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早晨7點,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大二學生徐輝像往常一樣來到學校的綠色小廣場,在陽光長跑機器上刷校園卡後,開始了今天的長跑鍛鍊。幾分鐘後,眾多學生也陸續前來打卡。與此同時,戶外籃球場上,好幾場三對三的籃球賽正在精彩上演。秋日的校園裡,隨處可見運動的青春身影。
近年來,浙江工商職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增強綜合素質為目標,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積極推進體育教學改革,使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有機結合,引導青年學子積極參與各種體育活動並形成自覺鍛鍊的習慣,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近日,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也指出,學校的體育中考要不斷總結經驗,逐年增加分值,要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
開發智能管理系統
助力學生愛上長跑鍛鍊
「你們這屆學生2018年參加陽光長跑26.5萬次,跑步距離合計16.3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四圈多,電子信息學院盧立偉同學一個人就跑了50萬米,堪稱最強跑男。」在浙江工商職院2020屆畢業典禮上,校長周志春細數的一組數據,讓師生們驚嘆不已。而這些數據,都是通過學校「甬商智體」人工智慧管理系統後臺獲取的。
在浙江工商職院,陽光長跑開展由來已久,一直到三年前,均是以集體晨跑的方式開展,學生們以分院為單位分批次、分時段進入學校田徑場,通過紙質卡片發放和蓋章的方式來記錄管理。
在學院體育教研室主任崔世君記憶中,這種傳統方式,學生鍛鍊自主性差,田徑場以外的體育場地利用率太低,每次人工記錄方式不僅繁複,遇到學生身體不適,特別是女生生理原因需要請假的情況更是不便。
曾經,學校也設想過使用手機APP提升效率,但經調研發現,各校手機APP校園跑的形式到位率還不到60%,利用交通工具和一人拿N個手機代跑的現象屢禁不止,而且運動強度和運動量也無法進行實時監控。
正是鑑於這些原因,浙江工商職院從2016年4月自主開發了「甬商智體」人工智慧管理系統,並於2017年9月1日投入使用。2018年,學校為此成立智能體育管理中心,通過這個綜合性的信息化服務平臺,實施對系統的全面管理,為體育教育教學和學生提供「一站式」全面的管理與服務。
「這個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自主化、智能化和科學性。」徐輝說,通過預設路線、刷卡點,以及對時間、距離等要素的規定,輔以「一卡通+動態人臉識別」功能,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時間完成規定次數和運動量的陽光長跑。
不僅如此,學生還可以通過相關微信公眾號查看個人運動記錄,預約體質測試,查詢體育課和體測成績等。教師則可以利用後臺數據進行長跑監測、學情分析和體測水平診斷,建立基於大數據的多維度綜合性智能評價,精準評估教與學的績效。
目前,在浙江工商職院,參加陽光長跑的大一、大二學生達到100%,學校還把陽光長跑的次數按標準折算成成績,以20%計入體育課程評價體系;同時把學生應完成陽光長跑的最低次數作為體育成績評定、各類評獎評優的基本要求,實行一票否決,每年對各年級男、女陽光長跑前十名的學生按校優秀學生規格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
暫列本學期2019級男子長跑排名第一的徐輝入校前並沒有長跑鍛鍊的習慣,通過日復一日的打卡鍛鍊,他漸漸愛上了長跑運動,體能也明顯增強,跑一次1280米全程的時間也從8分多縮短至5分鐘左右。
在國際貿易1941班張玲露看來,藉助智能化手段,再加上一定的獎懲機制,讓運動從外在的壓力逐漸轉化為內在的興趣特別有意義,她表示「以後畢業了也會一直跑下去」。
「智能化手段的運用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加體育鍛鍊的積極性,有利於他們養成自主、自強、自律的意志品質,這是作為體育教師最為樂見和欣喜的。」崔世君說。
探索俱樂部制教學
讓大學生們走出寢室
近日,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戶外籃球場亮如白晝,該校為期三個月的首屆3對3校園籃球聯賽進行得如火如荼,全校共有5個學院278支代表隊超1000名學生參加,同時有90位學生承擔了比賽裁判、記分、秩序維護等工作。
運球、傳球、斷球、投籃……隊員們個個生龍活虎,吶喊加油聲此起彼伏,再加上學生社團帶來的勁歌熱舞,大型人偶賣萌合影,校園的夜色被青春的激情點燃。
「今後這種場景在我校將成為一種常態。」浙江工商職院副校長徐盈群介紹,此次舉辦校園籃球聯賽,正是浙江工商職院探索體育俱樂部制教學模式改革的開端。
據悉,浙江工商職院將以籃球項目為試點,逐漸擴大到更多體育項目,以學生自覺自愿結合為基礎,把具有共同體育鍛鍊愛好的學生組織起來,以俱樂部形式開展「課堂+課外」的體育活動。學生體育社團、課外體育鍛鍊、運動訓練、群體競賽等都將納入教學及評價體系,形成集「教、學、練、賽」為一體的體育教學模式。
「近幾年來我們發現,除了體育課,學生越來越多地『宅』在寢室裡,探索俱樂部制體育教學,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學生們能夠走出寢室,參加體育活動,幫助他們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形成終身鍛鍊的觀念。」徐盈群說。
擔任本次校園籃球聯賽裁判長的夏哲商是名大三學生,他告訴記者,參與本次聯賽的籌備和裁判工作「累並快樂」,是鍛鍊能力的好機會。對於學校的這種體育教學改革,他認為不僅能讓大家更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鍛鍊,還可以擴大自己的朋友圈,讓校園生活變得更加繽紛多彩。「就拿我來說吧,參與這次比賽就讓我一下子增加了100多位微信好友!」夏哲商笑著說。
體育教學改革還在路上
通過近幾年的積極探索,浙江工商職院體育教學改革初見成效。
當前,科學鍛鍊、自主運動已經成為工商學子的生活方式,校園體育文化氛圍也愈加濃鬱,體育鍛鍊已成為校園風景。2019年,大一、大二兩個年級學生陽光長跑的總距離約達109萬公裡,相當於環繞地球27.4圈。學校還承辦了「向上吧,中國!」首屆全國全民引體向上大賽高校第二站的比賽,入選全國高等職業院校體育工作「一校一品」教育資源類示範基地,在2019年浙江省健康體質抽測中及格率為96.5%以上,較2017年的85%、2018年的90.5%有了顯著的提升。
「我們的體育教學改革還在路上。」徐盈群說,「如何實現課內外有機結合、協同管理,如何使課程結構、運行機制和評價體系更趨完善、科學,這些問題都要在實踐中不斷地試錯、調整並優化。」
在周志春看來,今年國家出臺的《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無疑為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會堅定不移地貫徹文件精神,繼續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記者 李臻 通訊員 姚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