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企業合作論壇召開 中德合作豫企機會多

2021-01-08 國際在線

4月17日,第十二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德企業合作論壇在鄭州萬達文華酒店舉行,400餘位中外嘉賓出席了本次論壇。⑨6本報記者鄧放攝

4月17日,中外嘉賓在論壇上認真聆聽。⑨6本報記者鄧放攝

  舉辦這次論壇目的在於促進中德企業加強交流,互通有無、深化合作。既是分享智慧的互動平臺,更是創造機遇的合作平臺。」

  □本報記者陳輝

  4月17日,第十二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舉辦中德企業合作論壇。中德合作,在國家層面早已有深度布局。中國目前已成為德國第一大貿易夥伴。4年前,李克強總理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主持第三輪中德政府磋商時就發布了《中德合作規劃綱要》。兩國的合作不僅涉及技術和經濟領域,還覆蓋了教育、文化、智慧財產權和法制等各個層面。在產業層面,最亮眼的就是「中國製造2025」和「德國工業4.0」的對接。

  秉承中德合作的東風,河南和德國的經貿往來也勢頭良好。截至去年年底,德國在河南累計投資企業85家,實際投資12.6億美元,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商貿服務業、化工等領域,麥德龍等著名德國企業已經落戶河南,中德(許昌)中小企業合作區已成功吸引一批德國企業入駐。河南在德國累計投資企業超過50家,實際投資10.16億美元,去年,鄭煤機成功併購德國博世電機業務,成為河南製造「走出去」的典型案例。依託德國帕希姆國際機場及保稅經濟合作區,我省設立了首家境外自由貿易合作園區——河南帕希姆自由貿易合作區,在德國掛牌成立了第一個歐洲公共海外倉。

  副省長武國定在致辭中說,舉辦這次論壇目的在於促進中德企業加強交流,互通有無、深化合作。既是分享智慧的互動平臺,更是創造機遇的合作平臺。他在講話中發出四點倡議:豫德雙方共同推動貿易便利化,加強跨境電子商務等領域的合作,鼓勵雙方企業拓寬貿易渠道,擴大貿易規模,優化貿易結構;共同擴大產能與投資合作,河南勞動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巨大,能源原材料生產、農副產品加工和航空物流等領域基礎紮實,德國高端製造業研發生產優勢明顯,希望雙方加強深度合作;歡迎德國企業加大對河南裝備製造業、現代物流等領域的投資,拓展健康養老、大數據、創意等新興領域的合作;共同深化人文交流合作,進一步推進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媒體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推動雙方合作實現制度化和經常化。

  德國駐華使館公使銜參贊、經濟事務協調官盧默岑在致辭中說,中德經濟往來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現在有6000多家德國公司在中國落戶。中國現在希望將經濟發展升級到更高級別層面上,德國擁有高質量的生產和製造行業,雙方應該探索更廣泛的商業合作機遇。中國的中產階層對高質量產品的需求在不斷的增加,這些高質量的產品將會通過一些新的銷售渠道到達消費者手中,這為河南和德國的中小型企業提供了機會。

  「中國製造2025」以及「一帶一路」建設為河南和德國帶來廣闊的合作前景。德國工商大會北京代表處副總代表湯博在論壇上說,河南將會成為一個運輸樞紐,也是中國通往西方的必經之路,將會為德國提供巨大的機會,與此同時,德國的公司也會對河南給予支持,促進河南產業進一步發展。

  中德總商會主席、中德科技園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松波是德籍華人,兩年前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在德國投資建設了中德科技園,幫助中國開發區、大學、高新企業深度融入德國社會,與德國人共同進行離岸創新、跨國協同。他說,在產業升級方面,我們要從追跑、並跑到領跑,把科技國際化、研發國際化、產業國際化,最終實現整個產業高端化。

  論壇上,德國博世集團起動機及發電機事業部總經理古漢友、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焦承堯、德國巴登—符騰堡州國際經濟與科技合作協會總經理兼州駐華首席代表歐同博、德國帕西姆機場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龐玉良、德國北萊茵—威斯伐倫州投資促進署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封興良、河南許昌市市長胡五嶽、德國不萊梅州經濟促進局中國聯絡處主任王露先後發表演講。③6

