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色字關注,即可免費收閱。
不是影評 。
by信海光微天下(在這裡分享我的見與識.)
一 飛魚服和繡春刀
最近電影《繡春刀》口碑不錯,我也去看了,評價是尚可,製作精良,故事可看,對近年來的國產片來說,這已算是比較高的評價。
繡春刀與飛魚服都是明朝錦衣衛的標誌性裝備,如果研究古代武器服飾,它倆就是辨識度最高的一套,除此外還真不太容易想起其他類似的東西來。戴上繡春刀,穿上飛魚服,尤其是後者,一個活生生的錦衣衛就浮現出來了。
錦衣衛,掌侍衛、緝捕、刑獄之事,恆以勳戚都督領之,恩廕寄祿無常員。凡朝會、巡幸,則具滷簿儀仗,率大漢將軍共一千五百七員等侍從扈行。宿衛則分番入直。朝日、夕月、耕耤、視牲,則服飛魚服,佩繡春刀,侍左右。---張廷玉之《明史》職官
明朝宮廷畫作上的錦衣衛,飛魚服和繡春刀
飛魚服非常漂亮,以前我讀歷史的時候以為是衣服上繡了一條飛出水面的魚,其實不是,而是類似於蟒蛇的動物,頭上有兩隻角,而飛魚紋,則是由蟒形加上魚鰭魚尾異化而來,像一條龍,事實上,古代朝服中像龍的圖案很多,比如常聽說的蟒袍,上面並不是繡了一條蟒蛇,而是四爪之龍(皇家之龍五趾)。由此可見,古代的皇權也不是那麼高高在上,它還是容忍一些跟臣下分享榮光的。
飛魚服實物
中國以前的屬國,現在被印度吞併的不丹,國旗上繡四爪金龍,其實就是蟒,五爪金龍只有天朝皇帝才能用。
不丹的蟒旗和清朝的黃龍旗
飛魚服由明代國家織造局生產,在設計上為單袍,領口交疊,單邊右襟在上,闊袖束腰,下擺寬大呈「曳撒」式。在前胸、後背、兩肩、通袖及膝瀾處,彩織以飛魚、流雲、海浪及江崖圖案。
飛魚服在大明朝服眾僅次於鬥牛袍,屬於二品朝服,錦衣衛中二品當然是少數,而為了表示榮寵,正六品、百戶以上的中高級官員也有資格穿飛魚服。但它又不是錦衣衛的工作服,一般低級的錦衣衛也不能穿。
電影中,老大升為百戶,換穿的就是銀色飛魚服。
再說繡春刀,這是古史記載中極少有的制式兵器,錦衣衛可以不穿飛魚服,但不能不佩繡春刀,傳說繡春刀每一柄都是千錘百鍊之作,所以刀鋒犀利無比。雙手持刀,一刀砍下,足可把整隻馬頭砍斷。哪怕是富強的大明帝國,也無力將這樣的寶刀裝備部隊,只有天子親軍錦衣衛,才會人手一柄!
但繡春刀到底長什麼樣?現代已無人確切知道,因為沒有流傳下來,都只是傳說,甚至有說單刀的,有說雙刀的,眾說紛紜。
現在唯一能見的錦衣衛兵器是臺灣收藏家刀狂王度所藏「東廠雙刀」,此兩刀共用一個刀鞘,一刀之刀柄刻「東」字、另一刀之刀柄刻「廠」字。合刀「東廠」二字相對面置內側。王度三十年前偶得此刀,當時他並未料到它竟是孤品,此刀為已故臺灣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最愛,但秦院長也沒認定為繡春刀,因此被稱為「東廠雙刀」。
電影《繡春刀》中,男豬腳所用刀即為雙刀。
二 好人魏忠賢?
電影崇禎等級後誅殺魏忠賢為主線,但有一點很奇怪,就是影片只是直接把魏忠賢定義為壞人,而本身並沒有講述魏忠賢如何之壞。反而主導誅殺魏忠賢的,也被歸為一丘之貉。
這就使得對歷史比較陌生的觀眾不由得奇怪:魏忠賢如果是個壞人,為何還有如此多的死士在他本該樹倒猢猻散的時候還為之效忠?
其實真實的歷史中,魏忠賢的死遠沒有如此複雜驚險,魏忠賢權勢滔天,崇禎繼位後,剪出閹黨勢力,擔心的不行,誰知道發動東林黨人一彈劾,魏忠賢就主動辭職,謫發鳳陽守祖陵去也,崇禎一看軟柿子好捏,就派錦衣衛追趕著去擒拿嚴辦,結果魏忠賢聞訊就自殺了。
基本上崇禎一上臺,魏忠賢一直保持了一種很順從的姿態。包括魏忠賢身邊的人,擺出了一種任由處置的資態,沒有半點證據可以證明魏忠賢一黨有任何不臣的舉動。相比於歷朝歷代的權力變革,魏沒有給崇禎製造過半點阻力,始終擺出了一付任人宰割的姿態。不斷地要求辭職,甚至跪地大哭請求辭職以活一命。
這哪裡像一個窮兇極惡的意圖篡位之徒?
