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前行!寧鄉二十年城市建設之「蝶變」……

2020-12-16 這裡是寧鄉

彈指一揮間

凱歌二十年

二十年光陰荏苒,楚溈大地,這個昔日的魚米之鄉實現了向宜居之城的華麗轉身,城市建設得到空前發展,一個布局合理、功能配套、設施齊全,具有現代化氣息、宜居的生態型現代化城市,仿若一顆璀璨的明珠,巍然屹立在湖湘大地,熠熠生輝。

行政中心、溜子洲大橋、市民之家等一大批標誌性建築,託舉起現代建築詩一般的藝術特質;寧鄉大道、金洲大道、一環路、二環路、花明路、春城路、三環路,拉開了城市框架,打通了城市發展的「任督」二脈;沿江風光帶、金洲壩、溈豐壩、亮月湖、玉潭公園等城市景觀,豐富了市民的生活,提升了城市的顏值……這些經典之作均出自於城發人之手,城發集團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信仰、信念、信心的旗幟,用奮鬥尋找答案,用激情點燃夢想,把一座流光溢彩的城市盡情地奉獻給世人。

勵精圖治 締造發展奇蹟

如果說一座城市是一個人的話,那麼,城市的基礎設施就是人的骨架、脈絡和器官。城市的基礎設施決定著城市的「人氣」,一個美麗的城市應該是一個基礎設施齊全、適宜居住並能夠吸納承載人流的城市。

寧鄉市行政中心。肖水平 攝

「點燃一支煙,繞城走一圈。」共和國同齡人戴國光見證了寧鄉城區的變遷。戴國光家裡收藏著一張畫滿紅線的寧鄉城區交通地圖。這張2000年出版的地圖,已經有點殘缺,用透明膠帶貼著,它上面記錄著寧鄉城市交通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2000年那時,過南門橋為進城,過汽車老站為出城!不過兩裡多路。」多年養成的習慣,戴國光沒事時就喜歡拿出地圖來研究,每當有新的道路建成通車,他就會用紅筆在地圖上標出來。退休後,這張畫滿了紅線的地圖成了他的「寶貝」。「看著它,就看到了寧鄉城區的發展變化。」戴國光說,「如今,城區道路北拓南聯、東延西改,發展成城區建成面積近70平方公裡、常住人口40餘萬人的宜居宜業宜遊之城。太不容易了!」

2000年8月18日,寧鄉縣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寧鄉市城發集團前身)成立,註冊資金2億元。在當年縣委、縣政府提出的「政府引導、公司經營、市場運作」的城市建設體制之下,寧鄉城投最初代表政府行使的五重主體職能十分清晰:城建項目的投資主體、城建資金的融資主體、城建資產的管理主體、城建土地的經營主體,以及城建項目的招商開發主體。

2003年,根據「北拓南聯、東延西改」的發展戰略,開啟新城區建設的大幕。當年4月,被譽為「縣級三湘第一路」的寧鄉大道建成通車,5月啟動建設的二環西路拉開了新城區建設的「骨架」。2006年12月27日,寧鄉市行政中心及市民廣場投入使用,標誌著新城區正式開始被全面賦予城市機能。

短短幾年時間,寧鄉城投便主導完成了縣城主城區總體規劃的基礎設施建設,新老城區的內涵提質迫在眉睫2007年4月起,啟動「一江兩岸三洲」建設,規劃總面積達37.9平方公裡,涉及8個鄉鎮。

同時,在新型城鎮化和區域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堅持「東進融城、內改提質」的發展思路,強力推進長常高速金洲互通,對接桐梓坡路金洲快速幹道全線貫通,向東開啟金洲新區、溈東新城建設的城建新篇章,城市規劃再次升級,功能布局形成「一江兩岸,山水洲城;三區聯動,提質融城」的新格局。

歷經十餘年勵精圖治,市城發集團用數據說話,締造了中國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奇蹟:縣城面積從當初的8平方公裡發展到如今的近70平方公裡;縣域經濟總體規模猶如黑馬狂奔,從名不見經傳到晉升全國百強縣,而今躍升至全國20名。市城發集團也以2億元資本撬動總投資300多億元的項目建設成績單,為推動寧鄉城市化進程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而今,從我市上空俯瞰,寧鄉大道貫穿南北,金洲大道橫貫東西,一環路、二環路、三環路環擁城市,溜子洲大橋、溈豐壩大橋橫跨溈江。越來越精細的路網密織,描摹出寧鄉城區的輪廓,再點綴以鱗次櫛比的辦公大樓、商業中心、公園、風光帶等,儼然一幅現代中型城市的工筆畫。而這畫卷的背後,蘊含著市委、市政府發展戰略迭代升級的政治智慧、凝聚著寧鄉城發人櫛風沐雨的建設力量。

整合重組 注入源頭活水

夜過寧鄉,路燈不斷把橘黃色的光柔柔地瀉進車內,行駛中的公交車讓夜色平添了些許溫柔。

曾幾何時,它,天晴時塵土滿天,落雨時泥濘遍地,路邊一些低矮破舊的房屋,在塵土和泥濘中看著歲月躡足而過。它原本是寧鄉城區最破爛不堪的路啊!

