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譜華章】31年中國外長新年首訪彰顯中非合作光明未來...

2021-01-08 湘潭在線

2021年1月4日至9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對奈及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波札那、坦尚尼亞、塞席爾進行正式訪問。這是自1991年開始中國外長連續第31年新年首訪選擇非洲。這一優良傳統延續的生動實踐,體現了中方對發展中非關係的高度重視,彰顯了中非幾十年來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深厚情誼,也顯示了中非合作意義非凡。

中非發展始終歷久彌新

中非關係既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又具有階段性特徵。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中國和非洲是南南合作的典範和國際事務中天然的同盟軍。雙邊發展不僅蘊含著過去70年來中國外交自身的傳統特色,而且表現出中國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導者,根據時代和國際局勢變化,不斷調整和積極向前推進中非合作的決心與擔當。

一方面,中非雙邊情誼源遠流長,歷史悠久。過去70年間,無論國際局勢如何變幻,作為中國外交最具特色、最具基礎性作用以及最穩定的一部分,中非關係始終不變。近代以來,中國和非洲共同的歷史遭遇、共同的發展任務、共同的戰略利益把中非緊緊聯繫在一起,都始終面臨著民族復興任務,需要在國際上相互合作,戰略上相互支撐。面對亟待完成民族復興大業,中國和非洲同為發展中國家,中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進一步表明中非友誼牢不可破,中非關係的基本屬性從未改變,基礎始終牢固。中非關係持續發展,也反映出中國外交持續不變的追求。西方國家的對非戰略往往以利為先,奉行單邊主義、機會主義、強權政治,相反,中國對非外交始終秉持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堅持義利相兼、以義為先。新中國成立以來,幾代國家領導人將中非關係的靈魂和精神特質延續至今,這是中國追求民族復興真正的外部支撐,也是撬動中國和世界關係的支點。

另一方面,中非發展繼往開來,不斷創新。隨著時代和國際局勢的改變,中非雙方與時俱進,在自身發展戰略調整的基礎上及時為雙邊合作推陳出新。自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已連續召開七屆部長級會議,每屆均推出新的舉措,「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等助力中非關係不斷邁上新臺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為中非相互信任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建設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發展機遇。疫情暴發時,以美國為首的部分西方國家大肆汙名化中國抗疫成就,給國際抗疫合作帶來阻力。作為好朋友、好兄弟、好夥伴,無論是非盟還是單個非洲國家,最先表態堅定支持中國的抗疫理念和實踐。同時,隨著疫情在非洲的蔓延,中國迅速採取有力舉措,在合作抗疫、恢復經濟、加強疫苗研發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重要舉措,除中非合作論壇框架外,還特別召開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與抗擊2003年「非典」和2014年伊波拉病毒相比,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中非雙方的衝擊前所未有,中非在抗擊疫情的國際合作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攜手抗疫使中非友誼得到新的升華,得益於雙邊在公共衛生領域長期合作經驗的總結,進一步說明中非關係經得起突發事件的考驗,中非雙方有基礎、有能力應對全球性問題的挑戰。

外長首訪推進合作新篇

一直以來,中國對非洲國家的合作是全方位的,無論大小國家一律平等。此次王毅外長的新年首次出訪非洲,既有非洲內陸國,也有非洲島國;既有非洲大國,也有非洲小國。這五個國家分布在非洲地區多個方向,西非地區的奈及利亞是人口、經濟、產業大國,對現在非洲大陸疫情的抗擊十分關鍵;東非地區的坦尚尼亞是非洲具有活力的國家之一,與中國有著良好的友誼及合作傳統,尤其是馬古富力總統上任以後,中坦關係面臨一些新的調整,此次訪問對鞏固坦尚尼亞友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非洲南部的波札那雖然人口不多,卻是比較發達的一個國家,與中國在農業合作、能源勘探等領域均有進展;剛果民主共和國有近9000萬人口,國土面積廣闊,是非洲中部地區人口、產業大國,也是中國產業和能源合作的重點國家;作為印度洋上的島國,塞席爾在海洋運輸、漁業資源、氣候變化等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是中國與非洲「一帶一路」倡議合作中重要的一環。選擇這五個國家作為外長新年首訪目的地,源於國家外交的互訪機制,也預示著新階段中非合作的重點方向。

2021年,中非合作發展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去年12月,中方同非盟籤署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合作規劃,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合作與非盟《2063年議程》對接;今年1月,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非洲國家將以統一大市場的新形式參與全球經濟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王毅外長的此次訪問將就在西非國家第一次召開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助力非洲國家增強抗疫能力以此恢復非洲經濟、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與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對接等問題進行磋商,進一步拓展中非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中非合作之路提質升級

