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專業是「大坑」?

2020-12-14 騰訊網

關注識荊,用知識改變階層

寫在前面

從美國總統威爾遜的公共行政學說,到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美國總統裡根政府的新公共管理運動,這門學科的發展史上充斥著帝王將相的大名。在國外,公共管理或許是對廟堂之上實踐的總結和反思,但在中國,它還離得足夠遠。

在談到大學讀「公共管理類」專業是什麼樣的體驗時,大部分過來人的經驗是:有的倍感迷茫,不知學習了什麼;有的深表無力,表示學習知識雜亂,不清楚重點;還有的人擔心該專業將來的就業方向和就業前景……

綜合周圍人談的經歷和在網上看的資料,大多數人對公共管理專業秉承著「吹水打雜,非勿報」的態度,那麼公共管理專業究竟學些什麼?它的框架結構和知識真的那麼難以參透嗎?大家是否真的不應報考此類專業呢?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一下這些問題的答案。

其實對大家來說公共管理並不陌生,甚至很常見,如最近鬧得人心惶惶的新型冠狀病毒事件。它所涉及到疫情的源頭治理、應急管理、政府決策等都屬於公共管理專業研究的範疇。

公共管理,顧名思義,就是對公共事務的管理。具體可以理解為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或者第三部門,將科學管理理念、手段等運用於管理公共資源、社會問題等公共事務,強化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績效和公共服務品質,以實現公共的福利與公共利益。

良好的公共管理可以消除管理漏洞,為百姓提供滿意的服務,反之,水平低下的公共管理則會損害政府公信力,影響百姓正常社會生活。

客觀來說,公共管理相較於會計、法律等專業,學習的知識更加綜合、「雜亂」,更多地符合「通才式」培養的特點,這也就導致某些上課沒有投入的人或對專業知識不感興趣的人往往會越學越迷茫。同時,公共管理是一門社會指導性學科,既作為一種管理工具助力社會治理,也塑造了基礎的為社會服務的理念價值,因此,雖然名為「管理」,實則更多地偏向「服務」

那麼作為宏觀層面的公共管理,它下面的二級學科都包含哪些專業?各類專業間又有何不同?

首先,公共管理從學科意義上來講,包括了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等專業。

在全國院校中公共管理學院開設的專業類別大致由以上幾種專業構成,當然也存在特殊設置的專業,在此不加贅述。

第一個專業——行政管理專業,俗稱行管。說到行政管理,大家腦海中立刻浮現的想法就是與政府相關,的確行政管理起源於政府運用國家權力對內對外管理工作,但是發展至今,行政管理專業也同樣適用於企業管理。

第二個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俗稱公管。主要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技術等方面的知識以及應用這些知識的能力,能在教科文衛等公共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的人才。

第三個專業——勞動與社會保障,俗稱勞保。該專業除了要學好管理學、社會學等相關專業的基礎知識外,還要了解掌握中外勞動和社會保障理論與實務,以滿足我國後續發展社會保障事業的人才需求。

第四個專業——土地資源管理,俗稱土管。與前三個專業比較偏「虛」相比,土管更偏向技術性一些。除了需掌握管理學知識外,土管還要學習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礎知識,培養測量、製圖、計算機等技能,能在國土、農業、房地產及相關領域從事土地調查、土地利用規劃、土地管理政策法規等工作。如中國需要多少的耕地才能養活14億人?「鬼城」的出現與哪些責任主體相關?這些都屬於土管的範圍。

從課程設置對比分析來看,四個專業都需要學習管理學原理、政治學原理、法學概論等基礎管理課程,培養管理思維。

其中行管、公管的專業相似性最大勞保專業會學習像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等特色課程。而土管專業多設置像土地經濟學、土地資源學等土地相關的課程,會學習系統的軟體技術類操作和建築識圖等知識。

就業前景對比分析來看,公共管理類專業的畢業流向有三條路。

一是都可到企業從事行政工作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如果學校好,可去管理諮詢公司工作。

土地資源管理還從事投資管理、項目發展等,還有的人去了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房屋抵押業務中大展拳腳。公共管理類專業就業選擇多,但具體發展如何還是要看自身能力。

二是報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雖然公共管理類專業知識跟政府管理相關,但是公考考察的主要不是政府管理事宜,而是天文地理加智力測試,因此並不是輕易就能考取,既跟自身學習實力有關,也跟報考崗位、運氣等相關。

目前公考崗位招聘多對中文、法學、金融會計等友好,對行管和公管等來說崗位選擇較少,這也是當前很多想要進體制內的人輔修或考研轉專業的原因之一。

三是讀研深造,現階段保研名額逐漸增加,考研率較高。並且目前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且2020年初國家發布了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的通知,也會使考研保研也會成為新的趨勢。

