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能打硬仗的英雄集體——東城街道40小區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抗疫...

2020-12-14 騰訊網

融媒體中心記者侯佳宜 文/圖

東城街道40小區社區居民委員會作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9月8日在人民大會堂受到隆重表彰。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作為全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基層社區,40小區社區居民委員會通過這次疫情的大考,淬鍊成為一個能打硬仗的英雄集體。

黨旗高高飄揚 築牢抗疫防線

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社區考察時曾指出:社區是基層基礎,只有基礎堅固,國家大廈才能穩固。

今年春節,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許多人的生活節奏,也使社區工作人員經受了一次大考。我市東城街道40小區社區居民委員會牢記總書記囑託,把陣地守牢,把家園護好。

東城街道40社區是石河子市為數不多的「萬人社區」之一。轄區面積約0.43平方公裡,共有108幢居民樓、279個單元,服務管理戶籍居民3832戶、11035人。人口數量大,人員身份複雜,而社區工作人員只有9名,疫情防控工作的難度可想而知。

在師市施行的防疫閉環管理中,社區是最為關鍵的「兜底」環節。如何快速反應,以更為科學、精準的手段來實施治理、確保閉環,是擺在社區工作人員面前最大的難題。

今年2月,在接到師市防疫指揮部的工作要求後,社區黨總支書記張紅火速集結力量,構建了以社區黨總支、網格員、樓棟長、單元長為主體的群防群控四級防疫體系。社區黨總支團結帶領轄區550餘名黨員幹部不懼風雪、不分晝夜地投入到這場防疫攻堅戰。

僅僅兩天時間,社區就趕製、懸掛橫幅260條,投放宣傳展板32塊,在轄區居民樓張貼各類宣傳材料15000餘份,火線成立7個臨時黨支部。

退休黨員倪永紅說:「雖然我退休了,作為一名黨員,在人民遇到災難的時候,就應該站出來做些事。看到社區工作人員那麼辛苦,我們這些退休的老同志就儘自己所能,多做一點。」

疫情期間,倪永紅每天都和黨支部的黨員一起,戴著紅袖標在社區開展巡邏勸導,宣傳防疫知識,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孩子們都勸我,歲數這麼大了,外面天寒地凍,路又滑,還是少出門。可是,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哪能退縮。」倪永紅說。

為了減少人員流動,社區工作人員和物業人員加班加點做好小區封控工作。原本大家覺得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硬是憑著堅定的意志扛了下來。時值數九寒天,忙碌了整整一夜,很多人手腳被凍傷,卻沒有一個人抱怨。

在黨組織的影響帶動下,社區累計吸納300餘名志願者組成志願宣傳隊、防疫突擊隊,全天候、不間斷、無死角地在小區義務宣講防疫知識。

李蕾是40小區的住戶,同時也是轄區一家商鋪的老闆。疫情來襲,她第一時間報名到社區當志願者。「我在報紙、電視上看到大家都在為抗擊疫情付出努力,我也想幫點忙。」從那天開始,她每天穿著紅馬甲穿梭在各個樓棟之間,為居家隔離的居民買菜送藥,入戶查訪。

疫情蔓延,又正值春節,工作開展之初社區居委會還擔心人員動員不起來。但是沒想到,社區發出通知後,涵蓋20多個機關單位的「雙報到」黨員和退休老黨員、志願者迅速行動起來,及時分片分組,第一時間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40社區黨總支把黨的強大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繫群眾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工作優勢,一支支抗疫力量集合出動,共同阻擊疫情。

每個樓棟都是一座哨卡,每位黨員都是一名哨兵。550餘名黨員幹部始終以鋼鐵般的意志堅守崗位,用實際行動書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信念。

堅守崗位講奉獻 為民服務顯真情

前後兩次疫情防控,一次是在寒冷的三九天,一次是在炎熱的三伏天。40社區的全體工作人員在社區同吃同住80天,每一個人都克服了各種各樣的困難。

「90後」的李巖是40社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疫情期間,他每天都在卡點值守10多個小時。三九天裡,卡點值守人員得穿兩層秋衣秋褲、毛衣毛褲,再套上厚厚的棉大衣。可就是這樣,也抵禦不了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嚴寒。回憶起那段日子,李巖說:「站在寒風裡,半個小時人就凍得透透的。手腳起初是動不了,然後就是鑽心的疼,最後就沒有感覺了。」

