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性新聞視域下的足球新聞傳播研究》實驗性作品第六期,共八期)
如果把一個國家的足球發展比作一艘航船,那麼各國的足協自然是這艘航船的掌舵人;足協政策的優劣,往往對一國足球發展起到直接影響。面對中國足協積貧積弱的現狀,我們在對足協口誅筆伐之餘也不妨理性思考,哪國足協的哪些政策才最值得我們學習借鑑。耐心看完,你會有更多收穫。
英國是公認的體育強國,也是足球、橄欖球、羽毛球等現代體育運動的發源地。在競技體育和全民體育方面都居於世界領先地位。足球運動發展至今已成為英國國內參與率最高、產業化程度最強的體育運動項目,在此過程中四大足協的相關政策也在不同時期起到了關鍵作用。
在介紹英格蘭足協相關政策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英國足球的歷史。
一、歷史回顧
眾所周知,英國是現代足球的發源地。早在10世紀,就有早期的足球活動被記載。當時的足球毫無規則可言,街道、曠野、農田等開闊的空地上,參賽者有事甚至多達千人。由於缺乏固定的規則限制,流血、混亂、踩踏、械鬥是當時足球的主旋律。為避免其混亂與衝突,國王愛德華三世下令全國範圍內取締足球運動。但足球運動並未因此消聲覓跡,而是秘密的小範圍的在民眾間進行。
直到工業革命,足球發展才迎來轉機。伴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不少鄉村人口湧入城市,在快節奏的生活和資本家的剝削壓迫下,人們選擇了足球運動以緩解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起初足球運動沒有統一的規則,暴力和衝突導致其常常受到政府的打壓。直到1848年,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以文字形式統一的足球規則《劍橋規則》問世,足球運動才有了一個相對粗淺的框架來約束。
(劍橋規則原圖)
1863年10月26日,英國人在倫敦成立了世界上的第一個足球協會——英格蘭足球協會。這一天也被定義為現代足球的誕生日。1871年的拉格比足球聯合會的成立也促進了足球規則的統一。19世紀70年代,足球運動也漸漸發展成了學校、工人、士兵、中產階層等共同參與的全民運動。
英格蘭各地的足球俱樂部也在這一時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到了1881年,英格蘭已經出現128個足球組織,誕生了足總杯這一全世界最古老的足球賽事並一直延續至今。英格蘭職業聯盟也於1960年創立了聯賽杯與其抗衡。
1888年3月22日,英格蘭足協創辦了全國性的甲級聯賽,並在1892年創辦乙級聯賽、1920年創辦丙級聯賽、1958年創立丁級聯賽。並且擁有完善的升降級制度。1992年,英格蘭足球創辦了高度商業化的英超聯賽。
正如貝克漢姆所說:「足球滲透在我們的文化中,存在於我們的DNA裡;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從出生的那一天起,足球就和我們在一起,永不分離。」足球文化深深紮根在英國的傳統文化中,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二、足協構成
英格蘭足球總會(簡稱FA)是監管英格蘭境內足球事務的機構。1863年10月26日,倫敦女王大街的佛雷馬森酒店聚集著一群人,一番熱烈的討論後,英格蘭足球協會正式成立;除此之外,還制定通過了一部較為統一的足球競賽規則,它是現代足球競賽規則的雛形。其誕生標誌著足球運動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協會成立之日也被人們公認為現代足球的誕生日。
