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達果蔬專業合作社的草莓大棚內,綠葉和紅莓相映成趣。
岙蔣村蔣秀君的草莓收購點,一位莓農送來自家種植的草莓。
浙江在線-臨海新聞網12月1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蔣超穎 謝希)一場初雪過後,整座城市被寒氣裹挾,但邵家渡街道的草莓大棚裡卻是暖意融融。來吧!這裡的草莓已經嶄露「紅顏」,等你來赴約了。
鑽進大棚,一股夾雜著香甜草莓味兒的熱氣撲面而來。放眼望去,滿眼是綠。一顆顆紅彤彤的草莓點綴在大片綠葉間,色澤鮮亮,讓人垂涎。一些「吃貨」早已禁不住「甜蜜」誘惑,驅車從市區趕來,挎著個小籃子,穿行在田間,採擷冬日裡的小「莓」好。塞一顆進嘴裡,捧一把在手心,滿嘴、滿手都是甜蜜。
「由於氣候原因,今年草莓的上市時間比往年略早了些。今年果實的外形格外漂亮,口感也比去年的要好。」看著自家近4畝草莓長勢喜人,種植戶王天滿的心裡樂開了花。每天清晨,他早早就將最新鮮的草莓送到集中收購點。經過挑揀、包裝,這份小「莓」好,就會被運往全國各地。
和王天滿一樣,當下,邵家渡街道的上千草莓種植戶都奔波在這「莓」好時光裡。據介紹,邵家渡街道草莓種植已有20多年的歷史。起初,只有幾戶人家小面積試種,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種植戶加入。2002年,在政府的支持鼓勵下,莓農們自發組建了第一家草莓專業合作社——邵家渡草莓產業合作社。彼時,釣魚亭一帶的700多戶莓農加入了合作社。2007年後,梘橋區塊開始成為草莓產業的集中種植區域。經過多年的探索,邵家渡草莓逐漸打開了市場。至目前,街道轄區草莓種植面積達6000多畝,種植品種以「紅頰」為主,也有「越秀」「小白」等新品種,年產值過億元。
為了讓邵家渡草莓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邵家渡街道不定期召開先進種植經驗分享會,邀請草莓種植專家到棚到戶,一對一指導種植,為他們解決技術難題;舉辦邵家渡草莓節、優質草莓展示會等活動,不斷拓寬草莓銷售渠道;深度挖掘當地生態資源,做大做強草莓+旅遊產業,促進經濟增長、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