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時常感到迷茫?往往是志向不明確,沒認真執行的緣故

2020-12-23 坤小容

人的一生總是有起有伏的,每個人既會有順利的時期,也會經歷黑暗不順的時期。

通常在黑暗不順的時期,人們經常會產生焦慮,或是煩躁等不良情緒,很容易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找不到和失去自己前進的方向。

其實在黑暗不順的時期,我們所遇到的這些問題,古代很多先賢也經歷過,古代先賢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今天主要跟大家來聊聊,當你對前途感到迷茫時,牢記王陽明的這2句話,可以幫你早日找到方向。

在正式聊這2句話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王陽明。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陽明也是心學的集大成者。

在王陽明十二歲時,他就立志做個聖賢,後來王陽明也真正成為一名聖賢,最終身居孔廟成為一代儒家大賢。

他所創作的陽明心學,不僅在國內廣泛流傳,而且也傳入了日本等國,給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帶來了特別深刻的影響。

即便是放到如今這個時代,作用和影響依然不可小覷。那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王陽明所說的那2句話。

一、若不立志向,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若是不立下明確的志向,那麼這一輩子將很難有所成就,就算是那些有技能和技藝的人,這些人也沒有幾個是沒志向的。

這句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就是說想做出一番事業的話,想要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那麼我們就必須要明確志向,要對未來有一個清晰的目標。

為什麼說現在很多人總是會感到迷茫?就是因為沒有明確的志向,因為沒有一個清晰的目標。

看到這裡有朋友可能會說:「誰說我沒志向啊,我是有大志向的,我的志向就是超過馬雲,我的志向就是賺5個億。」

那麼如果你有這樣的志向,我可以說你根本就沒志向,因為這樣的志向太虛浮,這樣的志向太不切實際。

其實是個人都能夠判斷出,這樣的志向都是「口嗨」而已,都是光說不練假把式之人。

真正能有這樣能耐的人們,不會樹立這麼模糊的志向,不會樹立什麼超越誰,賺多少錢這樣的志向。

真正有能耐的人,志向都十分明確,那麼何為明確的志向呢?在這裡給大家打個比方。

比如目前我什麼也不會什麼也沒有,一沒技術二沒錢三沒學歷四沒經驗,有一天我突然醒悟過來,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突然萌發出一個志向,有了一個很清晰的目標,我想進入某個行業發展。

這個志向我會分為幾個階段,然後我開始逐個階段實現,比如我本身能力就不夠,知識儲備量也十分欠缺,於是在第一個階段,我先提升自身能力,增加知識儲備容量。

通過學習看書以及向別人請教,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識儲備。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先把自身能力和條件提升上去,先讓自己符合所選行業的準入門檻,這樣才能有接下來的發展,才可以進入到下一個階段。

不然你想要進入某個行業,你自身的條件本來就達不到,還不去想辦法提升下自己,那麼就等於在空幻想而已。

等成功進入到那個行業之後,然後再開始邊實踐邊總結,開始實現下個階段的目標。

總之我們有了一個明確的志向後,在逐漸完成這個志向的各個階段,這樣就不用愁我們做不出事業了。

不管一個人當下是在什麼處境中,處境好還是壞,不管有錢沒錢,只要有明確的志向,終會有出頭的一天。就怕沒有任何志向,總是走一步看一步,這樣下去很難翻身。

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這句話的意思是,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完成

也就是說一個人有志向,但是不去執行是不行的,一個人只會去盲目執行,沒明確志向也是不行的。

換句話來說,知與行是相輔相成的,缺少哪一個都不可以。

王陽明一直強調,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要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成事最主要的條件。

這也就是說為什麼有的人,明明有志向和清晰的目標,為什麼有時還會感到迷茫,就是因為這個人沒認真執行,或是執行的程度還遠遠不夠。

執行程度不夠也會產生迷茫,容易對自己的志向產生質疑。

我們在樹立好志向,開始執行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很多意料不到的事情,這些事情可能會打亂我們的計劃。

如果這時執行力和意志不堅定,那我們可能就會停止執行下去,很可能導致即將做成功的事,毀於一旦或是一切前功盡棄。

在現在這個社會中,很多人內心很浮躁,巴不得今天播下種,明天就能看到收穫,急於擺脫窮困的生活,但往往越是急於求成,越會招致失敗的結果。

我們只有堅定意志,增強自己的執行力,堅持執行目標誌向,做到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把事做好,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以上就是王陽明的2句話,希望對正感到迷茫的各位,能夠帶來一些啟發和幫助。

