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一場寒,葉落知秋,霜落知寒,如果說秋風給了秋天顏色,那肯定是金色的世界,銀杏就是陽光下最絢爛的一種。秋季,少了銀杏是不完整的。隨著溫度的驟降,已經進入了金黃的銀杏季。在夕陽餘暉的映襯下,落葉滿地,放眼所見一片金黃,銀杏樹林放佛變成了金色的童話世界。不同於梧桐一葉知秋的敏感,也不同于楓葉層林盡染的絢麗斑斕,金燦燦的銀杏像是秋末最浪漫的離場。雖說銀杏不分南北,可是大概因為氣候的關係,北方十月初就黃的銀杏在南方要到十一月甚至十二月在黃。
在建德素有「浙西小九華」之譽的大慈巖懸空寺即將大放異彩,屹立了千年的古銀杏黃葉紛紛在十一月中正是銀杏最佳觀賞時間。每年十一二月的深秋時節,建德大慈巖便會迎來一年一度的銀杏季。古銀杏披上「黃金甲」,片片落葉漫天飛舞,撒下一片片金黃的銀杏「雨」,構成一幅絕美的秋景在這深秋銀杏葉落滿天金黃時,不妨來建德來一次邂逅。
大慈巖既有佛教文化的靈性又有秀麗的山水風光,以「江南懸空寺、長谷溪流、全國第一天然立佛」而聞名遐邇,全國最大的天然立佛是大慈巖的特色。從側面看整個大慈巖主峰就是一尊地藏王菩薩的立像。它身高147米,其中頭部高41.3米,寬60米,由奇石、怪洞、草木和諧地組合成大佛的五官,惟妙惟肖,形象十分逼真。經旅遊專家鑑定,已被命名為「全國最大天然立佛」,被譽為「中華一絕」。而大慈巖也因「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稀有自然景觀也被載入《中國之最》。因與九華山一樣供奉著地藏王菩薩並顯靈一方,故被稱為「浙西小九華」。
可要說稱得上是建德的「旅遊名片」的話,「慈巖秋色」也早已成為大慈巖景區的一張「金名片」,不僅成功地吸引了攝影界、美術界人士的目光,也受到了廣大遊客的喜愛和追捧。屹立在杏香齋門前的那棵千年古銀杏。受萬人矚目的這棵銀杏樹,高39.5米,胸徑1.3米,樹齡已有700多年,堪稱建德的銀杏之王。現在的它已經迎來了一年中最美的時光。可能是看「她」紮根於佛門前,通了靈性,不少前來觀賞的遊客將願望掛在千年古樹上,寄語遐思。朝代更迭,在宗教的庇護和自身頑強生命力的守護下,古銀杏樹至今仍能撒下漫天金雨,如果有僧人駐足或經過,便更多了一絲禪意。
秋天的銀杏樹聆聽著梵音,愈加給古寺增添了超塵脫凡的意味。踩著千年前鋪成的青石板小路,近賞銀杏林,遙望群山諸峰,古剎和銀杏簡直不能更配。密密麻麻的銀杏葉如同片片黃金鑲嵌在古老的銀杏樹枝上金光閃閃,微風吹過,就像蝴蝶般在枝頭飛舞,成了深秋景區最亮麗別致的風景。放眼望去頗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感覺,凜然又威風,波瀾壯闊又從容自如,銀杏樹一邊呈露讓人眩目的金色,一邊飄灑下無數的落葉,順風貼著地面捲動,鋪成一地錦繡。
一千年,一棵樹,孤獨地凝視世事滄桑。大慈巖的深秋是屬於銀杏的,每一年,它的顏色由綠轉黃,美得令人心醉。當氣溫驟降,落葉紛飛,輕輕的,靜靜的,好像一轉眼,黃葉就已鋪滿地面。站在銀杏樹下,仿佛閱歷千年往事。一瞬間看遍,春夏秋冬的輪迴。那些起於毫末,歸於淨土的命宿。也許是因為這裡的環境太過幽靜,像極了一座神仙居住的世外桃源。置身於此,風靜了,樹靜了!連時間都仿佛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