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這個名字,我們幾乎從小就聽過,從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習李白的《靜夜思》,到後來的《早發白帝城》、《望廬山瀑布》、《夢遊天姥吟留別》等,幾乎我們的小學與中學時代都學習李白的詩作。他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世稱之為「詩仙」,亦稱「謫仙人」。詩人是他廣為人知的一個身份,然而他還有另外一個鮮有人知的身份——劍客。
謫仙人,佳作繁多
作為一個詩人,李白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詩詞佳作。走入社會的你,還能記得多少。是否還記得《靜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將進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早發白帝城》中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李白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詩作。還記得中學語文考試中經常會出現他的詩句,對於記性不好的同學,很有可能默寫不上來,不知當初是否心裡在暗暗地憎恨李白。
李白影視形象
作為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恰逢李白的一生貫穿整個開元盛世,又趕上安史之亂,不知他的心境曾是怎樣的。但是詩言志,通過他的詩詞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他清高傲岸的一面,但是他仍然有其世俗的一面,詩中有他的理想和自由。現實生活中他無法實現,於是他便去山林、仙境、醉鄉中去尋找,這一點可以從他大量的詩詞中去感受。
力士脫靴,貴妃捧硯
唐玄宗天寶年間,玄宗李隆基看到李白的詩詞,對其十分的欽慕,於是便傳召他入宮。李白進宮朝見時玄宗親迎。玄宗問了李白一些當世的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玄宗大為讚賞,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就是給皇帝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左右。
據說有一次宮中牡丹花盛開,玄宗帶著楊貴妃在沉香亭飲酒賞花,忽然想起了李白,想要他寫幾首詩詞助興,於是就派人去傳召李白,此時的李白在酒館喝得酩酊大醉,來人將他扶上馬,送到宮中用冷水澆醒了他。
李白影視形象
等他醉意稍醒時,提筆一下子寫了《清平調詞》三首用以讚頌楊貴妃,詩句優美清醒,玄宗和楊貴妃甚是高興。據傳他的寫詩的時候,楊貴妃在一旁墨硯,這便是貴妃墨硯的由來。
李白向來蔑視權貴,他根本不把皇帝身邊那些有權有勢的人放在眼裡。據說有一次,他在宮中喝醉了酒,把腳一伸,讓高力士給他脫靴子。這個高力士可不是一般的人啊,他是皇帝身邊的近侍,雖是宦官但是玄宗給他的權力大得很,累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齊國公。當時呈給玄宗的奏摺都要先讓高力士過一遍。
但是李白卻不把他放在眼裡,位高權重的高力士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侮辱,這件事使得他很憤怒,於是伺機報復李白。
腰佩長劍,仗劍天涯
除了詩人的身份外,李白還是一位優秀的劍客。「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李白的這首《俠客行》在他眾多的詩詞中並不顯眼。小編我還是從金庸先生的《俠客行》中學到這首詩的。據統計,《全唐詩》收錄的李白的近千篇詩歌中,光「劍」就提到了103次。
李白十分喜歡劍術,他「十五好劍術」,「劍術自通達」;而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術和張旭的草書合稱唐代三絕。
李白影視形象
仗劍天涯,李白一生遊歷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據記載,李白一生去過新疆、甘肅、湖北等18個省、市、自治區,總共去過當時206個州縣,登過80多座山,遊覽過60多條江河,20多個湖潭。總共有5萬多公裡路。
作為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詩仙,李白在文壇上的影響力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大概也因如此,人們對他的了解也大多是通過他的詩歌,讀他「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知他心高氣傲,愛酒如狂;讀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懂他不屑王權富貴,肆意瀟灑。在他的詩歌裡,有性格愛好,有理想人生,有大好山河,還有「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的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