事長行為無效、要求法院指定管理人接管張榮發基金會等。
其中指定接管部分已撤回,另張國明、張國政告張榮發基金會董事長鍾德美,訴請確認董事長行為無效案,因戶籍問題,移轉管轄由桃院審理。假處分部分今下午開庭,弟弟派委由律師吳祝春代理出庭。
吳祝春指出,長榮資產高達數百億元,直接轉投資公司達20%以上者,包括中央債保、長榮空廚等10家公司,另長榮海運董座是由長榮鋼鐵代表人擔任、長榮航空董座是由長榮國際代表人擔任,因此長榮國際直接、間接控制兩公司。
他主張,若3月23日董事會為不合法,對內的人事指派命令及決策歸於無效,對外交易也將陷於不確定危險,恐引發眾多訴訟、交易秩序混亂,影響層面廣泛,會受有重大損害。
哥哥派則委任林立夫、陳錦璇律師代理。林立夫表示,請法院要以高度保護的角度考慮,聲請人並未說清楚自身會因為準許假處分而受到何種損害,都是表達長榮集團的損害,且在本案訴訟我方不是被告,本案沒有爭執的法律關係。
責任編輯:黃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