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主帥袁偉民給球員講解技戰術。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國改革開放伊始,體育隊伍重返國際大家庭不久。我國各項體育事業蓬勃發展,蒸蒸日上、欣欣向榮。各支運動隊都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在一系列國際大賽上為國爭光,取得了優異的比賽成績。
深受人們喜歡的足、籃、排"三大球"項目,則更是一鳴驚人、率先取得突破。長期以來,中國男女排球隊、籃球隊、足球隊堅持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大運動量訓練的"三從一大"精神,不斷總結、探索競技體育運動發展的規律。刻苦訓練、頑強拼搏。在中斷國際大賽十幾年後,重新以嶄新的面貌和強勁的實力,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各支球隊齊頭並進,均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令世人刮目相看,至今仍難以忘懷,堪稱"三大球"的黃金時代。並湧現出一大批基本功紮實、技術過硬、身體條件出色、意志品質頑強的優秀球員。
一,中國女子排球隊。
中國女排孫晉芳、郎平等隊員高舉獎盃歡慶勝利。
中國女排是我國所有體育團隊中成績最突出的隊伍之一,也是唯一一支榮獲世界"三大球"冠軍的中國球隊。1976年袁偉民受命於危難之中,出任當時僅排名世界第14位的中國女排主教練。優質選材、科學訓練。扎紮實實地練硬功,大打翻身仗。培養出了以孫晉芳、郎平、張蓉芳、周曉蘭、梁豔、陳亞瓊、陳招娣、楊希、曹慧英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球員,在1979年亞洲女排錦標賽上,一舉擊敗當時亞洲及世界女排的多年霸主"東洋魔女"日本隊,邁出了"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在1981年第三屆女排世界盃賽場上,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以7戰全勝的戰績,為中國首次奪得排球世界冠軍。後來又相繼榮獲了1982年第9屆世界女排錦標賽及1984年第23屆奧運會女排比賽冠軍,實現了三連冠。袁偉民教練臨危不懼、沉著冷靜的大將風度,一直是各級教練員學習的榜樣和楷模。這支球隊中的很多人也從此逐漸走向了體育界各級領導崗位。如,袁偉民先後擔任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副主任及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張蓉芳擔任國家體委訓練局副局長,孫晉芳擔任江蘇省體委副主任,周曉蘭擔任山西省體委副主任,陳招娣擔任解放軍體工隊排球處處長等職務。袁偉民的繼任者鄧若曾、張蓉芳後來又相繼率領中國女排奪取了1985年第4屆女排世界盃和1986年第10屆世界女排錦標賽冠軍,成就五連冠霸業。中國女排頑強的拼搏精神一直激勵著幾代人的成長。
二,中國女子籃球隊。
中國女籃隊長宋曉波在奮力拼搶籃板球。
中國女籃在主教練楊伯鏞率領下,於1982年奪取第9屆亞運會女籃比賽的冠軍。1983年第9屆世界女籃錦標賽及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女籃比賽分別榮獲第三名,開始躋身世界強隊行列。當時的球員主要有宋曉波、邱晨、陳月芳、鄭海霞、修麗娟、柳青、叢學娣、張惠、張月琴等人。這一紀錄一直保持到1992年第25屆巴塞隆納奧運會,才被由李亞光執教的中國女籃奪取亞軍所打破。
三,中國女子足球隊。
中國女足核心球員劉愛玲起腳射門。
我國於1981年開始舉辦全國女足比賽,1984年正式成立女足國家隊。1986年中國女足第一次參加女足亞洲杯的前身亞洲女足錦標賽,就以4戰全勝進23球不失1球的驕人成績勇奪冠軍。那時還沒有奧運會女足比賽及女足世界盃,中國女足連續榮膺7屆亞洲女足錦標賽冠軍。為後來榮獲女足世界盃及奧運會女足比賽亞軍,被譽為"鏗鏘玫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中國女足早年的主教練是叢者餘、商瑞華和馬元安。隊員主要有鍾紅蓮、王麗麗、曹萍、水慶霞、李秀馥、吳偉英、施桂紅、孫慶梅、溫麗蓉、劉愛玲、牛麗傑、董秋豔等人。
四,中國男子排球隊。
中國男排球員汪嘉偉與隊友歡慶勝利。
