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能連接宇宙的藍——藤田美術館藏曜変天目茶碗

2020-12-26 騰訊網

版權所有2020藤田博物館保留所有權利。

○ 藤田美術館 ○大阪市都島區網島町10番32號

位於日本大阪的藤田美術館落成於1954年,同其他頗負盛名的博物館相比,並不顯山露水。這裡,卻是日本最富盛名的私人美術館之一。其創始人藤田傳三郎(Denzaburo Fujita)是日本近代史上重要的實業家,釀酒業豪商出身的他參加倒幕維新運動,並在其中受益。

同時,他還是一位東亞傳統藝術的愛好者,斥巨資搜集了許多國寶級文物。據說,在收購文物時,他出手快又準,幾乎從來不問價錢。

但近一個世紀的買買買,資金上也捉襟見肘。

老館略顯老舊

2017年紐約佳士得春拍,日本藤田美術館變賣自家珍藏的中國藝術珍品31件,總成交額高達人民幣18.11億元。可見,藤田美術館的中國藝術品收藏都是精品、都是極品。

石渠寶笈 記載為陳容 六龍圖 水墨紙本 手卷

成交價USD 48,967,500

藤田美術館對此次變賣的解釋是,籌措資金用以美術館修繕,並表示未來收藏方向將主要側重茶文化和日本藝術。

改造後的新館

點擊全屏才是最佳觀看方式

但是無論藤田美術館怎麼變賣,都不會出售其鎮館之寶曜變天目

「曜變天目茶碗」源自中國南宋時代(12-13世紀)的建窯(福建省),其特徵是在一片漆黑中浮現的像星星一樣的斑紋。改變觀察的角度時,斑紋的周圍會呈現紫色、黃色等奪目光彩。令人驚嘆的美麗紋樣曾被稱為「小碗中的大宇宙」,但其製作技術在以後的陶瓷工藝發展中不幸失傳。現在,以完整形狀傳世的曜變天目在世界上的僅剩3碗,都在日本留傳,並被認定為國寶。曜變天目被譽為茶碗中的巔峰之作。

建盞與天目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日本的茶文化、陶瓷史體系中,建盞屬於天目的一部分,而且是天目中的最高等級。

1974年,日本平凡社發行了全48卷的《陶瓷大系》寫道:「施黑色釉藥的陶瓷器,在日本被俗稱為天目。青瓷和天目,它們所反映的幽玄的精神特質是東洋陶瓷所特有的。」

於是,「天目」成為黑瓷的代名詞,並迅速普及。這一說法,隨著《陶瓷大系》的傳播,在中國學術界也廣為盛行。但是這一說法,日本茶道界並不完全認同。1979年,奧田直榮在《天目》一文中基於日本茶道界的立場提出,「天目」等同於黑釉是「不懂常識」。

最新高清曜變天目視頻

點擊全屏才是最佳觀看方式

福建北部的建窯黑陶,其胎色和質感均與華北窯口的製品迥然不同,與江西吉州窯的作品亦大相逕庭。尤須一提的是,由於建窯胎土高鐵,所以毋須在胎體釉下施一層高鐵瓷漿。

建窯瓷器之美,與其釉料息息相關,建釉用1250至1350 C窯燒而成,情形與華北黑釉大致相同,惟其氧化鋁略高,方能經受較高的爐溫。

建釉之中,遠以斑點為貴,條紋次之,因前者須準確拿捏釉料出現斑點的最佳時機,否則很快會因垂流而變成條紋。這類器物大行其道,固然可歸功於優質黑釉的誕生。但其實尚有諸多因素,造就了黑釉佳器的興起,其中之一便是宋代茶文化的變遷。

時至宋代,採茶後的加工方式更注重研磨工序,以及提煉和去除多餘茶汁的方法,當時多用水磨碾成極細的茶粉,再以茶筅點攪成湯,這一過程亦推動了鬥茶之風。黑釉茶盌堪稱上選,因為擊拂後泛起的白色茶沫在黑釉映襯下益發鮮明。因此,宋代多個窯口 (如河北定窯) 皆有燒造黑釉茶盌,但文獻中最推崇備至的依然是福建建盞。

北宋著名書法家和鑑茶家蔡襄 (公元1012-1067年) 曾在福建任官, 其1060年刊著的《茶錄》說道:「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 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

宋四家真蹟 冊 宋蔡襄書尺牘

日本禪僧曾於宋代到浙江杭州以西臨安縣的天目山習佛,日本僧侶也因緣際會得識建盞之美。該地在燒造建盞的窯址以北,天目山僧人吃茶皆用其製品。建盞流入日本後,深為茶道宗師推崇, 對日本茶道儀式的風格嬗變影響至深。