  對德合作許昌搶先機

  許昌將加快推動轉型發展,希望與德國企業深入開展產業合作,加快『中國製造2025』和『德國工業4.0』的對接,重點推動智能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等產業的轉型發展。」

  □本報記者陳輝

  本屆投洽會期間舉辦的中德企業合作論壇,許昌市是承辦方之一。在和德國的產業合作中,許昌市早已搶得先機,今年3月工信部正式批覆在許昌設立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區,這是全國第8個、全省首個獲批的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區,對許昌來說意義非常。

  許昌與德國,相隔萬裡,卻在近幾年越走越近。這和一位德國人分不開,他就是德國魯道夫沙爾平戰略諮詢交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德國前國防部長、社民黨前總裁魯道夫·沙爾平。這位許昌的老朋友已經先後17次來訪,去年幾乎每個月到訪一次,促成多家德國企業先後落地許昌。論壇上,副省長武國定、許昌市市長胡五嶽專門向坐在臺下的魯道夫·沙爾平先生表達謝意,感謝他長期以來對發展中德合作做出的積極努力。

  在魯道夫·沙爾平的推動下,德國舒爾茨、克萊斯、阿瑪松、奧託容克、史太白等20餘家知名企業多次到許昌考察對接。歐洲名企德國克萊斯車輛製造有限公司因此與許昌結緣,與河南統一電器股份公司籤約了冷藏車項目。許昌市也抓住機遇,兩年來累計組織了90多家有實力、有意願、有基礎開展對德合作的企業分赴德國考察,推動許昌企業「走出去」對標先進。

  目前,許昌市已籤約對德合作項目37個,大森機電公司併購德國GTA公司建設高端機械設備工業園項目、中德再生金屬生態城的規劃編制項目、晟豐科技公司的不鏽鋼冷軋項目、大盛微電公司的開關設備領域合作及研發項目、寶潤達公司的自動化塗裝生產線引進項目等12個項目先後落地,圓滿完成了每年「落地10個項目、新籤約10個項目、達成10個合作意向」的目標。

  德國是製造強國,許昌也是工業強市,未來雙方的合作前景令人期待。胡五嶽說,許昌將加快推動轉型發展,希望與德國企業深入開展產業合作,加快「中國製造2025」和「德國工業4.0」的對接,重點推動智能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等產業的轉型發展。積極培育5G、石墨烯、電子材料、超級電容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我省對德合作的橋頭堡。③6

  訪談

  搭建中德合作的空中橋梁

  ——訪河南林德國際集團董事長龐玉良

  □本報記者宋敏

  希望能把帕希姆機場與鄭州機場結成『對子』,通過跨境電商,把歐洲的商品賣到中國,把中國的商品賣到全世界。」

  2007年,河南人龐玉良因收購德國帕希姆機場而名噪一時。11年後,在第十二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德企業合作論壇上,德國帕西姆機場管理有限公司、河南林德國際集團董事長龐玉良對記者說,中德之間合作越來越多、合作步伐越來越快,希望通過機場為雙方合作搭建一條空中橋梁。

  「河南這幾年取得的成績令人矚目,尤其是鄭州機場已有全貨運航線34條,基本形成了橫跨歐亞美三大經濟區、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航線網絡。這讓我們看到了合作的商機,希望能把帕希姆機場與鄭州機場結成『對子』,通過跨境電商,把歐洲的商品賣到中國,把中國的商品賣到全世界。」龐玉良說。

  帕希姆機場位於歐洲中部、波羅的海沿岸,與鄭州機場同樣是4E級國際機場,並有鐵路經過,具備多式聯運的條件。相得益彰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為雙方合作提供了基礎。

  「在帕希姆機場裡有一個保稅機場城,是個自貿區。國際遊客在這裡旅遊、購物、經商,不需要籤證。」龐玉良說。未來通過網際網路,帕希姆機場可以與鄭州機場實現互聯互通,從而實現帕希姆自貿區與河南自貿試驗區互聯互通。他希望將帕希姆機場打造成為服務中國遊客旅遊購物、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的綜合樞紐,具備國際中轉、貨運倉儲和多式聯運以及加工生產製造的功能,方便國內企業與歐洲進行合作。②40