城區二環路(寧鄉大道-G319)路段自行車專用道。資料圖片

在初創發展階段,城發人「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圍繞主體定位展開的一系列體制完善和資產重組的舉措中,不乏大膽向傳統體制「開刀」的可圈可點之處。隨著治理體制的逐步完善,逐漸引起上級政府部門、城市開發資本和媒體的注意。

2003年8月,國家開發銀行與縣政府籤訂《信用合作協議》,寧鄉縣成為國開行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首批試點縣之一,為城市建設注入資本的源頭活水。

2007年1月17日,寧鄉縣人民政府頒發《寧鄉縣縣城規劃區土地儲備出讓實施辦法》,縣土地儲備中心與公司合署辦公,成功建立縣城規劃區土地壟斷開發制度。同時,加強了縣域國有資產、資源歸集工作,積極穩妥對接開發性金融,並著手組建城投集團公司。

2009年9月21日,省發展集團、國開行、省兩型辦、寧鄉縣人民政府籤署《推進兩型社會建設實現縣域經濟社會市場化發展戰略合作協議》。2013年6月8日,國開行高層聯席會暨新型城鎮化建設戰略合作協議籤約。

2018年6月27日,市城投集團企業整體信用評級和公司債券評級從AA調整為AA+。

伴隨城市管理與發展的戰略變遷,寧鄉城投在歷經初創階段、資產重組階段、戰略重構階段後,逐步向轉型發展階段蛻變。

2018年8月17日,寧鄉市人民政府下達《關於寧鄉城發(集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整合方案的批覆》(寧政函[2018]71號),寧鄉城投集團整合市域內26家國有公司(含13家融資平臺公司)組建寧鄉市城發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資產規模680億元,公司企業信用評級為AA+,按照國際權威機構WIND口徑統計,公司進入全省130個城投平臺排名前10位。

市城發集團始終堅持以「四大產業千億城發」為戰略引領,公司轉型邁出鏗鏘步伐,產業發展捷報頻傳。全省首家ABO模式開發的曾家河片區,項目建設穩步推進;高鐵新城片區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運作、合作共贏」的開發模式,吸引了20餘家世界500強企業和國內著名企業前來洽談投資;炭河古城、回龍山、靳江源等文旅項目成為湖南全域旅遊的新亮點;砂石資源歸集、處置、利用項目運營順利,實現盈利的同時有效平抑了市場建築材料價格;金融機構優質股權收購項目穩步推進;玉園康養中心項目啟動建設;城投物業入駐市民之家;城區加油加汽站、智慧停車場、路燈節能、車駕管中心、渣土消納場等項目均順利推進。

「一二三四五」的發展戰略呼之欲出:即實現「以資本為鈕帶而不是以行政命令權統領所屬各企業」的一個統領;完成「理順政企關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兩個突破;成立三大基金,發揮產業投資基金的引導作用,為集團產業板塊提供投融資支持;以集團下屬五家子公司為平臺,各司其職,在保證基礎業務有序運行的同時,進一步發展公益、文娛、生態環保等業務功能「基礎設施建設、城市運營、資本運營、健康養老、旅遊文化」五大業務上全面開花。

正如市城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姚福平在集團揭牌儀式上所言:「市城發集團的成立將實現市域資源資產的有效整合和優勢互補,企業競爭能力和綜合競爭實力將顯著增強,也標誌著寧鄉城鄉開發建設新篇章的開啟。」

以人為本 打造幸福家園

城發人,不僅二十年如一日飽含著城市建設的激情,更始終滿懷將人民利益放在心頭的人文關懷。

「出行可方便了,做夢都沒想到家門口還會鋪這樣一條高水準的水泥路!」在脫貧攻堅戰中,市城發集團累計投入800多萬元,使結對幫扶的龍田鎮七裡山村在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七裡山村廣石公路的正式通車,周邊群眾情不自禁表達著他們的喜悅。

