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亞洲和大洋洲帕金森病與運動障礙會議在杭州開幕

2021-03-05 帕金森病專科醫師


相約四月天,抗「帕」再接力

—— 2019 AOPMC會議熱點速遞

 

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世界各地都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帕金森病(PD)得到了更廣泛的關注。緊接「世界帕金森病日」,第六屆亞洲和大洋洲帕金森病與運動障礙會議(AOPMC)於2019年4月12-14日在杭州舉辦,再掀抗「帕」高潮。AOPMC每兩年舉辦一次,是加強專業人士溝通,傳播前沿進展,促進研究合作和分享臨床經驗的高端平臺。本次會議,來自國內外共一千餘名帕金森病專家、學者和青年學子踴躍參會,共建一場學術盛宴。

本次會議熱點眾多,涵蓋了PD的方方面面,如非運動症狀、發病機制前沿進展、PD的早期識別及日常護理等,這些話題都設置了專場進行討論。而PD管理的專場內容更是佔據了半壁江山,包括綜合管理(《PD的綜合管理》專場)、非藥物治療(《STN-DBS治療早期PD》專場)、典型症狀管理(《解凍PD:了解和管理凍結步態和跌倒》專場)、治療新靶點(《關注運動障礙治療的新靶點》專場)等方面。由此可以看出PD的管理仍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以下我們對該焦點內容進行詳細探析。

 

PD治療既要立足當前,也需要長期管理,既重視早期治療,也重視防治和解決進展期中出現的一些問題。PD的藥物治療主要以延緩疾病進展、控制運動和非運動症狀、保持日常生活能力、預防運動併發症、降低不良反應風險等方面為主要目標。

 

早期PD的管理一直深受關注,PD尚不能治癒,一旦發生,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進性加重,一旦早期診斷,即應儘早開始治療,爭取掌握疾病的修飾時機,因此疾病修飾治療深受重視。臨床中許多藥物都可以用於早期PD的管理,如左旋多巴、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等。但在臨床實踐中,左旋多巴控制症狀效果最佳,但可能有較高的運動併發症發生風險,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控制運動症狀效果不錯,但可能增加神經精神症狀。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對運動症狀控制稍弱於左旋多巴,但有研究顯示該類藥物有疾病修飾作用,能延緩疾病進展、降低運動併發症風險、提高生活質量。

左旋多巴與運動併發症的發生風險相關。專家在報告中指出,現實中,左旋多巴依舊是中國使用最多的抗PD藥物。左旋多巴一直是PD治療的金標準,治療效果明顯,但是與左旋多巴相關的運動併發症也一直令人困擾,與之相關的證據及爭論一直不斷,尚未完全定論。為了既能保持左旋多巴的療效,也能控制運動併發症,持續多巴胺能刺激治療理念成為新方向。通過對傳統左旋多巴給藥方式的改良,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出現了比如注射部位疼痛,治療費用過高這樣的新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新型的複方左旋多巴,如恩他卡朋雙多巴(Stalevo)應運而生。從左旋多巴至Stalevo治療能獲得更穩定的血藥濃度,有效改善早期患者和伴有劑末現象患者的症狀,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本次會議是一場學術溝通交流盛宴,促進亞洲和大洋洲地區關於PD和運動障礙疾病的學術交流,讓大家直面困境,碰撞思維火花,為將來運動障礙疾病的突破打下堅實基礎。

