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之谷》
推薦理由
1984年上映的《風之谷》,則是宮崎駿成為環保教父的由來。宮崎駿作品中經常以善良堅強的女性形象為主角,這與他的動畫啟蒙之作《白娘子》有很大關係,宮崎駿曾說「白娘子」是他愛上的第一個女性。
《風之谷》的故事背景設定在被大戰摧毀文明的未來世界,僅存的少數人累即將被棲息著蟲類的森林腐海所侵蝕,在腐海的一角,有個以海風抵抗蟲類而保護人民的王國——風之谷,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風之谷族長的女兒娜烏西卡。在日本最受歡迎的動畫女主角調查中,娜烏西卡連續十年排在第一位,這位堅韌不拔、勇敢靈性的馭風飛翔的小女孩,像一個遊走在人類、野獸、植物、自然之間的交流使者。這部作品充滿了對戰爭及人類文明的思考,同時也用也用豐富的想像力和視覺造型,構建出了一個奇幻而又真實的世界。《風之谷》上映後的巨大成功也使宮崎駿獲得了德間書店的資助,於1985年成立吉卜力工作室。
《幽靈公主》
推薦理由
宮崎駿作品中另一部具有強大聲譽的,是當時在日本獲得最高票房193億的,有1420萬人觀看的《幽靈公主》。這部可以稱之為「宮崎駿思想」的巔峰之作,片中非常明確地探討了進入工業時代的人類與自然的矛盾,實際原片長達5小時,在放映時縮減到2小時。故事的背景是日本14-16世紀,冶鐵技術開始發展,人類對自然的掠奪也達到空前的增長。在這部電影中,自然不再是以外宮崎駿作品中溫情治癒的形象,而是帶著無情和狂暴,對人類進行反擊。人、神、魔三者之間的鬥爭,每一個角色都是在以自己理想化的方式,期待達到和平的目的,雖然帶有殘酷與蒼涼,卻流淌著一種深深的悲天憫人的情懷。
影片中的神靈,以麒麟獸為代表,它一面是生命之神,一面是邪魔神,仇恨和憎惡會使他化身為魔。而人類以男主阿西達卡、女性領袖「幻姬大人」、雲遊僧為代表。男主是來自遙遠異國他鄉的獨行者,他始終拼力維護著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幻姬大人」是工業時代的象徵,她帶領居民開墾森林、冶煉鐵器,她為人類帶來物質的富裕和進步,而迫於無奈,她又不得不摧毀森林。而雲遊僧人是一位性格複雜的人物,他是皇室與鐵礦生意的代理人,他誘騙幻姬捕殺麒麟獸,在最後奪取麒麟獸頭顱的大戰中對男主和「幽靈公主」大打出手。而自然生靈的代表「幽靈公主」珊,是被人類遺棄、被山犬收養的孩子,她一心保護森林,但當人類與自然的戰爭展開,她既做不了人類,也做不了山犬,森林保護不了她。
《幽靈公主》表達了一種日本文化中對自然的高度敬畏,作為一個地震頻發、自然災害不斷的國家,日本有其獨特的自然敬畏觀。自然從不偏愛誰,也不偏恨誰,不會因為一事一物的生死而改變,它是脆弱的,可以輕易被人類破壞,但也是兇暴的,可以用無情的災害反噬人類。人和獸都有其狂暴的本質,但暴力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嗎?電影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暴力抗衡的結果,是最終所有群體都一無所獲。人和自然如何相處,電影並沒有給出答案,但它卻告訴我們,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重新開始,努力建設一個美好的未來。
《紅豬》
推薦理由
帶有宮崎駿個人自傳色彩,故事背景是一戰結束不久的義大利,主人公紅豬是一位退伍的飛行員,他嫌棄戰爭、追求自由,寧願忍受變成一頭豬的詛咒,從而擺脫作為人的束縛。片中的紅豬充滿了矛盾,他熱愛祖國義大利,卻痛恨義大利的法西斯化;他熱愛戰鬥機,卻厭惡戰爭;甚至他愛上的人也是死去好友的妻子。這是宮崎駿作品裡相對成人化的一部,也使宮崎駿自身矛盾掙扎的寫照。實際上宮崎駿是一個「不愛日本的日本人」,雖然家裡經營軍用機製造廠,他卻一直反對日本的對外戰爭。他後來的反戰題材動畫《起風了》,還被大量日本右翼分子攻擊為「賣國賊」,當《千與千尋》獲得奧斯卡時,他又因美國正在進行伊拉克戰爭而拒絕參加奧斯卡頒獎典禮。
《起風了》
推薦理由
還有一部,是與宮崎駿的其他作品都有著顯著區別的《起風了》,因為上映時我正好在臺灣,這也成為我唯一在影院看過的宮崎駿電影。這部電影是帶有一些政治爭議的,故事以日本歷史中真實存在的飛機設計師堀越二郎為原型,他設計了零號戰鬥機,造成了災難與毀滅,但他同時又厭惡戰爭,不願為了戰爭而造飛機,抱持著造出載客飛機的理想。這個角色站在中日兩方的立場解讀,都是具有爭議和矛盾的,戰爭不能歸咎於科學,但科學研究的結果又確實帶來了殘酷。在片中,主人公重複說了幾次「起風了,我們必須活下去」。
實際上在日文中有「風開始吹的時代」這樣的說法,表現一種湧動的、不由人控制的時代變化。這句話中其實是帶有強烈的哀傷的,有夢想並願意為之奮鬥的人,卻無法抵抗時代的洪流,不得不隨波逐流,搖擺不定,在這樣的大時代裡,弱小的個人只能且必須活下去,哪怕用一種殘忍的方式。
宮崎駿的作品還有很多值得推薦,比如《懸崖上的金魚姬》、《借物少女愛麗緹》、《虞美人盛開的山坡》(宮崎駿的兒子宮崎吾朗執導)、《側耳傾聽》、《貓的報恩》……
《懸崖上的金魚姬》
《借物少女愛麗緹》
宮崎駿在手塚治虫創造的強大時代背景下,承擔起了日本動畫承前啟後的決定性角色,他的作品不局限於本民族的文化特徵,長期貫穿著保護自然及人類社會生死存亡的宏大主題,又因直接經歷過二戰,始終在對戰爭及人類科技的發展做出反思。他的動畫不僅是一種形象和風格,更是一種完整的世界觀和歷史觀,既有豐富的想像空間,也有深沉厚重的思想主題。他無愧於日本動畫大師的稱號,也要感謝他為無數孩子編織出的純真綺麗的動畫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