  我們希望擴大同河南的合作

  ——訪倫敦發展促進署亞太區總監曹傑

  □本報記者陳輝

  近年來河南努力打造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前景很廣闊。」

  倫敦發展促進署亞太區總監曹傑是地地道道的鄭州人,但是來參加投洽會還是第一次。4月17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他說,河南和英國以及倫敦的合作有很大潛力。他建議,河南在投資及商務合作上要更有戰略眼光,發揮後發優勢,可以在服務業上多下功夫,比如瞄準英國的科技、金融和教育等行業。

  倫敦發展促進署是直屬於倫敦市長辦公室的經濟發展和國際推廣機構。離家20多年的曹傑在會場觀看了河南省的宣傳片後感慨良多。他說,河南有很多優勢,經濟總量大,人口多,產業實力強,交通優勢明顯。近年來河南努力打造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前景很廣闊。

  曹傑表示,倫敦是「一帶一路」的天然西端,它可以作為交付「一帶一路」沿線項目所需的國際基礎設施投資的關鍵樞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功實施提供支持。為此,倫敦發展促進署特別開設了「一帶一路」網站,作為一扇窗口,助力中英兩國在「一帶一路」上的交流與合作。

  曹傑說,我們希望擴大和河南的合作,比如說倫敦在金融產品創新、金融市場定價以及許多專業領域服務方面是全球領先的,而河南製造業實力很強,在這些方面雙方都可以展開深度合作。對中小企業來說,在產業供應鏈各個環節,也會有許多合作的機會。②8

  河南是中德合作的典範區域

  ——訪德國博世集團起動機及發電機事業部總經理古漢友

  □本報記者宋敏

  河南是中德合作的典範區域,這個項目可以說是『中國速度』加『德國製造』的成功樣本。」

  今年1月,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購了全球第一大汽車技術供應商德國博世集團的電機業務。對此,在4月17日召開的中德企業合作論壇上,德國博世集團起動機及發電機事業部總經理古漢友表示:「能夠成為鄭煤機的一員,我們感到非常高興和自豪。」

  「河南是中德合作的典範區域,這個項目可以說是『中國速度』加『德國製造』的成功樣本。」古漢友說,博世集團是一個全球化的公司,無論在銷售、製造還是研發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可以與中國分享。

  「我們最大的海外運營業務在中國,我們的團隊與中國市場保持著緊密聯繫,我們的產品也受到很多中國客戶的稱讚。」古漢友說,希望通過合作和創新,進一步提高產品的質量,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如今,博世集團在中國已經設立了技術研發部門,在中國的銷售方面也取得了較好成績。「隨著收購業務的完成,我們有了一個新的品牌名字叫索恩格SEG,將致力於成為世界第一電動化系統方案提供商。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我們希望與股東鄭煤機共同合作促進電動化發展。」古漢友說。

 

