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血壓高,沒有其他毛病,吃點降壓藥就行。」其實,有些病人的血壓是其他疾病引起,靠吃降壓藥是不行的。
臨床上,有這樣一類高血壓病人,血壓經常莫名其妙的突然升高,同時伴有頭痛、心悸、多汗等症狀。這類病人血壓排查嗜鉻細胞瘤。
什麼是嗜鉻細胞瘤?
嗜鉻細胞瘤長在腎上腺上,是起源於腎上腺髓質、具有激素分泌功能的神經內分泌腫瘤。
嗜鉻細胞瘤會分泌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多種激素,這些激素會引起患者血壓波動和代謝紊亂。
但是,嗜鉻細胞瘤不是常見病。
國外研究顯示,嗜鉻細胞瘤的發病率很低,只有2-8例/百萬人每年。所以,嗜鉻細胞瘤並非常見病。
這個病在任何年齡段均可發病,男女發病率也基本相同,但是,30-50歲的人更容易得嗜鉻細胞瘤。
那麼,哪些人群需要篩查嗜鉻細胞瘤呢?
1.血壓經常突然升高,伴有頭痛、心悸、多汗三聯徵和體位性低血壓的病人。
體位性低血壓是指從平躺變為站立後的3分鐘內,出現收縮壓(高壓)下降20mmHg,或者舒張壓(低壓)下降10mmHg及以上的情況。
2.體檢或檢查其他疾病時,意外發現腎上腺長了腫瘤。
3.以前得過嗜鉻細胞瘤,或者有嗜鉻細胞瘤家族史的病人。
如果得了嗜鉻細胞瘤,會有哪些表現?
1.血壓變化大,不好控制
嗜鉻細胞瘤病人的血壓波動大,經常突然升高,或者突然病情加重。
現代研究發現,有10%的嗜鉻細胞瘤病人會發生高血壓危象,70%的病人還會合併體位性低血壓。
因此,嗜鉻細胞瘤病人的血壓很難控制。
2.三聯徵
臨床研究發現,有40-48%的嗜鉻細胞瘤患者伴有頭痛、心悸、多汗三聯徵。
3.變化複雜的多系統症狀
有些嗜鉻細胞瘤病人會有胸悶、心悸、心絞痛等心血管循環系統表現;或噁心、嘔吐、便秘、腹痛等消化系統表現。
有些嗜鉻細胞瘤病人會有蛋白尿、血尿、腎功能衰竭等泌尿系統表現;或失眠、頭痛、煩躁、焦慮、緊張等神經精神系統表現。
有些嗜鉻細胞瘤病人還會有多汗、體重下降、血糖血脂代謝紊亂等內分泌代謝系統表現。
如果懷疑嗜鉻細胞瘤,我們該怎麼辦?
對照嗜鉻細胞瘤的臨床特徵,一旦懷疑此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抽血或留小便檢查甲氧基腎上腺素、甲氧基去甲腎上腺素等指標。
另外,需要通過ct檢查來明確嗜鉻細胞瘤的位置。必要時,行MRI檢查或基因檢測。
一旦確診嗜鉻細胞瘤,吃藥還是手術?
一旦確診,早期通過手術治療,沒有轉移的嗜鉻細胞瘤可以得到治癒,大部分患者的高血壓也可以被治癒。即使高血壓沒有治癒,患者的血壓較術前降低,用一般的降壓藥就可以把血壓控制得很好。
如果嗜鉻細胞瘤已經發生轉移,手術及時的話,也可以延緩生命。對於轉移性的嗜鉻細胞瘤,還可以進行抗腫瘤藥物聯合化療、局部放療、射頻消融等治療。