相關焦點

  • 有志向和沒志向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王陽明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一個人志向不明確,則什麼事都幹不成功。立志,是一個人,這一生到底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要做什麼樣的事,達成什麼樣的目標和願望。那麼,該立什麼志,怎樣立呢?他向同學提出一個問題:「請問為什麼讀書?」教室裡鴉雀無聲,沒有一個人回答。校長說那我就一個個問了。他走下講臺,指著前排的一個同學說:「你為什麼而讀書?」這個學生站起來挺著胸脯說:「為光耀門楣而讀書!」校長又問第二個學生,回答是:「為了明禮而讀書。」第三個學生是一個靴鋪的兒子,他很認真地回答道:「我是為我爸而讀書的。」
  • 30歲到35歲了,焦慮迷茫,人生意義是什麼?建議認真看完
    我其實也像所有人一樣,30多歲了,時常感到焦慮和迷茫,工作看不到前途,人生找不到方向,不知道未來究竟在哪裡?甚至開始懷疑人生。後來我才發現:焦慮迷茫的最根本原因是沒有找準人生的意義。人生究竟有個什麼樣子的意義?
  • 正能量: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個
    1、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個:那就是在本該拼命去努力的年紀,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你連早起10分鐘都做不到,還奢望什麼成功?你不努力沒人替你承擔。2、成功人生四步曲:耐住寂寞;抵住誘惑;懂得放棄;學會選擇。3、有些路認真走下去,生活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覆。
  • 什麼迷茫不迷茫,不過是才華配不上夢想!
    可是自己的能力明明可以當個大領導,也可以像牛牛老闆一樣,在重要會議上發言講話,接受社會各界媒體記者的採訪報導,為什麼自己的伯樂遲遲不肯出現。人生無望、前途渺茫,真的好迷茫啊…… 你是否也有同樣的困惑呢?明明感覺自己並不比別人差,明明懷揣著遠大的理想抱負,而現實卻是一事無成,陷入迷茫,不知未來何去何從?
  • 當你感到迷茫時,當你感到絕望時,請回頭看看來時的路
    力量人的一生難免大起大落,偶爾會感到迷茫,感到失望。當你感到迷茫的時候,要明確自己的目標,了解自己的需求,知道自己的決心。希望俗話說:不怕路難走,就怕不知道路在何方。不怕從零開始,就怕從頭開始,一切從頭再來,對於年輕人來說,迷茫是你前進路上最大的敵人,失望是你走出迷茫的途徑。其實每個人都有這麼一段時光,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什麼?
  • 整理目標,你不知道的幾招,讓你告別迷茫人生
    法國哲學家哈伯特曾說:「你的目標確定了,你的腳步也就輕快了。」凡是能成就一番大事的人,往往都會提前制定目標。缺乏目標就像一艘在海裡航行的船,左右搖擺。如果有了目標就能乘風破浪。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才能告別迷茫人生。
  • 為什麼我們會時常感覺無聊? 如何擺脫無聊情緒?
    為什麼我們會時常感覺無聊? 如何擺脫無聊情緒?時間:2016-10-12 11:01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我們會時常感覺無聊? 如何擺脫無聊情緒? 要擺脫抽菸和手機容易,要擺脫無聊的情緒卻要難得多: 你可以不抽菸,不玩手機,但無聊情緒卻依然存在著。
  • 時常感覺到迷茫,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迷茫啊,就是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不知如何是好,人生在世肯定是有迷茫甚至失落的時候。最有深刻體會的一點是:可望而不可即。理想和現實之間往往有很大的差距,事物的發展竟然不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你努力付出的和你得到的不成正比;在大多的時候你只能分得一勺羹,別人大快朵頤並冷不防看你一眼時,難免心裡感到不公平,不合理。這就是內心痛苦的來源。因痛苦而迷茫,因迷茫而痛苦。人生的真實意義是什麼?說小了真的是不值一提,還真沒有什麼意義。往大了說,理解不了也沒有什麼意義。
  • 為什麼人到中年時常感到孤獨呢?
    人到中年,尤其感到孤獨,其實不只是中年,人一生下來,就註定跟孤獨密不可分,孤獨是人生的一種常態。記得張愛玲在一本書中這樣寫道:人到中年,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 對於畢業以後感到迷茫嗎,不知道畢業以後該做什麼嗎?
    如果作為大學生的你,存在以下疑問 強烈建議你認真讀完這篇文章: ◆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 ◆不清楚應該考研還是工作; ◆不知道自己的專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不明確自己未來的求職方向; 當你存在以上選項中任意一個時,恭喜你!
