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裡,我把奮鬥過成了生活

2020-12-22 白貓財眼

無數個夜裡,常常問自己,為什麼要繼續呆在大城市。

是工作嗎?是賺錢嗎?是事業發展嗎?

我的收入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至少和這裡的房價比,真的太少了。

是愛情嗎?是家庭嗎?

至今單身,努力尋找。

那究竟是什麼,讓我們在大城市努力奮鬥,甚至把奮鬥過成了生活。

有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了。

未來,才是支撐我們活在大城市的最大動力。

大城市裡,能有我們的未來嗎?

我特別能理解我的父母,為什麼千辛萬苦的賺錢,給我讀書,讓我去大城市。

知識改變命運,這個定律永不會變。

他們付出的一切,都是為了下一代,為了下一代不重複他們這一代。

為了讓我不像他們一樣,背井離鄉到大城市打工,就為了賺錢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為了讓下一代能夠不用長期和他們天各一方,一年只見一兩次面。

我們的父母,他們曾經奮鬥過,他們沒有遺憾。

如今,我也在一個沒有家的城市,租房子住,每天上下班擠地鐵。

為了我的孩子,他們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改變他們的命運,給他們更好的物質基礎,而不是像我一樣,繼續每天擠地鐵,繼續每天九九六。

我知道,身邊很多的人都回家了,家裡的生活也很好。

媳婦孩子熱炕頭,生活過得美滋滋。

大城市裡,能有我們的未來嗎?

大城市有一點好,就是相對公平。

雖談不上完全靠本事吃飯,但有本事一定能吃上飯。

一兩萬的收入,在大城市可能不算太高,但比老家三四千的收入好很多了,而且在這裡發展有更多的可能性。

大城市,不僅天花板更高,而且包容,可以說海納百川。

任何地方都有排外的人,小城市更如此。

有一些人排外,這不代表這座城市不夠包容,大城市容納的了各種形形色色的人。

很多很小眾的愛好,可能只有在網絡上找到朋友,但是在大城市,都是存在知音的。

那些穿得稀奇古怪的人,在大城市裡叫時尚,我經常看動漫展,我也很理解二次元。

更多的包容性,讓我看到了更多未來的可能性。

在這裡,不論你做什麼,只要把事情做對、做專、做精就行了。

奮鬥,是因為理解,因為懂得

每一個人都是從孩子變成父母,才理解父母的。

絕大多數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條件,讓他們能夠成才。

農村裡的往城市裡送,城裡的往省會送,省裡的往一線城市送,一線城市的往國外送。

作為父母,可以放棄和孩子待在一起,把孩子往更好的地方送,就是父愛母愛最大的體現。

他們寧可隔三差五來電話,也不會對孩子說你回來吧,因為他們都希望孩子好。

每一年回家,看到父母都老了一歲,不僅長皺紋了,還多了一些小毛小病。

他們從來不告訴我們他們平時過的不好,他們只知道告訴我們天冷了要多穿點,上班累了要多休息,少看手機別熬夜。

作為孩子的我們長大了,不僅能明白父母的苦心,也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如果我們選擇回去,回到自己的家鄉。

我們的孩子未來也很有可能,像我們一樣,重新來到這些繁華的城市,重新一個人打拼,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重頭開始。

他們同樣會面臨我們目前遭遇的情況,生活壓力大,成本高,形單影隻,甚至受到別人的排擠,結不起婚,買不起房,最終再次回到家鄉。

如果不是為了孩子,我想可能很多薪資並不高的人,都會選擇回去。

因為沒有呆在這座城市的理由。

什麼回家沒面子,那都是少數,在大城市拼搏的動力,始終都不是放不下面子,回不去家。

我們渴望在大城市取得成功,更渴望的是不論什麼情況,在這個地方能有容身之所,能有一席之地。

所以每個月只要不負債,只要還能生存下去,我們都要為自己奮鬥,為了把我們養育長大的父母,也為了我們現在或者未來的孩子。

沒錯,就這樣,我把奮鬥過程了生活。

美好的憧憬,有時候比生活更重要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

這句話常掛在我們嘴邊,但即便套路深,也不回農村,這才是事實和現狀。

不僅自己不想回,家人更不願意看到你回。

不然辛辛苦苦的讀書奮鬥,日日夜夜的熬夜學習,都是為了什麼呢?

有一段時間,很流行一句話。

「逃離北上廣」。

逃離的是自己,放下的是我們更多可能性的未來。

我可以想像回家的生活,平平淡淡,安逸的一生,波瀾不驚,幸福美滿。

可這樣的生活,我不憧憬,也不希望孩子重蹈我的覆轍,我把他送出去,他又默默的走回來。

未來,給孩子更美好的未來,才是我所憧憬的。

是他們,每一次的笑容,支撐著我們繼續在大城市裡奮鬥,支撐著每天擠地鐵,每天加班。

這種生活,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懂的,也不是誰都想要的。

不過那又怎樣呢?

