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是詩人亦是劍客

2021-01-14 歷史小迷弟V

李白這個名字,我們幾乎從小就聽過,從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習李白的《靜夜思》,到後來的《早發白帝城》、《望廬山瀑布》、《夢遊天姥吟留別》等,幾乎我們的小學與中學時代都學習李白的詩作。他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世稱之為「詩仙」,亦稱「謫仙人」。詩人是他廣為人知的一個身份,然而他還有另外一個鮮有人知的身份——劍客。

李白畫像

謫仙人,佳作繁多

作為一個詩人,李白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詩詞佳作。走入社會的你,還能記得多少。是否還記得《靜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將進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早發白帝城》中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李白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詩作。還記得中學語文考試中經常會出現他的詩句,對於記性不好的同學,很有可能默寫不上來,不知當初是否心裡在暗暗地憎恨李白。

李白影視形象

作為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恰逢李白的一生貫穿整個開元盛世,又趕上安史之亂,不知他的心境曾是怎樣的。但是詩言志,通過他的詩詞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他清高傲岸的一面,但是他仍然有其世俗的一面,詩中有他的理想和自由。現實生活中他無法實現,於是他便去山林、仙境、醉鄉中去尋找,這一點可以從他大量的詩詞中去感受。

力士脫靴,貴妃捧硯

唐玄宗天寶年間,玄宗李隆基看到李白的詩詞,對其十分的欽慕,於是便傳召他入宮。李白進宮朝見時玄宗親迎。玄宗問了李白一些當世的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玄宗大為讚賞,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就是給皇帝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左右。

據說有一次宮中牡丹花盛開,玄宗帶著楊貴妃在沉香亭飲酒賞花,忽然想起了李白,想要他寫幾首詩詞助興,於是就派人去傳召李白,此時的李白在酒館喝得酩酊大醉,來人將他扶上馬,送到宮中用冷水澆醒了他。

李白影視形象

等他醉意稍醒時,提筆一下子寫了《清平調詞》三首用以讚頌楊貴妃,詩句優美清醒,玄宗和楊貴妃甚是高興。據傳他的寫詩的時候,楊貴妃在一旁墨硯,這便是貴妃墨硯的由來。

李白向來蔑視權貴,他根本不把皇帝身邊那些有權有勢的人放在眼裡。據說有一次,他在宮中喝醉了酒,把腳一伸,讓高力士給他脫靴子。這個高力士可不是一般的人啊,他是皇帝身邊的近侍,雖是宦官但是玄宗給他的權力大得很,累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齊國公。當時呈給玄宗的奏摺都要先讓高力士過一遍。

但是李白卻不把他放在眼裡,位高權重的高力士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侮辱,這件事使得他很憤怒,於是伺機報復李白。

腰佩長劍,仗劍天涯

除了詩人的身份外,李白還是一位優秀的劍客。「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李白的這首《俠客行》在他眾多的詩詞中並不顯眼。小編我還是從金庸先生的《俠客行》中學到這首詩的。據統計,《全唐詩》收錄的李白的近千篇詩歌中,光「劍」就提到了103次。

李白十分喜歡劍術,他「十五好劍術」,「劍術自通達」;而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術和張旭的草書合稱唐代三絕。

李白影視形象

仗劍天涯,李白一生遊歷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據記載,李白一生去過新疆、甘肅、湖北等18個省、市、自治區,總共去過當時206個州縣,登過80多座山,遊覽過60多條江河,20多個湖潭。總共有5萬多公裡路。

作為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詩仙,李白在文壇上的影響力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大概也因如此,人們對他的了解也大多是通過他的詩歌,讀他「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知他心高氣傲,愛酒如狂;讀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懂他不屑王權富貴,肆意瀟灑。在他的詩歌裡,有性格愛好,有理想人生,有大好山河,還有「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的灑脫。

