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拉開序幕。
從嘉賓陣容看,今年開幕式上,「三馬二宏」(馬斯克、馬雲、馬化騰、李彥宏、張文宏)聚首是此次大會的亮點。此外,還有姚期智、約書亞·本希奧、朱迪亞·珀爾等圖靈獎得主紛紛亮相,共同分享他們眼裡的人工智慧,描繪未來的人工智慧社會圖景。
此外,與去年備受矚目的「雙馬對話」相比,今年的開幕式多少有了些「直面現實」的意味,不少演講嘉賓均談及AI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雲表示:「我記得去年我們當中還有人在擔心,機器會不會取代人?就業怎麼辦?但現在我們最著急的是怎樣讓機器儘快取代人類的一些工作,比如在病毒傳播的領域,我們要千方百計地讓機器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讓人衝在最前面。」
逛展體驗:高精尖AI設備「接地氣」
在當前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利用信息技術,將線上與線下相結合,以「雲端峰會」的形式進行。定向受邀用戶獲得邀請碼後,可進入指定會議室在線選座,體驗專享觀賞視角,可通過虛擬角色實時交互,高度還原現場體驗。此外,受制於疫情影響,許多嘉賓通過全息投影等方式「隔空發聲」。除了「雲端峰會」這一頗具智能色彩的形式,開幕式現場還展示了更多具有互動性和科技性的內容,比如全球首支人工智慧合唱MV、首場實時3D雲嘉賓體驗等。
「雲端」之外,AI大會線下的亮點更加令人矚目。昨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上海世博中心。還沒到下午入場時間,門口已經排起了隊。相比前兩次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本次會議安保級別更高,與會者需要帶相關證件、健康綠碼,經兩次「刷臉」後入內。
進入展館大廳後,映入眼帘的是AI上海·機器人矩陣,佔據「C位」的是兩個白色的機器人。在它們後面,擺著兩排「賣萌擔當」的機器人小公仔,隨著音樂不時起舞,它們都是來自達闥科技的雲端智能服務機器人,可作為禮賓、接待、商務指引、老年護理等角色提供服務。在機器人身後,一個可以自己走動的旅行箱吸引了參觀者的注意,這是90分智能跟隨旅行箱,不用手提就能跟著主人走,在一眾高精尖黑科技AI設備中,顯得分外「接地氣」。
疫情期間,外賣等物流如何做到無接觸配送,降低交叉感染風險成為一個難題,YOGO ROBOT就是能應用在這一場景的智能末端配送系統,工作人員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演示了一杯咖啡如何無接觸配送的過程。據她介紹,整套系統包括了智慧機器人、AIoT系統、數智化管理平臺和數據調度中心,可提供配送、新零售、安防消毒等個性化服務。
而應用於海岸線巡邏、森林防火巡檢、山區/海島物流運輸等領域的峰飛航空-大白鯊V50,則成為工業無人機中的AI「擔當」。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V50可達到6小時超長航時,4500米高海拔起飛和100+公裡高清數圖傳。
觀點交鋒:AI在防疫中管用嗎?
值得一提的是,在開幕式上,各位嘉賓針對AI如何改變人類生活展開探討,而AI應用場景很自然地落到了「防疫」上。
百度公司創始人兼CEO李彥宏表示,在今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經濟停滯的背景下,作為企業家不得不反思科技創新能否在關鍵時刻讓人類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運。李彥宏表示:「我們沒能在武漢封城的時候,派遣大批的無人駕駛車輛為百姓提供日常服務,我們沒能通過生物計算快速找到新冠疫苗,我們也沒有儲備足夠多的技術來應對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逆全球化風險。所以我看到很多人對技術,尤其是AI技術產生了悲觀情緒。」
對此,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持有類似觀點,針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人工智慧應用,張文宏在會上直言需要潑個冷水:「雖然人工智慧現在如日中天,但我非常遺憾地告訴大家,這一次中國疫情的控制是靠傳統的智慧和城市管理來實現的。」
不過,李彥宏也提及了積極的一面:「作為一個局中人,我知道我們在進步。」據他介紹,百度發明的LinearFold算法可將此次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二級結構預測從55分鐘縮短至27秒,這意味著能更快地預測病毒變化趨勢,以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還可以提高疫苗研發的效率;百度的人工智慧多人體溫快速檢測解決方案有效降低了火車站、地鐵等公共場所工作人員被傳染的風險;由阿波羅無人駕駛系統支撐的無接觸送餐車和無人消殺作業車,大幅減少和避免了交叉感染。
馬雲則表示,應該把疫情當作一種來自大自然、來自未來的信號。同時,他也提出了三點思考:一是人類離不開地球,但地球卻可以離開人類,這次疫情展露了人類對自己的陌生、對地球的陌生,人類只有順應自然,尊重自然才能在地球上生存下去;二是經濟增長可以放慢,但是人類必須要成長,疫情讓大家明白,世界的生態系統是由微生物決定的,而不是由最高等級動物決定的,人類從來不缺災難,但是災難之後一定要成長;最後,如果過去數位技術是讓生活變好,今後數位技術是讓人類能夠更好地生存下去,疫情沒有改變技術變革趨勢,但是疫情加速了數位技術的變革,因為災難在逼迫我們創新。
AI展望:未來智慧世界什麼樣?
即使現狀有值得反思之處,但將目光放遠後,從業者依舊對未來的智慧世界抱有信心。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在開幕式上再次強調了去年提及的「科技向善」願景,其表示,「我們每天都在研究和應用新科技,歸根到底要為每一位用戶負責。我們要做到『AI向善』,就要努力讓人工智慧實現『可知、可控、可用、可靠』,這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課題。」
事實上,最近騰訊推出人工智慧藥物發現平臺「雲深智藥」,向科研人員全面開放,騰訊希望藉助機器學習,縮短新藥研發的時間。
李彥宏將AI發展總結為三階段,即技術的智能化、經濟的智能化、社會的智能化。「目前,我們正處於從經濟智能化的前半段向後半段過渡的時期。經過前半段的發展,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出現了少數幾家通用AI平臺和一些專注於某個垂直行業的細分AI平臺,在信息搜索、信息流推薦、無人駕駛這幾個垂直行業,人工智慧也證明了或初步證明了其對所在行業的顛覆和重構潛能。」李彥宏表示。
根據防疫經驗,張文宏在會上表示,其非常期待人工智慧應用到公共衛生領域。「比如,AI識別圖像運用到CT,像這次新冠的CT表現跟以前的流感、肺炎完全不一樣,人工智慧如果在去年12月初就看到了這樣的圖像,這樣數據形成之後就會提警報。再比如,今天有多少個航班進來,這個航班所在的國家疫情情況如何,城市的床位數應該保留多少,這些都應該有實時數據。所以我非常期待在公共衛生領域,人工智慧將線下和線上的數據融合,構成一個完整的防控預警體系。」
在自動駕駛領域,特斯拉CEO馬斯克也帶來了好消息。他表示:「在特斯拉,我們已經非常接近5G自動駕駛了,我們可以利用特斯拉現在的硬體,只需要改進軟體,我有信心在今年完成L5級別的基本功能。我認為,實現自動駕駛5G,目前不存在底層根本性挑戰,但是有很多細節問題,我們面臨的挑戰是要解決所有這些小問題。」
馬雲則認為:「當前數位技術的大趨勢並沒有發生變化,但在未來,原先需要三五十年完成的數位化,可能會提速到十年二十年內就完成。這是劇變以後的劇變,我們需要做好準備。」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