城發人正是帶著這樣以人為本的信念,始終將改善民生作為城市發展建設的重中之重,打造了一批配套完善的基礎性工程、提升幸福指數的民本工程、展示寧鄉形象的品牌工程。

新建的玉潭街道塘灣小學。資料圖片

圍繞民生更爽,堅持以人為本,打造群眾幸福家園。

2016年,市城投集團全年共投入近27 億元,全面完成濱江棚改841戶拆遷工作,完成道路、房建、綠化項目等建設,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2017年,全年共投入近30億元,鋪排政投項目35個。其中,市民之家項目榮獲中國建築行業最高榮譽「魯班獎」,帶動縣域經濟發展,提升城市承載功能,實現了良好社會效益。

2018年,全年投入近30億元,推進站前路、「四溪一渠」汙水治理、「一圈兩場三道」等20餘個重大民生項目建設,花明樓紅色名鎮、沿江大道風光帶等多個項目竣工投用……

2019年投資建設76個項目,投資總規模達42億元。

2020以來,克服疫情影響,市城發集團按照「大幹一百天實現雙過半」競賽活動的要求,工程建設強化進度,狠抓關鍵,加速項目落地。上半年,開工項目46個,開展前期工作項目52個,新康中學、新康小學等4所學校刷新項目建設速度,將在今年秋季開學順利投入使用。成功引入「世界500強」企業中信建設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參與曾家河片區一期項目綜合開發建設,這是首宗進入長沙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平臺交易的「ABO」項目。

市城發集團突出抓好「城市人行道不通、停車場不夠、農貿市場不淨」三大問題,如火如荼開展「一圈兩場三道」建設,通過解決與老百姓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問題,讓群眾感受到城市的溫度。為市民貫通休閒、健身步道、拓展綠地公園空間,形成綠網與路網齊頭並進的城市發展軌跡,助力「一圈兩場三道」建設,讓「時時有景、處處是景、人人皆景」的品質生活畫卷展開在市民身邊。

文旅融城 鍛造城市內涵

撤縣設市後的寧鄉,以「東進融城」為主旋律,全面建設連接常(德)益(陽)婁(底)、融入大河西、共築城市群的「省會次中心、幸福新寧鄉」,以近十倍於20年前、近70平方公裡的城市面積,在省會長沙近鄰聳立起一座中型現代化新城。

一個城市,就是一個獨特的品牌。文化並非孤立和空洞的存在,寧鄉市的品牌文化已然蘊含在「一江兩岸,山水洲城,提質融城」新格局中。

城區面貌日新月異。蔡石蛟 攝

我市被史學界譽為「南中國青銅文化中心」,2019年縣域經濟位列全國第25位。在城市發展的競爭中,既有著得天獨厚的人文底蘊,又有著「兩岸三洲」等自我創造積累的優越條件。我市是原國家主席劉少奇同志故裡,有名揚中外的「寧鄉四髯」,有千古名人詩僧齊己、宋狀元易祓、唐相裴休、抗金名將張浚、理學大儒張栻父子等;從規劃之初便將文化、休閒、生態明確寫進城市規劃,並以「一江兩岸三洲」的城建舉措來具體推動。兩岸風光帶、十裡芙蓉、十裡畫廊先後建成;鱔魚洲、溜子洲、珍洲以其細節精緻、環境融合的景觀設計,成為市民休閒、旅遊的好去處。如果說玉潭公園、亮月湖公園、市民公園是居民業餘生活、戶外運動的目的地,狀元樓則因彰顯了我市人文俊秀而成為市民心中的精神高地。

「黃材、花明樓、道林、關山、溈山……寧鄉有許多優質旅遊文化資源,旅遊業是無煙工業,也是集交通、食宿與購物消費於一體的生態性產業,在轉型的關鍵時刻我們必須加快統籌全域旅遊項目的開發建設運營!」對於文旅發展,市城發集團相關負責人鏗鏘有力地表態。

「構築美好城市,成就精彩未來是城發人的初心使命!」姚福平告訴記者,下一步,市城發集團將成為主業突出、產業多元、市場化運作的大型國有綜合性企業集團,為建設現代化新寧鄉提供強大力量。

城市道路四通八達,居民小區設施齊全;各種購物休閒中心裝修豪華、服務一流,消費者流連忘返……城發人用了整整一代人的時間,最終換來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功能不斷增強、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城市文化不斷提煉,宜居宜業新寧鄉正在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工業與自然和諧共生、歷史與未來交匯傳承中美麗「蝶變」。

