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訊 近日,在香港舉辦的2017年香港國際金融論壇暨第七屆中國證券「金紫荊」獎頒獎典禮上,中原證券再獲殊榮,與北京汽車等企業同獲「十三五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獎。這已是中原證券連續兩年獲評該獎項。能在崇尚價值投資的香港市場,蟬聯「十三五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大獎,中原證券憑藉的是過硬的指標和長期堅持的高分紅政策。
中原證券2014年6月25日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因此,投資者拿到其現金分紅要從2015年算起。據WIND資訊統計,在2015年、2016年香港市場有分紅數據的190多家H股上市公司中,中原證券2015年每股分紅為0.507063港元,以截至2017年12月3日的收盤價計算,股息率為15.3191%,位居190多家有分紅H股上市公司第2位;如果以該公司2015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的成交均價計算,則股息率為12.68%,在190多家有分紅H股上市公司同樣是第2位。2016年中原證券每股分紅0.252921港元,以截至2017年12月3日的收盤價計算,股息率為7.6411%,在190多家有分紅H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7位;如果以該公司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上半年的成交均價計算,則股息率為6.19%,在190多家有分紅H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1位。
除了股息率,另一個指標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淨收益×100%),同樣能判斷出一家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水平的高低。限於H股市場統計口徑與A股市場的差異,選取10家A+H上市證券公司的H股數據進行對比分析,中原證券2015年、2016年及2017年中期的股利支付率均排名第一。
此外,中原證券還是內地赴港上市企業中極少數進行中期分紅,即每年兩次現金分紅的。據公告,2015年6月中原證券決定進行中期分紅,並於當年10月對2015年上半年的可供分配利潤進行了分紅。2017年1月3日中原證券A股上市後,該分配政策得以堅持。據統計,從2014年6月香港上市至今,中原證券已進行6次分紅,分紅額達28億元人民幣。如果從其香港上市之初(上市發行價2.51港元)就一直持有的話,三年多的股息回報率可達到38%。
中原證券的規模和盈利等只是中等靠上的水平;在全國129家證券公司中,其主要指標也是排在40多位,而公司採取的現金分紅水平形成較大反差,原因是什麼?
高分紅政策與該公司企業文化核心理念的高度契合,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中原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菅明軍此前在接受採訪時透露,2014年香港上市當天,公司股價開盤後暴跌14%,這讓管理層始料未及。隨後的兩個月其股價始終在發行價以下徘徊,讓公司壓力巨大。對此,該公司做了深刻分析:最直接的原因是沒有「綠鞋」保護機制,同時公司在香港市場初來乍到,並不被投資者所了解,而香港市場是個挑剔的市場。除此之外,上市首日股價暴跌還與香港市場上市公司的分紅政策有關係:香港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喜歡經營穩定、分紅較好的上市公司,那些受歡迎的上市公司都是大筆分紅的公司,有些企業甚至把當年可供分配利潤的93%拿出來分紅,而且會一年四次進行分紅。
分析過股價大跌的原因之後,2014年8月中原證券毅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一項便是調整分紅政策:之前的分紅政策是拿出不低於可供分配利潤的10%用於分紅,調整之後上調至50%。此舉受到市場歡迎,加之其業績增長,該公司股價開始明顯回升,當年還榮膺香港主板新股「升幅王」。
正是在主動調整適應香港資本市場的過程中,中原證券對如何做資本市場的「優等生」有了深刻認知,明確提出了「把中原證券打造成為香港市場精品上市公司」的目標,以及成為精品上市公司的四條標準,其中之一就是對投資者高度負責。
在中原證券的企業文化中,有16個字的核心理念,即樸實善良、誠信厚道、嚴謹執著、務求實效。顯然,對投資者高度負責這一條標準,與其「誠信厚道」的理念一脈相承,以高分紅厚待投資者也絕非「趕時髦」式的偶然。事實上,儘管2017年以來受證券市場低迷行情等影響,中原證券經營業績並不十分理想,但其依然信守了對資本市場的高分紅承諾,不僅在2017年5月對2016年下半年可供分配利潤進行分紅,還於下半年進行了2017年中期分紅,其中,2016年度股利支付率高達113%。
監管政策的提倡和支持,進一步堅定了中原證券實行高分紅政策的決心。2015年6月,該公司剛公告擬進行中期分紅,當年8月財政部、中國證監會等四部委便發布了《關於鼓勵上市公司兼併重組、現金分紅及回購股份的通知》,鼓勵具備分紅條件的上市公司實施中期分紅。中原證券此舉無疑於政策導向完全符合。2016年3月,中國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對滬深兩市高比例穩定現金分紅的公司予以充分肯定,稱之為市場穩定運行的「壓艙石」、健康投資文化的「引領者」,表示將對於不分紅、少分紅,反而利用高送轉等概念配合違規減持等行為,依法嚴查嚴辦。2017年4月8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強調重視現金分紅,批評上市公司不分紅,表示將嚴肅處理「鐵公雞」。
毫無疑問,中原證券的高分紅政策,也是在以實際行動積極響應證監會關於上市公司要加大分紅力度的號召。
海內外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的高度認可,則是中原證券堅持高分紅政策的第三大因素。高分紅政策不僅讓中原證券在香港市場站穩了腳跟,樹立了良好形象,促進了自身的加快發展,也因此受到了投資者的歡迎,形成了公司和長期投資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循環。該公司2015年在港增發時,遭遇香港股市大幅下跌,但依然順利完成增發,明顯離不開機構投資者的參與和支持。
未來中原證券仍將堅持高比例現金分紅政策。該公司此前曾表示,A股上市後三年內仍將堅持高比例的現金分紅,每年現金分紅的比例不低於當年實現的可供分配利潤的50%。
據了解,為進一步提升對投資者的回報水平,中原證券正加速轉型,全面提升各項業務能力。目前該公司進一步加快了向以「投資先導、投行跟進、經紀等業務為重要基礎」的經營模式轉型的步伐,特別是實施「投資+投行」雙輪驅動,以促進自身快速發展。
目前,該公司持續擴大下屬投資公司的資本金,如將另類投資子公司中州藍海的資本金由5億元增至30億元,還擁有了註冊資本10億元且業務範圍覆蓋河南全省的中原小貸公司,其大投資板塊已基本成形。
同時,中原證券A股上市完成後,開始加快全國布局,12月4日其海南分公司的正式開業就是該布局中的一個步驟。從現有動作分析,也不難發現該公司鞏固河南「根據地」、加快打造上海、北京和香港三個新利潤中心的戰略意圖。對此,一家券商的非銀研究員認為,基於高端人才、優勢業務資源等因素,金融機構向上海等一線城市布局,近年又加快國際業務發展,是行業大勢所趨。目前中原證券的業務結構中,自營投資和資管等發展水平還不夠高,此舉有助於其提升相關業務能力,也容易帶動業績的改善。
此外,中原證券現代化、國際化大型金融控股集團建設也在穩步推進。目前該公司旗下已擁有中原期貨、中原股權交易中心、中州國際、中州藍海股權投資公司、中鼎開源創業投資公司等子公司,牽頭髮起設立的河南法人壽險公司的申報材料也已獲中國保監會受理並進行了預先披露,一旦成立將填補擁有一億人口的河南沒有本土法人壽險公司的空白。從長期看,這將有助於提升中原證券的綜合競爭力。
這意味著,隨著轉型的加快、布局的完善和戰略的推進,中原證券的固有價值或將逐步顯現,而這也將為其長期堅持高分紅政策打下良好的基礎。(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