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的就要吃藥,醫生總是說飯後吃藥,但很少說飯後多久吃藥,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吃藥的問題,飯後多久吃藥最好,以及吃藥的注意事項有哪些,注意,藥吃不對很有可能無法治病反而傷身哦。
飯後多久吃藥
每個人都有過吃藥的經歷,那麼你知道吃藥的最佳時間嗎?
1、飯後服用的最佳時間
一般飯後吃藥的時間是在飯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內,這段時間是服用藥物的最佳時間,因為此時肚子不會因為剛吃完飯導致腹脹,此時已經有消化了一點,而且此時還能夠吸收到藥物的營養,不會影響到藥物的價值,因此此時是服用藥物的最佳時間,在服用藥物的同時最好是使用開水進行服用,最好不要使用茶水或者咖啡等其他飲品來服用藥物,這會影響到藥物的效果。
2、需在飯前或飯後服用的藥物
高血壓和高血糖的藥物應該分開來進行食用,高血糖的藥物應該在飯前來進行食用,這樣會容易抑制血糖的升高,並且在吃飯的時候可以抑制食慾,因為米飯的主要成分是澱粉,澱粉之後會在身體中轉換為糖分。而高血壓的藥物一般是建議在飯後食用的,因為高血壓的藥物對於胃部的傷害比較大,因此在吃飯之後容易降血壓。食用方法都建議用白開水,不可以用其他飲料或者牛奶。
3、吃藥的時間介紹
空腹服(清晨):多為滋補類藥如人參、蜂乳等。早晨空腹服以利人體迅速吸收和充分利用。半空腹服:多為驅蟲藥,如驅蛔靈等。可於兩餐之間,或剛進早餐後服用,這樣使藥能迅速進入腸道保持較高濃度發揮作用,又不致刺激胃腸引起噁心嘔吐,甚至因腸道吸收快而中毒。
飯前服(飯前30~60分鐘):多為健胃藥、收斂藥、止胃痛藥、腸道消炎藥,如多酶片、乳酶生、鞣酸蛋白、胃舒平、三矽酸鎂、阿託品、四環素等。這些藥物依其各自的作用特點,飯前服用能達到最佳效果。此外,中成藥丸劑,為使其較快通過胃進入腸道,不為食物所阻,亦宜飯前服。
飯時服:多為消化藥,如稀鹽酸、胃蛋白酶等,飯時服能及時發揮作用。飯後服(飯後15~30分鐘):絕大部分藥物都在飯後服。
睡前服(指睡前15~30分鐘):多為催眠藥,如魯米那、安定、硃砂安神丸等;瀉藥如雙醋汾汀、酚酞、果導等,服後8~12小時見效,故在次日清晨可望排便。
飯後吃藥的禁忌是什麼
忌菸酒的藥物:在服用鎮靜藥、安神催眠藥、降糖靈、優降寧、阿司匹林、硝酸甘油、消心痛、利特靈等藥物時均應忌酒。若服以上藥物期間大量飲酒,會增加藥物的副作用或使藥物失去療效。忌含鈣食物的藥物:服用四環素類藥、紅黴素、滅滴靈,應忌食牛奶、乳製品、黃豆製品、黃花菜、黑木耳、海帶、紫菜等。這些食物中的鈣離子可與以上藥物發生反應,降低藥效。
忌飲茶的藥物:服黃連素、四環素類、紅黴素、複合維生素B、鐵劑、利福平、澱粉酶、胃蛋白酶、乳酶生等時忌飲茶,因茶葉中的鞣酸會與上述藥物發生反應降低藥效。忌含鉀食物的藥物:服安體舒通和補鉀時,不宜同時食香蕉、香菜、紅糖、菠菜、紫菜、海帶、土豆、葡萄乾、橘子等。此類食物含鉀量高,易引起高血鉀症,出現胃腸痙攣、腹脹、腹瀉及心律失常等。所以西藥服用的時候也是有禁忌的,在平時吃西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是根據醫生的指導來進行,二是根據西藥的說明書來進行。
吃藥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按時服藥。每日服用1次的要固定每天服藥時間。每日服用2次是一般指早8點、晚8點兩次。每日服4次是指早8點、中午1點、下午4點和晚8點。飯前服用一般指飯前半小時服用,健胃藥、助消化藥大都在飯前,不註明飯前的皆在飯後服用。睡前指睡前半小時。空腹服用指早餐前1小時空腹服用。必要時指症狀出現時,如退燒藥在發燒時服用;解熱鎮痛藥也可在疼痛時吃。
「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靜注」,應是用藥原則。口服藥吸收慢,但不良反應相對比較輕。而輸液、靜脈注射時,藥物直接進入血管,雖然見效快,但是一旦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往往因搶救不及時而導致嚴重後果。對於複方製劑的藥物最好不要使用兩種與之同類的藥物,對於藥物的同時使用,不清楚其副作用的應該諮詢醫生。很多藥品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可能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嚴重的甚至可能致命,因此擅自混用藥就像在調製「毒藥」。
吃藥還要注意哪些事