中非合作論壇每三年召開一屆,2021年恰逢落實2018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的收官之年,也是新一屆中非合作發展規劃的布局之年,如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謀劃未來,需要雙方在具體合作措施的提質升級、做深做實方面進一步協商籌劃。

一直以來,非洲多數國家面臨著基礎設施不足、債務危機嚴重、飢餓和貧困問題突出等挑戰,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導致非洲國家減貧脫貧計劃受阻,進而影響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作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倡導者,中國通過G20框架減免了一些非洲國家的債務,未來,中非還可以在新的領域開闢合作方向:利用最新一代通訊信息技術建立健康卡、健康碼等形式提升政府抗疫效力;加強雙方在公共醫療衛生領域的產業協調;推動非洲國家新型工業化發展,拓展中非在數字經濟、清潔能源、5G技術、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深度合作等,中非關係將繼續走深走實,走向民間、走向基層,中國以實際行動同非洲國家一道共同應對危機,堅定不移推動經濟全球化、捍衛多邊主義,進一步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非合作的光明未來,將繼續為「南南合作」樹立典範,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新貢獻。

(作者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相關焦點

  • 31年中國外長新年首訪彰顯中非合作光明未來
    【中國外交譜華章】31年中國外長新年首訪彰顯中非合作光明未來2021年1月4日至9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對奈及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波札那、坦尚尼亞、塞席爾進行正式訪問。這是自1991年開始中國外長連續第31年新年首訪選擇非洲。
  • 加納媒體:中非合作在團結抗疫中迎來光明未來
    近日,加納通訊社、《商務金融時報》、金街商業網、首頁網等多家加納主流媒體密集發表文章關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中非合作,稱中非合作不受疫情影響,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並將在團結抗疫中迎來光明未來。在加納社會引發積極反響。
  • 中國外長連續31年新年首訪選擇非洲有何深意?
    來源:人民網1月4日至9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應邀訪問奈及利亞、剛果(金)、波札那、坦尚尼亞和塞席爾五國。此訪亮點頻現,成果豐碩。2021年是中國外長連續第31年新年首訪選擇非洲,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訪問非同尋常,標誌著中非傳統友誼的傳承與弘揚,體現出中非之間患難與共、共克時艱的深厚感情,更顯示了中國高度重視非洲和深化中非友好關係的堅定決心。繼續團結抗疫、攜手共克時艱是此次出訪的議題之一。疫情防控任重道遠。
  • 王毅外長為何新年首訪非洲?
    這一傳承了31年的外交慣例不僅說明了中非關係的牢固,也是中非友好的實證,更是非洲在中國外交所佔重要地位的體現。此次外長訪問的非洲國家很有代表性。從地域分布看,西非的奈及利亞、中部非洲的剛果(金)、南部非洲的波札那、東非的坦尚尼亞和印度洋上的島國塞席爾。從國家規模看,奈及利亞有2億多人,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非洲第一大經濟體,也是中國的戰略夥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連續30年首訪非洲,王毅連用3個成語
    「中國外長新年首訪非洲這一獨一無二的做法,充分體現了中非世代友好、患難與共的特殊情感。」14日,針對有關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新年出訪非洲的提問,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作上述評價。長安街知事注意到,王毅此次訪問非洲五國,是中國外長自1991年以來連續第30年新年首訪前往非洲。期間王毅在同辛巴威外交與國際貿易部長莫約共同會見記者時,還專門談到中國外長為什麼連續30年首次出訪都選擇非洲的原因。中非友誼始終歷久彌堅,薪火相傳。三十年如一日,難能可貴!
  • 連續30年,中國外長首訪都去這個地方
    這是中國外長連續30年開年出訪首選非洲。30年,不斷前行的中國,始終與非洲國家心意相通。中國外長開年首訪必非洲的傳統,傳遞著中非久經考驗的相互信任與相互支持。新華社記者 陳誠 攝中非友好基礎不斷得以夯實友好合作持續走向深入
  • 攜手鑄就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在結束...
    2021年1月4日至9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應邀訪問了奈及利亞、剛果(金)、波札那、坦尚尼亞和塞席爾五國。結束訪問之際,王毅接受了《人民日報》記者的採訪。內容如下:一、多年來,中國外長一直每年年初首訪非洲。今年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仍然克服困難,堅持這一傳統,請問是出於什麼考慮?
  • 奈及利亞媒體:王毅新年非洲五國行意義重大
    另據奈及利亞《領導者報》網站1月4日發表該報主編布科拉·奧貢西納的題為《王毅訪問奈及利亞的重要意義》的文章稱,多年來,中非關係已經演變成一種對雙方而言更大、更重要的關係。中國外交部長把訪問非洲作為每年新年都要做的事情。2021年也不例外,而這也將是中國外長第31次新年首訪非洲。
  • 外交部就委內瑞拉外長阿雷亞薩訪華等答問
