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窮遊"一詞在網絡上十分的火爆,特別是在年輕的驢友圈中,年輕人們似乎都渴望只背著一個包,帶著少量的金錢就踏上去往西藏的路上。至於路上的花費是很少的,那麼就需要自己厚著臉皮去讓陌生人施捨了。特別是要很多人津津樂道的是那些模樣靚麗的女孩子,穿著打扮十分時尚,背著一個簡單的包。她們列印一張A4紙,上面寫著「求搭車」或者目的地,希望過往車輛帶上她們。這些女孩子更像是為了發朋友圈而不是去旅遊,更不用提什麼朝聖。
由此引發的相應的故事似乎更是不勝枚舉。曾經《法制日報》上就有一篇揭露窮遊的新聞在網絡上火了一把。內容講述的是一位北京的女白領搭車進藏時,在車上遭遇各種被佔便宜。由此,她感慨窮遊只剩下約炮和騷擾了。
似乎每個老司機都有進川藏線自駕一趟的渴望。那高原上的公路,無盡的風光吸引著所有希望見是廣袤世界的人們。當然還有一些人有著不懷好意的打算,在網絡上就有人曾經叫囂自己去西藏一趟就睡過兩位數的女生。
那些渴望窮遊的女孩子們經常會站在馬路上高舉著各種牌子。除了求免費搭車,還有想要求免費飲料,還有求「混帳」的。比如說有些女生會舉著「RB」,意思就是要紅牛飲料,它是川藏線上非常普遍的飲料,能夠提升體力,耐力。而求混帳直接就是希望能夠和陌生人在晚上搭成一個帳篷,躲避風寒。
尤其是混帳一詞,難免引發人們的想像,陌生男女天寒地凍,躲在一個帳篷中要說不會發生什麼,總覺得似乎不太可能。所以似乎高舉著這樣牌子的女生也容易引發人的聯想。想來當免費去想要搭乘車的女生,在車輛上都會遭到騷擾的時候,在同一個帳篷中恐怕也不會有浪漫的故事發生。
類似的事情越來越多,或者說在網絡上流傳越來越廣了之後,窮遊一次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但是網絡上的熱度降低,並不意味著窮遊的人會少,尤其是一些文藝青年的女生,依然樂此不疲。其實她們並不是真的窮,有些人似乎身價還不菲,但是能夠在人生中有這樣一段經歷,對她們來講也是一種絕妙的體驗。曾經就有人說在西藏出軌不叫出軌,叫天性的解放。
一直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人把西藏跟淳樸呀天真之類的詞彙聯繫在一起。真正去過西藏的人,恐怕都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大概還是文藝青年們容易被忽悠吧。那些文藝女青年們看過幾本編造的故事和酒,就叫囂得去窮遊,尋找自由。她們以為去到外面轉一圈就可以像三毛一樣去找尋到了自我的自由,以夢為馬,四處瀟灑。其實不過陷入了他人的圈套或者自己想往圈套裡跳。
所以曾經在豆瓣上有一句名言,叫做獨自進藏過的女生是不能娶的。
我曾有一個朋友,自身說不上富裕,貸款買了一輛奔馳。沒事的時候他就喜歡開著自己的車,穿越川藏318。他說,很多女孩兒都會在路邊舉著牌子請求蹭吃蹭喝。他問過這些女孩,自己該旅遊的預算是多少,很多女孩兒說不到1000塊錢。大家似乎對這樣的事情都已經習以為常。自然也男女都深諳潛規則,蹭吃蹭喝之後就剩下了蹭睡。之後,這些女孩兒會穿上一件民族服裝在高原的寒風中擺幾個姿勢拍幾張照,發到朋友圈裡,配上四個字,闊別凡塵。也許在他們心中,用身體換取旅遊的快樂,根本不是凡塵間所擁有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