相關焦點

  • 王者榮耀說的沒錯,詩仙李白真的是一名劍客
    李白對於我們來說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我們從小就會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在唐朝的詩人當中,他的影響力,那絕對算得上首屈一指的存在,他也因此被後人稱為詩仙。作為詩人的李白,他還有著另外一個身份,就是劍客,沒錯!就是劍客。
  • 李白在唐朝不是詩仙 真正的詩仙被皇帝所欣賞 是這位大詩人
    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李白是什麼時候被稱為詩仙的?前言如今在語文考試中,假如見到這首題:唐朝詩人被稱為詩仙的是哪一位?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填上李白。但是在唐朝的時候,大家會這樣回答嗎?因為在唐朝有好多個「詩仙」,偏偏找不到有誰曾經稱呼過李白為詩仙。一、姚合稱賈島是詩仙中唐有一位喜歡「推敲」的苦吟詩人賈島,曾經被稱為詩仙:懶作住山人,貧家日賃身。書多筆漸重,睡少枕長新。野客狂無過,詩仙瘦始真。
  • 唐朝人眼中的「詩仙」,李白居然不在其中,人們更加推崇白居易
    但是我們翻看唐朝的歷史,還有讀別人的詩歌就會發現,當時人們真正稱為「詩仙」的卻是另有其人,李白並沒有入選,恰恰是被忽略了。李白在唐朝名氣很大,可是也只是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並不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詩仙」。
  • 李白不只是「詩仙」,還是一名「劍仙」
    李白,中國歷史上繼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我們從小就在課本上學習李白的詩,《靜夜思》《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等等,無一不是傳世名作,其詩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處處洋溢著浪漫主義。然而,歷史上的李白,不僅僅是一個我們在書本中認識的文人書生,他還是一個劍客,而且是武藝高強的劍客!
  • 詩仙李白的朋友圈很熱鬧,他採取不同的方式,維持了完美關係
    02亦師亦友初唐詩人賀知章比李白大40餘歲,見到李白之前,他已經在朝中身居要職,當時李白還是一位初出茅廬的後生,但初次見面,賀知章就稱呼李白為「謫仙人」,還不惜用御賜的金龜主動請李白飲酒,這讓李白大為感慨。後來在賀知章的舉薦下,李白入朝成了翰林待詔。而他們二人也成了好友,都是「飲中八仙」成員。
  • 詩仙死因至今無解!唐朝大詩人李白一生有三大謎團,你知道幾個?
    ,也是為無數人所敬仰的詩人,人們稱他為詩仙、謫仙人。李白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他和同時代另一位大詩人杜甫,關係密切,並稱為「李杜」。這些年,甘肅天水為了紀念李白杜甫這兩位大詩人,已經多次舉辦「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並在天水秦安樹立了「李白祖居地」石碑。 千年來,關於李白的研究已經非常深入了。有不斷推陳出新的新觀點,也有爭論不斷焦點。關於李白出生地——碎葉,就有中亞碎葉、焉耆碎葉等三種說法。關於李白的生平,各種資料介紹的非常多。
  • 中國古代十大真實劍客: 公孫大娘排第七, 李白竟然也是劍客?
    不知道是項莊真的技不如人還是顧及叔侄感情,明明號稱第一劍客,結果卻連自己的叔叔都打不過,徒留一個虛名。  三國時期的魏國詩人阮籍(就是王勃《滕王閣序》中「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的那個阮籍)在他的《詠懷》系列中的第六十一首開篇寫到「少年學擊劍。妙伎過曲城。」可見即便朝代更迭,蟲達的高超劍術依然深入人心,成為後人的學習標杆。
  • 唐詩趣話:給詩仙李白脫靴的高力士其實也是位詩人
    能得到德高望重的文壇前輩如此盛譽,李白瞬間覺得自己飄了。本來玄宗並不急於見到李白,沒想到賀知章在玄宗面前對李白極盡溢美之詞,玄宗便有點迫不及待了,於是趕忙召見了李白。身為一國之君的唐玄宗,一見到神清氣朗、風流蘊藉的李白,也立馬傾倒,不自覺忘記自己是萬乘之尊,親自為李白調羹,並命令高力士拿一雙便鞋給李白換上,李白本是一個不拘小節之人,高力士拿來便鞋之後,李白伸出腿來,說:「你幫我把靴子脫一下吧!」,這本來順理成章,李白本無羞辱之意。誰知高力士卻記恨在心。自此高力士與李白結下了梁子。
  • 詩仙李白會不會武功?他有沒有殺過人?他的劍術當真出神入化嗎?
    李白會武功?當然會! 李白的詩,不用多說,清醒時,李白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大醉時,李白可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正所謂「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詩仙」二字足以說明一切。
  • 詩仙李白在山東
    詩仙李白在山東(散文)文/王義尚李白出生在唐朝中亞的碎葉城,十幾歲的時候就獨自出門遊歷天下,先是到了湖北安陸一帶,娶妻生子。然後又去長安生活了幾年。這20多年,詩仙李白住在東魯,訪友攬勝,足跡遍及四十餘縣,幾乎走遍了山東所有的名山大川、古祠勝跡。山東出好酒。公元736年,李白第一次行經汶上。《酬中都小吏攜鬥酒雙魚於逆旅見贈》:魯酒若琥珀,汶魚紫錦鱗。山東豪吏有俊氣,手攜此物贈遠人。