識別下列二維碼,關注

全國帕友和醫務人員共同的微信號

匯聚國際和中國帕金森病指南

精選國際帕金森病研究進展

介紹抗帕金森病新療法和新技術

傳播帕金森病患者的心聲和故事

分析帕金森病疑難病例

直播帕金森病會議及健康活動

相關焦點

  • 【學術會議】第六屆亞洲和大洋洲帕金森病與運動障礙會議順利召開
    2019年4月12日-14日,第六屆亞洲和大洋洲帕金森病與運動障礙會議(AOPMC)在美麗的西子湖畔順利召開,再掀抗「帕」高潮。AOPMC每兩年舉辦一次,是加強專業人士溝通,傳播前沿進展,促進研究合作和分享臨床經驗的高端平臺。本次會議由國際帕金森及運動障礙學會主辦,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協辦。
  • 帕金森病 | 帕金森病運動併發症及其治療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其主要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紋狀體多巴胺水平明顯降低以及黑質殘存神經元胞質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
  • 運動可以治療帕金森病嗎
    聽說你們庫珀有氧用運動處方治療慢性病,冒昧地問一句,運動可以治療帕金森病嗎?一個絕望的讀者。」其實也不能怪醫院和醫生,即使是在美國,傳統的吃藥、打針和開刀其實都對帕金森病患者沒有什麼用處,而對症下藥的運動處方卻在這個難症面前大顯身手。
  • 嗅覺失靈動作變慢快去篩查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症狀及治療關鍵點
    「我母親最近幾年動作越來越慢,嗅覺還失靈了,沒想到她這是得了帕金森病。」11月4日,李女士將母親趙阿姨送到醫院治療。65歲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約為1.7%。帕金森病的突出表現為抖、慢、僵,患者的運動速度和幅度下降,行為動作受到很大限制。目前我國帕金森病的早期就診率較低,誤診率較高。
  • 世界帕金森病日談帕金森病患者的復健
    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動作遲緩及減少、肌張力增高、姿勢不穩等運動障礙。「慌張步態」,「凍結」、「啟動困難」、「面具臉」等都是其運動障礙的特點。據統計,目前中國的帕金森病患者總數超過200萬,約佔全球此類病患人數的一半。帕金森病患者要控制病情,需要神經內外科和康復科共同治療。由威廉·理察·高爾斯繪製的帕金森病患者的插圖,1886年首次發表在《神經系統疾病手冊》。
  • 【知帕不怕】帕金森病的前世今生——帕金森病的由來和帕金森患者的權利
    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狀:運動遲緩、僵直和震顫   帕金森博士的著作當時並未引起人們的關注,直到半個世紀後,巴黎的一個內科醫生Jean-MartinCharcot拿到這本書後。雖然帕金森博士的描述不很全面(比如說沒有提到肌強直、面具臉),但Charcot認為帕金森博士是研究震顫麻痺的先驅,因此,他將此病命名為「帕金森病」。         其他常見稱呼有震顫麻痺綜合症、帕金森綜合症等,中國大陸稱作帕金森病,臺灣稱作帕金森氏症,港澳稱作柏金遜症。
  •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蘭迪·謝克曼:帕金森病無國界,需國際通力合作
    中新社蘭州9月19日電 (記者 南如卓瑪)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蘭迪·謝克曼19日在中國蘭州通過網絡參加「雲會議」時說,帕金森病和新冠肺炎疫情一樣沒有國界,患病人數不斷攀升,影響全世界數百萬人,這更需要國際社會通力合作研究,呼籲全球科學家合作找出病因和治療新技術。
  • Sci Adv: 研究揭示帕金森氏運動障礙的潛在機制
    2020年5月5日訊/生物谷BIOON/---許多患有帕金森氏病的患者最終會出現運動障礙,這是他們使用多巴胺替代藥物後的副作用。到目前為止,這種不良副作用的潛在機制尚不清楚。最近,Scripps Research領導的國際合作已經找到了一個關鍵原因,並因此找到了提供救濟的新途徑。
  • 關注帕金森(二)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症候群康復治療
    應用 MDS 統一帕金森病評定量表(MDS Unified ParkinsonDisease Rating Scale, MDS-UPDRS),可對疾病嚴重程度進行全面和詳細的評定,內容包括日常生活非運動症狀、日常生活運動症狀、運動功能檢查和運動併發症四大部分。    二.
  • 手抖是帕金森病引起的?這4個「變化」,也可能是帕金森病信號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知道帕金森病患者會有手抖的情況出現。但是,帕金森病出現時,除了手抖之外,還會有哪些表現呢?1、運動動作遲緩大部分人都知道帕金森病發展時會有手抖的表現,除此之外,患者還可能會有運動動作遲緩的情況。
