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和消費升級的持續,大家對休閒食品的消費逐漸增多,就連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瓜子也不例外。
常說道小生意成就大企業,在二十年前我們很難想到僅憑一粒粒的瓜子就能誕生一家市值高達83億的上市公司,但恰恰瓜子創始人陳先保做到了。
棄官從商,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洽洽香瓜子是合肥華泰集團旗下的品牌,它開創了香瓜子的煮製工藝,實現了產業規模化、機械化的生產流程。經過多年來的沉澱,目前洽洽已經成為炒貨行業的第一品牌。在袋裝瓜子領域的市佔率已達到70%。
而其背後的靈魂人瓜子大王陳先保曾以60億的身家登頂安徽首富。對於恰恰瓜子我們都不陌生,然而其創始人陳先保多數人並不了解。
陳先保於1959年生於安徽省合肥市,從小學習成績優異。早年從無錫輕工業學院(現江南大學)畢業後,便被分配在安徽省商業廳管轄的糖菸酒公司做管理工作。
要知道,在當時能得到這樣一個鐵飯碗的工作可以說是非常幸運了,當然陳先保也非常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
在糖菸酒公司,陳先保任勞任怨,加班對他來說都是家常便飯。憑著這股子拼勁,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陳先保已經是國企裡的科級幹部。
然而,骨子裡的不安分,讓他毅然辭去了當時令人羨慕的「鐵飯碗」,選擇下海經商,這也意味著他十餘年的國企生涯的結束。
1995年5月,陳先保租了一個老廠房,創辦了合肥華泰集團,主要生產一種兒童冷飲棒棒冰。當時,兒童冷飲市場方興未艾,競爭對手不多,再加上他獨到的經營策略和創新思維,他的棒棒冰一經推出,便十分受兒童們的青睞。
沒有多長時間,華泰的年銷售額就達到了近八百萬元,陳先保因此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而他的華泰集團也得益於從小作坊成長為當地的知名企業。
帶領企業轉型,「洽洽」瓜子面世
在陳先保的經營之下,他的冰棍生意如日中天。但隨著同行的競相模仿,加上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市場也逐漸趨向飽和。在這種情況下,陳先保不得不考慮轉行!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陳先保看中了另一個更不起眼的行業。他發現炒瓜子是一個很火卻沒有太大競爭的商機!
在決定進入這個行業之前,他就在想如何解決炒瓜子的兩個痛點:一是吃多了容易上火,二是嗑起來很容易弄髒手,因為當時大部分的瓜子都是炒出來的。
於是,為了避免這兩個問題,陳先保找來一種新瓜子,嗑起來不會髒手而且這種瓜子煮後更好吃!
當然,陳先保的煮瓜子並不是把瓜子放到水裡煮那麼簡單,而是要形成一套獨特的工業化生產程序。改炒為煮,首先將葵花子與多種中草藥通過特殊調配後"煮"到一起,還要經過二輪篩選、精選、手工選等多道工序,力求顆粒飽滿、品質優良。
而他在包裝上也是下足功夫,為了與其他品牌區別開,當所有的瓜子都採用塑膠袋包裝時,他卻選擇了用牛皮紙包裝,這樣具有很高的辨識度。能讓消費者一眼就能記住。
值得一提的是,陳先保特別注重細節,在初期每包洽洽瓜子裡面都有一張文化卡片,這樣可以讓消費者邊吃瓜子邊接受精神糧食的薰陶。
其次,為了提高恰恰的知名度,陳先保更是耗資400萬花在廣告營銷上,一時之間讓恰恰瓜子家喻戶曉。
同時他又積極鋪貨,經他了解,像瓜子這類休閒食品主要消費陣地就是臨街的小賣部,於是他把洽洽瓜子鋪到了他能鋪進去的所有小賣部。
1999年,具有入味、香酥、不髒手、不上火等特點的「洽洽」瓜子面世,並迅速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產品供不應求,第一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3000萬元。
而之後更是一路高歌猛進,2000年洽洽瓜子銷售額突破1億元,2001年洽洽瓜子銷售額突破4億元。從2007年開始,洽洽連續3年的銷售額都超過15億,無可爭議地奠定了瓜子第一品牌的強勢地位。
賺來90億身家,公司市值高達80多億
2011年3月,陳先保帶領洽洽食品成功在深交所上市。作為「炒貨第一股」,洽洽大受追捧,陳先保的身家也一路飆升至三十億元。到2012年,陳先保以30.67億元的身家成為安徽首富。
此外,洽洽還曾先後獲得中國農產品加工企業50強、中國食品工業百強企業、安徽省民營十強企業、出口創匯二十強企業等諸多榮譽稱號。
而近年來,符合健康潮流的堅果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風口,市場規模已達到千億。為了避免遭遇增長瓶頸,洽洽食品已經將觸角伸向堅果行業,旗下的每日堅果未來將是三隻松鼠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如今,美國、東南亞已經成為洽洽食品的重要海外市場,洽洽更是斥巨資在泰國建廠提高競爭力,未來公司的海外市場營收佔比有望進一步提升。
而陳先保在事業成功的同時,也收穫了財富。根據胡潤百富榜顯示,陳先保的身家已高達90億。
尾聲
如今的洽洽在袋裝瓜子領域保持了70%以上的市場份額,毫無疑問是該領域的龍頭企業。
陳先保小小的一次創新,並不是拿出了很多的不同產品,而是讓在細節上做了一點改進。卻因此抓住了消費者的心!
因此,這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反思,營銷是法寶,產品是王道,有了這些,哪怕是小生意,都能做出它的商業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