一般人印象中閹黨在明末為害極大,橫行不法,怎麼也得黑暗了十幾二十年吧,實際上,魏忠賢當權,滿打滿算不過五六年時間。而在此期間,魏忠賢曾意欲團結東林黨等朝臣,卻被一幫正人君子蔑視拒絕,終致朝內分裂,黨爭從此一直延續二十年,直到明朝滅亡。
以個人的看法,明朝後期,所有當政者無論閹黨還是東林黨,都不是好人,閹黨好歹還能幹點實事兒,至於東林黨,清談誤國,甚至連實事都幹不了。不過他們握有筆桿子,歷史是讀書人寫的,對於閹黨自然是想怎麼抹就怎麼抹。
如果復盤當日歷史,會發現,魏忠賢其實是個很能幹的人,組織能力極強,能力也很強,至少在做實事方面比只知道搞內耗的東林黨人要強,這才有連袁崇煥這樣的人也給他建生祠,至少在魏忠賢時期,滿洲人是沒能進入關內一步,而農民起義也不曾蔓延。
但崇禎一繼位,東林黨人一當政,就天下糜爛了。
所以崇禎帝在敗亡之際,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前夕,卻下密旨收葬魏忠賢的遺骸,墓址就選在了魏忠賢生前早已看好的香山碧雲寺。
大概此時,崇禎帝想起他大哥,那個聰明的木匠皇帝臨終時候給他留的遺言:「魏忠賢、王體乾恪謹忠貞,可計大事」,後悔去把魏忠賢殺掉,毀了大明最後的支柱。
當時崇禎身邊的太監也議論說:「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
有非主流史學家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朱由校在生命最後時刻對魏忠賢給予如此高的評價,固然摻雜著個人私情,但最主要的是他認識到了魏忠賢在處理「大事」方面的清醒和果決,尤其是在維護大局、知人善任、賞罰分明的關鍵問題上,在事關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政治立場上,所表現出來的深明大義和遠見卓識。
平心而論,魏忠賢為鞏固個人權勢,未免有黨同伐異、殘忍歹毒的罪惡一面,但從他曾經力排眾議、大膽起用遼陽戰敗後遭受讒言的熊廷弼,不徇私情、果斷罷免寧錦一戰中畏縮不出的袁崇煥,拋開私怨、違心推薦趙南星、孫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等諸多方面,可以看出他還是心繫國家、講求原則的。魏忠賢主政期間,國內形勢良好,遼東局勢平穩,這層能力、這種魄力、這份功績,還是應該被認同和肯定的。
當然,這僅是一家之言。但我總以為,如果魏忠賢是大奸大噁心懷叵測之輩,根本不可能被崇禎兵不血刃的得手。魏忠賢,賢則未必,忠是肯定的,也是皇權之上的犧牲品。
最後,附上收藏的一首網友對太監這一受迫害殘疾人群體去妖魔化的詩歌
閹黨頌
誰寫下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答案:司馬遷,是太監!是閹黨!
是誰改良了造紙術,傳承了人類文明?答案:蔡倫,是太監!是閹黨!
是誰伏邊定遠,為大唐平定西南蠻夷?答案:楊思勖,是太監,是閹黨!
是誰操持國政,挽唐廷於既倒?答案:魚朝恩,是太監,是閹黨!
是誰拓邊西北,經略幽燕?答案:童貫,是太監,是閹黨!
是誰揚帆遠航,揚國威於萬裡之外?答案:鄭和,是太監!是閹黨!
是誰隻手遮天,壓制禍國殃民的東林黨? 答案:魏忠賢,是太監!是閹黨!
【信海光微天下】是著名的泛科技人文類自媒體,除了這裡,在微博上還擁有累計400萬粉絲(新浪微博35萬活躍粉絲),是新浪最有影響力科技博客之一,門戶網站累計3000萬訪問量,在搜狐新聞客戶端擁有35萬訂戶,並是虎嗅、FT中文網、艾瑞、財新、百度百家等多個專業網站知名專欄作者,《新京報》、《21世紀經濟報導》等傳統媒體長期撰稿人(涵社論),並曾有多篇文章被美國時代周刊網等境外媒體轉載引用。【信海光微天下】是WeMedia聯盟重要成員。
在這裡,分享我的見與識!微信ID(gongzhonghao001)微信最值得收藏的公眾號之一。獨立思考,自由閱讀,每日放送,原創為主,不抄襲,不跟隨.一個專欄作家、資深記者、網際網路玩家的公眾號,很多地方有假話,但在這裡說的一定是真話。歡迎收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