三伏天值守期間,李巖的痔瘡犯了。為了不影響疫情防控工作,他硬是忍著疼痛誰也沒說。一天,張紅髮現有血順著李巖的腿流到了腳面上,再三詢問,才了解到緣由。「哪個當媽的看著不心疼?」張紅現在說起,還忍不住掉淚。

疫情初期,綜治隊長徐曉琪帶著同事們布置封控設施,連軸轉了24個小時,在走向下一個封控點時,35歲的他嚴重體力不支,直接倒在了路邊的雪地裡。同事們急切地喚醒他後,他只說了一句話:「我太累了,就讓我躺在這裡休息一下吧。」

社區幹部劉翔主動承擔起了值班卡點人流量最大的早班和寒冷的夜班值守工作;社區幹部梁萍菁為「雙報到」黨員精準排班,化解了值守組黨員流動性大的難題;社區幹部王春梅、龔雪萍除了做好日常工作,還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保障好大家的後勤……

下沉黨員幹部魏榮說:「我覺得,40社區在防疫期間的最大亮點就是居民有所需,社區黨員幹部就有所應。居民將需要解決的問題發在社區微信群裡,社區黨員幹部很快就會去落實。」

為了滿足隔離在家的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張紅髮動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志願者推起購物車,拿著居民的「點菜單」,做起了配送蔬菜的上門服務。他們平均每天接單近百個,最多的一天接到了153個「點菜單」。

疫情期間,他們累計為280位居民送醫送藥,為1562戶居民上門配送生活物品,為轄區3629戶居民發放湯圓、體溫計、中藥包,為127名生活困難的居民發放3000元代金劵,為17戶醫護人員家屬發放愛心蔬菜包,累計開展心理疏導186人次。社區還開闢「綠色通道」,安排社區服務保障車輛接送7名孕婦、32名危重病人及時就醫。

一組組數據反映出的是社區幹部滿懷深情的付出。這些也被居民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2月29日一大早,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熱心居民向社區捐贈了500個口罩和100個一次性手套、3大瓶醫用酒精。望著張紅因為熬夜通紅的眼睛,他動情的說:「大過年的,社區工作者還堅守在一線,真是太辛苦了!我知道現在抗疫物資十分緊缺,特地為你們送過來。希望你們保護好自己,希望疫情早日結束,你們能夠回家好好休息休息。」

從張貼公告、封控小區,到打電話排查、登記居民出行記錄;從解答居民疑難問題,到安排志願者入戶保障返石人員、獨居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從卡口站崗,到幫助解決居民的生活難題……雖然說,他們幹的都是小事、平凡事,但對於抗擊疫情、守護轄區群眾的健康來說,這又是一件不畏風險、敢於擔當的大事。他們用心中的一團火、肩上的一盞燈,匯聚成閃閃的紅星,將居民的生活照亮。

抗疫精神永閃光 振奮精神再出發

9月8日,40社區居民群眾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各種渠道收聽收看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備受鼓舞、倍感振奮。

回憶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的過程,張紅動情地說:「當習總書記說到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衝鋒陷陣,400多萬名社區工作者在全國65萬個城鄉社區日夜值守的時候,我的眼淚一下就出來了。黨知道我們都做了什麼。」

沉甸甸的獎牌凝結著太多人的心血和汗水。

「我們只是做了社區工作者應該做的事情,黨和國家卻給了我們巨大的榮譽。這是一個團結集體的榮譽,是黨和國家對八師石河子市、對東城街道及40社區抗疫工作的高度肯定和認可。」張紅說。拿到榮譽後,社區全體工作人員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們說,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傳承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解決好群眾最關切的重大民生問題,讓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充實起來。

