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巨罐可儲天然氣1800萬方,投運後將減緩濟南冬季「氣荒」

2020-12-18 閃電新聞

1月9日,隨著一座總重約7100噸的外罐體順利完成,由濟南能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代濟南市政府建設的南曹範LNG調峰儲配站項目迎來重大進展,今年下半年正式投運後,可儲備天然氣氣化總量達1800萬m3,可大大保障濟南冬季天然氣採暖等應急調峰供應,有效改善濟南市大氣環境,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

這座巨型儲氣罐重約7100噸。

約7100噸的罐體

全由鋼板焊接而成

在一場大雪中,濟南市迎來了2020年,在白雪皚皚的章丘區曹範村姑子山上,赫然屹立著一座雙金屬全容儲罐建築成為雪中靚麗的風景線。

「儲罐外罐順利完成啦!預示著濟南南曹範LNG調峰儲配站建設進展的新突破。」9日,濟南章丘區曹範村姑子山上一片喜慶,眾多堅守一線日夜忙碌的人員都在為這一歷史時刻鼓掌跳躍。記者現場看到,已經完成封頂的儲罐是一座直徑43.5米,高度36.55米的雙金屬全容罐,外罐體總重約7100噸,主體由15圈不鏽鋼鋼板焊接而成,圍繞這處儲罐轉一圈,細數下,每一圈由12塊長11.5米寬2米的鋼板組成。為了保證每塊鋼板的穩定和強度,施工人員在每條縱縫焊接時都安裝了兩塊弧板和一塊主板,採用角焊、立焊、環形焊的焊接方式,確保了罐體的穩定堅固。

「項目進場時間為2018年12月5日,一期主要建設3萬m3雙金屬全容儲罐一座及配套附屬設施、輸氣管網等。」濟南能源集團燃氣事業部經理李亞松表示,一期項目天然氣氣化總量達1800萬立方米,在冬季氣源短缺、緊張的條件下,可滿足濟南市的燃氣供應進行調峰。這處儲罐封頂,預示著濟南南曹範LNG調峰儲配站建設進展的新突破。

近萬方混凝土澆築

搭配智慧化管理系統

從進場施工到儲罐順利封頂,這是眾多人員在背後默默堅守一線的努力成果。「這個儲罐基礎屬大體積混凝土連續澆築施工,累計混凝土澆築量有9000餘方。」中鐵十八局集團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王永成表示,他們施工前編制專項施工方案,邀請5名專家經過多次論證,順利完成施工作業。罐體總重約7100噸,施工難度大,罐內儲存低溫液態天然氣,溫度為-162℃,屬於危險氣體。因此對儲罐的焊接、密封、保冷要求較高,並且儲罐焊接工作量大,無損檢測要求高。

記者了解到,這處儲罐設置了1套德國(恩德斯豪斯)進口管理系統,全天候對儲罐內LNG的溫度、液位、密度進行監測,還可以通過管理系統預測翻滾時間,提前進行內循環,保證安全生產。

「外罐與內罐安裝均採用『邊柱液壓頂升倒裝法』施工。」王永成表示,先在地面組裝罐頂,再自上而下地進行組裝,具體方法為在先期施工的罐底板上安裝數個固定墊墩,然後組裝第1至15層壁板和頂蓋板,沿罐內壁均布45臺液壓提升機,以提升機的滑動託架託住固定在罐內壁的脹圈上部,操縱液壓提升機的控制櫃,集中控制各液壓機的動作。「液壓提升機提升扒杆時,同時也將罐體提升,升至下一帶壁板高度時,可進行下一帶壁板組裝,然後落下扒杆、脹圈,再進行下一帶提升組裝,直到整個儲罐倒裝完畢。」

可優化濟南能源結構

助力應急調峰供應

根據國家發改委《關於重點地區應急儲氣設施建設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專項管理辦法》和山東省發改委《關於分解下達重點地區應急儲氣設施建設2018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通知》,由濟南能源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代濟南市政府建設濟南南曹範LNG調峰儲配站。