  • 為什麼自己手下人執行力弱?往往與領導的管理作風直接相關
    在企業發展上,員工執行力的高效與否往往關乎到企業的經營發展,在關於執行力問題一直都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為此不少老闆都選擇向外部請求外援,但是效果往往與自己的預期差強人意。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員工執行力弱不僅有個人原因,還與員工直屬上級的管理作風直接相關。
  • 【悅讀】迷茫時的選擇,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你為什麼會感到迷茫? 很多時候,我們突然之間就陷入迷茫之中。 也許走到車水馬龍的繁華市中心的某個路口,當看到身邊的行人匆匆忙忙地跟自己擦肩而過,一股心酸、失落而孤寂的思緒,就忽然湧上心頭,讓你覺得不知道該要往哪個路口走。
  • 迷茫的人,不再迷茫
    似乎這個時代的人們往往更加陷入迷茫,日益加快的生活速度像一輛馬車,牽引著人們不斷向前進,在生活的軌跡裡失去了前進的方向,每一段迷茫的歲月都是煎熬的,然而每一段煎熬的歲月都是值得的。02失敗,使我們陷入迷茫每一次失敗的背後都是一段迷茫的歲月,在這段歲月中不斷推翻自己,又不斷重塑著自己。人生不就是如此,或許從表面上來說,迷茫的歲月意味著止步不前,實際上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厚積薄發。
  • 獻給迷茫時刻的你們 帶你撥開迷霧 走出迷茫
    每個人都會有迷茫的時候,不管是在什麼階段,只要到了人生的一個階段久了,就會迷茫,每個人都是如此,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也沒有不迷茫的時刻,但一定不能讓迷茫阻擋了你前進的腳步。青春的迷茫,是對於學習和未來的迷茫,這時候我們很容易做出一些衝動的事和一些幻想,輟學不讀書去工作這是最不可取的,總有人覺得自己一出社會就會很厲害,大有作為,但有不少人在這裡選擇了走這步路,最後的下場往往都很難過。
  • 人在迷茫時該做什麼?
    我在白天嬉笑唱歌,夜裡就止不住地難過——我為什麼什麼都做不好?我到底會有怎樣的未來呢?事情的起因是,我們終於分導師了。我們選導師不是通過雙選,而是學院隨機分配。我的導師目前為止沒有給我們上過課,所以一點也不了解。只知道我們導師是偏實踐而非純學術的,這改變了我對學碩的最初認知。
  • 迷茫?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你該好好制定一個不一樣的目標了
    時間匆匆流逝,轉眼間已經來到了6月,不知道各位在年初定下的新年計劃執行了怎麼樣了?是已經按照計劃,妥妥噹噹的執行下去了呢?還是拋之腦後,早就忘到了九霄雲外了?相信大多數人應該是後者吧,在年初信心滿滿地制定了一大堆新年計劃,動力十足地開始,結果沒過幾天,就紛紛選擇了放棄。為什麼我們的新年計劃會總是堅持不下去?或許是我們設定的目標有問題,又或許,是我們執行的時候有些步驟出錯了。
  • 找不到自己喜歡的事物,感覺有點迷茫,該怎麼辦?
    系統傳來一個推送問題:在大學不是很喜歡自己所學的專業,轉專業的話也沒有特別熱愛的專業,感覺有點迷茫,該怎麼辦?找不到自己喜歡的事物,找不到方向,這在人生中時常是困擾我們的矛盾糾結點。我很理解大家的迷茫,在人生選擇裡存在好多大大小小的茫然時刻。你起初對它有期望,可是現實接觸裡又感到不如意,這樣的落差感讓你開始懷疑初心,迷茫未來。
  • 當你累了,迷茫了,堅持不住了,請認真讀完此文
    "————《阿甘正傳》我總是這樣設想,每次要寫點什麼的都要認真去做,可每次真的坐下來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敷衍了事的念頭,就像我的生活,每天入睡前都躊躇滿志地告訴自己明天要是嶄新的一天,可剛睜開眼就已經想潦草妥協,像是在酒店門口偶遇的一隻曬太陽的流浪貓,慵懶地打著哈欠。
  • 王陽明:一個人的成就高低,要看他內心的志向,而並非是能力
    一個人心中良知皎潔,不為外物所動,「有容乃大,無欲則剛」,自然擁有審時度勢的智慧,其戰略眼光也會高人一籌。內心的志向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大有出息的根本。王陽明的一生,可謂是坎坷不斷,他經歷過的人生低谷,數也數不過來,每一次遭遇坎坷,他都會陷入無盡的沉思,同時也會痛苦不已,即便如此,他也從來沒有被打敗過,王陽明唯一的目標就是讀懂心學,很顯然,最後他做到了。一個人的理想往往決定了自身的高度。
  • 如何搭建人生藍圖,明確人生方向,擺脫迷茫的人生
    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面臨很多問題,然而,我發現,很多人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對未來的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價值是什麼?不知道自己做什麼工作好?對未來充滿中不確定性。與此同時,自己又覺得自己做什麼事情都可以做成,以我自己為例,曾經不斷地換工作,換行業,換的行業不知道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