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阿司匹林到底有什麼作用?什麼時候用?有哪些副作用?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方面的問題。
阿司匹林都有哪些作用?
阿司匹林最廣為人知的是其抗血小板預防血栓的作用,大多數人應用阿司匹林也都是這個目的。其實阿司匹林還有兩個作用,知道的人並不多,下面我們就來逐一介紹。
一、解熱、鎮痛、抗炎作用
阿司匹林1898年上市應用至今已經有120多年,最早醫生們用它來治療風溼、感冒和輕、中度疼痛,這裡所提到的抗炎作用,是指抑制炎症反應,而不是說阿司匹林可以殺滅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阿司匹林沒有殺滅微生物的作用,不能當作抗生素來用。由於阿司匹林在這類應用中用量比較大,會帶來明顯的副作用,所以現在阿司匹林在這方面的應用已經很少。
二、抑制血小板功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功能,阿司匹林對血小板的抑制是不可逆的,我們身體內的血小板是不斷更新的,人體內的血小板每天更新1/7-1/10,所以我們必須每天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來抑制新產生的血小板的功能。雖然阿司匹林應用了100多年,可是被應用於抗血小板,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還不到50年。
三、預防直結腸癌
服用阿司匹林還具有預防結腸癌的作用,但是這種作用需要很長時間,一般5~10年以上才可以有效降低結腸癌的發病率。
我們什麼情況下需要應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應用是有嚴格指南規範的。但是張醫生在日常工作中發現,朋友們對阿司匹林態度成為兩種:一種是比較積極的,為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早早地用上了阿司匹林。這種情況大多見於中年人,對心腦血管疾病比較恐慌,很多朋友四十歲就開始服用阿司匹林了;另一類朋友對服用阿司匹林比較恐慌,認為只要應用上了阿司匹林,早晚會發展成為嚴重的出血性疾病,這類朋友無論醫生多麼強烈的建議,他們始終不能規範地用藥,這種情況多見於高齡的老年朋友。
事實上,這兩種態度都是不對的,那麼阿司匹林應該怎麼用呢?
一,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方面
如果既往沒有患過心腦血管疾病,我們採取服用阿司匹林,稱為一級預防;如果患過心腦血管疾病,這時我們服用阿司匹林稱為二級預防。
一級預防:不建議任何人都服用阿司匹林,醫生們列出了8種主要危險因素:
男性大於等於50歲,女性絕經後
高血壓
高膽固醇血症
肥胖
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男性小於55歲,女性小於65歲)
糖尿病
吸菸
合併有動脈硬化斑塊
只要危險因素具有3項以上,預計10年內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大於10%,就應該服用阿司匹林。這是一種比較簡單粗暴的方法,決策時還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但是也有醫生認為阿司匹林帶來的心血管健康獲益,並不能完全高於其帶來的可能的出血風險。
看到這裡,很多朋友會有疑問,到底該不該用呢?張醫生的建議是:
小於40歲和大於70歲的朋友用藥要慎重;
有出血傾向的朋友不要服用阿司匹林;
服用其他抗血小板或抗凝藥物的朋友用藥前必須諮詢醫生。
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且沒有服藥禁忌的朋友,需要服藥時必須服藥。
二級預防:只要沒有禁忌症,沒有出血傾向,都建議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復發。
二,預防結直腸癌
阿司匹林可以預防結直腸癌,這是統計得出的結論,其機理還未得到證實,而且,需要服用5-10年才有意義,所以截止到目前為止,張醫生還未發現國內有人用阿司匹林預防結直腸癌,只是看到有醫生建議服用阿司匹林預防結直腸癌患者的復發,其療效也未得到明確的證實。因此張醫生不建議朋友們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結直腸癌。
阿司匹林有哪些副作用需要我們注意?
胃腸症狀:阿司匹林可以影響胃腸黏膜,引起如消化不良、腹部疼痛、胃腸道炎症、潰瘍和穿孔。有胃腸疾病的朋友要密切觀察胃腸道疾病的變化,如果出現出血的症狀,立即停藥。
出血風險:如鼻出血、牙齦出血,眼底出血,胃腸出血、腦出血等。其中胃出血比較常見。服藥的朋友比較擔心腦出血,這種出血症狀與年齡、用藥量是有相關性的,所以年齡大於70歲的朋友用藥前一定要諮詢專科醫生。
肝腎功能影響: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會對肝腎功能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對於服用阿司匹林的朋友建議每年查2-3次肝腎功和尿常規,如果有異常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過敏:部分患者會對阿司匹林過敏,主要表現為皮疹、哮喘、發熱等,極少數情況下甚至可能出現喉頭水腫。
神經精神症狀:表現為頭痛、頭暈、耳鳴、視力減退等,短期大量服用甚至可能出現精神錯亂,甚至昏迷。
治療方法和劑量
使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最佳劑量仍待研究。各種劑量進行了大量試驗。75mg劑量與更高劑量似乎具有同樣的效果,但增加劑量會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風險。目前美國最常用的劑量為每日81mg,我國和歐洲都採用每日100mg的劑量。
張醫生推薦阿司匹林的最佳使用時機是50歲後,定期檢查評估心血管疾病和出血風險,如果出現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而沒有出血的傾向和禁忌症時,建議及時服用阿司匹林,防止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總之
阿司匹林作為目前最成功的三種藥物之一,其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是明確的,只要掌握好適應症,規範用藥,其用藥風險大部分是可控的。張醫生在寫這篇文章最擔心的就是部分朋友因為擔心副作用而放棄用藥,影響治療。應用阿司匹林我們獲得的收益是遠大於我們所承擔的風險的,說白了:藥該用還是得用,不要依著自己的性子隨意停藥。
小編猜你還想看:
糖友使用血糖儀,若不知道這4點,難怪誤差那麼大
「神藥」二甲雙胍,便宜的和貴的有何區別?醫生很少透露
谷維素有哪些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