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刻頭條
8月7日,在如期舉行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宣布,由於美國的限制令將於今年9月15日起生效,屆時,華為自主研發的領先全球的麒麟9000晶片可能會因無法繼續製造而成為絕版。面對中美貿易摩擦的長遠影響,相對嚴峻的國際形勢將長期存在,在關鍵領域尤其是工業軟體領域,國產化替代已經提上日程。作為國內領軍的工業設計軟體企業,浩辰軟體自創建以來就一直堅持自主研發,三十年砥礪前行,成為擁有全球最大的移動CAD用戶群的國產軟體,成為國產化替代的最佳範例。
自主為基,堅守陣地
當前,我國正加快推動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作為智能製造的關鍵支撐,工業軟體對於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不但如此,隨著近年來科技戰的不斷發酵,我國工業軟體的短板開始大量浮出水面,這更預示了加速推進我國戰略轉型迫在眉睫。雖然經過多年發展,國產工業軟體取得一定的進步,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著明顯的差距。這其中,既有我國工業軟體基礎研發薄弱、積累不足等因素,也與缺乏應用有很大關係。但隱藏在這些短板中最核心的因素仍然是自主可控問題,這也是當下美國制約我國眾多企業和高校的利刃,刀刀見血!
面對當下美國的步步緊逼,中國眾多龍頭企業被其數次打壓,無疑對中國部分企業和群裡的自信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無論是從技術層面還是精神層面,自主可控都是我國科技領域的基石,只有基石堅定,祖國的上層建築才能穩固。浩辰CAD作為中國具有自主內核的國產CAD軟體,始終堅持走在自主可控的道路上,打造不受制於人的中國軟體。而在不計其數的中國企業中,浩辰只是其中的一份子,中國工業軟體的發展進步還有眾多如浩辰軟體一般的企業在不斷推進。
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企業層面,中國正在不遺餘力推進智能製造的轉型,大力發展工業網際網路,隨著信息化和工業的融合,智能技術的引進,中國工業軟體的話語權必將越來越多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創新自驅,全面發展
工業軟體需要在生產實踐中與各種知識融合,進而更新迭代,因為它不是單個分散的技術,而是一個複雜的體系,對各個學科的知識都有較高的要求。尤其是涉及到製造行業,工業生產需要對軟體的精度、穩定性、可靠性嚴格控制。正如美國制約華為導致臺積電的斷供,晶片需要以納米為單位計算,精度越高對技術的要求也越高。這些都需要在應用中不斷調整、擴充、完善,不可能一步到位。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用」是工業軟體之母。
所以,壯大工業軟體自主創新才是最根本的驅動力。尤其是高端的工業軟體,「拿來主義」只能自欺欺人,唯有從基礎做起,寫好每一行代碼,做好每一個應用模塊。更為關鍵的,是要為國產工業軟體打造良好的應用生態。另一個關鍵點在於必須加強產學研協同合作。通過專業科研人才的基礎架構,再結合實際應用中的經驗,不斷在「用」中層層突破難題,以提高穩定性、實用性、成熟度。
當下中國工業軟體由於受到市場、資金、人才等各方面的限制,在自主和創新方面與國外軟體差距較大,為此,浩辰CAD從最基礎的代碼開始到每個模塊的應用,一級一級突破,至今已經完成了移動端、網頁端、電腦端的跨平臺生態鏈;同時積極促進協同應用,打造二次開發生態圈,堅持創新不止,步履不停!自主可控,創新突破,不僅是浩辰CAD的核心競爭力,也是當下中國工業軟體亟需打造的核心競爭力。科技面前,只有掌握了話語權才能掌握制動權,中國工業軟體的發展需要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貿易戰的升級,只會加速中過科技力量的推進,加速中國製造行業的轉型升級!
隨著智能製造往數位化深水區挺進,作為工業網際網路大腦的工業軟體的支柱性作用愈發突出。毫無疑問,國產工業軟體廠商當自強。一面是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一面是外部軟體的「斷供風險」,如何變外驅為內驅?這需要多方共同的努力。對於廠商而言,毋庸置疑,加快自主創新。儘管我國的工業軟體起步較晚,但是浩辰CAD的成功範例也讓更多的國產軟體看到了彎道超車的希望,在自主創新的驅動下,全面國產化替代的一天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