英格蘭足球協會負責英格蘭國家隊的組建和比賽,組織足總杯賽,從而活動一定的經濟收入,以維持它的日常開銷。英足總從不插手俱樂部的經營和管理活動,其日常的主要職能是制訂和監督執行足球運動的標準和規則,仲裁和協調出現的問題。如比賽過程中發生違規行為,足總將先要求當值裁判提交一份有關情況的報告,然後根據報告對事件進行調查。
英格蘭足總的機構設置十分精幹,設有運動技術部、市場經營部、醫療服務部、財務部、人事部和法律部,專職人員僅有32人,大量的工作主要依靠志願者。
英格蘭足球總會作為一個全國性的單項體育協會,實際是英國足球的管理機構,但與政府之間和各郡會員協會之間的關係也具有上述特點。體育社會化、管理法制化、管辦分離。政府只負責對職業聯賽進行監督,而代表政府對職業聯賽進行監督的機構十「獨立足球委員會」。
英格蘭足球協會領導著三個相對自治的機構:即超級聯盟、職業聯盟和學校足球協會。超級聯賽有超級聯盟管、職業聯賽與職業聯盟管、學校比賽由學校足協管理。足協下屬三大機構與足球理事會相互派代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聯繫和溝通。
英格蘭足球協會選出由17人組成的執行委員會,下設26個專門委員會負責不同類型的事務,委員會由執委會任命,形成了從「理事會-執委會-專門委員會」的管理體系。理事會,執委會和專門委員會採用定期磋商會議制度,解決聯賽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三、相關政策
(一)英超聯賽收入的分配模式研究
英格蘭超級聯賽的收入分配模式由聯賽中央分紅和俱樂部運營收入兩部分構成,英足總作為監督機構並不參與英超聯賽的任何分紅。
聯賽中央收入包括國內外的電視轉播收入和聯賽商業活動收入,聯賽負責將所有俱樂部的電視轉播權打包出售,國外電視轉播收入與聯賽商業活動收入將平均分配給各個俱樂部;而國內電視轉播收入的25%按照各俱樂部比賽被轉播次數由多到少進行分配(即「設備費用」),另外的25%按照該賽季俱樂部的積分榜排名由高到低進行分配(即「成績獎勵」),剩下的50%才會平均分配給各俱樂部。
俱樂部運營收入主要由比賽日收入,電視轉播收入與商業活動收入組成。電視轉播收入是英超俱樂部最重要的收入來源。英超聯賽每個賽季固定舉行19場主場和19場客場比賽共計38場比賽,俱樂部將獲得主場比賽的全部門票收入。除此之外,各俱樂部還會通過自己擁有的電視頻道直播比賽並進行收費。俱樂部是否參與歐冠聯賽和歐足聯歐洲聯賽也會對電視轉播收入產生影響。商業活動收入則與俱樂部的知名度和競技水平息息相關。
除上述兩種普通收入之外,英超聯賽的收入分配模式還包括「降落傘」補償和軟貸款兩種特殊收入。
「降落傘」補償是英超聯賽針對降級俱樂部出臺的保護機制,其目的是通過在固定時間內向俱樂部提供一定的現金補償的方式,幫助俱樂部更好地適應其所降級聯賽的競賽環境。根據各時期電視轉播合同的總額對「降落傘」補償的金額和時長進行調整。
軟貸款是指俱樂部從所有者哪裡獲得的無息貸款。實際上,儘管軟貸款屬於俱樂部淨債務的一部分,其實質依然是一種特殊的俱樂部收入。
(二)球員保護政策
對於球員轉會,英足總專門設立球員身份委員會和爭議解決(室)委員會,這兩個委員會的主席,副主席及成員由英足總執行委員會選出。球員身份委員會是由球員工會代表,職業聯盟代表及英足總官員代表等組成,負責轉會規則制定及監督實施,確認球員身份等。爭議解決委員會則包括24名成員,是由同等數量的球員和俱樂部代表組成,這些代表是在球員工會和職業聯盟提議的基礎上任命的,負責解決俱樂部間,俱樂部和球員間的各類糾紛。
球員工會,作為球員自治組織,初衷是保護自身利益不受損害,在發生利益衝突時,能夠和資方談判,進而維護球員利益。
三者作為不同利益主體,英足總,職業足球聯盟及球員工會履行著各自的職能,發揮著相應的特殊作用。
四、借鑑意義
近日中超複賽,揭幕戰吸引了兩千萬球迷觀看,首輪觀看人數更是在3000萬人以上。這個觀看人數超過了今年國內所有的體育賽事的總和,收視率僅次於新聞聯播。單從關注度來講,說中超是第六大聯賽一點不足為過,但中超的關注度和商業價值之間卻完全不成正比。大部分中超俱樂部不盈利,那麼商業價值和國際影響力也必然下降......
