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了解我國安徽省的姚德芬,她是當時「世界在世的第一女巨人」,曾以2.36米的身高打破金氏世界紀錄。但這種世界第一帶給她的是無窮無盡的病痛折磨,巨人症使得她摔一跤都有生命危險。
無獨有偶,我國內蒙古的鮑喜順也是2.36米,他曾是全世界身高最高的人。但相比著姚德芬,巨人身高帶給他的有不幸,卻帶來了更多「後福」。56歲他才遇到真愛,並老來得子。
無論從年齡和身高方面預測,這個孩子很可能會遺傳到些不好的東西。但夫婦二人還是不顧醫囑,堅持生下了他。12年過去了,這個孩子是否也變成了一個小巨人,又或者像「藍眼睛女孩」一樣不幸呢?
巨人體型帶來的坎坷半生
1951年,鮑喜順出生在內蒙古赤峰,他家裡生活條件很差,鮑喜順念到小學就回家幹活了,連漢語都不會。但後來他卻做過軍人、運動員、演過戲。這一切,都是身高帶給他的機遇。
小學時,鮑喜順只比平常的孩子高一點。但他15歲後,長個兒速度卻好像偷偷吃了化肥。短短五年內,他就長到了兩米多。家裡人沒往巨人症的方向想過,鮑喜順就過著普通人的日子,掙錢吃飯,攢錢想娶媳婦。但因為身高的原因,他的生活很不普通。
首先就是吃飯,鮑喜順一頓得吃一斤飯,就這樣還吃不飽,經常得餓著肚子幹活。沒學歷的他什麼都幹,蓋過房子,修過路。蓋房子這種重體力活他做得相當不錯,別人扔泥都是彎腰-鏟泥-往上揚,做多了會非常累。他倒好,手大如蒲扇,拿鐵鍬像拿小勺,長得幾乎有房子那麼高,一伸手就能把泥、工具什麼的放上去。
衣著方面,鮑喜順長得很費布。做一身衣服要五米布,普通人都能做兩身衣服了。他也買不到鞋子,都是母親幫他做鞋子。住宿和出行可想而知也是不便,不過彼時他沒什麼錢,只能忍著這種不便,繼續生活下去。
20歲那年,鮑喜順迎來第一個轉機,這種轉機是傷病換來的。因著幹活時常常外宿,鮑喜順得了風溼性關節炎(一說醉酒摔傷了腿),父親領著他去瀋陽看病,結果偶遇瀋陽軍區軍體大院的一個教練。這個教練成了鮑喜順的伯樂,免費幫他看病,帶他參軍,還使他成為一名籃球運動員。
鮑喜順跟著教練,能吃飽,住得好,身高在一群籃球運動員間也好像沒那麼離譜了。這段日子是鮑喜順年輕時最幸福的時光,但好景不長,鮑喜順的腿是治了,但沒治好,訓練時跑不動,他還有些想家。兩年後,他又回到家鄉務農。
彼時鮑喜順二十多歲,正是被催婚的年紀,家裡人試著幫他張羅親事,但他太高了,沒有姑娘看得上他。相親上的挫敗對鮑喜順來說是種很大的打擊,他漸漸由靦腆轉為自卑,深居簡出,害怕與外界接觸。樹欲靜而風不止,鮑喜順的高遠近聞名,有記者採訪鮑喜順,他卻很是不喜,他說記者採訪完就走了,幫不了他,他還是得過窮日子。
子欲養而親不待。鮑喜順40歲那年,母親去世。兒子的親事是母親心目中最大的牽掛,她臨終還幫他趕製了三雙棉鞋,生怕鮑喜順將來沒鞋穿。
功成名就的新煩惱
因著身高,鮑喜順曾在電視劇《格格要出嫁》裡飾演金剛,這是他的一段演藝經歷,但未使其進入演藝圈,雖未給他的生活帶來特別大的影響,但卻使他的名氣在當地更大了一點。
2004年,鮑喜順的第二個轉機來了,彼時他53歲。開火鍋店的辛幸得知鮑喜順的特殊之處後,誠懇地邀請鮑喜順幫他的店做促銷迎賓。鮑喜順想重新看看外界,便答應了辛幸的邀約。迎賓活動使得鮑喜順深刻意識到,人們對他的巨人身高更多是驚奇,少有鄙視,而且巨人身高還能幫他賺錢。
