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97個孫子中,為什麼一眼就相了12歲的弘曆(乾隆)

2020-12-15 c林燦c

首先,有一種說法:

康熙因為弘曆(乾隆)幼時的表現,決定著力把把弘曆培養成一個隔代國君。而在雍正即位前,康熙與雍正就已經達成了默契:雍正之後的繼任國君人選就是弘曆(乾隆)。

對這個說法人們提供了幾個佐證:

1.康熙對弘曆很關愛。

2.雍正在「九子奪嫡」中最終勝出,榮登大寶。

3.雍正駕崩前已書繼任者名諱於正大光明匾額後,又隨身藏有一份,二者相映「傳位於弘曆」,乾隆即位。

似乎,這些佐證完美的印證了上述「康熙雍正共培繼任者弘曆」的說法。

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

沒那麼簡單!

乾隆對於康熙充滿崇敬之情,從他幼年到他去世這一生的時間內,他都是他康熙爺爺忠實崇拜者,更是一直以他康熙爺爺為標杆來鞭策自己。

乾隆從個人感情上對康熙爺也是充滿親近感,兩個人三觀相合,情趣相投,既是關係親密的好爺孫,又是一對忘年交。更重要的是康熙爺從始至終的對弘曆的欣賞與栽培,即充滿了感情、又充滿了恩情。從這個意義上說,弘曆與康熙的優質互動,彌補了雍正與康熙情趣不投的弱點,增加了康熙對於雍正的傾心,對於雍正勝出奪嫡大戰當然有些幫助。

可是,要說康熙是為了要隔代傳位於弘曆,才最終傳位於雍正,那就本末倒置了。

把上述觀點的三個佐證中逐一分析,再來辨一辨上述觀點本末是否倒置了。

康熙曾將弘曆養在皇宮,膝前親近,著力培養。這事是真的不?

真的!

康熙第一次見到乾隆是什麼時候?

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十二日。

康熙爺哪年駕崩的?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我們來算一下時間,康熙與乾隆的交往時間不過才八個月。

康熙爺在三月十二日傍晚駕臨四子雍親王胤禛(雍正)的府邸圓明園。在「九子奪嫡」的戰末期,康熙多次造駕臨雍親王的圓明園,表面上不顯山水,似乎與立褚無關,實際上怎麼可能?康熙在兩立兩廢胤礽後,政治上已不再允許他再立太子,所以他也只能改變思路,謀劃直接確定繼任者。

八爺黨早被康熙看透了,並不是能執掌江山的大才,老八胤禩、老十四胤禵等連續被臣子利用,被臣子架到火上去烤。實在是自絕了自己的繼任之路。你想想,一個當皇帝的連臣子都駕馭不了,還能保得了江山社稷嗎?太子黨也幾乎是同樣是情形,所以值得進一步考查的皇子,就只剩下「與世無爭」的雍親王胤禛了。

「九子奪嫡」白熱化、被潑滅,變為暗流洶湧的地下活動的背景下,康熙多次駕臨圓明園找雍正「聊天」,當然有深刻的政治意味!

是什麼原因讓康熙並不能對胤禛完全放心,以至於還要多次當面「考察」呢?

因為胤禛(雍正)的性格。百人百姓百脾氣,無可厚非,但是有些性格的人卻不能當皇帝。而令康熙略有顧慮的就是胤禛陰翳、冷酷的性格。大清自努爾哈赤與關外起兵,至皇太極被引進山海關,竊得了大明天下,就面臨一個巨大的坑:如何不重蹈元朝的覆轍,能入得中原做不穩江山。

所以大清對漢人天下的統治,最主的策略就是:寬嚴相濟,最忌苛政!康熙經歷了三番之亂後,更是痛定思痛,王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祭出了一張「寬濟百姓」的王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所謂「永不加賦」,就是無論以後人口數怎麼發展,每年的人丁稅徵稅額度,都以康熙五十一年的賦稅數為準。康熙不是只對百姓以寬為本,以嚴為輔;對他的臣工也是這樣,所以才得到了朝野上下的廣泛支持,才得已做穩了大清江山的根基。

康熙為著大清立國之本考慮,就必須選擇一位能夠繼續執行「寬嚴並濟」基本國策的接班人。太子黨與八爺黨的幾位皇子多是有寬無嚴,根本不能治理天下,而老四胤禛嚴是夠嚴,寬又不夠,這就叫康熙非常的不放心了。因為過剛則折,過嚴則亂,時間久了必出亂子。

康熙初見老圖胤禛的兒子弘晝與弘曆時,他已經68虛歲了,已經在位61年了,他的身體與精力的情況他自己最了解,旁人也都心照不宣(所以才會有「九子奪嫡」),所以他急於敲定大清江山的接班人,所以他多次「若無其事」的駕臨老四胤禛的圓明園。

胤禛懂不懂他皇阿瑪的心意?胤禛懂不懂他皇阿瑪的擔心?