首先,多與醫生聯繫。有人吃藥很隨意,病了也不去看醫生,而自我診斷,到藥店去購藥,購來就使用。還有的人愛以病試藥。患疑難雜症久治不愈,屢找偏方、驗方使用,導致病情加重,失去最佳治療時機,難以救治。正確的做法是,用藥時應遵醫囑或按照說明書服用,對於需要長期用藥的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適時用藥,以免對身體造成危害。
其次,合理控制藥量。吃藥用多少量,這是有學問的,藥量過大或過小都不好。合理的治療量可獲得良好的效果,若超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尤其是老人和兒童。而小劑量服用則又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因而一定要按量服藥。
第三,合理安排吃藥時間。有人吃藥愛時斷時續,這不好。藥物發揮療效主要取決它在血液中恆定的濃度,如不按時服藥,達不到有效濃度,就可能無法控制疾病發展。還有的人吃藥時療程不足,這樣也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藥物治療需要一定的時間,如尿路感染需要7~10天,才可治癒。若用藥兩三天,症狀有所緩解就停藥,就有可能成為慢性感染。有的人吃藥時當停不停,這也會造成不良的影響。一般藥物達到預期療效後就應停藥,否則會引起毒副作用如二重感染、依賴性,以及蓄積中毒等。有人吃藥時,愛突然停藥,這也是不科學的。許多慢性疾病需長期堅持用藥控制病情,鞏固療效,如精神病、癲癇病、抑鬱症、高血壓、冠心病等。如停藥應在醫師指導下逐步進行,不要擅自停藥,否則舊病復發會危及生命。
第四,兒童不宜吃成人藥。有人認為,只要對症吃藥,就不會有錯。於是,就拿成人的藥品給孩子吃,自以為對症吃藥就能治病。殊不知,有些成人藥物對孩子來說有嚴重的副作用,大人能吃,而孩子是不宜吃的。比如,抗生素對兒童的骨骼發育會產生抑制作用,孩子是不能隨便吃抗生素的。
服藥與飲酒
古人很早就懂得以酒來泡製藥酒,而且中醫還以黃酒來作藥引子。有些藥物經酒泡製以後療效更好;有些藥物酒制以後能減輕毒性,減少副作用。
但不是所有藥物都可酒制或以酒為引子的。特別是西藥。否則會發生副作用或毒性反應,嚴重者會危及生命。
使用滅滴靈時若飲酒,能產生醛中毒症狀,會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痛、昏眩、運動失調,甚至呼吸困難。
若糖尿病患者飲酒後服藥,會使胰島素、降糖靈等藥物作用增強,從而產生嚴重低血糖現象,使病人發生噁心、嘔吐、腹痛和頭痛、心動過速等反應。
若痢疾或腸炎患者服用痢特靈時飲酒,會因抑制酒精的代謝,造成患者口渴、頭暈、眼結膜充血、皮膚紅紫,甚至會出現劇烈心跳症狀。
若酒後服用鎮靜藥、安眠藥,或具有鎮靜作用的抗過敏藥物,如苯海拉明、撲爾敏、非那根等,以及含上述成分的感冒藥,如速效傷風膠囊、克感敏等,有可能導致血壓下降、心跳減弱。
服藥與配餐
在服藥期間如何配餐是很有講究的,配餐合理,可促進藥物的吸收,增強藥效,減少或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反之,則會降低藥效,甚至產生毒副作用。
一是服腸溶性藥物,如維生素A、D、E應進食脂肪類食物,有利於藥物的吸收,以達到提高療效的目的。
二是服利尿藥時,要多吃一些含鉀豐富的食物,如葡萄、橘子、香蕉、土豆、西瓜、冬瓜等。以補充體內鉀的不足。同時要進低鈉鹽食物,這樣可提高藥物的利尿效果。
三是服用硫酸亞鐵等鐵劑時,應食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以增加鐵鹽溶解度,有利於吸收。但要忌茶,因為茶中含有鞣酸,可與鐵離子形成複合體而沉澱,使人體不能吸收。
四是服用驅蟲藥物後,應多食蘿蔔、土豆、地瓜、豆芽、西紅柿等含纖維較多的蔬菜,以增強腸蠕動,促使蟲體隨糞便排出。
五是服用退熱淨時,應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因為退熱淨與含糖多的食品可形成複合體,減少初期的吸收速度。
六是服用保泰松時,應忌鹽,儘量吃低鹽或無鹽的食物,這樣可減輕保泰松引起的浮腫和血壓升高。
七是服用呋喃咀澱、烏洛託品時,應多吃偏酸性的食物,如肉、魚、雞、麵包、玉米、扁豆等,這樣可提高尿液的有效濃度,增強藥物的抗菌效果。
八是服降血糖藥時,應進食低糖食物,如雞、蛋、魚、牛肉、豆製品、麵筋、蔬菜等。
九是服用避孕藥期間,應多食些富含葉酸和維生素B6的食物,如綠葉蔬菜、肝、腎、蛋白、豆類等。
總結:通過上述文章,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在什麼時候吃藥能夠讓藥效發揮最好,希望朋友們生病吃藥時一定要記得噢,當然,在這裡也希望大家永遠健健康康遠離疾病,不要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