「項目的實施可以優化濟南市能源結構,提高濟南市因清潔取暖等季節用氣造成『氣荒』的應對能力,保障冬季天然氣採暖等應急調峰供應,有效改善濟南市大氣環境,促進濟南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濟南能源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之前評審會時,濟南市發改委、濟南市財政局、濟南市國土資源局、濟南市規劃局、濟南市環保局、濟南市安監局、濟南市公安局消防分局、濟南市城鄉建設委公用事業局、濟南市工程諮詢院及相關行業專家對濟南南曹範LNG調峰儲配站建設的必要性、建設規模、建設方案、環境保護、投資估算、勞動安全、經濟社會效益分析、節能節水等問題進行了評審討論,對規劃標準,消防安全,規劃交通等方面也提出了意見。

目前,濟南市現階段供氣主要以中石油和中石化為主,包括冀寧聯絡線、泰青威線、滄淄線、濟青一線、濟青二線、濟曲濟線、安濟線、中濟線、榆濟線和聊秦線等天然氣氣源,考慮到每條管線都有發生供氣中斷的可能,尤其是冬季北方用氣緊張時,難以保障濟南市的用氣需求。而市區目前採用的儲氣設施僅限於高壓管道儲氣、小型LNG罐氣化調峰,在高峰用氣時段已接近滿負荷運行,調峰壓力日漸增大。「濟南建設自己的應急氣源尤顯重要。」

一期項目下半年投運

可存1800萬方天然氣

根據《濟南市燃氣儲氣調峰設施建設專項規劃(2018-2020)》,2020年政府保障7天供氣應急儲氣量為3231.2萬Nm3;2020年燃氣企業保障18天供氣,調峰儲氣量為8308.8萬Nm3;2020年總應急儲氣量11540萬Nm3。

據了解,濟南南曹範LNG調峰儲配站項目分為一期和二期,目前,一期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二期項目已完成項目立項工作,正在辦理開工前的各項手續。其中一期項目建設3萬立方米水容積全容儲罐及配套附屬設施、BOG回收採集利用系統等,最大存儲天然氣能力達1800萬立方米,日天然氣調峰能力250萬立方米。二期項目為建設一座4萬水立方全容儲罐及氣化裝置、LNG裝卸車橇、BOG壓縮機、LNG罐式貨櫃60個、配套基礎設施、配套輔助生產設施、配套的應急調峰調壓計量輸配站、生產管理及集控中心及消防及維護搶險中心,最大存儲天然氣能力達2400萬立方米,日天然氣調峰能力330萬立方米。

「一期工程分為4個區域,即生產裝置部分、輔助設施部分、公用工程和廠前部分,擬定於2020年4月完工,6月份將進行調試,下半年正式投運。」李亞松表示,隨著儲罐的封頂,下一步會進行抽真空操作,在儲罐內部間隔大約一米的位置再建設一個內罐用於儲存液化天然氣,兩個罐體中間會進行保冷材料的填充。內罐建設完成後,預留了液化天然氣的裝卸口,通過裝卸平臺、泵、管道等實現密封輸送,保障用氣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濟南已經多次在海外成功採購液化天然氣罐式貨櫃,為緩解冬日用氣緊張提前蹚熟了路子,近日由濟南能源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負責的液化天然氣罐式貨櫃將抵達青島港,為山東區域提供更充足的燃氣保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曉燕 通訊員 李濟文

