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兩天,疑點重重的烏航德黑蘭空難吸引了全球關注。9日下午,烏克蘭安全委員會表示,飛彈襲擊、恐怖襲擊以及由於技術故障導致引擎爆炸等因素是波音737客機在伊朗墜毀的主要原因。但具體過程仍是個謎。就此,唐駁虎結合專業知識和大量現場資料,進行了詳實的分析解讀。 文/鳳凰新聞客戶端榮譽主筆 唐駁虎
就在全球還在驚訝於伊朗反擊的同時。又有一架烏克蘭國際航空的PS752航班(德黑蘭-基輔)在德黑蘭起飛後,僅僅3分鐘後就信號中斷墜毀。
由於墜毀的時間、地點非常敏感,這起民航事故也震動了全球。
這架機齡僅3.5年的波音737-800客機,在當地時間清晨06:12起飛,06:15正常爬升到2400米海拔高度時信號突然立刻消失。
由於德黑蘭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海拔1000米,所以此時離地實際上僅1400米高度。起初人們一般判斷,一起飛就被擊落的可能性不高。
認識是逐漸提高的,謎底是慢慢揭開的。隨著各方資料的揭開、信息的豐富,伊朗防空力量高度緊張,誤發飛彈擊落客機,逐步成為唯一合理的解釋。
【客機自身狀況完好,一切狀態正常】
的確,當地居民已經在日出前的夜色中,拍到飛機帶著火球下墜的影像,最後爆炸。而地面殘骸散落遍地,沒有砸出大坑,說明是最後階段空中解體。
Loaded: 100.00%
Picture-in-Picture
PauseCurrent Time 0:29
/
Duration 0:34
FullscreenMute
自動播放
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聲明,這架機齡僅3.5年的波音737-800,2016年交付,1月6日剛完成新一輪定檢,並未發現任何技術問題。
墜毀客機的近期飛行記錄
定檢前後,這架都在正常飛行,執行商業航班任務,前序航班便是基輔-德黑蘭,19:50-01:05正常完成,意指不可能是嚴重機械故障。
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PS752航班,德黑蘭-基輔,前一班是從基輔飛來德黑蘭
同時航空公司公布機組成員信息,指出德黑蘭被視為有難度的特殊航線,調配了雙機長機組執飛,駕駛員資質都很強。
(這是高原航線、特殊航線的國際慣例,一般的客機航班只需1名機長+1名副駕駛)
機長Volodymyr Gaponenko,擁有11600小時737飛行經驗,其中5500小時擔任機長;
教員Oleksiy Naumkin,擁有12000小時737飛行經驗,其中6600小時擔任機長;
副駕駛Serhii Khomenko,擁有7600小時737飛行經驗(這個資歷也完全可以做機長了)。
PS752航班的近期起降時刻
3位駕駛員都經驗豐富,起飛時共同監督駕駛,不可能出現低級操作失誤,而且失誤也不可能造成飛機瞬間失聯、起火、空中解體。烏克蘭航司明確宣布,不背這個鍋。
飛機機齡這麼新,剛完成定檢,起飛後的飛行姿態一直正常,天氣狀況晴朗良好,正常起飛3分鐘,就突然信號中斷,空中帶著火球墜下來。這顯然是出了極不尋常的事情。
【事發半小時伊朗就宣稱機械故障,極不正常】
伊朗官員等在事發不過半個小時之內,就立刻迫不及待地宣布飛機是由於「技術故障」墜毀,這非常反常,此時墜毀現場都還沒到,憑什麼判定是技術故障的?
伊朗航空官員堅稱,這是發動機故障引發的起火及墜毀。這也完全不符合航空常識,因為技術故障不可能同時造成如下狀況:
1、發動機故障後飛機有高度有速度,還有搶救時間,雙發同時出故障的概率極低,單發故障可以返航;
2、發動機起火,飛行員可以切斷油路;
3、最主要的是機上有多重供電系統,不會立刻影響通訊。
但失事飛機飛行員並未報告任何異常狀況,飛機是突然間中斷ADS-B廣播信號與對外通聯的。
廣播信號消失前,飛機起飛過程的速度(黃色)與高度(藍色)圖表
至於一架3年機齡的波音737-800飛機突然在空中解體,那更是除非被放了炸彈,絕無可能。
所以只能是由於「斷電」導致通信中斷,什麼能同時造成飛機斷電、起火和解體呢?最大的可能還是飛彈、炮彈和炸彈。
飛機失聯前後的航跡。報告顯示,飛機的路線表明飛機最初是從機場邊界向西行駛,在出現技術問題後向右轉,並在墜機事故發生時正試圖返回機場。
而從殘存的飛機殘骸看,機上有多處由外而內的衝擊彈孔,顯示是外部彈頭破片殺傷導致,而非內部放置的炸彈。
【網上已經出現飛彈殘骸】
同樣在消息曝光僅半小時,約旦媒體Al Hadath就在推特上表示,飛機是伊朗防空單位錯誤地擊落的。隨後該媒體又更新多條消息,堅稱飛機系飛彈擊落,而非技術原因墜毀。