但要注意的是公共管理專業的競爭很激烈,因為該類專業考研一般不考數學,對於那些數理偏弱的人來說有較強吸引力。而本專業跨專業考研多選擇法碩、會計、金融等。

總的來說,我們認為選專業首先應以興趣為重,歡迎對公共管理感興趣的同學報考。當然,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我們還要考慮專業的就業前景和畢業流向問題。

如果是被迫調劑到公共管理類專業,可以先試著接觸學習一下該專業,如果真的不喜歡,也不要氣餒,認真準備,既可以轉專業,也可輔修第二專業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要點總結:

1.公共管理類專業是一項社會服務類的專業,行管、公管、勞保和土管是主要的具體方向;

2.公共和行管課程設置最為相似,勞保課程偏向社會保障方向,而土管課程設置則偏向土地管理;

3.公共管理專業有三條就業流向,分別為公司就業、體制內就業、讀研深造,三條路各有優缺點。

相關焦點

  • 2020全國公共管理類專業招生: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熱度上升
    公共管理類專業隸屬管理學門類,公共管理類共包含14個具體專業。本文將通過2019年和2020年全國高考普通本科批的招生計劃數來分析公共管理類專業的招生變動情況。
  • 公共管理類專業介紹&就業分析
    公共管理類作為管理學下的一級學科,共包含5個專業,分別是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城市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代碼:120401學位:管理學、教育學、文學或醫學學士公共事業管理,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環境中,政府管理部門和不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政府組織依法對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為主要目的的各項公共事業的發展進行規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以保障和增進社會公共利益公平分配的活動
  • 管理學之公共管理類專業綜述與簡介
    公共管理類:公共事業管理的水平,體現了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在本大類專業中,公共事業管理是一個專門的學科,也是其他專業的基礎專業;其他的專業是公共管理學在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具體應用。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公共事業管理水平,體現了這個國家、這個社會文明程度。在發達國家,公共事業管理學已經有了很長的發展歷史,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公共事業管理也呈現出細化的趨勢;從事公共事業管理的人員,不僅需要公共事業管理學方面的知識,也需要掌握各自不同行業或領域的專業知識,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務。
  •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020年公共經濟管理專業(單考)非...
    為了培養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能熟練地從事政府部門及非政府公共機構管理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經學校批准,2020年武漢大學招收公共經濟管理專業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單獨考試)。
  • 2020年高考:公共管理類專業全息解讀
    公共管理類專業旨在為政府部門和非政府機構以及企事業單位的人事和行政機構培養寬口徑、複合型、應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層次專門人才。公共管理類專業有哪些?哪個專業比較好? 1、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學又稱行政學,也稱公共行政學或公共管理學。
  • 美國公共管理MPA/MPP專業留學的大學排名
    在眾多的美國大學專業中,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對於美國碩士申請的人來說,選擇專業很重要,但是要想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除了看美國大學專業排名之外,還需要了解更全面的申請信息,諸如教學情況,發展前景,就業情況等等問題都是大家需要關注的,下面智課選校帝就拿美國大學熱門專業中的公共管理碩士專業的情況來給大家做個介紹,希望對計劃美國碩士申請MPA的人有所幫助。
  • 公共安全管理專業核心課程,公共管理學導論,管理類備考知識點
    公共安全管理專業核心課程,公共管理學導論,管理類專業備考知識點公共安全管理專業核心課程一、公共管理學概述(一)公共管理的含義與西方國家不同的是,在中國,公共管理不僅是一種理論形態、一種管理公共事務的活動,同時還是一個學科。
  • 公共管理專業很難就業嗎?那不如考個MPA吧
    小編打開某問答平臺,發現大家都對這個公共管理相關專業感到很迷茫,一連幾問各種憂心忡忡的問題。看的小編都對這個考研大熱門的專業有點不太確信了。趕緊開啟強大的搜索技能,深入了解了一下公共管理專業,發現個專業並不簡單,快來一起看看吧!公共管理專業是啥專業?都學啥?
  • 助考研的你讀懂公共管理類的那些「冷門」專業(上)
    f=cp&u=492a34d1445b0423),大家想進一步了解考研中管理學大類下設的公管管理類,通常對於20、21考生可能對公管管理類第一印象就是:不考數學、行政管理、競爭壓力大等,這些印象主要集中在行管這幾個熱門專業,但實際情況是公管類並非所有都火爆,下面結合研招網信息,就公管管理類下設的「冷門」專業進行分析推送
  • 「新時代公共管理知識體系反思與重建」學術研討會暨《公共管理與...
    王滿傳(中央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5公共管理學科知識體系的中國概念、中國話語的幾點看法唐任伍(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原教育部公共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全國MPA教指委委員)6國族建構中的公共話語問題李俊清(中央民族大學,全國MPA教指委委員