除去之前第一期德國篇探討過的管辦分離不徹底,商業化、產業化程度低也是目前中超、甲、乙三級聯賽以及遇到的一大問題。隨著我國體育職業化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借鑑包括英國在內的發達體育國家職業聯賽的經驗是一個重要的途徑。
(中超是目前中國體育產業的頭號ip)
1、制度手段保障聯賽運行
英國足球聯賽經歷了相當長時期的發展,形成了相當完整規範的法規體系,每個賽季如此龐大的競賽場次,依靠的就是完善的法規進行規範。
為了防止競賽中的營私舞弊行為,足協建立了一套嚴格的裁判員管理制度,英格蘭足球裁判不搞職業化,每年的英超足球比賽由足協與裁判員協調時間安排,足協裁判委員會的評估組不定期到賽場評估裁判執法水平。同時,對超級聯賽中的球員違紀處罰採取累積計分的方法進行處罰,依據球員在競賽中不同性質的違紀予以積分,達到相應的分值採取警告、停賽等不同性質的處罰,對球員比較公平。
而我國聯賽在裁判員判罰和足協對球員、俱樂部的處罰上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玩手機和蹦迪都禁賽半年」、「身殘志堅」的梗相信每一位球迷都不陌生。我國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規範的法制體系來保障聯賽運行。
2、建立足球實體組織機構
當前,我國並沒有完全的足球實體組織,儘管中國足協與體育總局已脫鉤,足管中心被撤銷,但內部職能並未得到真正轉變,中國足協的人事安排與體育總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總局部分行政領導仍在中國足協重要崗位上任職,且部門設置及管理程序方面與真正意義的社會團體也有一定差距。
儘管 2016 年中國職業足球聯盟開始籌建,但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結果。此外,代表球員利益的球員工會的籌建也遙遙無期。無疑,就算中國職業足球聯盟成立,也很難形成像英格蘭那樣的相互制衡、協同發展的穩定三角組織架構。
難度更大的是類似英格蘭的球員工會的建設。在當前職業聯賽的框架內,球員依然是相對弱勢的群體,職業化都26年了,被迫轉會(如鞠楓轉會事件)、欠薪(遼足欠薪)等等問題依然層出不窮;因此需要類似球迷工會的組織來維護球員們的權益。實踐中我們雖不能建立應然球員工會,但結合國情,可先嘗試建立一種球員工會的過渡形式。一方面,完善各俱樂部內部的球員組織; 另一方面,以中國足協為依託成立籌備領導小組,召集各俱樂部的基層球員組織代表,並組織專家制定章程、發展會員、選舉主席和委員。這種構建模式雖與國外差異較大,但在被動成立不可能的情況下,它能為構建真正的球員工會提供改革基礎。
3、完善聯賽分配的降落傘機制
隨著升降級制度的引入,每年各級別聯賽都會有球隊降級,而在我國很少有球隊能在一兩年內完成升級,大部分球隊降級後雖然口號喊得很響,但往往陷入持續戰績不佳,甚至落得破產、解散的命運。對此英超的「降落傘」機制值得我們借鑑。
「降落傘」補償機制是英超聯賽針對降級俱樂部出臺的保護機制,其目的是英超聯賽針對降級俱樂部出臺的保護機制,其目的是通過固定時間內向俱樂部提供一定現金補償,幫助俱樂部更好的適應其所在聯賽的競爭環境。以16-17賽季為例,降級俱樂部第一年可獲得該年度電視轉播平均分紅的55%的補償,第二年為45%,第三年20%。這種補償機制可以維持俱樂部財務正常運轉,避免俱樂部因降級走向破產,緩解財政壓力。
在我國,轉播收入由於足協管辦分離仍沒有施行,其收入分配仍不能做到由市場來決定,這就導致聯賽運營不能持續向好發展,人為因素過多導致分配不夠合理。加上對於降級的球隊沒有制定保護措施,造成現在降級球隊難以重返,升級球隊財力不夠難以存活的局面。如果「降落傘」制度實行在中超聯賽,對於提升聯賽的活力具有積極作用,我們可能經常會見到精彩刺激的升降級大戰。
選題來源:《馬欽未能上任青島黃海主教練》@董老廝
資料來源:
1、《倒轉金字塔》喬納森·威爾遜
2、《英超足球職業聯賽特點及對我國的啟示》卞新芳
3、《英格蘭職業足球聯賽收入的分配模式研究》劉靜
4、《英格蘭職業足球轉會制度的變遷及對我國的啟示》楊獻南
5、《中國和英格蘭職業足球管理體制的比較研究》陳宜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