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海的上空吹來陣陣寒風,吹得布萊頓將士心中拔涼拔涼」的意境中,周董早年間那首名為《星晴》的成名曲,突然在筆者耳畔響起:「手牽手一步兩步三步四步望著天,看星星一顆兩顆三顆四顆連成線……」搞不好,「創作天賦」頗佳的布萊頓主場「門框」已經順手寫下:「當內鬼一次兩次三次四次笑開顏……」妥妥的被足球耽誤的作詞人吶!
真人版「無間道」咱看得多了,由門柱、門梁當主角的「匪夷所思」想必諸位也是頭一次見。空場環境下的所謂「主場」,不就佔點「地利」的光嗎?這當中,自然包括「門框兄弟」能成為本方第12人的殷切希望。誰能想到這位仁兄是派往我方陣營「潛伏」許久的「金盤臥底」,就想著關鍵時刻從背後「插你兩刀」!這番YY當真不是筆者「宿醉」後的「胡言亂語」,而是對主場作戰2比3惜敗曼聯的布萊頓主場「門框」的「真情實感」。不是一次、兩次、三次,而是整整四次,自家門框將自家球員的射門「拒之門外」!「日防夜防家賊難防啊!」你個「吃裡扒外」的東西!
依靠頗有幾分「印象派畫家」既視感的法國前鋒「莫派」的禁區內「仗義出手」,曼聯最終「點殺」對手,運氣「好到爆」的「偷」走了一場本應屬於布萊頓的「平局」甚至「勝利」。照理說,主帥索爾斯克亞本該「見好就收」,卻非要來上一番大體意思為「讀秒絕殺是紅魔傳統」的「鴨子差點死了嘴殼子硬」,這不是赤裸裸的「拉仇恨」嗎!你英超第一豪門有此傳統不假,可如此「盪氣迴腸」似乎與本場「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吧,仿佛只剩「瞎貓碰到了死耗子」似的「苟且偷生」。倒是補時階段打進扳平一球的布萊頓,差點「逆風飛翔」。
道理明擺著,若布萊頓的四次「擊中門框」有一次能轉化成破門得分;但凡莫派在防守時能想起「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至理名言……都可對「娃娃臉」主教練賽後的處境進行一番「下課聲四起」的合理腦補。更別提挪威人「比賽第65分鐘、為什麼不用新援範德貝克替下發揮不佳的博格巴、而是遣上弗雷德」「第83分鐘就讓中衛拜利換下格林伍德、意圖守住一球優勢」以及「第95分鐘,對手扳平才想起換上範德貝克」的「一言難盡」式「用兵」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索爾斯克亞也許認為,弗雷德比範德貝克更能適應「攻防樞紐」的角色。那何苦花重金請荷蘭中場前來「火線馳援」?比賽還剩10來分鐘就想守,難道這就是挪威主教練上任時那句「進攻才是曼聯DNA」的正確打開方式?傷停補時換上範德貝克,難不成娃娃臉主帥是想球隊新援迅速get到「中鋒技能包」?
曼聯粉絲請「靜候佳音」吧,看此番靠門框強行「續命」的索爾斯克亞,還能「撐」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