何止是懂!是太懂了。但他也無能為力,為什麼呢?

一條狗能夠只吃飼料不再吃屎,但一個人是沒有辦法完完全全的顛覆自己性格的,甚至做出一點改變也很難!況且胤禛也知道自己的性格嚴則有餘,寬濟不夠,是不利於統治江山的,所以他有與康熙一樣的認識,但也同康熙一樣需要一個解決辦法。

康熙想考察出的辦法,胤禛終究還是創造性地給想出來了:兒子不夠、孫子來湊;兒子嚴一點、孫子寬一點;兒子管江山、孫子繼江山。

於是胤禛巧妙得安排兒子弘曆與康熙見了第一面。這一面早也可以見,晚也可以見,但都不合適,只在康熙需要一個解決辦法的時候出現,可見胤禛超高的政治謀略與堅忍果斷。胤禛甚至為了讓弘曆在康熙面前顯得更有「賣相」、更高光,巧妙的安排才貌遜色的弘晝與弘曆同時面見康熙。

胤禛又做對了,康熙很滿意胤禛給他推薦的這個小皇孫弘曆。在康熙看來弘曆精力旺盛、學有所成、睿智大氣、寶器天成,正是擁掌控江山的絕頂天賦。

可是要做皇帝,只有天賦與努力還遠遠不夠,還要夠「富貴」,於是康熙很快就要來了弘曆的生辰八字,叫人批了命格給他看,看完他就放心了。至於批八字的事,屬於封建迷信,我們不做過多描述,但是從乾隆一生來看,他確實算得上一位大福、大貴、大順、大成的人。

至此,康熙仍然沒有完全放下心來,又要求胤禛把弘曆的額娘鈕祜祿氏帶來看看,康熙看過以後直說此人有大福相。

至此康熙對於胤禛一家的考察才算完全結束,因為他已經能夠確認一件事,大清國運交到胤禛手上完全沒有問題,因為富貴一窩,互相牽扯,弘曆的額娘鈕祜祿氏一個出身低微的女人都有大福相,必是承夫受子之福,所以胤禛與弘曆必能繼續宏開大清國運。我還是那句話,現在說這些就是迷信,康熙時人們就講究這個,所以我們要站在他們的背景下去理解他們,而歷史也證明鈕祜祿氏後來貴為皇后、太后,壽享84而去,富貴及天。

康熙把胤禛的事考察完畢後,就已經打定主意傳位於胤禛了。但康熙還有一件大事要做:教弘曆熟悉政事、觀察如何做皇帝;同時把弘曆當作胤禛繼任者培養,也是在對胤禛及所有人表態關於弘曆將來繼任胤禛的事,這一點很重要。

於是康熙將弘曆帶回皇宮親自撫養教育去了。"養育宮中"對於康熙時代的皇孫來講確實是極大的"恩遇"。在弘曆之前,近百個孫子中,只有太子長子弘皙曾經被康熙"養育宮中"。這個皇孫極為康熙所喜愛,以至於在康熙晚年太子兩立兩廢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是割捨不了這個弘皙。朝鮮使臣回國後向國王匯報說:"皇長孫頗賢,難於廢立雲。"又說:"或雲太子之子甚賢,故不忍立他子而尚爾貶處雲矣。"也就是說,因為希望這個孫子將來能登上皇位,康熙才在廢太子問題上遲遲下不了決心。(《朝鮮李朝實錄》)

關於弘曆在皇宮中與康熙朝夕相處的故事,有很多。康熙六十一年夏秋兩季五個多月,康熙與弘曆在避暑山莊中幾乎天天在一起,康熙批閱奏章的時候,小弘曆就在旁邊磨墨寫字。老皇帝時常站起來,走到孫子身邊,手把手教他寫。吃飯時祖孫坐一桌,康熙與不斷地給孫子夾菜。便是接見大臣討論軍國大事,康熙也特批弘曆可以留在身邊。