藤田美術館新館將於並於2022年4月重新開放

相關焦點

  • 「一碗一宇宙」曜變天目茶碗
    (Fujita Art Museum)位於大阪市中心,創立於1954年,是日本藤田家族的私人文物收藏機構,其約2000件藏品中,有日本國寶9件、重要文化遺產53件,文物收藏頗豐,享譽日本及東亞收藏界。2017年,紐約佳士得曾舉辦《宗器寶繪——藤田美術館藏中國古代藝術珍品》拍賣會,在這一震驚收藏界的專場拍賣中,共拍賣文物31件,總成交額超兩億六千萬美元(約合18億人民幣)。此次拍賣之後,藤田美術館閉館翻修,預計在2022年重新開放。在翻修期間,奈良國立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名為《國寶的殿堂:藤田美術館展》的特展,匯聚了藤田美術館所藏的全部國寶與重要文化遺產。
  • 曜變天目茶碗的傳說
    曜變天目茶碗是天目茶碗中的頂級之作,簡稱曜變天目,有時曜變也寫作耀變。常被形容為「在茶碗裡可以看到神秘的宇宙」。漆黑的碗身內側散佈著星星一般耀眼的大小不等的斑紋,斑紋的周圍呈藍或青色,如果變換角度在光照下還可以看到反射出七色彩虹般奪目的光輝。
  • 我國發現的唯一一件曜變天目茶碗
    此外,器內壁的曜變斑紋展現夢幻般的光彩,與現藏於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藤田美術館、京都大德寺龍光院──日本傳世的所謂三大「國寶」曜變天目茶碗中斑紋格外鮮麗惑人的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品相較,也毫不遜色。如同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品一般,以偏藍的曜變為基調,隨著光線照射角度,出現紫紅色光彩,為此品的特徵之一。
  • 國寶曜變天目:破草鞋與奶媽的藥碗?
    起先我以為哪兒出了個大胃王,搞半天,和這碗多能裝,裝什麼都沒關係,是碗本身,堪稱奇蹟。世界僅存的三隻國寶「曜變天目」茶碗,同時在日本的滋賀美秀博物館,奈良國立博物館和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公開展覽,且展期覆蓋日本十連休,難怪有旅行社專門組織觀三隻碗行程。(圖片來自網絡)三隻茶碗都來自中國南宋時期的福建建窯。
  • 藤田美術館藏佛教石碑
    以藤田美術館藏公元526年石碑為例,此類中國佛碑代表了印度佛碑在中國的演變過程;而其他作品 (如藤田美術館藏隋唐石碑) 則是對中國傳統石碑的重新詮釋,它們雖保留了圓頂矩形的樣式,但卻用佛教形象取代了文字。藤田美術館藏隋朝彩繪砂巖雕四面造像碑雖然佛教藝術品一般以單件形式在博物館和藝廊展出,但在其生成環境中,幾乎全是以群組的方式呈現。
  • 失傳700年的國寶曜變天目茶碗,竟被中國大媽做出來了?
    近日一則日本鑑定世界上第四件曜變天目茶碗的消息,經過專家鑑定後給出了25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40萬元),結果出自中國大媽之手,不到200塊錢就能買到引起熱議。鑑定2500萬日元曜變天目茶碗為什麼一個仿製品會鑑定出2500萬日元?
  • 曜變天目:穿越歷史的碗中「宇宙」
    公元1168年的某一天,浙江天目山的風景一如今日般秀媚,人群往來不絕的佛寺內,來自東瀛島國的一位留學僧人在此第一次邂逅了那隻讓整個後世魂牽夢繞,視若無價之寶的曜變建盞。望著那隻小小黑色茶碗內所折射的星星點點五彩斑斕的光芒,這位僧人的心如頓悟禪理般被一種近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深深感動。在這一刻,在這隻茶碗裡,在這伸手可盈的一片黑色中,他說,他看到了整個宇宙。
  • 曜變天目:穿越千年的「碗中宇宙」|美物
