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爾克和阿瑙上了替補席,剛剛傷愈的洛佩斯在替補席上待命,上港只用兩個外援首發,這可以說是常規套路被摸透後,佩雷拉無奈中的變化,也可以視為他在關鍵時刻的一場豪賭。如果只看上半場,佩雷拉的豪賭成功了;然而縱觀整場比賽,佩雷拉又犯了保守的老毛病,直接導致上港無緣決賽!
其實首回合少打一人之後的追平,既讓上港全隊上下感到有些幸運,或許也多少會讓佩雷拉有些「心有餘悸」。當上港已經被對手摸透了,他們的陣地進攻打的異常艱難,讓上港到了不得不調的地步了。
由於胡爾克如今的速度和衝擊力在下滑,且他和阿瑙託維奇一個習慣於粘球,一個習慣於站樁,他兩在前面容易把位置給站死了之時,上港的進攻節奏有時候會顯得很緩慢,缺乏向對方禁區進行有效的縱向衝擊;而打蘇寧易購的第一回合最後20分鐘,拿下胡爾克和阿瑙後,少打一人的上港在進攻端反倒打的順暢了,扳平了比分後,也在一定程度上讓佩雷拉敢於在第二回合做出大膽的嘗試。
客觀的說,由於場上沒有爆點,也沒有支點,上港的進攻從正面的滲透效果也不是特別的理想。但呂文君和李聖龍都可以移動起來踢,當他們不斷的穿插跑動,去往肋部衝擊、接應,從而給對方的防線帶出了更大的空當之後,上港第二梯隊的壓上、套邊的威脅,慢一度都打出來了。而少了大牌,多了工兵後,上港在場上的拼搶也要比第一場更積極,他們上半場對於場面的控制和對手的限制也要好於第一回合。
然而佩雷拉首發的變化有多成功,就可以說他的臨場調整有多失敗;在11打10,且比分領先的情況下,他又犯了保守的老毛病。下半場佩雷拉的換人,基本上是一個都沒有體現出積極的效果;他想讓魏震上來限制桑蒂尼,但魏震所打的右中衛,很多時候對著的是特謝拉的攻擊區域;魏震的防空不僅沒體現出來,他還被特謝拉折騰的疲於奔命;同樣是在中後衛位置上的調整,於海登場也沒有體現出積極的效果,反倒是上港的三中衛調了兩個後,後防三人組彼此之間的呼應和默契性在下降,漏洞反倒變多了。
而佩雷拉把蔡慧康派上去想要加強中場厚度,加時賽又把他換下來了,結果羅競的絕殺還就是後腰位置出現了差錯。而本場佩雷拉臨場指揮最大的問題,便是把胡爾克、阿瑙、洛佩斯三大外援都派了上來;但阿瑙上來後,幾乎沒有體現出任何的戰術作用;浩克在場上雖然比之前踢的更積極,但他在進攻端突破突不過去,傳球也傳不準,也就是洛佩斯上來還能造兩個定位球。。。
當佩雷拉下半場的所有換人都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有的還是副作用,佩雷拉為自己的保守付出了代價。而三年時間,佩雷拉帶上港也是越來越保守,他已經很難再給這支球隊帶來新東西時,這會是佩雷拉的告別演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