乾隆在60多年後還在寫詩回憶:中午,康熙泛舟避暑山莊湖上,山上玩耍的弘曆遠遠望見御舟駛來,就滿心歡喜地跑下山來。老皇帝見了,生怕孫子跌倒,急忙跑到船頭,朝弘曆大喊:「慢點跑,別摔了!」。

總而言之吧:

康熙弘曆是全情呵護呵護、盡心培養;而弘曆則是海綿吸水,大飽其福。弘曆給予了康熙希望與純真的天倫之爾;而康熙則給予了弘曆一顆為聖君之心志和一生的榜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農曆十一月十三日,「千古一帝」康熙與崩於暢春園,終年69歲。廟號聖祖,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葬於景陵。傳位於第四子胤禛。

雍正十三年(1735年)農曆八月二十三日,雍正駕崩,終年58歲。廟號世宗,諡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傳位於第四子弘曆。

總結:

「康熙在97個孫子中,一眼就相了12歲的弘曆(乾隆)」,這個說法對了一半,康熙在「職業生涯」的晚年是選擇了胤禛為大清江山的接班人,促使他選擇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他相中了弘曆。

康熙不是一眼相中的,也不是僅僅相中弘曆,他相中的是胤禛一家,他相中的大清國運繼任者的福氣。

康熙在臨終前的八個月,將自己的精神氣質完美的復刻到了弘曆的心裡,誰能否認,這不是一和生命的延續呢?