相關焦點

  • 2017年的「氣荒」又來一次?
    2018年9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促進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8〕31號)將以上問題總結為一句話: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還不完備,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較為突出,並給出了十條解決措施。2020冬,這五大原因還在嗎?
  • 中國「氣荒」的原因究竟是什麼?何解?
    天然氣消費需求一旦快速增長,而天然氣基礎設施投資大、建設周期長,很難完全匹配上需求的增長速度;2、天然氣消費具有強烈的季節性,由於冬季採暖的大量需求,天然氣冬季和夏季具有明顯的峰谷差;但天然氣管道等基礎設施投資巨大,如果完全都按照冬季高峰需求來設計,則資產利用率太低,沒人願意如此來投資;
  • 冬季全國多地「限氣」,空氣能熱泵為居民採暖保駕護航
    據河北省滄州市交河鎮居民反映,20日凌晨兩三點,家裡的天然氣突然停了,室溫驟降,一家人都被凍醒了,老人和孩子凍得直哆嗦。更有用戶反饋,自家的天然氣已經連續停了4天,別說採暖,就別日常做飯都受到了影響。而在南方一些城市,同樣存在天然氣缺口,如,長沙每日缺口達200萬方;邵陽日缺口8萬方,雙氣源工業停供;清遠陶瓷限氣,多家陶瓷企業被近停產……近年來,隨著煤改氣用戶越來越多,天然氣供應也越來越緊張,每年的採暖季,都會出現氣荒現象。對此,一些使用天然氣採暖的用戶就受到了很大影響,畢竟,一旦無氣可用,就得挨凍了。
  • 「氣荒」來了!全國111城市計程車天然氣價格匯總!
    12月中旬全國迎來大範圍降溫,天然氣供應壓力驟然提升,液化天然氣(LNG)價格水漲船高,今年冬天會不會出現氣荒,國家管網公司成立後將對未來的天然氣市場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劉毅軍,他認為,今年出現大範圍氣荒的可能性不大,最終要通過今年冬天的保供,探索出一條有利於破解制約行業發展瓶頸的路徑,同時相關的天然氣市場化改革進程也應加速推進。    劉毅軍認為,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已經很明確,難度在於各個國家怎麼推進。
  • 歐洲天然氣管道大動脈大爆炸!61死傷!氣價上漲150% !多國告急!氣荒席捲歐洲!取暖成本暴漲民眾遭殃!
    這座爆炸的天然氣站是歐洲最大的三座配氣站之一,是該國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的主要接口,每年處理約4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也是歐洲最重要的天然氣樞紐之一。約三分之一俄羅斯輸往西歐的天然氣都會經過該站,這座天然氣站的爆炸導致其對義大利、斯洛維尼亞和匈牙利的輸氣中斷。
  • 中國石化西北油田今冬供應天然氣超3億方
    中新網1月15日電 面對今冬天然氣需求的快速增長,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制定供暖季應急保供方案,落實保供各項工作要求,堅持「先民用,後工業」的供氣次序,全力釋放天然氣主產陣地的生產能力,保障西氣東輸和南疆地區安全平穩供氣。
  • 中國"第四桶油"要角逐天然氣市場 能實現飛躍嗎?
    這一年,延長石油的天然氣產量僅為6億立方米。2015年,延長石油出現了十年來首次虧損,淨虧11.19億元,淨利較上年減少81億元。但這一年,延長石油的天然氣產量增長了183%,達到17億立方米。此時,國內天然氣產業迎來黃金期。「三桶油」紛紛開始布局天然氣產業,中石油完成了崑崙能源(00135.HK)和崑崙燃氣的整合,確定了天然氣終端綜合利用業務領域唯一發展平臺。
  • 長沙將迎第一波天然氣供應高峰,呼籲市民錯峰節約用氣
    三湘都市報12月13日訊(記者 周可 通訊員 黃明奇)受寒潮影響,長沙市用氣需求也將急劇攀升。三湘都市報記者今日從長沙新奧燃氣有限公司獲悉,預計未來一周全市天然氣日均需求量將維持在700萬方以上,最大日供氣缺口將達到200萬方,長沙市將迎來第一波天然氣供應高峰。