相關焦點

  • 助力中德企業合作交流,第三屆中德橡樹園國際行業論壇成功舉行
    的演講Part 3 圓桌對話中德兩國的知名學者、企業家就中德兩國企業的合作、發展問題進行探討Part 4 論壇其他重要事件華大基因&中德橡樹園國際集團合作籤約儀式,藍明先生·比肯費爾德文化交流大使任命儀式,山西省商務廳與德國官員
  • 中德畜牧業合作項目牛業育種項目研討會召開
    中德畜牧業合作項目牛業育種項目研討會召開中國日報12月4日電(記者 王曉東)12月3日,中德畜牧業合作項目牛業育種項目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德兩國畜牧業合作交流的雙方管理機構、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參加了研討會。
  • 「中國德企之鄉」太倉:引來350家德企集結 中德合作領跑者的問道
    一見鍾情的美好,內核是太倉留給大量德企的「眼緣」。離上海近,早期進入中國的德企大多數是大眾汽車的供應商;再一個就是靜秀的城市形態跟德國小城很像,讓離家萬裡的德國人有種天然的親近感。在市場「無形之手」推動下,德企自發在太倉形成了初步集聚。到2008年,已達到了100家。也就在這一年,中國商務部和德國經濟部共同授予太倉首個「中德企業合作基地」稱號。
  • 中德交通運輸領域合作 \| 與德偕行 共塑綠色物流
    作為中德物流行業交流合作的有效平臺——中德綠色物流會議已成功召開7屆,中德雙方政府部門、技術專家和企業代表就交通節能減排、綠色低碳物流發展方面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進行了合作交流。  2014年10月,第三輪中德政府磋商在柏林舉行,交通合作首次成為中德政府磋商重要議題並被納入《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共塑創新》,雙方提出要繼續努力推廣可持續物流。
  • 中德交通運輸領域合作②|與德偕行 共塑綠色物流
    雙邊綠色物流合作框架建立後,中德兩國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共同發起的綠色物流行動計劃迅速啟動。作為中德物流行業交流合作的有效平臺——中德綠色物流會議已成功召開7屆,中德雙方政府部門、技術專家和企業代表就交通節能減排、綠色低碳物流發展方面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進行了合作交流。
  • 胡五嶽等出席法蘭克福中德合作交流座談會
    應魯道夫·沙爾平戰略諮詢交流股份公司邀請,11月13日,市長胡五嶽率團赴德國法蘭克福訪問並出席中德合作交流座談會。  魯道夫·沙爾平指出,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為中國未來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中德合作將進一步深化。在這一大背景下,魯道夫沙爾平戰略諮詢交流股份公司將緊緊抓住機遇,發揮自身優勢,在中德(許昌)產業園建設、健康養老、環保、軌道交通等領域,積極牽線搭橋,與許昌開展更深層次、更加緊密的合作。  胡五嶽向與會嘉賓介紹了許昌市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及開展中德合作情況。
  • 第四屆中德汽車大會在中國長春舉行
    大會聚焦中德汽車企業合作新機遇、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疫情後供應鏈重構等熱點議題,組織了多場高端專業論壇。全球知名企業負責人、專家學者800多人在現場或以視頻連線方式參會。中國一汽集團和奧迪公司籤署了奧迪一汽新能源項目諒解備忘錄。
  • 中德園發布未來五年工作目標 擬打造中德4.0戰略合作試驗區
    新華網瀋陽12月18日電(記者汪偉李宇佳)17日,「創新賦能高質量擴大開放新格局—2020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高質量發展大會」在瀋陽舉行,瀋陽市鐵西區區長,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中德(瀋陽)高端裝備產業園(以下簡稱中德園)管委會主任郭忠孝在致辭中表示,力爭到2025年,中德園實現經濟總量再翻一番,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600
  • 建立中德企業合作交流機制!招商蛇口擬與德國工商大會攜手孵化世界...
    作為峰會首席合作夥伴,招商蛇口在國際化產業資源方面與德國工商大會深度協作,建立中德企業合作交流機制。 而此前,德國工商大會創新中心已落戶蛇口招商創庫,雙方圍繞蛇口園區開展中德創新孵化、中德技術交流等,推動中德國際創新孵化基地的建設。
  • 為中德科技園叫好,拿地即開工!這就是對德合作的「許昌速度」
    「為保障項目工期進度,我們積極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做到『拿地即開工』,不斷強化入企服務,為項目建設掃除障礙、創優環境。」11月30日,提及中德科技園,許昌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中原電氣谷發展服務中心企業服務科科長劉俊傑介紹道。
