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情的世界中是應該薄情的去愛?還是應該沉溺於多情的世界中不願意醒來,張愛玲用《封鎖》這個殘酷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真相:男人和女人之間,誰先動心誰就輸了。
01 因封鎖而邂逅的相遇
張愛玲在《封鎖》中延續了她一貫的殘忍,講述一個封鎖期間看起來風情挑逗的暗送秋波,然而卻在封鎖解除後才發現只不過是想多了,所謂一場遊戲一場夢,夢醒了萬事皆空。
呂宗楨是一名銀行的會計師,因為受夫人的囑託,他懷著滿心的不高興又不得不去幫夫人去買菠菜包子。作為一個穿西裝、提著公文包,帶著玳瑁邊斯文的國家工作人員,去抱著熱騰騰的包子滿街跑,實在是不成體統,然而卻震懾於夫人的威嚴而不敢反抗,只得勉強聽話照做。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呂宗楨的個性:膽小、懦弱、老實、妻管嚴,沒什麼太大本事的經濟適用男形象躍然紙上。
然而看似老實的宗楨卻在封鎖的時候,偶遇一個穿著白洋紗旗袍的年輕平凡女子吳翠遠,翠遠是一個大學英語助教,她從小是一個好學生和好女兒,但這樣的乖乖女並沒有得到外界的青睞:在學校裡,校長看不起他,覺得學生英文成績越來越差,學生嫌棄她的母語是中文的英文老師,父母埋怨她沒有早點找個好男人嫁掉。
從這裡可以看出翠遠是一個四處不討巧,不得志,只會學習,聽說照辦的「好女孩」,然而世上好人比真人多,翠遠並不快樂。
而宗楨和翠遠就是在這種封鎖的背景下認識的,兩個邊撩撥邊調情,似乎進入了相互了解,談婚論嫁的階段。無論怎麼說,這場相遇都有其偶然性。
02 多情的無情
即便是甜言蜜語和試探性的挑逗,也並沒令宗楨真正喜歡上身邊這個叫翠遠的單身姑娘。她不喜歡他白的手臂,而張愛玲則用「像擠出來的牙膏」來形容翠遠沒有血色的慘白皮膚,沒有任何的款式。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宗楨之所以選擇和身邊這位單身女人調情,可以理解為出於寂寞、空虛、冷,只是依舊違心地對翠遠說:「我簡直不懂我為什麼要回家去,回哪去?實際上我是無家可歸的」?
這讓翠遠有種錯覺:他夫人是配不上他的,同時他自己是一個思想簡單的人,他需要一個原諒、包容、理解甚至同頻的女人相匹配。這個完美女人無疑是非翠遠莫屬了。
而實際上只不過是翠遠的一廂情願,這讓我想起了多情的多情和多情的無情。多情的多情指的是郎有情妹有意的彼此中意,而多情的無情則是指一瞬間的自我錯覺。因為在極短的時間裡去相信愛情,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更何況,愛情是不是海市蜃樓?愛情是不是陰謀論,披著合法的外衣去消費感情也真的不一定。
03女人應該如何選擇感情
不出所料的是,當封鎖解除時,女主角翠遠已沉浸於一見鍾情的邂逅中走了神,而男主解宗楨早已回到原地,變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他還是別的人丈夫,還要忍受著不想回又不能不回的家庭,過著一成不變的絕望生活,原因只有一個:他不想改變,不想打破生活的平衡。
因為平衡的世界裡有他安穩的家,有他即將成年的女兒,也有過日子的太太。而翠遠只不過是無聊時的消遣。
生為女人早就應該懂得:男人徹底了解一個女人之後,是絕對不會愛上她的。
就如同宗楨一樣,當他傾訴完衷腸,道盡生活疾苦後,他只是擠到不從中從此不見了。而翠遠卻動了心,她管不住自己的感情,管不住自己飛蛾撲火的熾烈。
對於女人來說,不該像翠遠一樣把自己囿於被動狀態,對於女人來說有幾點一定要做好選擇:
第一,你要什麼的生活?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想要過的生活,別人怎麼說都不重要,自己的定位,自己的需求最重要;
第二,你想找什麼樣的人?萬千世界會有無數的偶遇,不是每一次相遇都完美如初,所以女人一定要懂自己想找什麼樣的人?自己無法容忍什麼樣的人?目標清晰,就不容易走偏;
第三,你找的人能帶給你什麼?這一點尤其重要,甚至關係到終生的幸福和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