  • 英國大學公共管理碩士VS 公共政策碩士,哪個適合你?
    近年來,赴英留學的學生在選擇申請專業時已經不再局限於商科和理工科專業了,申請的專業越來越多元化,尤其是社會科學領域申請的學生越來越多,在這裡,我們來具體分析講解一下公共管理(MPA)和公共政策(MPP)兩個專業的不同點及未來的就業方向。
  • 美研非營利組織管理專業簡介:未來社會組織形態與公共領域的主流!
    雖然非營利組織的管理方式與營利性企業的管理方式有所不同,如何確實的傳達非營利組織的理念及使命,及存在的理由,以期建立非營利組織持續性地成長,其中管理的關鍵是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者如何設立有效的分工,以及明確地描述各個工作職責
  • 什麼樣的人群攻讀MPA(公共管理碩士)?
    公共管理碩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的縮寫為MPA)是為適應社會公共管理現代化、科學化和專業化的要求而設立的,其培養目標是為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培養德才兼備、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複合型的管理人才。要求畢業生成為掌握先進分析方法及技術,熟悉具體公共管理或政策領域的領導者,管理者以及其他公共服務人才。
  • 公共管理研究生案例大賽動員會順利舉辦
    10月25日晚,我院以線上騰訊會議的形式成功舉辦公共管理研究生案例大賽動員會。此次動員會由MPA中心常務副主任張廷君副教授擔任主講人進行介紹和總結,並邀請公共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案例大賽省賽與國賽的參賽代表作為嘉賓進行經驗分享。
  • 全國首屆「勞動教育管理」研究生(公共管理碩士)項目在京啟動
    中新網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 餘湛奕)全國首屆「勞動教育管理」研究生(公共管理碩士)項目啟動暨勞動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研討會24日在北京舉辦。中國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黨委書記劉向兵、全國MP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麻寶斌等出席會議。首屆「勞動教育管理」研究生項目導師與全體研究生參加會議。
  • 美國大學公共關係專業實力院校推薦,成為專業吃瓜群眾
    在美國,公共關係專業大都設置在傳媒學院下。有的院校是直接開設的公共關係碩士專業,部分學校公共關係是其傳媒專業下的一個分支。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幾所提供公共關係碩士專業的實力院校吧。南加大的新聞與傳播學院排名全美第1,南加大的策略公共關係專業就開設在新聞與傳播學院下。南加大的策略公共關係碩士項目提供了很多實用性課程, 包括公共關係研究,評估和洞察力,公共關係寫作,公關案例分析等,所以學生是可以學習到很多實際公關問題的解決方案的。在就業方面,南加大更是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 鄭州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2021考研情報分析來了
    No.1專業簡介一、學科名稱、代碼學科名稱:公共管理碩士學科代碼:1252公共管理碩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縮寫為MPA),又譯公共行政碩士(臺),是為適應社會公共管理現代化、科學化和專業化的要求而設立的,其培養目標是為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培養德才兼備、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複合型的管理人才。
  • 三峽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駱東平一行到訪蘭州大學管理學院
    11月16日上午,三峽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駱東平、公共管理系主任石丹淅、學院辦公室主任梁小龍、公共管理系王恩才副教授、張園副教授、萬蘭芳博士一行六人訪問蘭州大學管理學院。蘭州大學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劉亞軍、副院長苗緒亮、黨委副書記李豔霞等出席交流會。
  • 大坑擋門!小區加裝電梯一波三折,「住改商」業主有沒有投票權?
    桂馨苑小區3單元門口的大坑已經存在119天,大坑所在的位置原本計劃安裝一部電梯,而現在只有一個約1米深的大坑,坑內的積水泛著綠光。這個大坑背後,是小區懸而未決、持續多年的住改商問題。「他們的依據是小區8樓沒有產權證明,以及佔用公共區域未經過表決同意。」嚴莉莉表示,「這樣的理由很難讓人信服,小區七樓八樓是躍層複式,當年的購房發票可以當作『合法權屬證明』。至於佔用公共空間,這些年佔用公共空間最多的就是住改商用戶,他們沒有資格來反對。」
  • 公共管理留學就業方向?哈佛大學的調查結果是?
    公共管理專業留學,適不適合你呢?這個問題還是要從你的職業規劃,是否和公共管理的就業方向相匹配來判斷。下面,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公共管理專業的就業方向。根據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對過去幾年甘迺迪學院約30位來自國內的中國籍畢業生的畢業去向統計結果,及在哈佛政府學院、商學院、法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育學院、人文學院等人文社科院系做的一個小範圍的隨機問卷和訪談情況顯示,過去四年,哈佛甘迺迪學院中國籍研究生畢業後,除非入學之前就是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學生外,至今沒有一人在中央或地方政府部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