  • 第六屆亞足聯醫學大會成都開幕
    由亞足聯主辦,中國足協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19第六屆亞足聯醫學大會3月6日在四川成都開幕。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中國足球協會黨委書記杜兆才等領導及嘉賓出席了開幕式。杜兆才在開幕式上致辭並宣布會議開幕。
  • 帕金森病運動功能障礙的治療解讀
    山醫大一院康復醫學科始建於1957年,是集醫療、教學及科研於一體,山西省內規模最大和開展項目最全的綜合性三甲醫院康復專科之一。我科康復治療團隊現有治療師23人,其中副主任技師4名,主管技師8人,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者4人。康復治療各亞專業建設成熟,包括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語言及吞咽治療、康復輔具、傳統康復、並且在重症ICU及神經外科、骨科等相關病區開展早期床旁康復治療工作。
  • 識別帕金森病早期症狀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俗話說,早了解,早預防,早治療。了解帕金森症的早期症狀後,才能更好地預防和治療帕金森病。
  • 帕金森病有哪些症狀?1分鐘帕金森病自查了解一下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老年患者中常見的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提到帕金森病,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個「抖」字,事實上帕金森患者除了手抖、腳抖之外還有肢體僵硬,行走不穩,轉身困難,容易跌倒,甚至在床上翻身都困難。因此,帕金森病的患者都需要長期的用藥和護理。
  • 世界帕金森日 | 帕金森病說話困難,日常如何康復?
    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60歲以後發病。其症狀表現為靜止時手、下肢、唇、下頜等處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進行性加重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療,主要依賴於藥物。
  • 如何從日常中尋找帕金森病的蛛絲馬跡?
    如何從日常中尋找帕金森病的蛛絲馬跡?|圖片來源於網絡|為什麼會得帕金森病?除了這些,還有些和運動沒關係的,被稱為非運動症狀,比如精神焦慮緊張、抑鬱、睡眠障礙、便秘、小便困難、多汗、性功能障礙、肢體麻木感等。
  • 帕金森病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帕金森病能治好嗎?
    除此之外,疾病長期存在還會讓患者產生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增加結腸類疾病的發生率,還容易讓患者的嗅覺能力減弱,情緒以及智力發生明顯的改變。因此,對於帕金森病,人們要注意引起足夠的重視,積極了解誘因對症治療。帕金森病是怎樣導致的?
  • 帕金森症候群≠帕金森病——一文理清帕金森症候群的鑑別診斷丨臨床必備
    在新的運動障礙學會(MDS)帕金森病的臨床診斷標準中,強調重複運動中幅度或速度的遞減,而該遞減通常不見於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SP)或其他不典型帕金森症候群。、➤ 強直,即與速度無關的對被動動作的抵抗,在PD中通常表現為單側發病和持續不對稱性。對於大多數MSA-P患者和典型的皮質基底節變性(CBS)也是如此(也有CBS病例出現對稱性)。
  • 第三屆亞洲大洋洲區域綜合地球觀測計劃國際研討會在常開幕
    10月28日上午,第三屆亞洲大洋洲區域綜合地球觀測計劃(AOGEO)國際研討會暨空間大數據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高峰論壇在常州高新區開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院長吳一戎等國內外專家和常州市委書記齊家濱出席開幕式。
  • 以為是帕金森病,結果……
    一開始看不清東西行動遲緩、僵硬以為是帕金森病但治療後症狀反而加重出現了四肢震顫到底怎麼回事有位患者在一年內相繼發生痴呆和帕金森病症狀,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老年病科主任塗秋雲教授檢查後診斷其為路易體痴呆,經對症治療,他症狀明顯好轉,現已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