    更多人認可著名古陶瓷專家陳顯求在他的《扶桑鑑寶記》中對曜變天目的定義:「曜乃日、月、星辰之光,變乃色彩變異之意,兩字合成一詞,則曜變天目可以定義為具有光色(無固定顏色)變化的建盞。」 這一命名開啟了後世未曾見識過其真面目的人的想像——茶碗內部閃爍著的星輝雲燦的點點光斑,閃爍著黃、紅、綠、藍等五彩的光暈,隨著視角和光線的不同,這些光暈還在不斷地變幻著色彩。 宛如漆黑深夜中流動的銀河與宇宙,大海之上映照的幽玄星空,又如無數雙俯瞰眾生的雙目——無視歲月的流逝,渾然地展露著變幻莫測的「美」之秘密。
  • 曜變天目茶碗價值多少?可買東京一千多棟別墅,讓日本人驚呼太美
    ,釉色青黑偶有帶斑紋,高溫燒成的茶碗。而曜變盞,是存世的宋代建盞徽宗,最高級別的神作。建盞是在陶瓷表面施釉後,在進行燒制,釉料會在高溫作用下流動,形成不同的紋路肌理。曜變天目是其中最特別的一種,作品成形全靠偶然天意。目前全世界僅存三件半,其中三件被收藏在日本的博物館中,被日本奉為國寶。
  • 【江有庭】無為法的燒制藝術—藏色天目
    開宗:開創另一個宇宙宋代曜變茶碗是日本的國寶,茶碗中無限浩瀚的星空,成為了無數日本人心中魂牽夢縈的宇宙。當大家在追隨如何恢復「曜變」時,江有庭默默的開創另一個無限宇宙-「藏色天目」。黑釉.蘊藏一切的色彩在臺灣,談到天目茶碗,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陶藝家江有庭。原習美術西畫的江有庭,意外接觸了陶藝後,便清楚知道陶藝才是自己的志向。更在接觸油滴天目後,遂被其變幻莫測,深遂卻富含光彩的釉色給深深吸引。
  • 一盞,曜星辰.
    而最有名的三件,便是有著「碗中宇宙」之稱的曜變天目。 不同於承載了歷史血雨與柔情的稻葉盞,另兩個分別藏於京都大德寺龍光院和大阪藤田美術館的曜變盞,更為低調,也和禪宗有著更深的關係。位於藤田美術館的曜變盞,則是源自德川家族的一個分支,後被明治時代的實業家藤田傳三郎所得,同其它茶道具和佛教藝術品藏於私人美術館之中。龍光院盞和藤田盞不似稻葉盞那般奪目,更似星辰點點的夜空,冷澈而靜謐。它們背後沒有那些沉重的歷史往事,只是默默寄居在世間一隅。人守護著盞,盞凝視著人。因為曜變盞稀有且寶貴,在日本數年才會展出一次。
  • 文化鑑讀|曜變盞,宋代建盞的華美曜變
    日本大德寺龍光院藏建窯曜變盞 口徑:12.1CM 高度:6.6CM 底徑:3.8CM在日本,曜變盞被認為是盞中極品,根據日本16世紀的《君臺觀左右帳記》裡記載:「曜變斑建盞乃無上神品,值萬匹絹;油滴斑建盞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 」並稱它們為「曜變天目」 。
  • 失傳700多年的宋人技藝:碗裡有宇宙的曜變天目,最精美的在日本
    日本東京靜嘉堂文庫,一個專門收藏古籍的圖書館裡,卻有這樣一件被當作國寶級文物的中國宋代瓷器——一個茶碗,一個被認為碗中有宇宙的神品:曜變天目茶碗。「天目」也就是黑釉,是瓷器釉色之一,這種瓷器在宋代時傳至日本,被叫做「天目」。
  • 日本古代的本土天目——瀨戶天目
    12世紀前半期,正是北宋末、南宋初建窯最為鼎盛的時期,日本將建盞和天目茶碗引入。此原因一:這一時期,日本對建盞的賞玩之風最為興盛。特別是15世紀中,從將軍足利義滿到足利義政時期的日本上層階層,崇拜中國唐物的熱情異常高漲。極為上等的唐物茶碗,均被用高價買入,收藏於將軍的幕府倉庫中,《君臺觀左右帳記》便是由此產生。
  • 田黃也慚愧:最全的天價南宋「油滴天目」建盞及其故事
    曜變天目茶碗曜變天目茶碗是南宋時期福建建陽窯出品的一種黑釉建盞。當年南宋文人的閒情雅趣中有一樣活動就是鬥茶,而曜變天目茶碗剛燒制出來時就是來鬥茶的。——它在光線照射下能發出七彩光芒,隨著視角的改變色彩變幻莫測,給觀者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 白覆輪天目為什麼受日本推崇,被定為重要文化財?
    白覆(幅)輪天目,原是日本對中國宋代口沿施白釉的一類茶碗的稱謂。據傳宋代時期,日本僧侶來宋學習交流,對於當時大宋寺廟內使用的茶盞愛不釋手,通過交換贈予購買等多種途徑,帶回日本不少。其中包括建窯吉州窯遇林亭窯茶洋窯的黑釉茶器,並都冠以「天目」之稱。白覆輪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