寧鄉

這座現代化城市的魅力

正悄悄地通過

每條路、每座橋、

每棟樓、每盞燈散發出來

(來源:融媒體記者 段華良 統籌:劉靜 編輯:向雷紅 校對:文藝芳 校審:蘇健 劉石江)

相關焦點

  • 寧鄉捧回「全國文明城市」桂冠
    對於一個城市的最高加冕是什麼?全國文明城市無疑是一個最佳答案。 2020年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正式授牌寧鄉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此刻將載入史冊,「創文」的歷程也將變成一本厚厚的「故事書」和「奮鬥史」,待來者翻閱回味。
  • 以人為本暖民心 譜寫發展新篇章——寧鄉城市「十三五」發展紀實
    這五年,寧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市」的定位、理念和格局來謀劃城市建設和發展,為了將寧鄉打造成為一座一流中等城市和省會副中心,全市上下以歷史擔當為墨,以楚溈大地為卷,五年風雨兼程、晝夜不舍,五年櫛風沐雨、披肝瀝膽,終於描繪出一幅安寧之鄉的出彩畫卷。
  • 湖南寧鄉:乘勢而上 文明追求無止境
    一座城市之所以不斷進步發展,最根本的力量源自跨越時間和空間不斷接續傳承的城市精神和文明內涵。於寧鄉而言,文明的修煉凝聚和進化提升是一個「積跬步以至千裡」的跋涉過程,更是一個「滾石上山、砥礪前行」的攻堅過程。
  • 用創新與實力託起萬千學子夢想 十年碩果纍纍 未來砥礪前行
    用創新與實力託起萬千學子夢想 十年碩果纍纍 未來砥礪前行 2020-09-23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曲周:兼容並蓄、博採眾長,砥礪奮進,闊步前行!
    曲周:兼容並蓄、博採眾長,砥礪奮進,闊步前行!尹麗龍指出曲周與峰峰礦區、磁縣在水域生態等方面存在許多相似之處。下一步,曲周要充分學習借鑑兄弟縣區在滏陽河全流域生態修復和水系建設過程中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對標找差、提升工作理念、優化工作方法,高質量推進滏陽河全流域生態修復工作,高標準規劃滏陽河沿河景觀、高品質打造滏陽河節點,不斷改善群眾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品位。
  • 華亭二中開展「不負青春,砥礪前行」「勵志、潔靜」宿舍建設評比
    華亭二中於11月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了「不負青春,砥礪前行」之「勵志、潔靜、和諧」宿舍建設評比活動。 自活動開展以來,學校各年級、各班級精心組織,大力宣傳,多方動員,廣大學生積極參與。我校實行全寄宿式管理,學生生活學習全部在校園內,因此,學生的在校生活情況尤其受到家長的關心,而本次「不負青春,砥礪前行」之「勵志、潔靜、和諧」宿舍建設評比活動的開展,既引導同學們自己動手營造整潔舒適的宿舍環境,也激勵了他們爭優創先的熱情,教育廣大同學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並養成快樂生活、優雅生活的良好生活習慣。
  • 2020聚划算砥礪前行,凝聚時代力量,致敬新十年
    人生就像一場徵程,每個人都在各自的軌道上趕路,在2020年,足以稱得上是一條荊棘之路,但人們也並未停止腳步,而是披荊斬棘推動整個國家和民族砥礪前行。 這其中,有一個堅定的身影是我們無法忘記的,那就是一直以「趕路人」的姿態一路向前,持續釋放能量和價值,陪伴並支持每個人不斷向前的聚划算。
  • 每日互動(個推)十年大事記:初心不改,砥礪前行
    (原標題:每日互動(個推)十年大事記:初心不改,砥礪前行) 今天,
  • 砥礪十年 鑄夢青春現代汽車集團「夢想之屋」走進貴州
    十年助學,鑄就的是夢想,履行的是責任。此次獲得獎學金的同學有一個夢想,他說:「我想把充滿希望的家鄉用畫筆畫下來,讓更多人看到她,喜歡她,願意來建設她…」「現代汽車夢想獎學金」獲獎學生手捧證書,笑容燦爛十年公益 攜手共建成長之路一個可愛靦腆的小孩,站在講臺上,拿著自己的畫作向大家展示著他心中的夢想汽車
  • 砥礪前行 ikbc的十年外設歷史過眼錄
    十年,只是歷史長河裡的滄海一粟,不過對於一些創新型廠商來說,十年時間足以攀登行業頂峰。    或許,這在一般廠商看來確實比較困難,但是作為優質的國產外設廠商——ikbc它做到了,十年的創業、十年的奮鬥、十年的耕耘、十年的成長,它完成了從無到有的壯舉,獲得了行業內的認可。
  • 砥礪前行再出發 南寧市桂雅路小學迎來建校十周年 (6/12)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18日訊(通訊員 盧秋霞) 十載歲月步未止,砥礪前行再出發。12月18日,南寧市桂雅路小學迎來建校十周年,桂雅、桂花兩校區的師生們歡聚一堂為母校十周歲生日送上祝福。南寧市青秀區委、區政府及教育部門相關領導出席校慶活動,見證桂雅十年教育碩果。
  • 砥礪前行再出發 南寧市桂雅路小學迎來建校十周年 (5/12)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18日訊(通訊員 盧秋霞) 十載歲月步未止,砥礪前行再出發。12月18日,南寧市桂雅路小學迎來建校十周年,桂雅、桂花兩校區的師生們歡聚一堂為母校十周歲生日送上祝福。南寧市青秀區委、區政府及教育部門相關領導出席校慶活動,見證桂雅十年教育碩果。
