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全國高考正式落下帷幕,像往年一樣各省高考題目引發全民熱議。各省以材料作文為主,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
經過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鬥爭,讓眾多高考生都經受了磨練、收穫了成長,也切身體會到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的道理。正如總書記在對高校畢業生們的回信中所說「前進的道路從不會一帆風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奮鬥。」而今年的高考作文,其議題正是是面向新時代的青年們,考驗的是年輕人的整體智識和世界觀,它是一次對成人如何認識世界的選拔考驗。
勇擔時代使命,新時代的青年應培養奮鬥精神。華夏大地之所以飽受風霜卻仍屹立在這片土地是因為中華兒女矢志不渝的奮鬥精神。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尤其不能忘記紅軍曾走過的兩萬五千裡長徵,其中的長徵精神同樣照耀著我們前行的路。不論我們的發展到哪一步,不論我們取得了多大成就,我們都要大力弘揚偉大長徵精神,在新的長徵路上繼續奮勇前進。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而如今,奮鬥精神仍然是新時代中華民族精神譜系的鮮亮底色。直面新冠肺炎,無論是廣大醫務工作者還是大批社區工作者,志願者其中都不乏有我們90後甚至00後的影子。
勇擔時代使命,新時代青年應拓寬國際視野。如今的世界格局正在發生改變,我們已經強烈地感受到了全球化帶來的影響,全球共同的現實命運將世界人民更為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有義務有責任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展示中國力量。我們必須認識到中國在國際社會發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認識自身未來在參與全球治理中應承擔的責任。如今,我國已經從曾經的「世界工廠」到現在最具潛力的世界市場,從駛向海外的高鐵到聯通世界的5G網絡……中國不斷為世界帶來更多共贏機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曾經表示,「中國正在成為國際合作與多邊主義的中流砥柱。」新時代青年要始終胸懷天下,把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的世界作為自己的責任,在國際舞臺貢獻中國力量。
通過今年高考作文題目,讓我們更加清楚了新時代對青年人的具體要求,新時代的青年們肩負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使命。奮鬥是青春的底色,行動是最好的傳承。青年人更要勇擔時代使命,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不辜負全社會的殷殷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