中國男排崛起於1977年的第2屆男排世界盃,主教練戴廷彬率領汪嘉偉、沈富麟、曹平、徐真、陳剛、侯傑、侯曉菲、郭明、胡進、李建新、王鐵山、邸安和等人所組成的中國男排。第一次參加世界盃比賽就一鳴驚人,取得了第5名的好成績。同時,中國男排所創造的一系列快攻打法引發世界排壇革命性的突破。世界第一快球手"網上飛人"汪嘉偉和世界盃最佳二傳手沈富麟技術嫻熟、配合默契,"拉三"、"拉四"、"前飛"、"背飛"、"雙快一遊動"、"短平快"、"背快球"、"時間差"、"空間差"、"位置差"等快速多變、層出不窮的凌厲進攻精彩紛呈、美妙絕倫,令對手眼花繚亂、防不勝防。特別是"拉三"、"拉四"、"前飛"、"背飛"、"雙快一遊動「及主攻手徐真的跳發球、李建新的後排進攻和陳剛的攔發球(後來國際排聯更改規則,禁止攔發球)都是由中國隊發明並率先採用的最先進技術,後來被世界諸強所紛紛效仿。接下來,中國男排在1978年的第8屆世界男排錦標賽上又取得了第7名的好成績。中國男排巔峰時期的真正實力,專家普遍認為應該排在世界第2名,僅次於前蘇聯隊。但由於各種原因,中國男排遺憾地錯失了三次爭金奪銀的良機。第一次,是1980年第22屆前蘇聯莫斯科奧運會,由於政治原因,中國抵制參賽。第二次,是在1981年的第3屆男排世界盃上。中國隊首戰對陣排名世界第2位的古巴隊,以摧枯拉朽、勇不可擋之勢輕鬆地先下兩城。在第3局大比分領先,即將取得比賽勝利時,遺憾的事情發生了。全隊最主要的得分手"網上飛人"汪嘉偉在一次扣球後落地時,腳踝不慎骨折,導致不能繼續參加比賽,中國隊反勝為敗。此後又缺席了餘下的6場比賽,使球隊進攻威力大打折扣,最終僅名列第5名。第三次,是在1982年第9屆世界男排錦標賽上。中國男排兵強馬壯準備充分,正處於歷史鼎盛期,加上在此前巴西"小世界盃"賽上,戰勝世界頭號強隊前蘇聯隊。全隊士氣如虹,準備一鼓作氣奪取冠軍。然而賽場風雲變幻莫測,中國隊在接連戰勝巴西、波蘭、韓國等世界強隊後,卻因輕敵和比賽作風不過關而敗於弱旅阿根廷和日本隊。最終,再次遺憾地名列第7位。儘管如此,兩屆世界盃第5名和兩屆世錦賽第7名的戰績,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男排的歷史最好成績。
五,中國男子籃球隊。
中國男籃中鋒穆鐵柱捧起獎盃。
中國男籃在亞洲賽場上是最具有統治力的球隊。1974年重返國際賽場後,錢澄海率領的中國男籃便在1975年亞洲男籃錦標賽上,以9戰全勝的驕人成績榮膺冠軍。此後,在亞洲賽場上一直處於絕對優勢的無敵地位,又連續蟬聯了4屆亞洲男籃錦標賽冠軍。當年的著名球員有穆鐵柱、匡魯彬、張衛平、邢偉寧、張大維、柳繼增、何巨華、黃雲龍、孫鳳武、李亞光、李秋平、嵇照光、張斌、王立彬、劉建立、郭永林、張勇軍、王非、宮魯鳴等人。
六,中國男子足球隊。
中國男足球員古廣明帶球突破對方防線。
如果提起近十多年來的中國男子足球隊,大家一定會怨聲載道、氣不打一處來。但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中國男足可是不折不扣、數一數二的亞洲強隊。1980年,我國歷史上僅有的幾名大學本科出身的優秀「國腳」及主教練之一的蘇永舜開始執掌中國男足教鞭。講究技術配合、控制場上局面、重視進攻效率的蘇永舜很快將廣東隊短傳滲透、兩翼齊飛、靈活多變的技戰術精髓成功地移植到國家隊中。中場核心容志行精準的傳切組織、"泥鰍"古廣明的快速盤帶突破、黃向東的"遠程炮彈"、"坦克"左樹聲的全場拼搶迅速使中國男足發生了脫胎換骨的進步。首先,在第12屆西班牙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小組賽上,以4比2的較大比分戰勝了十多年的剋星亞洲老牌強隊朝鮮隊,闖入亞大區四強。在接下來進行的四強賽中,首戰以3:0的絕對優勢戰勝1980年第7屆亞洲杯新科冠軍、當屆世界盃預選賽最大出線熱門科威特隊。緊接著,又分別以4:2和2:0的比分力克西亞勁旅沙烏地阿拉伯隊。最終取得了6戰3勝1平積7分(當時,國際足聯規定勝1場積2分)的成績,處於絕對領先優勢。只要在最後一場比賽中沙烏地阿拉伯隊不輸給紐西蘭隊5球以上,中國隊將勝利進軍西班牙。然而沙烏地阿拉伯和紐西蘭隊的骯髒交易及規則和賽程的缺陷斷送了中國隊的大好前程。如果,當時不計算大洋洲紐西蘭隊的成績,只比較三支亞洲球隊的比分,中國隊是絕對的亞洲第一名。蘇永舜遺憾的引咎辭職後,曾雪麟出任國足主帥。同樣將北京隊"小、快、靈"的打法帶到國家隊,並很快收到成效。在1984年印度尼赫魯金杯賽上,憑藉"矮腳虎"趙達裕的絕殺,以1:0戰勝由比拉爾多率領的世界足球豪門1978年第11屆世界盃冠軍阿根廷隊,震驚了整個世界足壇。最後在決賽中,中國隊僅以1球之差,敗給1982年第12屆世界盃季軍得主波蘭隊而屈居亞軍。接下來在同年舉辦的第8屆亞洲杯足球賽中,中國隊力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隊等勁旅,取得了亞軍的歷史最好成績。後來,這支球隊由於在1985年第13屆世界盃足球錦標賽亞洲區預選賽中,因心理壓力過大、心情急躁而敗於中國香港隊,被迫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