我是林燦,志怪+歷史,喜歡點關注。

相關焦點

  • 康熙帝有97個孫子,為何初次見面,就相中了10餘歲的乾隆?
    康熙帝一生多子多孫,史料記載有35個兒子、97個孫子,能從近百人中一眼相中年僅12歲的弘曆,是眼緣、是命運、也是康熙帝綜合考慮的結果。 一次相逢,註定改變一生的命運 1711年8月13日子夜,弘曆出生,生母是雍正帝的妾室格格。 孩童時,聰明伶俐,五歲讀書,過目成誦,表現異於其他兄弟。
  • 康熙第一次見孫子乾隆時,為何驚得老皇帝不由得放下手中的酒杯?
    在愛新覺羅家族中,康熙和乾隆是兩個最偉大的人物,也是清朝最傑出的皇帝之一。雍正與乾隆,這兩位清朝最偉大的皇帝,他們的初次相遇,可以從圓明園說起,那一年,乾隆,也不過才12歲,在圓明園裡,弘曆第一次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就是乾隆的祖父——康熙,從此改變了他的命運!
  • 不一樣的:乾隆的母親是個怎麼樣的人?康熙為什麼點名要見乾隆的母親?
    縢竭魰窪幹銁嚞歷昉鞣詛錊懷浝願嫭媙奊婒嶷瘵磭紛橣蘇毻墬堼旛蒯甪穔癘薽鉹曨燊秡匄梡鼥蠱齙馧馶釺觩鎀楬鎛這件事給康熙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弘曆平時一直很膽大,但是那天,如果聽了康熙的話,直接上前,那可能已經命喪熊口了,康熙認為自己這個孫子福大命大,是上天在保佑他。
  • 歷史見聞:乾隆的母親是個怎麼樣的人?康熙為什麼點名要見乾隆的母親?
    喃匢宒凘鵠碕搗襊崴郱櫊駷增豗偝噓儈根瑾轅咪筳隩諑戅剦駱恀鋚溫決吒垕妱捧堚黿懝蛯擒哰茿竧璸杛綬佹邕鼳衈  弘曆圍獵險被大熊所傷,康熙點名要見乾隆生母  康熙61年8月,康熙帶隊伍進行圍獵,一槍擊中大熊,大熊倒地後許久都沒有起來,康熙就想讓弘曆去補上一箭,博得「初圍獲熊」的美名,哪知弘曆上馬後,遲遲不動,康熙便喊到:「弘曆,怎麼不進?
  • 不一樣:康熙97個孫子的生平簡介大全
    因此,他子孫眾多,光兒子就有35個,序齒的有24個。這24個兒子生育能力也頗高,一共為康熙生了100個孫子,其中有名字記載的有97個。下面簡單為大家介紹這97個孫子。康熙四十九年去世,年僅4歲。5.弘晗(1709-1754)生母為妾錢氏。乾隆十九年去世,時年46歲,曾任二等侍衛。嫡妻為員外郎達克屯之女喀爾羅特氏。6.弘勺(1709-1742)生母為妾阮氏,雅圖之女。乾隆七年去世,時年34歲,曾任三等侍衛。嫡妻為按察使甘國桂之女甘佳氏。
  • 弘曆是第4個孩子,為什麼他能當皇帝,看看他和康熙的關係就知道
    而且,在這個嬰兒出生之前,胤禛已經先後生有四個兒子,這就是胤禛元妃烏拉納喇氏所生的弘暉、側妃李氏所生的弘遑和弘時。至於這個嬰兒的祖父康熙皇帝,由於孫輩眾多,兼之以日理萬機,很長時間中,對於這個日後臨御天下六十多年、文治武功並不在自己之下的嫡親孫子,恐怕連名字都叫不出來。康熙五十八年,年屆九歲的弘曆和他的同齡弟弟弘晝一起在雍親王府內入學讀書。啟蒙塾師是翰林院庶吉士福敏。這個年齡始入學讀書,不用說是皇家子弟,即使對一般殷實人家的子弟而言,已不為早。
  • 第一次見到12歲的乾隆,為何康熙驚得酒杯掉了?不光因為長得俊
    據史料記載,當時康熙帝之所以把皇位授予皇四子胤禛,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出於對其子弘曆的喜愛,而據說雙方在第一次見面時,康熙就驚得放下了酒杯,到底是怎樣驚為天人的氣魄,能讓早已見慣大場面的康熙帝有如此反應
  • 乾隆皇帝是如何一步一步登上帝位的?
    因為要見一面康熙皇帝實在是太難了,因為康熙的孫子實在是太多了,有97人之多。很多人一輩子也沒見過這位皇爺爺。乾隆能見上康熙一面得益於他的父親雍親王胤禛,康熙晚年經常到四阿哥的賜園中遊玩,康熙晚年一共臨幸過四阿哥的賜園十一次,而別的皇子都沒有享受過這個待遇,正是因為這樣的機會,在胤禛的安排下,這對爺孫在康熙晚年生命中的最後一個春天相見了,那一年乾隆才12歲。
  • 康熙帝太神了,看了一眼兒媳婦說了幾個字,卻真的實現了
    本文章由萌神說歷史原創獨家發布,歡迎眾多讀者前來領略~~說起清朝,大家不僅要侃侃而談,因為在清朝中,要說的或者是要議論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那麼要數清朝史上的皇帝誰最有名,估計在清朝最興盛的時候,康熙雍正乾隆皇帝這三位都榜上有名吧,但是在小編的心中,覺得是康熙帝他的功績是非常多的
  • 乾隆皇帝得知他繼位後,為何大哭不止?
    有一種說法是,康熙就是因為乾隆才將皇位傳給雍正的,雖然並沒有證據說康熙有過這種想法,但康熙對孫子弘曆的疼愛到是真的,這一點在雍正的遺詔中也有提到「聖祖皇考於諸孫之中,最為鍾愛,撫養宮中,恩逾常格」。其實,乾隆是在他十一歲的時候才第一次見到他的爺爺康熙皇帝,那是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三月,康熙應兒子胤禛的邀請到他的圓明園牡丹臺遊玩,胤禛藉機將自己的兩個兒子弘曆、弘晝介紹給康熙。康熙第一次見到弘曆,就非常喜歡,他發現這個孩子見到他的時候絲毫不慌張,回答問話時也是非常從容,這一次見面,讓康熙對孫子弘曆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 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皇帝的書法誰最好?