    我們相信,此訪有利於推動委問題儘快找到政治解決方案,有利於推動中委深化政治互信和務實合作,也有利於推動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穩定發展。問:有消息稱,根據中美達成的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中國未來兩年將增加自美購買價值800億美元的製造業產品,500億美元的能源產品以及350億美元的服務業產品。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看中國)患難中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作者:安德烈·蓋什(Ondej Gerl),捷克24小時資訊網(ac24.cz)資深評論員編譯:邱豔豔2021年開年,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啟程訪問非洲五國。三十多年來,中國外長的新年首訪都落在非洲,這一點體現了中國對非洲的重視。
  • 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在結束訪問非洲五國之際接受媒體採訪
    2021年1月4日至9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應邀訪問了奈及利亞、剛果(金)、波札那、坦尚尼亞和塞席爾五國。結束訪問之際,王毅接受了《人民日報》記者的採訪。內容如下:一、多年來,中國外長一直每年年初首訪非洲。今年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仍然克服困難,堅持這一傳統,請問是出於什麼考慮?
  • 王毅談非洲五國行:中非友誼堅如磐石,穩如泰山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電 「訪非一路走來,感受最深的就是,無論面臨什麼樣國際形勢,無論遭遇什麼樣艱難險阻,無論受到什麼樣幹擾破壞,中非友誼都堅如磐石,穩如泰山。」剛剛結束非洲五國行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如是說。
  • 王毅同奈及利亞外長奧尼亞馬舉行會談
    王毅表示,中國外長連續30年新年首訪非洲,體現了中非之間牢不可破的傳統友誼。此訪表明,疫情阻擋不了中非友好合作的步伐。中方把尼方作為在非洲的主要合作對象和重要戰略夥伴。中尼建交50年來,兩國始終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雙方都珍視兩國友誼與合作,都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都堅持不幹涉內政原則,都支持多邊主義和國際關係民主化。
  • 外交部:東協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
    趙立堅:東協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近年來,中國—東協各領域合作持續深化,雙方關係不斷加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和東協國家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攜手抗擊疫情,積極推動經濟復甦。   在疫情特殊背景下,中國如期舉辦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習近平主席將發表視頻致辭,這充分體現了中方堅持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推進中國—東協經貿合作的堅定決心。
  • 新年才剛剛開始,王毅就密集出訪5國,有四個目標,意義不同尋常
    新年才剛剛開始,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阿布賈同奈及利亞外長奧尼亞馬共同會見記者。在會議上,王毅部長詳細說明了自己的訪問計劃和目標。這次的外交之行將會密集訪問5國,有著四個重大目標。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表示:「中國外交有一個好傳統,那就是外長每年年初都要先訪問非洲。
  • 外交部就王毅訪問東協四國、蓬佩奧批評中國政策等答問
    總臺央視記者: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已經順利完成對非洲五國的訪問。中方如何評價此次訪非成果?對未來中非關係發展有何重要影響?   趙立堅:1月4日至9日,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延續中國外長連續31年每年首訪非洲的優良傳統,出訪奈及利亞、剛果(金)、波札那、坦尚尼亞和塞席爾五國,分別同五國領導人和外長會見會談,取得一系列務實成果,受到非方熱烈歡迎。
  • 中國行動再次給出答案
    「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方加強中非團結合作的決心絕不會動搖。」半年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上,強調要堅定不移攜手抗擊疫情、堅定不移推進中非合作。新年伊始,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訪問非洲五國的豐碩成果,讓世界再次看到了中國行動。 對非洲進行訪問是中國外交連續31年的開年傳統。疫情之下,這一傳統照常進行,體現出中方與非洲國家共克時艱的真誠情誼。
  • 特稿|命運相連 患難與共——不平凡中見證中非兄弟情
    在剛果(金)國務部長兼外長通巴看來,中方派遣多個醫療專家組幫助醫療體系薄弱的非洲國家抗擊疫情,充分說明非洲和中國的友誼是真誠的。剛果(布)醫生與中國專家交流。(圖片來自中國駐剛果共和國大使館網站)患難見真情。2020年,全球面臨疫情「大考」。中非團結合作、攜手抗疫,再次彰顯了中非長期以來命運與共、相互支持的兄弟情誼。
  • 外交部回應王毅訪問奈及利亞:為深化中非友好合作注入新的動力
    有記者提問:我們注意到,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剛剛結束對奈及利亞的訪問。尼當地媒體刊文稱,中國已成為奈及利亞發展和現代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在應利用王毅國務委員訪問的大好時機,推動中尼關係朝著更加光明的方向發展。中方對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訪尼的成果和意義有何評論?華春瑩表示,奈及利亞是今年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訪問非洲的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