  • 【明德惟馨 厚德流光】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砥礪前行……
    【明德惟馨 厚德流光】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砥礪前行…… 2020-09-25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砥礪十年 鑄夢青春 現代汽車集團「夢想之屋」走進貴州
    (12月22日,貴陽)十年助學,鑄就的是夢想,履行的是責任。近日,現代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攜手北京青少年基金會、貴州乾通北現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及現代汽車的愛心車友志願者們,共同開啟了第74期現代汽車「夢想之屋」公益活動,合力為貴安新區湖潮鄉機場小學的師生帶去了助學物資,為孩子們的逐夢之路添磚加瓦。
  • 砥礪前行,玉禾田集團公廁垃圾處理再利用
    一直以來公共廁所衛生就是一個老大難問題,特別是開展城市文明建設後,農村集中建設公廁,然後如何處理農村公廁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二、糞便二次利用對於玉禾田這一新型垃圾處理的方式受到了政府部門的表彰,針對玉禾田集團授予「模範先進集團」的榮譽稱號,節約能源、廢物利用,玉禾田集團一直按照這個標準不斷的自我要求,在助力文明城市建設中,玉禾田積極落實公廁衛生清潔工作
  • 「中科富邦」凝心聚力 砥礪前行
    【中科富邦】凝心聚力,砥礪前行——中科富邦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客戶答謝會紀實(書畫電影訊 孫秀明,林玉嬌報導)2020年10月23日,凝心聚力,砥礪前行,中科富邦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客戶答謝會在北京自安然酒店隆重舉行
  • 究竟是什麼讓金山在三年裡華麗蝶變?在這個會上我們找到了原因
    對於金山來說,是城市更整潔,是公園更美麗,更是市民的笑容更燦爛。究竟是什麼讓金山區在三年裡發生了由內而外的蝶變?在今天下午舉行的2020年金山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總結表彰大會上,或許可以找到原因。圖說:2020年金山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總結表彰大會現場 毛麗君/攝自2018年2月被中央文明辦確定為2018-2020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三年來金山區集中精力在城市建設、治理體系、市民素質等方面苦下功夫,大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掀起全民參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熱潮。
  • 【深度解讀】金川集團:在逆境中砥礪前行
    金川集團:在逆境中砥礪前行  2013年,是金川集團公司經營環境最為艱難的一年。市場需求低迷,主產品價格持續震蕩下行,經營受到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2013年,是金川集團公司在逆境中砥礪前行的一年。全公司實施大規模的結構調整和管理創新,抓生產組織調整,抓市場營銷流程,強化資源資本戰略,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提升管理水平。  全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84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2.35%;完成有色金屬及加工材117.2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19%。
  • 嘉峪關:趟過昨日的「步履蹣跚」 站在「砥礪前行」的起點
    ——嘉峪關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之一  今年夏天,嘉峪關的「文化名片」關城文物景區又一次迎來了她的參觀「盛典」。每天,這裡都要接待上萬名國內外賓朋。但是,遊客散去,景區內外卻毫無垃圾遍地的「狼藉景觀」。
  • 逝者安息,生者砥礪前行
    緬懷為了堅守,銘記為了繼承,生者平安是對逝者最大的告慰,讓我們銘記痛楚,卸下悲傷,整裝前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我們不會忘記,在抗疫形勢最為嚴峻的日子裡,一群群平凡人,重壓之下義無反顧,危難之際化身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