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三言止於智者:流言、謊言、大言

2020-12-23 紅雲社會文學百家談

原創┃萬紅雲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佛說: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有的念頭不有,不該做的行為不做。

一個智慧的人,明心見性,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一個智慧的人,更是一個是非分明,有見地的人,凡是流言、謊言、大言到了他那兒,就再也無路可走,銷聲匿跡。

流言止於智者。

流言蜚語如刀刻,句句傷人心。三人成虎,明明沒有老虎,因為說的人多了,就成了人人喊著有老虎。其實,街市上本就沒有老虎。所以,流言蜚語,在普通人中間,亦顯得格外有生存之道。

世人大多數都是「從眾」心理,流言一旦經過了三個人去流傳,誹謗,那麼就變成了真的流言。在眾人的心裡,雖然未去親自考究,亦斷定就是真有其事。「從眾」心裡亦是人云亦云,他們認為,凡是人人都那樣說了,那就一定是真的了。

而流言一旦流傳到了智者那兒,就再也行不通了。智者沒有「從眾」心理,也不願「人云亦云」,而是要有依有據,眼見為實,經得起驗證的事情才會通過。否則,一律不予通過,全部駁回去。因此,流言止於智者。

謊言止於智者。

謊言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更經不起現實的質問。謊言到了智者那裡,就無路可通了。揭穿一個人的謊言並不是太難,看他平時的作為,平時說話的風格,平時做事是否踏實。

說一句的謊話,要十句,百句的謊話來彌補。所以,對於那些說謊話的人來說,他會越說越多,因為要彌補得再圓通一些,周而復始,就成了一種說謊話的習慣,甚至是一生都離不開謊言。

智者不會被謊言所迷惑,而是有能力明辨真偽。那些謊言其實是經不起追問的,三言兩句就會暴露出馬腳;那些慌言經不起對質的,三人六面一下子就問得清清楚楚。因此,謊言止於智者。

大言止於智者。

佛說:沒發生的事不要說,說了就是誑語。

而沒有成功的事情,哪怕是前程一片大好,也不要過於歡喜,更不要嘴上說出來。世事萬物變化莫測,節外生枝的事情,也多了去。所以,千萬不要喜出望外,脫口而出,而是要謹言慎行,少說多做。

說大話者,常常一事無成,小事不願做,大事做不來。而不說大話者,多半擁有實幹精神,業精於磨礪,滴水可穿石。從來,智慧與效率從實幹中而來,決不會平白無故的產生。

智者不會被大話而蒙蔽,而是聽進去了,心裡就見了分曉。智者會點出其話出有過,不應說出來。點到為止,說者心應明了。不可再掩耳盜鈴繼續說下去了。

紅雲總結:

流言、謊言、大言皆止於智者。一旦流通至此,便無路可通,打道回府。這些決定於智者不「從眾」及不「人云亦云」的心理。做人,理當多些智慧,多些判斷力,而非與眾人一起大呼:「有老虎。」三人成虎的故事,假的說成了真的,多麼可笑之舉!

當一些話流傳過來的時候,一定要用心思分析,動腦筋多問幾個是真的嗎?將一些無是生非的話擋回去,將一些牛頭不對馬嘴的話攔回去,將一些虛浮的假話、大話、無端的話統統擋回去。

這些需要明心慧質,需要正能量來甄別,需要有自己的主見。一個智慧的人,是別具一格的人,不走尋常路的人。他們有著明亮的心,有著聰慧的頭腦,有著哲理的思維。他們瞧不起製造流言、謊言、大言的人。而是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務實的人。