而今天網絡上已經出現了照片,指認疑似在墜機地點附近,發現的俄制「道爾-M1」防空飛彈殘骸。而圖中植被、環境與光線也與墜機現場相符。
圖片中溝渠裡的飛彈殘骸,完美符合道爾-M1近程防空系統使用的9M330/331飛彈的頭部特徵。
根據歷史圖像,道爾-M1確實可以產生類似的殘骸
這種飛彈的戰鬥部(俗稱彈頭)位於彈體中部,而最前端的部位是制導頭。爆炸後常常能較完整地留下前部引導頭。
根據查詢該型飛彈的手冊,其高能破片式戰鬥部專門對低空目標優化過,重量約17公斤,爆炸時產生一個環狀殺傷區,高硬度鋁合金預製破片1870塊,飛行速度可以瞬間達到4.6倍音速。
【伊朗在德黑蘭部署「道爾」作為近程防空】
2005年11月,伊朗與俄羅斯籤訂價值7億美元的合同,購買了29輛「TOR-M1」防空飛彈發射車。每輛發射車是雷達與飛彈合一,可載8枚飛彈。飛彈是垂直發射的。
2007年,俄羅斯交付了全部29輛發射車(單價約2400萬美元)。此後多次在伊朗閱兵中亮相。
蘇聯軍隊設計這種飛彈,本來規劃是給陸軍作為機械化部隊野戰伴隨防空所用,北約編號稱之為SA-15「Gauntlet」(鐵手套)。
但伊朗實際上把它用做要地防空的末端、低空防禦武器。主要部署在首都德黑蘭地區。
這種飛彈的制導方式為無線電指令引導,依靠地面發射車的雷達波束指引,飛向目標。
飛彈彈重167千克、彈長2.895米、彈徑0.235米、翼展0.65米。有效射程範圍為12 公裡,有效攔截高度為10-6000米。
伊朗在德黑蘭地區部署了多套近程防空系統,以確保首都安全
德黑蘭位於伊朗北部內陸,靠近裏海
【伊朗地區客機遭飛彈誤擊,這是第二次了】
歷史上由於防空部隊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導致未正確識別目標而誤擊民航客機的很多。
在1988年7月3日兩伊戰爭結束前,伊朗航空公司從阿巴斯港飛越波斯灣,前往阿聯杜拜的IR655號班機(空客A300)就是該地區前一架被誤擊的客機。
當時在波斯灣護航的美國海軍飛彈巡洋艦「文森斯」號(USS Vincennes)以為是來襲的伊朗F-14戰機,發射2枚「標準」-2艦空飛彈,將客機擊毀。
機上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包括38名非伊朗人、66名兒童、1名孕婦全部罹難。
事後,美國向248名遇難伊朗人的家屬,支付了1.318億美元作為賠償(每名領工資遇難者30萬美元、不領工資遇難者15萬美元)。
此前僅4小時,伊朗剛剛對位於伊拉克境內的美軍基地發動了飛彈襲擊,高度防備美軍可能的報復(雖然川普最後放棄了)。
在精神高度緊張的情況下,在黎明黑暗的天空中,PS752航班作為可能是德黑蘭機場的首架出港航班,躍升出現在天空上,正好進入雷達視野,發射手慌亂之中發射了飛彈,非常有可能。
飛機主體最後的主要散落地點
【機上遇難的大多是伊朗人或伊朗裔】
機上不幸遇難的176名乘員:
82名伊朗人(多為假期結束返回烏克蘭大學上課的留學生,東正教聖誕節為1月7日,寒假一般為新年前-東正聖誕,10~15天)
63名加拿大人(據說多為伊朗裔,在聖誕-元旦假期回國探親後,從基輔轉機回加拿大。)
從伊朗到加拿大因為沒有直航,基輔又正好處於大圓航線附近,距離最短,能夠接上同一家航司從基輔飛往多倫多的PS241航班。
11名烏克蘭人(3名機組、9名乘務組,2名乘客)
10名瑞典人、3名德國人、3名英國人和4名阿富汗人
176個人的生命啊,就這樣葬送這場戰爭遊戲中了。應當默哀。
尤其是伊朗,在這輪對抗當中,損失了蘇萊曼尼這位高級將領以及多位隨從,56人在蘇萊曼尼葬禮上因擁擠踩踏而遇難,這次又有82名伊朗人、幾十名伊朗裔因飛彈誤擊而遇難。
這的確是損失嚴重,誘發的事故也顯示了伊朗國家的組織水平,部門之間的協調能力有欠缺。
美軍阿薩德基地的總體命中圖,9個點被擊中,除了機庫外,就是跑道,沒有營房
而美國只損失了去年年底火箭襲擊的1名承包商,昨天夜間飛彈襲擊的幾個機棚和1~2架無人機而已。
無論如何,伊朗不斷升級的地區緊張局勢正在成為全球航空業無法忽視的現實風險。
墜機事故發生前後,已有多個國家的航空管理部門要求國內航空公司繞飛或停飛伊朗和伊拉克,有的航空公司乾脆宣布停飛中東地區。
雖然川普已經在講話中宣布,暫不採取進一步軍事行動,但也明確對伊朗劃出幾條紅線:不得擁核、不得殺傷美國人員,當然還有隱藏的不得封鎖荷姆茲海峽。
伊朗和美國的下一步鬥法,依然需要密切觀察。為機上176名不幸遇難者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