  • 詩聖是詩仙的小迷弟,想不到詩仙李白竟這樣對他?
    公元744年,四十四歲的李白和三十三歲的杜甫在洛陽相遇,二人一見如故,對酒當歌,攜手同遊。當時的李白已經早已名揚天下,而杜甫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萌新。作為晚輩的杜甫,對於李白,更有一種崇敬之情,在遇見李白之前,想必甚至將李白作為自己的偶像。杜甫對李白充滿仰慕之情,李白更是對杜甫充滿讚賞。
  • 你知道「詩仙」李白為什麼取名「白」嗎?他的原配妻子許氏是誰?
    李白我想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他是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後人譽為「詩仙」。這些課本上都有介紹我們就不一一累述,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那些你不知道的趣事。李白一聽就知道父母的意圖,於是稍稍想了一下說:「李花怒放一樹白」。父親聽了心中一動,「白」——不正說出了李花的聖潔高雅嗎?當下便決定以「白」作為孩子的名字。李白為什麼被稱為詩仙讀過李詩的人都知道,他的詩極具想像力,風格雄渾奔放,語言清新自然,富有濃鬱的浪漫主義色彩。
  • 詩仙李白是中國古代詩人中最為大眾所熟悉和喜愛的一位
    詩仙李白是中國古代詩人中最為大眾所熟悉和喜愛的一位,他的一篇篇曠世之作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李白25歲初次經過安徽時,就與馬鞍山結下了不解之緣,一首熟悉的千古名篇「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就是當時途經當塗縣天門山所作。
  • 李白是「詩仙」嗎
    比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詩佛王維等等。今天,我們說說最有名的詩仙李白。據傳,唐天寶元年,也就是公元742年,42歲的李白進京,遇到賀知章,84歲的賀知章讀到李白的《將進酒》,驚為「謫仙人」。於是,請李白喝酒。歡飲過後,由於沒帶現金,只好把腰間佩帶朝廷所賜「金龜」押給店家。要知道,在唐朝須三品以上大員才有資格獲賜佩帶「金龜」。
  • 李白的詩家喻戶曉,李白:偷偷告訴你,其實我是個「劍客」!
    「劍客」李白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同時他也是一位俠肝義膽的劍客。李白平身有三大特殊的愛好,一是酒,二是詩,三是劍。李白鬥酒詩百篇,沒酒是絕對不行。他喜酒,愛酒,甚至是酗酒。李白的詩歌總是散發著酒的醇香。他大多的詩篇都與酒有關。
  • 詩仙,詩聖,詩魔,詩鬼,詩神,詩佛分別指哪些詩人?
    一:詩仙李白詩仙李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歡交友,代表作有《靜夜思》,《夢遊天姥吟遊別》。二:詩聖杜甫杜甫,唐代現實主義詩人,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有非常深遠的影響,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吏詩,代表作《三吏三別》。三:詩魔白居易白居易,唐代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
  • 詩仙、詩聖、詩魔,詩人的「外號」都是誰起的?
    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大名,科教授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爛熟於心了。畢竟他們可能是語文課本裡,留下「全篇背誦」次數最多的詩人。作為熱愛詩歌的好學生,科教授也是很早就知道了他們的「外號」,分別是詩仙、詩聖、詩魔。不過科教授一直好奇,他們的這些「外號」都是誰給起的呢?
  • 馬未都講李白,恃才傲物的浪漫詩人,亦有劍客豪情
    李白沒參與過科考,唐朝《大唐六典》規定,有罪之人、手工業者、商業之子嚴謹參加考試。李白為何沒參加,有很多說法。有的說法是李白祖上曾經獲過罪,也有說法是李白年輕時犯過罪,逃亡過。還有一點就是,李白的父親李客是商人。
  • 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的相識相惜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是咱們唐朝巨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杜甫的巨作《飲中八仙歌》小編覺得從中可以看出杜甫雖然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是心中頗有豪氣。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稱著為「謫仙人」。這是我們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然後我們繼續稱之為詩仙。
  • 這世上最大的誤解是你以為李白只是一個詩人
    經作者王左中右授權發布來源:王左中右(ID:iiiidea)  提起詩仙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