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棗類,在冬季的時候,一般首先想起的應該是那個幹制的紅棗,在廣東用來煲湯,即食那種,而對於鮮棗方面,冬季時節較常見的為:青棗也可以叫蜜棗,在不同地方叫法不同,也可以別名為印度蜜棗,臺灣青棗(牛奶蜜棗),緬棗等。
青棗
在國內青棗市場中,名度普遍較高及整體品質較好的品種,為來至臺灣區域的臺灣青棗也別名牛奶蜜棗,由於其品種特性較優,目前在福建,海南,雲南,廣東等地均有引種栽培,其中又由於福建區域的緯度及氣候,較接近於品種原產地臺灣,因此福建區域所種植的牛奶蜜棗,整體品質略好於其他引種區域的。
牛奶蜜棗
牛奶蜜棗果形偏圓形橢圓形,果型端正優美,較大的果看起來類似青蘋果,果面光滑具有光澤,果實大小中等,一般單果重在30-120g左右,較大果可達150g以上,果面顏色隨熟度而變化,碧綠➯青綠➯泛白➯泛黃➯淡黃➯黃,果肉潔白,肉厚核小,肉質爽脆多汁,入口有一種淡淡的奶香味,味清甜而不膩,大量上市時間約為11-2月份。
單果重及熟度
牛奶蜜棗的甜味一般不會很濃鬱,偏清淡,但其肉質較緊實,爽脆細膩多汁,並且由於全黃果的肉質一般相對要膨鬆一些,硬度相對較差一點,在運輸過程中較容因碰撞形成壓傷,所在採摘熟度控制上,一般選擇果面青綠泛白至淡黃範圍內會好一點,運輸損耗較少,及可存放時間較久(熟度較低的,口感淡並還有一種生澀味,沒吃習慣的一開始會覺不好吃,味道怪怪的)
果實際果肉
全黃果除了肉質較膨鬆,硬度較差外,耐儲性也較差,可存放時間變短,容易過熟變味,腐爛,牛奶蜜棗皮薄,在採摘包裝過程中較容易形成機械傷,指甲傷,刺傷(牛奶蜜棗也有叫貴妃牛奶棗,脆甜棗的,而平時人們叫的大青棗,果形是長橢圓形的,尾部偏尖的,頭部果面較不圓潤光滑,並有許多紋稜的感覺,口感方面只要熟度達到了也是可以的)
(有些拼接圖片及素材來源於網絡,若有侵犯,對此感到抱歉,懇請及時聯繫刪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