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萊姆動漫驛站#
一人之下唐門篇已接近收尾,張楚嵐向唐門新任門長許新尋求當年的真相,而許新則給他講了結義之後,36賊中唐門的兩人董昌和許新回到唐門的遭遇。同為36賊,兩人卻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為何兩人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呢?我們來探討一下。
立場
從結果來看,我們知道,董昌最後選擇了以「36賊」的身份死去,而許新選擇了丹噬的傳承,然後躲在唐門禁地苟且偷生。面對董昌,我們都會說一句:真漢子!而對於許新,很多小夥伴對他的評價可能會是「貪生怕死」。這個評價是否準確,其實還是得看你站在什麼立場,站在「36賊」的立場,董昌是真正的兄弟,而許新則是背棄誓言者,但站在唐門的立場,許新則變成了能為自身過錯承擔責任,而董昌則成了唐門的罪人。
區別
同樣是唐門出身,同樣是結義的36賊之一,兩人的選擇為何會截然相反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關鍵的一點是要站在當事人本身的角度來思考。從許新的回憶我們可以看出,董昌從回到唐門一直到死去,他都沒有動搖過自己作為36賊的立場。他是真心真意地把36賊當兄弟,哪怕是回到唐門,他對許新的稱呼依然是「三十三弟」而不是「師弟」,可見董昌是從本心接受了作為「36賊」的身份,甚至為此而驕傲,寧願以這個身份死去也不想放棄。
而許新,自從回到唐門,對待「36賊」的態度就與董昌截然相反,哪怕唐門手中握有36賊的名單,許新所想都是一味地與之撇清干係。許新對待「36賊」這個身份的態度是,沒被發現的時候很享受,被發現了就後悔莫及。之所以享受,是因為36賊都是當世豪傑,一起結拜,把酒言歡,實在痛快。這種心態其實很像我們學生時代晚上翻牆出去上網,沒被老師抓到非常過癮,一旦被抓到,則各種懊悔不已。
許新和董昌最大的差別是,他並沒有與36賊深交,加入36賊應該也只是對董昌點了個跟隨而已。兩人是怎麼與36賊扯上關係的?關鍵其實還是在於董昌。無根生是董昌接的單要暗殺的目標,然而和其他36賊非常相似的是,董昌和無根生打著打著就打出了感情,也因此被無根生所折服,並真心實意與之深交。這個重要的步驟許新卻沒有經歷,所以在他看來,和其他賊把酒言歡,不過是和翻牆出去上網是一個性質,是不為正道所容的行為。而同樣是翻牆出去上網,董昌所想的卻是和精通計算機的無根生一起搞個大項目,這就是兩人的區別所在。
選擇
要說選擇,我們首先需要明白的一件事情是,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輕重緩急的排行榜,什麼是最重要的,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想法。董昌覺得36賊更重要,所以他寧死不願背棄結義時的誓言,但要說他不在意唐門,這也不對,否則他應該做的是想辦法逃走,而不是安靜地接受死亡。董昌的死,除了捨生取義之外,應該還有自己給唐門一個交代,讓唐門對外界有一個交代的思量。所以董昌之死,實際上是以生命為代價,既成全了36賊之義,又成全了對唐門之忠。
而對許新而言,顯然是唐門更重要。自從回到唐門,他心中便滿是對唐門的愧疚和對結義的後悔。所以他選擇苟且偷生,從此隱姓埋名,只想為唐門傳承丹噬之法,以贖當年結義之罪。
我們站在觀眾的角度來看,可能會覺得許新背信棄義,貪生怕死,但對唐門來說,他卻是個勵志的榜樣。多年以後,他們會在學校的榮譽牆上這樣介紹許新:這個曾經翻牆上網的不良少年,改過自新,苦心專研學校的絕學,最後當上了校長。
結語
許新當上校長之後,對年輕時那次轟轟烈烈的結義,對這群包括自己在內的兄弟的評價是:無知,狂妄,自大,幼稚,正邪不分。從這句話我們也許能看出點什麼來。說起結義,一般會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比如梁山好漢,他們的目標是「替天行道」;而劉關張的桃園結義,為的是「匡扶漢室」。那麼36賊結義的目標又是什麼呢?如果能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我們應該就能明白,為什麼許新對這段本該被賦予「青春」標記的時光會有這樣的評價了。
這期就分享到這裡,喜歡這些內容的小夥伴記得點讚關注哦。史萊姆菌會持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精彩動漫作品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