    康熙、雍正、乾隆三人的書法,都各有不同,已形成了清逸典雅、雍容華貴的獨特風格。田忠彥在《淺說清代盛世帝王書法》寫道:「雍正書法與康熙、乾隆相比,康熙的字逸美,雍正的字放達,乾隆的字甜麗。相比之下,雍正的字個性更為舒展,意趣表達更為自然。」這樣的評價似乎還是比較客觀的。雍正的字是康雍乾三帝裡寫得最好的,比康熙的飄逸瀟灑,比乾隆的莊重有骨,尤其他的行楷寫得很好。世宗書法的藝術水平勝於乃父,當然更是在「十全老人」乾隆之上。
  • 陪皇帝打獵,這可是個技術活
    康熙和乾隆康熙晚年,瞧不上太子,但是太子的兒子很賢明,所以康熙一直不願放棄太子。直到四皇子(後來的雍正)的兒子弘曆(後來的乾隆)嶄露頭角,康熙發現自己竟然還有這麼一個出色的孫子,為了進一步培養和觀察,康熙去木蘭圍場打獵時經常帶上了弘曆,弘曆弓馬純熟,康熙很滿意。
  • 姐妹倆都嫁康熙,一人封后撫養雍正,一人封皇貴妃帶過乾隆
    而他說的這個人,就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雍正十三年,剛剛即位的乾隆,也對一個人進行了尊封,在上諭中他這樣說道:「朕自幼齡。仰蒙皇祖、慈愛篤摯。撫育宮中。」也是說他在小的時候,有幸得到爺爺康熙喜愛,被接進宮撫養,而當時有個人就帶過他一段時間。這個人,就是愨惠皇貴妃佟佳氏。
  • 乾隆身世之謎:果真是漢人,浙江海寧陳家後代?讓我來告訴答案
    長子弘暉,出皇后烏喇那拉氏,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 8歲夭折。齊妃李氏為胤禛生有 3子,即弘盼、弘昀、弘時。但弘盼未滿 2 周歲殤逝,還不曾敘齒排行,弘昀排行第二,11歲死去,眼前就只有8歲的三子弘時。胤禛貴為親王,僅有1子,未免單薄。那正是諸王子間為爭王儲地位明爭暗鬥白熱化之時。
  • 雍正立皇太子,為何選了弘曆不立長子,乾隆告訴我們答案
    雍正皇帝雍正選太子,為何選弘曆雍正也是經歷了這樣過程才得到皇位,很多人還說他的皇位是來路不明的,但是事實大家都不得而知。當時明明他有長子弘時,作為眾多皇子中最出色的一位,弘時的學士能力還是見解能力都是非常適合當地帝王的,但是最後雍正還是選了弘曆。選弘曆這個事情,說到底康熙還是助攻,當弘曆十歲去面見康熙的時候,康熙是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孫子,之後幾乎經常讓弘曆進宮陪他,有時候還會教他讀書,傳授閱歷。所以在雍正登基之後,馬上就把弘曆立為皇太子了。
  • 康熙和乾隆,在雍親王引薦下見過一面,之後就被定為皇帝的候選人
    乾隆自出生之後,在他12歲的時候才見到了康熙。如果不是通過他父親的引薦,很可能他這一輩子都無法和康熙見一面,那麼也就不用說他最後如何能做的上皇帝這個位置了,這次的見面自然乾隆也不會知道是他命運的一次轉折。
  • 歷史上的乾隆皇帝弘曆與富察皇后真如《延禧攻略》中一樣嗎,富察皇后是去世時年僅37歲
    年僅22歲。第2頁 /(共2頁)第三康熙皇帝玄燁與赫舍裡皇后,赫舍裡皇后可以說是大清朝所有皇后中出身最好的,她是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雖說是政治聯姻,但是康熙對赫舍裡寵愛有加,而且赫舍裡自己本身也是母儀天下的典範,她將後宮管理的僅僅有條,康熙能夠有效地治理國家也都是因為她做好了後勤工作,為康熙日後出色的統治開了個好頭。
  • 乾隆死前當了3年「太上皇」,這3年和珅在幹啥,為何沒能化險為夷
    中國歷史最終一位「太上皇」,就是乾隆,他也是清代唯一一位「主動性退居二線」的皇帝。乾隆之所以會能當皇帝,當然離不了他爸爸雍正,可是雍正能當皇帝,一樣離不了乾隆。康熙晚年時期九龍奪嫡,使他很是心煩,因此常常去那時雍親王的賜園玩樂。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再度去雍親王的賜園玩樂,看到了雍親王的兄弟倆弘晝、弘曆。
  • 她是康熙第十女,被雍正封為固倫公主,孫子還將乾隆女兒娶回家中
    康熙一生有二十個女兒,但只有八人活到了成年,在這八位公主中,僅有一人被康熙封為固倫公主,她就是榮妃所生的固倫榮憲公主,這大概是康熙最喜愛的女兒了。不過,雍正繼位後,康熙好幾個女兒被封了固倫公主,其中一位便是康熙第十女:固倫純愨公主。
  • 同樣是皇后,為什麼乾隆第二個皇后烏拉那拉氏,遭乾隆極度厭惡?
    清康熙以後,內官典制定局,皇帝的后妃分 8 個等級; 皇后 1 人,皇貴妃1人,貴妃2人,妃4人,嬪6人,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這一大群后妃,分居東西12宮。東6宮是景仁、承乾、鍾粹、延禧、永和、景陽。西6宮是永壽、翊坤、儲秀、啟祥、長春、鹹福。乾隆一生后妃不下40位,數量之多,在清代帝王中僅次於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