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政治:馬原常考古句及含義(匯總)
考研政治:2021考研的考生部分已經開始備考政治了。政治也是我們不能忽視的一門學科,剛複習的階段一定要有規劃,後期才能做到臨危不亂。本文整理2021考研政治:馬原常考古句及含義(1)。
1.元氣是構成世界的本體
這句話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點。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肯定世界的物質性,並力圖從某種具體的實物中尋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國古代的五行說,古希臘、羅馬關於水、火、氣是世界本原的學說。
典型句子有:「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氣者,理之依也」、「天地合氣,萬物自生」、「太虛即氣」、「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五行之氣、天與人相交勝」、「水是萬物的始基」、「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礎」等。
2.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這句話把「天」看成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或天意,所以這句話是客觀唯心主義的,而且它還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又屬於形上學的觀點,形上學用孤立的、靜止的觀點看問題,否認事物內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形上學的典型句子有:「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白馬非馬」、「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飛矢不動」等。
3.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這是一種只見聯繫不見區別的相對主義觀點。
4.「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與「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前一句是辯證法觀點,後一句是詭辯論觀點。任何事物都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第一句的意思是在人第一次踏入河水中的時候,人與河水相對靜止,人是踏入了同一條河流中;而河水是處於絕對運動的狀態當中,因此當人再次踏入河中,河水已經流動,人是無法兩次踏入同一條河的。
這句話承認了絕對運動,也承認了相對靜止,因而屬於辯證論。第二句話意思是說河水永遠在流動,隨著人的「踏入」,河水依然不斷流淌,人永遠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
這句話認識到了河水的絕對運動,卻沒有認識到人在第一次踏入河流中,人與河水的相對靜止關係。這種只承認絕對運動,而否認相對靜止的觀點屬於詭辯論。
5.心誠則靈,心不誠則不靈
這句話誇大了意識能動作用,是唯心主義觀點。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