編輯:周麗 責編:王海珊 編審:焦亞峰

相關焦點

  • 東莞東城街道黨委書記劉林宏到社區企業調研督導
    近日,東莞東城街道黨委書記劉林宏深入花園新村社區、溫塘社區,以及萬德電子製品有限公司、佳創淨化科技有限公司督導社區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工作,要求各社區、相關部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在繼續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積極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街道:多元化解矛盾糾紛 打造平安和諧社區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日訊社區治理水平直接關係著百姓的幸福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街道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的方法途徑,整合多方資源,創新體制機制,推動「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平臺建設,打造東城街道「和合」調解品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嶗山區金家嶺街道東城國際社區:了不起的「她力量」
    嶗山區金家嶺街道東城國際社區:了不起的「她力量」 2020-12-17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點燃紅色引擎,金家嶺街道打造「金質社區」(十三):東城國際社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強調要把街道社區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誰是嶗山區的基層黨建示範點?推動黨建創新,打造精彩樣本。金家嶺街道按照區委要求,對標先進地區經驗做法,高起點打造了石嶺路社區、東城國際社區、康城社區等城市基層黨建示範點。「金質社區」成效如何?
  • 愛國衛生運動進行時 東城街道社區總動員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市「講文明講衛生、改陋習樹新風」百日攻堅行動要求,持續抓好「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全面改善城鄉環境面貌,結合4月愛國衛生月,作為和人民群眾日常生活關係最緊密的社區,東城街道各社區結合本次愛國衛生月「防疫有我,愛衛同行」的主題,全方位多層次推進社區衛生環境整治,在全街道掀起愛國衛生運動新高潮
  • 這些銅梁抗疫英雄和先進集體明天將接受市級表彰!
    身如逆流船心如鐵石堅在抗疫戰鬥中銅梁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她們是最美的逆行者!是英雄、是戰士!為我們築起了一道道堅實的安全的防線明天(10月19日)在重慶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這些銅梁抗疫英雄和先進集體將受到表彰接受我們的歡呼和掌聲@全體銅梁人讓我們向抗疫英雄們致敬!↓↓
  • 多元參與·共建共享——東城街道社區基金啟動儀式成功舉行
    市慈善總會、市民政局、開發區綜合部、開發區人力資源部、東營農商銀行、東城街道相關領導同志以及部分企業、各社區村居、社會組織、居民志願者代表等共計百餘人出席啟動儀式。社區基金是社區治理的一條新渠道,是黨建引領下的社區資金使用機制創新,社區基金開拓了社會資源進入社區的合規路徑、使得社區多元主體意識部分覺醒。
  • 二仙橋街道楓景社區探索回遷小區治理,「1+3+N」模式結出碩果
    「N」指的是由院落居民群眾代表構成的院落議事會成員,他們在相關舉措的落實中起著關鍵的滲透作用。  在談到「1+3+N」管理模式的優勢時,二仙橋街道楓景社區的黃良兵書記介紹說,相對於傳統管理方式,該模式充分考慮到了回遷小區居民多、人員構成複雜的實情,使得管理架構變得清晰起來。
  • 金家嶺街道東城國際社區孟慶香用熱心服務別人 用「貓步」傳遞快樂
    近日,在東城國際社區埠東佳苑小區門口「學雷鋒」志願服務點,孟慶香正在為居民提供志願服務。在小區,孟慶香是出了名的熱心志願者,平日裡,誰家有急需修改縫製的衣服,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找她幫忙。孟慶香還是小區樓長,負責傳達街道、社區下發的重要通知,開展疫情防控宣傳,人口普查期間,她對負責的100多戶居民逐一進行摸排登記。
  • 今天,銅梁區市級抗疫先進個人和集體受到表彰!
    今天,銅梁區市級抗疫先進個人和集體受到表彰!為我們築起了一道道堅實的安全防線10月19日在重慶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這些銅梁抗疫英雄和先進集體受到表彰@全體銅梁人讓我們向抗疫英雄們致敬!主管護師王延歡: 銅梁區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主治醫師劉永興(女): 銅梁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檢驗科副科長,主管技師張 峰: 銅梁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治科科長、流行病學調查小組組長,醫師蔣 波: 銅梁區公安局特警支隊支隊長,一級警長王安秀(女): 銅梁區巴川街道東城社區黨委書記