我不迷戀大城市的燈紅酒綠,我希望能在大城市安營紮寨,僅此而已。

致每一位還在一線城市奮鬥的年輕人,你們的努力,一定是值得的。

青春,請不要給未來的自己留下遺憾。

相關焦點

  • 問答:年輕人究竟應該在大城市奮鬥,還是應該去小城市生活?
    然而,大城市高昂的物價和房價,卻又向我們狠狠潑了一桶冷水。在現實和理想的撕扯中,年輕人們面臨著人生的抉擇:留下,大城市容不下這具肉身;離開,小城市安放不了悸動的靈魂。選擇的同時意味著捨棄,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究竟應該在大城市奮鬥,還是應該去小城市生活?借用SOHO董事長潘石屹的話:「年輕人能在大城市待著,就千萬別到小地方去,因為小地方通常都有很緊密的關係網,這對年輕人是很不利的。」
  • 在大城市奮鬥過幾年,回到小城市後,會不會深受打擊?
    在大城市奮鬥過幾年,回到小城市後,會不會深受打擊?近幾年北漂這兩個字很少出現了,反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想要逃離北上廣。說實話大城市的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有便捷的生活設施,也有現代化的商場,年輕人也能夠在大城市中找到自己的夢想。
  • 人到中年是該留在大城市奮鬥呢?還是該回到小城市享受呢
    說句實在話,關於這件事我是有絕對的發言權,因為前些年我就是從深圳回到了老家發展,很小的一個小縣城,當時我想的是不用承受一線城市的壓力,生活的競爭也沒那麼大,多好啊!但是回老家待過了兩年之後呢,我就熬不住了,因為只要在大城市待過,如果你在北京、上海、深圳這些地方上過學或者工作過, 你很難去適應小城市的那種節奏,因為大城市的文化、大城市的價值觀、大城市的生活方式跟小城市是完全不同的。
  • 你也可以把生活過成別人眼中的好日子!
    朋友家有2個孩子,我是從小看著他們長大的,弟弟讀完高中就外出打工自食其力了,很少讓父母操心。哥哥很優秀,學習一直很好,讀完博士後,現在國內一家不錯的培訓機構任職,已經過上了別人眼中的平穩生活。
  • 《脫口秀大會》思文離婚退賽背後:夫妻過成了兄弟,生活過成了段子
    只是,他們最終把夫妻過成兄弟,把生活活成了段子。 在關於離婚的採訪中,思文說「直到現在,我都認為程璐是我見過的最好笑的男人。」
  • 姑娘:你不怕世俗的流言蜚語,所以日子過成了我想要的模樣
    我心裡有過你,不怕說出來,喜歡人不犯法,但我也只能到喜歡為止了。很多女孩到了年紀,就該開始被婚姻所束縛了,為了父母心中的安慰,為了不接受別人的流言蜚語,不得已,去過另外一種生活,有人在婚姻中受到了救贖,有了幸福的生活,也有人不幸,在婚姻中丟了自己,每個人在婚姻中的結局都是不一樣的,有的讓人羨慕,有的讓人同情。
  • 日本女生因為愛情遠嫁阿聯,現在生活過成什麼樣?
    日本女生因為愛情遠嫁阿聯,現在生活過成什麼樣?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被一位遠嫁阿聯的日本女生圈粉了。她每天和200多只可愛的小動物生活在一起。把沙漠當成後花園,卻把眼前的日子過成了「綠洲」。如圖所示,很多人羨慕這位日本女生。因為愛情嫁到了這裡,卻把現在的生活過成了詩。如今和丈夫住在阿拉伯半島的阿聯。
  • 留不下的大城市,回不去的小城市,困在大城市裡的小城中青年們
    大城市機會多,是他的用武之地。他學的某某專業,缺口很大,待遇很高,一定能幹出一番事業。兩個女生聽得津津有味,一臉的羨慕和憧憬。從他們身上,我仿佛看到了當年自己的身影。十幾年前,我和我們一起畢業的大學同學,也是這樣坐在駛向大城市的列車上,一樣的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相信,這戲劇性的畫面,在通往這座城市的線路上,十餘年來一直都在反覆上演。為什麼要離開家鄉小城去大城市?
  • ...在這樣的私家小院讀書、品茶、畫畫……她把生活過成了夢想中的...
    在這樣的私家小院讀書、品茶、畫畫……她把生活過成了夢想中的樣子~ 2020-08-06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婦女節到了,每個30+女人都得知道,怎麼把生活過成你想要的樣子
    張栢芝說,她最怕的是身體不健康,仍然要努力奮鬥陳喬恩說,「我要去試一下」;有些問題,是我們普通30+女性也在每天面對的,催婚催生,孩子家庭,工作事業的壓力,甚至,人到「中年」是否還可以再拼一下的猶豫不決。「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 《大大的城市,小小的我》:小鎮姑娘「七天路過」的大城市闖蕩記
    青年作家「七天路過」和她的圖書《大大的城市,小小的我》。受訪人供圖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5日電(記者韓玉)「在王城中好藏身,他人不必道我是心中有夢的屠龍少女。既包容自己的無知,也包容自己的意氣,這裡是北京。世界盡頭是北京。」