  • 問政四川|成都一些小區喊「氣緊」 莫慌,不是「氣荒」來襲!
    多位相關人士指出,這與市民用氣需求大幅提升有關。「2019年冬,我們服務轄區的用氣量最高峰是52萬立方米/天。2020年冬,該數據升至66萬立方米/天。」郫都區興能天然氣公司總經理袁澤表示。「目前,成都全市天然氣日用氣量為3000萬立方米左右,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25%。」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指出,郫都區的情況並非特例。而整體用氣量的提升,與多個因素有關。
  • 中國石化以「戰時狀態」保障天然氣供應
    中新網12月23日電 入冬以來,我國迎來大範圍雨雪降溫天氣,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12月22日,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所屬天然氣分公司及各油氣田正積極籌措資源,以「戰時狀態」全力保障供區市場用氣,供暖季向市場供應資源增加14億方。
  • 告別「扛罐上樓」!南口這個小區實現「天然氣入戶」
    「噠」的一聲輕響,藍色的火苗從嶄新的燃氣灶中躥了出來……近日,昌平區南口鎮興隆街社區豐景高苑小區的居民終於告別了「扛罐上樓」的日子,實現了「天然氣入戶」。沒通天然氣之前,居民使用的是液化氣鋼瓶,更換需要「扛罐上樓」,這可愁壞了高層住戶。
  • 常州港華:今冬明春市區天然氣供應總體比較平穩
    中國常州網訊 隨著這一波冷空氣的到貨,常州市區已經進入天然氣冬季高峰供氣階段,常州港華依據往年同期用氣數據及氣溫對氣量使用的影響,結合今年市場發展形勢以及天氣情況走勢,對冬季階段的用氣情況進行預測,並在住建、發改等部門的支持下,按照優先保障居民、醫院、學校、福利機構、公交計程車用氣等民生用氣需求的原則,制定了《常州港華天然氣供應應急預案
  • 長沙將迎來第一波天然氣供應高峰 請市民錯峰避峰使用採暖設備
    (隨著全市用氣量的持續上漲,天然氣管網將滿負荷運行,長沙市將迎來第一波天然氣供應高峰。12月13日,星辰全媒體記者從長沙新奧燃氣有限公司獲悉,預計未來一周全市天然氣日均需求量將維持在700萬方以上,最大日供氣缺口將達到200萬方。
  • 緊箍咒與阿喀琉斯之踵,為何如此不看好LNG罐箱?
    2002年6月,孫廣信的廣匯在新疆投資15.7億元的液化天然氣項目一期工程開工,項目包括一套日處理150萬方天然氣的液化裝置。 同時為了使液氣出疆,新疆廣匯同期還建設鐵路專用線及LNG罐式貨櫃等配套設施。
  • 天然氣日用氣量首次突破2000萬立方米大關 再創歷史新高
    近日我市迎來再次降溫,天然氣用氣量不斷攀升,來自西安秦華燃氣集團的最新統計數據,12月15日天然氣日用氣量已達2033萬立方米,這也是秦華燃氣日供氣量首次突破2000萬立方米大關。12月中下旬到明年元月中旬,將是我市冬季最冷時段,若遇雨雪等極端天氣,預計日最大用氣量將達2200-2300萬方。
  • 供氣804萬方!青島市燃氣行業做好極寒天氣用氣保障
    多措並舉,加強氣源保障氣源保障是冬季保供的基礎,眼下正值天然氣供應的關鍵時期,青島市城市管理局燃氣發展中心組織各燃氣企業主動對接中石化、中石油等上遊氣源企業,積極爭取氣源指標,擴大供氣量,並督促燃氣企業提前採購落實LNG氣源,加強應急儲備, 應對上遊氣源不足時的補氣需求,確保天然氣穩定供應。
  • 中石化以「戰時狀態」保障天然氣供應 11月以來向北方7省市供氣...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其珏)入冬以來,我國迎來大範圍雨雪降溫天氣,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記者23日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所屬天然氣分公司及各油氣田正積極籌措資源,以「戰時狀態」全力保障供區市場用氣,供暖季向市場供應資源增加14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