相關焦點

  • 流言止於智者,為什麼流言始終會出現?
    好在,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流言製造者終將被嚴懲。那麼,我們來梳理一下,流言有哪幾種形式。首先,「流言止於智者」是一句成語,出自《荀子·大略》。成語意思是:沒有根據的話,會被聰明人止息。流言,沒根據的話(包括謠言、謊言、歪理邪說)經不起求證和檢驗。
  • 流言止於智者,TA做到了!
    流言止於智者,TA做到了! 來源: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編審:安軼倫審籤:王幸韜原標題:《流言止於智者
  • 謠言止於智者 流言止於呵呵
    謠言止於智者 流言止於呵呵 2020-12-10 16: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孫百川:流言止於智者|散文
    我很平靜,深知流言是人類語言特有的產物,不必較真,驚喜的是正如大詩人王琦君所說,流言止於智者。大道無欺,大成無偽,只要自身活得真實即可。蒼穹之下,沒有人不結識流言。人,作為社會的元素,不可能生活在真空裡。於是在打交道中,個人見解與處事風格,便成為流言的源頭。對待流言的態度,權當消費,是生活中另類的佐料與鹽巴。細剖流言,並不可怕。
  • 「是非止於智者」,流言經不起推敲
    01俗話說:「是非止於智者,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流言蜚語是經不起推敲的,只要自身正,那麼一切都不足以令人畏懼。人活在世上,謠言背後難免會有對與錯,也難免會被別人議論,甚至誤解。因此,當我們在生活中聽到關於我們自己的「流言蜚語」時,就把它放在一邊,忽略它,過一段時間它就會消失,因為「是非止於智者」,流言經不起推敲。
  • 《荀子·大略》:流言止於智者,善用語言對待自己和他人
    不由得想到《荀子·大《荀子·大略》:「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語言是把雙刃劍,可是網上無數的噴子和鍵盤俠口吐蓮花,巧舌如簧到黑白不分。甚至是因為一個女性的孩子隨著丈夫的姓都能被罵上熱搜,到底是什麼給了如此大的能力和權力,合法夫妻生育的孩子姓名都能插一手。
  • 謠言不再止於智者
    編者的話: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戰『疫'·五日談」專欄本周請青年作家郭震海主筆,他以史為鏡,以古鑑今,以自己的所感所悟所思所想,表達了對人類文明、中華文化和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荀子·大略》有語:「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我們常說,謠言止於智者。雖用詞不同,但意思一樣。意思是對於沒有根據的話和事,傳到有頭腦的人那裡,就不能再流傳了,因為智者會經過細心的分析思考,判斷一件事情的真偽,而不是聽之信之。謠言真的可以止於智者嗎?在古代,或許可以。
  • 遼籃俱樂部官Ⅴ為趙繼偉慶生 , 謠言止於智者,小粗溜不走
    昨天遼寧男籃總經理李洪慶在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趙繼偉轉會傳聞不屬實,是部分不負責任的媒體私自宣傳,並希望球迷們對這些流言信息能甄別後再吸收。謠言止於智者,此謠可休矣!感謝關注【對酒當歌愛籃球】歡迎留言 更多精彩 不見不散.
  • 流言止於智者:不跟風,不盲從,和衷共濟,共克時艱
    流言止於智者,相信蘇群老師一句話:保護好你自己,就是支援國家。
  • 概念辨析|謠言=流言=傳言?這是最大的謊言!
    /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今年因為疫情的緣故,謠言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了,你可能已經對謠言了如指掌了,但和謠言相似的概念——流言、傳言、謊言,你也一樣清楚嗎?學習,不能浮於表面哦~我們要登更高的山,下更深的海!今天,小田心就帶領大家一起釐清這些概念!
  • 玄彬方否認參與朱鎮模張東健聊天 謠言止於智者,吃瓜還需理性
    玄彬方否認參與朱鎮模張東健聊天 謠言止於智者,吃瓜還需理性時間:2020-01-15 14: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玄彬方否認參與朱鎮模張東健聊天 謠言止於智者,吃瓜還需理性 近日,韓國藝人朱鎮模手機遭到黑客入侵,若干其在韓國聊天軟體kakaotalk上的私人對話信息遭到洩露
  • 2020高考作文熱點素材:做一個不信謠不傳謠的智者
    做一個不信謠不傳謠的智者  近日,在全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之際,重慶市的王某某、劉某、王某3人在網上編造、散布謠言,被警方行政拘留。  俗話說得好,傳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自疫情發生以來,網絡上各類信息更新極快,內容頗為蕪雜,疫情相關謠言四起。
  • 雖然說三人成虎,可謠言止於智者
    就像這幾天,到處是流言,好多人在裹亂,這其實就是標準的浪費公眾資源。世面上的流言大抵分三種:第一種,關於捐款的。比如說古天樂為武漢捐款1000萬,後來證實這是謠言。這裡用一句話共勉:「惡者播弄謠言,愚者享受謠言,勇者擊退謠言,智者阻止謠言,仁者消解謠言。」決定好了嗎?在這個時刻,你的選擇是什麼?
  • 「謠言止於智者」:喜歡造謠的人,多半有這5種特點
    荀子曾曰:「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 在這個信息碎片化、爆炸化的時代,我們要做一個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文明人,更要站在事實和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和判斷。 那些喜歡「造謠」的人,多半都有以下5種特點,沒有一個是正面積極的。
  • 大言造句和解釋_大言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大言(dà yán)。近義詞有:狂言。 [《第一屆全國曲藝會演作品選》:「口出大言把山治,難道說你還有什麼洋經驗?」] 大言參考例句: 1、他大言不慚地說自己什麼都行。 2、他每每大言不慚,惹得眾人對他嗤之以鼻。
  • 吳宗憲遭指撞臉木村拓哉超得意,女兒Sandy回應:謠言止於智者
    「Sandy」吳姍儒的新書《我的存在本來就值得青睞》攻佔排行榜,事業得意的她最近也再度受邀登上TED演講,以「一起,就很無敵」為演講主題,被問到 爸爸吳宗憲被指和日本天王木村拓哉撞臉,吳姍儒一臉無奈,要大家「謠言止於智者」,別再讓爸爸得意了。
  • 「時間看人,落難懂人」:識人並非高深莫測,觀此4處便能識人
    「時間看人,落難懂人」其實識人之術並非高深莫測,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不在面相,觀此4處便能識人,總結下來就是:言行舉止。口是心非是大部分人在特定場合都會做的事情,有的抱著特殊目的,有的人卻是出於自我保護,可無論謊言多麼精美都難免存在破綻,往往這個破綻就出現在肢體語言上。美國微表情研究中心ACCS對人類微表情進行數據範圍內解讀,發現人類的原欲可能通過肢體流露,即可以通過微表情和微動作讀出人類的真實想法。
  • 流言,起於叵測,止於智者
  • 真相只有一個,流言止於智者
  • 王自健前妻發文,謠言止於智者,自導自演還能得了
    這也就導致王自健的前妻不得不出面回應這件事,但王自健前妻卻表示謠言止於智者,不摻和是為了不炒作,這個回覆你覺得可信度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