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房子不自由,我們的焦慮被這部港劇刺穿了

2020-12-22 騰訊網

「我想我人生的高峰,應該就是五十歲排到公屋的那一天。我沒錢、沒顏、沒將來,有什麼資格談戀愛?毒男的人生軌跡,不用算命就知道,會孤獨一生。」

這段臺詞來自最近熱播的一部港劇《香港愛情故事》,現實又扎心。

去年,TVB出品的《金宵大廈》將靈異題材和現實故事巧妙結合,引得觀眾稱讚。今年的這部《香港愛情故事》雖少了些怪力亂神的恐怖氛圍,卻更多了幾分現實重壓下的殘酷。

雖然劇名將地域限定在了香港,但它講述的卻是當下社會通用的法則。香港的樓市世界聞名,當人們的日常交流三句不離房價時,他們的一切社會關係就與房子扯上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觀眾未必能切身感觸到劇中人因為房子帶來的嚴重焦慮,但毫無疑問,他們正在掙扎的,也是我們目前正在經歷的。

房子是愛情和工作的通行證

「香港是全球房價最高的城市。香港人越住越小,越住越貴,生活難,戀愛更難。」

用寸土寸金來形容香港的樓市並不為過,每平米的房價能夠達到二十幾萬人民幣甚至更多,連內地的一線大城市都無法與之相比。去年的《金霄大廈》就曾吐槽它是全世界「最恐怖、最靈異的鬼故事」。

因此,對於普通家庭的年輕人來說,要麼早早放棄買房的夢想,去申請政府規劃的公屋——條件雖差,但勝在租金低廉。只是,申請排隊的時間會很長,也許是幾年,也許是幾十年。要麼就按部就班地努力工作,努力存夠首付買一套二三十平米的「老破小」,從此踏入房奴一族。

進退兩難,房子已然成為必需品和奢侈品的結合體。《香港愛情故事》正是從房子入手,呈現了高房價下人們生活的圖景。

設計師陳子朗和女友相戀七年,卻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愛巢。雖說戀愛需要空間,但他們連七周年紀念日都得跟別人搶酒店房間。訂好的房間說不讓住就不讓住了,兩人重新跑了十幾家酒店也沒能找到一間空房。好不容易有個人願意以500港幣的價格將房間出租給他們半小時,但也只夠脫個衣服。

房子被賦予了愛情考驗者的角色。他們曾這樣相戀了七年,以後又還能否彼此相守呢?

陳子朗的妹妹就要現實得多。她大學在讀,是學校中品學兼優的女神,但談戀愛首先在乎的就是對方的家庭條件。原因無他,她想有個像樣的家。

戀愛中現實先行,可能觀眾一開始還對這樣的戀愛觀不以為然,甚至冠她以「物質女」的稱號,但再看看她的成長環境,又難以啟口了。

一間房子三十平米,除卻客廳、衛生間和廚房,硬是塞下了五口人,這就是傳說中的「棺材房」。

父母愛情破裂,母親意圖離婚;二女兒離家,每天周旋於不同的床伴之間;買不起房的陳子朗還想再把女友「塞」進來;受夠了的三女兒想要逃出去……

不能說他們的現狀都是房子造成的,但房子問題幾乎影響了他們的每個決策。

事實上,被房子影響的不只是愛情和親情,還有他們的事業。陳子朗的女友是一名記者,卻從事了自己並不喜歡甚至厭惡的工作,只是因為這份工作掙得更多一些,能離買房夢更近一點。

注入這些真實細節之後,這部劇所展現的社會痛點自然也就能與觀眾共振了。

陳舊的可貴

播出過半,《香港愛情故事》在內地觀眾群中也有不小的熱度,截至目前豆瓣評分8.9。

但倘若從整體質量來判斷,這個評分無疑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這部劇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高的口碑,除了打分人大多是忠實的港劇觀眾,或許還存了些報復性打分的心理。

一來,近年來的內地劇中,已經很少能夠看到如此接地氣的角色了,動輒「霸道總裁」和「二代」們的生活著實令人生厭。

二來,即便劇集刻畫的是底層人物,觀眾往往也很難從中得到共鳴,尤其在關乎房子的問題上:劇中角色的經濟條件再差,住的房子也總是十分體面甚至奢華。

而《香港愛情故事》無疑戳破了這一層泡沫,還把觀眾往更真實、更殘酷的角落裡拽。這也是它最值得稱道的地方。

至於劇情和人物的刻畫,該劇其實並無太多創新之處,陳舊感明顯。

比如,陳子朗與女友開房不成,悶悶不樂地坐公交回家。在公交車上,陳子朗突然單膝跪地,向女友上演了當眾求婚的戲碼:

「雖然我不能讓你大富大貴,我會很努力地跟你一起建立一個家。每晚可以跟你一起吃微波爐餐,舒舒服服窩在梳化上看電視,然後你洗澡,我在旁邊刷牙,晚上抱在一起一覺睡到大天亮的家。」

人們想必對這樣的戲碼和臺詞都不陌生,早在多年前的《裸婚時代》中就已經見識過了,但觀眾還是愛看。

有趣的是,陳子朗的妹妹在學校上課時,也上演了被人當眾求愛的戲碼。同一個老掉牙的橋段連續上演兩次,卻還能讓觀眾交口稱讚甚至感動,不得不說,這或許就是陳舊感的魅力吧。

當然,陳舊不等同於套路。試想,如果不是因為劇集做了紮實的現實刻畫,又有幾個人能被這樣的情節觸動?恐怕早就罵聲一片了吧。

【文/午言絕】

The End

相關焦點

  • 都說港劇不行了,這部懸疑愛情港劇上線後為何評分8.9?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3月28日,懸疑愛情港劇《嘆息橋》上線優酷「港劇場」,迎來了知乎8.9的開分,在港劇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嘆息橋》為何能夠贏得觀眾青睞?人們認為,它探討感情中人性的困境:相愛的人應該如何廝守?
  • 自由與焦慮——我們內心的上帝與蠕蟲
    陀思妥耶夫斯基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自由與焦慮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因為焦慮的影子就是自由。為了保護我們自己不受伴隨心理自由而來的焦慮,20世紀的心理學家Erich Fromm提出了我們為了逃離自由而制定的行為策略。
  • 2020年開年的這部港劇,帶你走回港劇的黃金年代
    那時候沒有所謂的4K和1080P,電視機裡偶爾還會閃現一片雪花,並不清晰的畫質,卻成了我們最清晰的回憶。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黃金有罪》,就將要帶我們回到那個年代。
  • 8.8分tvb新劇《香港愛情故事》,能否讓「北上」的港劇重回巔峰?
    這部劇的一個核心話題元素,就是香港民眾的住房問題。並非黃金檔的這部12集短劇,不僅節奏明快,尺度也稍顯寬泛,劇中講述了一些與「情事」「性事」息息相關的「房事」,但也凸顯出了這些本能需求不滿足背後更深層次的現實衝突。不是所有的香港人都生活在遍地精英的tvb劇裡,就如公開資料所說「現時香港一半居民均居於公屋」。
  • 昔日TVB視帝,拍出今年港劇最高分!觀眾佩服:港劇這麼牛了嗎?
    就在3月底,另外一部港劇開播,不聲不響,一開播就衝到8.9分的亮眼成績:《嘆息橋》,成為今年目前最高分的港劇。誰能想到,拍出這部高分港劇的並非TVB,而是曾經TVB著名當家小生之一、TVB視帝,今年55歲的林保怡。
  • 再帥的林峰,也拯救不了沒落的港劇
    近期,使徒行者3在騰訊視頻熱播,作為港劇最後輝煌的使徒行者的續集,開播就受到廣泛關注。由林峰、馬國明、苗僑偉主演,當前更新劇集接近一半,評分得到7.7分的成績。使徒行者2由於主角全換,劇情不佳,導致收視率下滑。
  • 《非凡三俠》這部神仙陣容港劇不該被埋沒
    《非凡三俠》就是一部,入股不虧的神仙港劇。這部港劇是在11月底首播,一共只有六集,是一部動作搞笑短劇。雖然這部短劇的集數相當短,但是請到的演員都是大家熟悉的香港演員。比如張智霖、黃宗澤、周秀娜這三位主角,更有王浩信、陳豪、高海寧做配。
  • 豆瓣8.8高分的《嘆息橋》,能成為區別於經典港劇的新派港劇嗎?
    Q:這部劇和過往的港劇是不一樣的,有沒有考慮過喜歡這部劇的觀眾會是什麼樣的人? 編劇:我有看豆瓣上的一些評論,我發現內地的觀眾在這方面很厲害很細心,很多細節他們都看出來了。
  • 這部佛山版「Lalaland」,背後居然是最經典港劇班底
    提起經典港劇,《金枝欲孽》必須擁有姓名。畢竟《甄嬛傳》都是在它後面才火。時間再往前推,香港影帝影后們還在演電視劇的時候,就有這麼一部時代經典港劇《新紮師兄》——一次集齊還在青澀時的梁朝偉、劉嘉玲、劉青雲、張曼玉等等等等……一代又一代觀眾提到這些港劇,總生出「白月光」之感,看過太多高質量作品,才會對現在的劇集百般挑剔。而說到底,資深港劇創作者才是撐起這個「生產線」重要環節。
  • 在這部直面婚姻的慢調港劇裡,遇見另一面的陳奕迅
    因為這樣,我們不太能找回那股他從年輕時就仿佛刻在面孔裡的文藝氣息,也很難把若干年前那個唱著《富士山下》、《好久不見》的沉鬱嗓音,與眼前這個鐘愛搞怪、動輒大笑的中年男人聯繫在一起。