  • 2020中德高端製造峰會:謀國際合作智聯之道
    中德雙方在戰略對話和深層次研討中擦出思想火花,也探索著兩國在商業領域和企業層面創新合作的有效模式。中德人士談攜手:雙方合作迎新機遇疫情之下,全球製造業產業鏈格局發生變化,2020中德高端製造峰會,正是中國製造與德國製造間的一次交流碰撞。
  • 中德集團舉行「愛國愛企愛家」為主題的國慶中秋雙節座談會
    為弘揚中德文化,營造節日氣氛,9月29日下午,中德集團公司精心籌劃,成功舉行了「愛國愛企愛家」為主題的國慶中秋雙節座談會。應邀參加這次國慶中秋座談會的有公司領導、員工代表及外聘專家,也有新進公司的大學生。座談會在歡樂祥和的氛圍中進行。
  • 中德「雙元制」教育讓瀋陽職業教育有了「國際範兒」
    12月17日,「2020中德(瀋陽)雙元制教育創新發展論壇」在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華晨寶馬培訓中心開幕,論壇就中德「雙元制」職業教育及產教融合創新發展成果進行研討和交流,鉳達匯創創業輔導基地應邀參加論壇。
  • 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中國周」:中德攜手合作前景可期
    在5日舉行的中德智能製造研討會上,來自中德兩國十多所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各界代表400多人相聚線上,共同圍繞中德教育、科技、經貿合作等話題展開討論,一致認為「中德攜手合作前景可期」。  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中國能力中心主任侯正猛教授介紹說,當天的活動由該校聯合德國下薩克森州科學文化聯盟等機構共同舉辦,並邀請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鄭州大學、四川大學、昆明理工大學、東北石油大學、成都大學、大理大學等國內多所高校嘉賓共同參加。
  • 外國友人講山東故事|「濟南女婿」王賽博:做中德交流合作的橋梁
    2017年3月,陪妻子回濟南探親的王賽博,遇到了可以在高新區工作的面試機會。「面試完我就回德國了,期間一直跟高新區保持著聯繫,3月份面試,6月份收到入職通知,8月份我就來高新區入職了。」王賽博說,收到入職通知後,他只用了兩個月賣車、退房、申請籤證……辦完了所有手續。
  • 專訪中國駐德國大使:中德抗疫合作為全球抗疫發揮正能量
    中新社柏林6月10日電 (記者 彭大偉)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中德作為全方位戰略夥伴,在疫情發生以來,兩國抗疫合作實,效果好,成果豐,為全球抗疫發揮了正能量。「可以說,在疫情背景下,中德高層交往對雙邊關係和國際合作的引領推動作用進一步凸顯。」  中德多層面攜手戰疫成果豐碩  「病毒是人類的共同敵人,唯有攜手努力,才能戰而勝之。」吳懇表示,中德是全方位戰略夥伴,疫情發生以來,兩國抗疫合作實,效果好,成果豐,為全球抗疫發揮了正能量。
  • 德國多特蒙德足球俱樂部到訪順德,助推中德足球合作
    ,並為推動中德足球小鎮項目建設合作助力。近年來,依託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順德與德國在智能製造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廣東潭州國際會展中心、廣東-亞琛工業4.0應用研究中心、美的庫卡智能製造科技園等中德合作項目相繼落地,豐碩的合作成果加深了兩地的互助互信,合作層面不斷提升擴大。
  • 漢諾瓦工博會閉幕 中德工業4.0合作空間大
    從24日到28日,7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近7000家企業齊聚漢諾瓦,圍繞「產業融合——創造價值」的主題展示工業自動化、移動、駕駛與自動化、數字工廠、能源、工業供應商、空氣壓縮與真空技術以及研發技術等領域的最新成果和先進解決方案。中國家電巨頭海爾在展會期間對COSMOPlat大規模定製解決方案進行了全球發布。
  • 2020中德高端製造峰會將在紹興舉行 再話高端製造時代機遇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紹興12月14日電 (張煜歡)12月14日,2020中德高端製造峰會將在浙江紹興舉行。在特殊時期,中德雙方將以「高端製造智聯德國」為主題隔空對話,思考後疫情時代製造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推動中德兩國在製造業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探索中德兩國在商業領域和企業層面創新合作有效模式。
  • 尼伯龍根的指環:中德戲劇合作發生「化學反應」
    原標題:中德戲劇合作發生「化學反應」 實驗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由中德藝術家聯袂打造,於2019年初開始創作。該劇本著尊重中德雙方文化的基本原則,勇於創新,尋求突破,在表演、作曲、舞美、服裝等方面充分融入中西方文化元素並將其有機結合,力求用中國經典的藝術形式演繹好德國的經典故事。 2019年11月,德方團隊來到國家京劇院,與中方團隊進行合成排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