  • 【龍湖 蘭園·天序】把生活過成一首浪漫詩
    《小王子》裡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它時刻不同。」王小波說:「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所以,儀式感對我們而言,從來都不只是朋友圈裡的隻言片語,而是一種對記憶的隆重提醒、對生活的真正熱愛和對未來的幸福規劃。例如,在龍湖 蘭園·天序,用零時間成本的漫生活方式,把你的日子過成一首詩,或者是一個溫柔的故事。
  • 願意在大城市還是在小城市生活?《用九柑仔店》俊龍給你一個答案
    在大城市奮鬥,還是會小城市定居?這是困擾當代大多數普通青年的問題,看了《用九柑仔店》你或許就有了屬於你的答案。柑仔店是臺灣福建地區,早期雜貨鋪的通稱。花花綠綠的糖果,熟悉的塑膠玩具,各種居家用的瓶瓶罐罐。我們每個人的記憶力,都有這麼一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柑仔店。
  • 加拿大留學生告訴你:在加拿大小城市和大城市生活的對比!
    因為我在國內的大學一年會招差不多1萬人的樣子,我這個地方一共只有2萬個人,大學就更別提了,只有一兩千人的樣子,所以給我的感受跟我之前的生活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島上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在愛德華王子島大學完成了我的本科學業,工作了兩年之後,到多倫多讀研究生 MBA。
  • 「雙節」過成春節 體育仍是主角——假期體育生活掃描
    新華社天津10月8日電 題:「雙節」過成春節 體育仍是主角——假期體育生活掃描新華社記者張澤偉國慶中秋八天長假,是後疫情時代的第一個「黃金周」。人們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同時,縱情吃喝遊玩,以至於不少人調侃「把『雙節』過成了春節」。但實際上,無論怎樣安排假期生活,體育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主角之一。
  • 案例拆解7步法:小度《致在大城市獨自生活的你》
    第三步 看創意表達第四步 看媒介策略第五步 看戰役洞察第六步 看主打消費者第七步 看是否解決市場問題第一步:看主觀感受我們可以看到第一個是黑屏文字:致在大城市獨自生活的你就像是生活重啟一樣。第二步:看主題和對主題進行提問致大城市生活的你與小度,小度陪伴大城市獨自生活的你。小度-陪伴者的定位我們可以看到短片以主人公獨白的方式展開,從頭至尾,沒有出現第二個人。
  • 儲殷:年輕人不去大城市沒有出息,其實奮鬥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樣子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出路與機遇,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出路與機遇,一個人利用出路與機遇所創造的價值大小,更是不分地域,普天之下,都是希望之地,看你是否能播種豐收。舉例來說,以前很多人不喜歡做飯,特別是男同志,更覺得大男人成天呆在廚房裡圍著鍋子轉沒出息,但是,自從自媒體興起,有很多網絡紅人單憑以前積累的做飯經驗讓大家認識了他,自媒體做得風生水起。如今許多人羨慕那些媒體人做得好的人,他們自己也想要進入媒體行業,卻找不到一絲驕傲和驕傲,只能仰望著媒體機遇嘆息。
  • 俄羅斯小夥在松陽把農村生活過成「田園詩」
    割蜂蜜、做豆腐、放牛、曬乾菜、用古法做紙……體驗獨特的鄉村技藝,俄羅斯小夥德米日把農村生活過成了「詩」。  通過一部小小的手機,他架起了一道農村與城市、中國與俄羅斯的橋梁,也向更多同齡人展示了松陽鄉村之美。
  • 歲月靜好都藏在生活的七零八碎裡
    我一直都認為,歲月靜好必須具備兩個條件:1有充足的時間,2有足夠優秀的自己,3有足夠的money,只有三者都擁有那麼你的歲月靜好才真的是做到了極致,當然,起早貪黑,和在牙縫裡擠時間的生活是沒有歲月靜好的。
  • 490萬買精裝房,卻不捨得地暖,大城市裡有兩種有錢的窮人
    為了省錢寧願凍著,其實是這些人過高品質生活慣了,脫離了普通人的生活造成的。其實現在取暖的東西很多,也是非常的實用,只是這些人看不上,一味地追求高大上造成的!話說今年真是一個寒冬,冷空氣肆虐了北方大地,零下16℃山東小夥挑戰舌頭舔鋼管 的稀罕事,說得這麼熱鬧都是因為天冷造成的!冷空氣不僅讓北方人感受到了寒冷,更讓南方人體會到了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