  • 港劇翻身了?一集飆升9.0,不打安全牌的TVB拍出一部年度最高分新劇
    如今提到TVB,大眾印象只停留在:熟臉藝人相繼離巢,臺慶晚會星光暗淡,劇集青黃不接。年末它卻突然發力,靠的還是這部遍地新面孔的——香港愛情故事一集飆升豆瓣9.0,原本還想再觀望看看。這部港劇的特別之處在於真。TVB這回拋棄了樣板間,深入到公屋、劏房和時鐘酒店進行實景拍攝。去最接地氣的地方,拍最真實的愛情。
  • 影射李澤楷前女友的港劇
    總之,不管兩人是如何認識的,現在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TVB原來一直神通廣大,默默告訴我們真相。《珠光寶氣》裡,陳沛嘉飾演的新聞主播Joey與賀哲男相知相戀,不得不說,TVB太會挑演員,模特出身的陳沛嘉身材高挑,很有氣場,而她本人也有一股知性美,來飾演氣場十足的女主播實在太合適。
  • 安利這部港劇,以心理破案為主題,TVB的標杆之作
    劇荒不用怕,小編又來給大家安利好看的港劇啦!上次推薦的談情說案有去看嗎,單身狗要小心被甜到齁噢。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部本身也極其具有代表性,在小編心目中是TVB以利用心理破案為主題的標杆之作。有看過或者熟悉港劇的小夥伴們應該猜到了,沒錯,就是讀心神探。
  • 港劇沒內味就是爛?我不同意
    倒不是說拍得有多好,甚至能和第一部相提並論,而是能明顯地感受到它的用心: 一方面,繼續維持著港劇獨有的特色。 另一方面,試圖通過不斷的努力適應更大的市場。 總之,要說它是部爛劇,我不太同意。
  • 近二十年港劇史
    所以,我所理解的香港精神,是務實與自尊,是市井文化和領時代風氣之先的共存……」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非粵語區與粵語區眼中的香港存在著巨大的不同,這一點在電視劇集上也不例外。 拿1999年的TVB收視率為例,如今港劇迷說起那年神劇,自然以《創世紀》為最佳。
  • 現在還喜歡港劇,因為一些港劇真的佔據了童年的全部回憶!
    現在還喜歡港劇,因為一些港劇真的佔據了我童年的全部回憶。還記得小時候電視裡面大多播放的都是港劇,而港劇在那幾年的發展的也特別的好 。現在雖然港劇沒落了,但是有些記憶卻還深深的留在我的腦海裡。我給大家推薦幾部我小時候看過的不錯的港劇:(1)《巾幗梟雄》該劇講述了清朝米商死後,將自己的家產交給了四太太打理,從而導致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爭奪家產的一系列事。
  • 開播8.8分,這麼接地氣的港劇好久不見
    已經很久沒有推薦過港劇了,最近TVB新推出的一部港劇,播出兩集就上了熱搜,話題不斷。沒有以往港劇中的珠光寶氣,社會精英,豪門恩怨,這部劇描繪了「小老百姓」的生活瑣碎,卻引起很多人的共鳴,它就是——《香港愛情故事》搬離了TVB樣板間的愛情,這部劇聚焦香港「公屋」愛情的電視劇,揭露現代香港人面對無處「開房」、擇偶先擇樓和劏房蝸居等種種問題,堪稱香港版《蝸居》。
  • 港劇之光——《非凡三俠》,它又回來了
    最近這幾年,港劇再也沒有找到之前的輝煌時刻,有人說港劇沒落了,有人說香港的影視人才斷層了,而我不這麼認為,你看,最近有這麼一部港劇,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悄然開播。它就是《非凡三俠》。光演員的陣容,就會讓你特別期待。
  • 港劇不僅只有TVB!2020年最值得一看的五部高質量港劇
    本文編輯劇透社:issac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 可能過去在許多朋友的印象中,港劇就等於TVB和亞洲電視,但這幾年隨著亞洲電視的破產和落寞,似乎港劇就只能和TVB劃上等號。
  • 5部經典破案港劇,哪一部才是你心目中的經典?
    港劇曾幾何時佔據了我們大部分的休閒時光,沒事追追港劇也是一件快事。從《大時代》中的丁蟹報仇點到為止,丁蟹報恩家破人亡,再到《新神鵰俠侶》中欺負小龍女的龍騎士尹志平,無一不是經典。甚至有人到現在還在為此氣得牙痒痒,這說明港劇在人們心中有不可磨滅的影響,更是一代人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