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賽僅僅取得第五名的情況下,山東魯能必須全力以赴足協杯的比賽。只有問鼎足協杯,山東魯能才能避免本賽季顆粒無收的尷尬,也才能確保獲得下賽季的亞冠正賽參賽資格。
從目前情況來看,山東魯能面臨一大利好。根據前期公布的賽程安排,足協杯第2輪至第5輪的比賽時間為11月26日-12月19日;而亞冠聯賽東亞賽區的比賽時間為11月15日-12月13日,決賽為12月19日。也就是說,足協杯與亞冠的賽程高度重疊。同時,由於疫情防控的原因,亞冠聯賽同樣是在全封閉環境下進行。
這也就意味著,遠赴卡達多哈參加亞冠聯賽的廣州恆大、北京國安、上海上港三支球隊,只能派出「二隊」參加足協杯。即便有的球隊亞冠聯賽小組賽未出線,或淘汰賽階段被淘汰,在當前疫情防控的大形勢下,從國外回國後大概率也要進行14天隔離觀察,能否趕上後續的足協杯賽事尚未可知。
目前的狀況,對山東魯能、江蘇蘇寧等幾支中超球隊來講,毫無疑問是一大利好。天時地利俱存,但山東魯能要想問鼎足協杯也絕非易事。在筆者看來,至少仍面臨三大困境。
一是各參賽隊伍的鬥志很高。以往的足協杯比賽,都是和聯賽交叉進行。一些中超中下遊球隊以及一些中甲球隊,出於為聯賽保存實力的目的,往往會戰略性放棄足協杯。因為和足協杯比起來,聯賽的保級或者衝超更為重要。但今年有所不同,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足協杯的賽程敲定較晚,而且大部分賽事都是在聯賽結束之後進行。對於進入足協杯第二輪的球隊來講,由於擺脫了聯賽的牽絆,他們可以全身心在足協杯放手一搏,取得一個好成績的欲望增強了。另外,按照今年的賽制,除了半決賽為兩回合比賽之外,其他各輪比賽都是單場淘汰賽,這就增加了比賽結果的偶然性,弱隊掀翻強隊的冷門比賽很可能會出現。
二是山東魯能自身傷兵滿營。在前段時間的聯賽中,先是在對陣華夏幸福的比賽中王大雷受傷,隨後京魯大戰金敬道尾椎部受傷,接下來對陣重慶當代張弛左小腿骨折賽季報銷、王彤傷退。目前的山東隊可謂傷兵滿營。尤其是金敬道,是山東魯能中前場的潤滑劑,在串聯進攻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防守方面也是不遺餘力。根據幾天前主教練郝偉透露的消息,王大雷、金敬道、張弛都需要2-3個月的恢復時間,必然缺席足協杯比賽。另外,像費萊尼、莫伊塞斯、蒿俊閔等年齡偏大的球員,密集的賽事對他們的體力是極大的考驗。年輕球員中,除段劉愚、郭田雨堪當大任,像陳科睿、田鑫等仍缺乏歷練。目前來看,山東魯能的人員狀況並不樂觀。
三是山東魯能仍未解決防守問題。足協杯是單場或兩回合定勝負,防守至關重要。比起先進球,先做到不丟球更重要;誰先犯錯,誰就可能陷入被動甚至出局。因此各支球隊必然都會在防守上加強力量。自從郝偉接任李霄鵬擔任主教練以來,比較注重改善魯能的進攻體系,客觀地說,魯能的比賽場面也好看多了。但與此同時,魯能的丟球也在增多,在對陣重慶當代的首回合比賽中連吞四蛋,也是創造了中國足球職業聯賽以來領先三球被連扳四球的新紀錄。近期,郝偉也在不斷強調要完善球隊的防守,但目前來看,效果不佳。尤其是在中後衛位置上,由於劉軍帥、卡達爾、戴琳都屬於有高度無速度的球員,除了在中後衛位置搭配具備速度優勢的鄭錚,似乎沒其他好的辦法。
從足協杯歷史來看,山東魯能曾10次闖入決賽,並於1995年、1999年、2004年、2006年、2014年5次捧得冠軍獎盃,是名副其實的「杯賽之王」。山東魯能也在足協杯賽場上給球迷留下了很多經典回憶:1995年客場戰勝當時不可一世的上海申花,捧起首屆足協杯賽冠軍獎盃;1999年,神奇外援羅麥多連中三元成就魯能首次雙冠王;2006年足協杯決賽,山東魯能戰勝大連實德,再次榮獲雙冠王;2014年,麥克格文讀秒絕殺江蘇舜天助魯能奪冠,成為魯能史上永恆的經典一幕。2018年、2019年,山東魯能已經連續兩次屈居亞軍。本屆足協杯魯能會有怎樣的表現,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