迎賓活動結束後,鮑喜順請求與辛幸再次合作。辛幸答應了他,讓他做自己文化公司的形象大使。宣傳效果很是不錯,兩人得到了雙贏。《北方新報》的記者湯軍還為鮑喜順做了一系列報導和活動,使他出了名,還為他做了全面的身體檢查。結果顯示,鮑喜順並未患有巨人症,而是自然生長到這麼高的。
湯軍也是個點子鬼才,立馬想到可以為鮑喜順申請世界紀錄。次年,2.36米的鮑喜順拿到了吉尼斯頒布的證書,證明他是當時的世界自然生長第一高人。名利滾滾而來,鮑喜順的很多願望都有人爭著為其實現。他不光與當年的教練重逢,有人還為他和他94歲的父親修建了一個「巨人之家」,造價突破15萬元,卻不用鮑喜順出一分錢。
連鮑喜順的母親最擔心的他沒鞋穿的問題也解決了。有德國的製鞋廠商與鮑喜順達成協議,願意為其定做鞋子。功成名就的鮑喜順解決了一部分困難,又因著身高有了新煩惱:乘電梯得駝背彎腰,住酒店得接床;上飛機要坐兩個位子,還得坐加長車;籤字時需要彎很大幅度的腰……但這種煩惱與之前的相比,是種甜蜜的煩惱。
巨人的美滿家庭
2007年,鮑喜順和夏淑娟結了婚。這年鮑喜順56歲,妻子28歲,他比嶽父還大3歲。妻子也是正常的1.68米身高,比鮑喜順低了0.68米。但二人認識了一個月就領證了,可謂閃婚。鮑喜順對妻子很滿意,他表示二人非常合得來,很是和諧,就與常人一樣,也認為妻子是他的真愛。
其實,夏淑娟的父母不是沒有過反對,他們說:「你圖啥啊,啥樣的男人你找不到?非得找他?」夏淑娟則表示,她覺得鮑喜順能讓她過安穩舒服的日子,這就夠了。但二老還是出席了這場婚禮,送出了祝福。婚後,鮑喜順以其所作所為贏得了夏家的認可,他和夏淑娟從未吵過架,非常寵她,二老也漸漸放下了芥蒂。
後來,夏淑娟有了身孕,鮑喜順很緊張,便帶她去醫院,詢問醫生的看法。醫生表示,生孩子很可能會遺傳到鮑喜順的身高,並不建議二人要孩子。鮑喜順老來得子,很是糾結,怕孩子吃自己吃過的苦。但夏淑娟非常想做一位媽媽,這才堅持生下了天佑。天佑滿月時,還沒有鮑喜順的兩隻大手合起來大,鮑喜順就用手當搖籃,託著兒子睡覺。
而今,12年過去了,天佑一直很健康,身高雖高於1.6米,但高得並不離譜。夏淑娟表示,孕育孩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現在二胎放開了,她還想再要個孩子呢。鮑喜順則表示隨緣,他也不會將孩子刻意往籃球上培養。不過,他會讓孩子做個有文化的人,既學蒙語,又學漢語,做個蒙漢文化的合格傳承者。
2009年,土耳其人蘇丹·科森憑藉2.47米的身高刷新了鮑喜順的記錄,使得鮑喜順成為了第二高人。但這又如何?遠超常人的身高給他帶來了很多痛苦,卻也使得他有了許多後福。而今鮑喜順的生活已經因為他的巨人體型變得幸福、美滿,性格也變得自信和樂觀,這樣已然足夠。
鮑喜順也不是得志便猖狂的人,他懂得感恩,始終不忘自己的第一個伯樂——發掘他的教練。他說,他永遠不會忘記教練的恩情,定會常攜妻子和孩子登門拜訪。相比著安徽省罹患巨人症的姚德芬,他幸運和幸福得太多太多。
對於鮑喜順不聽醫囑執意生子之事,也只能說,他很幸運。但這樣的事並不值得效法,對優生優育還有產檢,人們再重視都不為過。畢竟哪怕有萬分之一的概率會發生不好的事,一旦發生,那便是一萬分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