  • 了不起的「她力量」 探秘嶗山區金家嶺街道東城國際社區「婦女微家」
    社區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居民是社區發展治理的主體,也是創新社區發展治理的突破口。如何引導更多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的共建共治共享,尤其是通過鼓勵婦女參與活動來激發社區治理的內生動力,青島市在一直探索前進,「婦女微家」便是其探索途徑之一,由此,全市各個基層組織掀起一股「婦女微家」的創建浪潮。
  • 青島市嶗山區金家嶺街道東城國際社區
    社區名稱: 青島市嶗山區金家嶺街道東城國際社區  負責人姓名: 江中華  社區註冊志願者人數: 1700 人  註冊志願者人數佔社區常住人口的比例: 16%  經常開展的志願服務項目: 美化環境、文體活動、愛心助老、醫療保健、組律諮詢、知識培訓等  每年組織志願服務活動次數
  • 社區居委一份《告知書》業主戶籍所屬地被轉移
    2017年10月12日,東莞市東城街道辦事處出具過一份《關於翰林城市花園商住小區項目歸屬管理社區問題的回覆函》,明確答覆稱翰林城市花園小區商住小區項目歸屬東莞市東城街道牛山社區管轄,由牛山社區做好該商住小區社會治安管理、戶籍管理、計劃生育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等工作。
  • 防控·復產 | 井口街道:抗疫保平安 居民送錦旗
    防控·復產 | 井口街道:抗疫保平安 居民送錦旗 2020-03-13 1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魯山道街道雲麗園社區 嚴把社區入口第一關 為居民築牢安全防線
    社區是疫情的重要防線,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魯山道街道雲麗園社區工作者時刻戰鬥在抗疫第一線,把好疫情防控的入口關,守護百姓安全。雲麗園社區被評為「天津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模範集體」榮譽稱號。同時,為了全面抓好小區的防控工作,社區還在各個轄區科學設置出入卡口,通過信息登記亮明身份,嚴格管控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出小區。
  • 鴻凌社區:社區搭橋,居民自治,重塑綠色家園,迸發新活力
    鋼城小區為東城街道鴻凌社區棄管小區,在鴻凌社區黨委的牽頭下,小區內的黨員及熱心居民在小區、樓棟裡做表率,成為引領和帶動群眾參與居民自治的一股力量,把鋼城小區內的生活環境打理得井井有條。解決了鋼城小區的管理「急症」,為實現社區有序自治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及組織基礎。
  • 豐臺東鐵匠營街道16小區成立物管會
    「幸虧樓裡6名長期參與居民自治的黨員業主站了出來,促成三家產權單位合作,我們才能成立物管會。」「也正是在抗疫的特殊時期湧現出了一批敢擔當、能作為的黨員志願者,居民一致推舉在疫情防控中貢獻最為突出的黨員、群眾擔任物管會委員。」
  • 江蘇出臺新規:社區居民委員會「當家人」要這樣選
    拓展概念界定:涉農社區有特殊規定蔣同進表示,近年來,江蘇城鎮化過程中出現大量仍然代行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職能的涉農居民委員會(社區),他們仍然保留一定程度的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村生活方式,仍然習慣於通過全體居民直接投票方式進行民主選舉和決策。鑑於新的發展現狀,新規對居民委員會的界定進行了適當擴展。
  • 深圳福田香蜜湖街道僑香社區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據了解,深圳共有4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1個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和1名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受到表彰。其中,深圳市福田區香蜜湖街道僑香社區黨委書記羅佳佳出席大會,並代表社區黨委接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表彰。
  • 東城居民精神需求高了「人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這個抗疫小品過兩天就要到77劇場去演出了。」一大早,年過六旬的永外街道管村社區居民羅小琴就和話劇社的成員們排練起來。 「這裡以前是社區的辦事大廳,後來騰出200平方米專門給我們文化團隊用。」2017年,永外街道在「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中騰退了2300平方米的金獅奧龍文化用品商城,共清理商戶40餘家。管村社區黨委廣泛徵求居民的需求和意見,利用騰退空間建立了便民綜合體,引入了美家綜合超市、老磁器口豆汁店等服務項目,並建立了「鄰裡匯社區服務加油站」黨群服務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